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如何跟上这种形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
1.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能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要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录: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2.指导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课程更强调运用参与式、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立足于“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而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当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引导,需要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法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专题指导、课堂渗透等。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一般在学期开始阶段进行,有时是以绪言的方式对学习历史的方法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在这方面需要特别强调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独特性,用历史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只有以历史的情感与态度学习历史,才能理解历史,学好历史,才能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学法的主战场。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个环节。一是课前备课兼顾学法。备课既要考虑这一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学习的思维障碍是什么。如“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备课时要指导学生从内容、领导阶级及对应的社会环境等角度理解。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如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新”在哪里?等等,学生就能够掌握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二是课堂教学渗透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具体的历史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方法揭示出来,使学生学会在学习同一类问题时能够用相关方法分析。例如采取“概念教学法”讲解《辛亥革命》,教师先让学生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历史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得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所以革命兴起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得出革命兴起的原因之二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原因之三是“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学生掌握概念进而分析历史,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学活历史。同样,讲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也可采用“概念教学法”。类似的学法渗透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
3.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创设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灭亡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工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现今的中学历史教材,它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及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优点,引入了史料,加入了插图,有宋体字与楷体字之分,改变了过去课本呆板,缺乏历史真实感,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弊端,教材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编纂的科学性、目标性、目的性、系统性和心理学、美学的原则。同时,现行教材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才华。只要教师肯下工夫把教材吃透,对其内容做到合理取舍,就会正确处理好教材中大小字之别,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1.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能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要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录: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2.指导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课程更强调运用参与式、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立足于“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而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当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引导,需要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法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专题指导、课堂渗透等。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一般在学期开始阶段进行,有时是以绪言的方式对学习历史的方法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在这方面需要特别强调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独特性,用历史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只有以历史的情感与态度学习历史,才能理解历史,学好历史,才能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学法的主战场。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个环节。一是课前备课兼顾学法。备课既要考虑这一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学习的思维障碍是什么。如“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备课时要指导学生从内容、领导阶级及对应的社会环境等角度理解。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如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新”在哪里?等等,学生就能够掌握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二是课堂教学渗透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具体的历史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方法揭示出来,使学生学会在学习同一类问题时能够用相关方法分析。例如采取“概念教学法”讲解《辛亥革命》,教师先让学生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历史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得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所以革命兴起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得出革命兴起的原因之二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原因之三是“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学生掌握概念进而分析历史,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学活历史。同样,讲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也可采用“概念教学法”。类似的学法渗透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
3.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创设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灭亡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工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现今的中学历史教材,它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及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优点,引入了史料,加入了插图,有宋体字与楷体字之分,改变了过去课本呆板,缺乏历史真实感,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弊端,教材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编纂的科学性、目标性、目的性、系统性和心理学、美学的原则。同时,现行教材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才华。只要教师肯下工夫把教材吃透,对其内容做到合理取舍,就会正确处理好教材中大小字之别,顺利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