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是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敢于置疑,善于置疑,学会释疑,。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 创设质疑氛围
小孩子原本是带着满怀疑问降世的,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他们总是带着问号的双眼大量周遭的世界,是随后成人过多的告知、规范和干预,消蚀他们好奇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勇气。数学教育,有义务,也理所当然地要从唤起孩子心中的“问号”做起。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大胆质疑,才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依据学生学习和认识的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创设条件,创造质疑机会,营造发问的氛围,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明确质疑,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问题变的“少而精”,同时对一些关键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也可以自我设问挑疑,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学生在课堂不敢疑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许多学生担心:“如果我提的问题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同学会讥笑吗?”而有的学生因为生性内向,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发问,有的则因为课内时间紧,没有机会发问。
因此,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如,对大胆提问问题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可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教学生有“疑”可质
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例如,教学概念时,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l’的‘l’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时,在“理”字上下功夫质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 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用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中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情景,由长方形变形后成平行四边形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后通过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悟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僅使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而且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提高质疑力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为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老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其他情况的圆柱呢?接着学生又提出: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底和高都不等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学会释疑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不象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那样条件和问题都十分明确,而是需要自己去收集数据,选择条件的。因此,教师可将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改造成为“问题解决”形式的题目。例如,可将“李老师带50元钱,买了8个文具盒,每个6元,还剩下多少钱?”改编为“李老师到文具店买六一节活动奖品,准备买文具盒8个,每个6元,只带50圆钱够买这些东西吗?”由于改造后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但又不能套用哪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迫使学生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练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教学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进而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培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