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就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科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发挥个性,形成自己优质而独特的教学方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求“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将课程意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从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等去进行综合考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很多的,不可能完全从课堂上,从教材里获得,所以教师在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时,要认真考虑出教材外的其它教学资源,例如课外书籍、报刊、电视、电影、电脑网络、图片、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资源。事实上,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了远比教材本身所给予的更丰富的知识情感和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即教师设计上去求“新”。如我在教学《归类识字》时,先由学生说出和写出自己会读和会写的字,而且是课堂上老师还没有教过的生字,叫学生说出他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并要求他负责全班学生对这个生字的认识和组词。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很快就掌握了这批生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形式上求“活”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动”中“活”起来。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真正做到这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就要“活”起来。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提前两周就组织学生到池塘边去捉小蝌蚪装在瓶中观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小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几天后出后腿?几天长出前腿?小蝌蚪的尾巴是怎样变化的?长成青蛙后是什么样子?在此期间,我经常查看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的情况,他们发现有些小蝌蚪提前一两天长出后腿,有的要推迟一两天长出后腿,当时学生问我这是为什么时,我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叫他们想想。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是小蝌蚪出生的时间不一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再学习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时整堂课都是学生在读,学生在讲,我只是静静地听他们的发言。
三、在对学生作业布置上求“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布置要求机械重复的联系形式,如果只是一味的抄、写生字、课文,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我在对学生作业布置上去求“奇”。如我在教学《咏柳》这首诗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可以自己画一幅春天的画,也可以摘抄几句关于描写春天的句子,也可以是一张春天的图片等。从学生交来的作业来看,有学生自己画的画,有春天的图片,有朱自清的《春》中的句子,就连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中的句子都有,虽然抄写诗句的学生不太懂或完全不懂诗句要表达的意思,但我们教师需要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这种态度和过程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求“实”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价目的只有一个,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单从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这个学生定型,教师岁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首先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他们的点点滴滴的有点;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也就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去求“实”。如我在班上开展自己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长处给自己评上一个“能手”称号。如“理财能手”、“劳动能手”、“书写能手”、“助人能手”等,如果有学生自己找不出自己的长处,就由其他同学帮找,教师帮找,使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有一个“能手”称号。这样的评价目的,是帮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自信,激发他们内在潜力,强化和激励其行为趋真向善,修正不当举措,通过评价,让学生健康成长。从评价结果看,全班45名学生,就有45名“能手”称号,学生都以“能手自居”,学习劲头更大,都在相互比赛着能评上多个“能手”称号。?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乐丰镇中心学校)
一、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求“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将课程意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从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等去进行综合考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很多的,不可能完全从课堂上,从教材里获得,所以教师在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时,要认真考虑出教材外的其它教学资源,例如课外书籍、报刊、电视、电影、电脑网络、图片、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资源。事实上,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了远比教材本身所给予的更丰富的知识情感和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即教师设计上去求“新”。如我在教学《归类识字》时,先由学生说出和写出自己会读和会写的字,而且是课堂上老师还没有教过的生字,叫学生说出他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并要求他负责全班学生对这个生字的认识和组词。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很快就掌握了这批生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形式上求“活”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动”中“活”起来。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真正做到这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就要“活”起来。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提前两周就组织学生到池塘边去捉小蝌蚪装在瓶中观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小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几天后出后腿?几天长出前腿?小蝌蚪的尾巴是怎样变化的?长成青蛙后是什么样子?在此期间,我经常查看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的情况,他们发现有些小蝌蚪提前一两天长出后腿,有的要推迟一两天长出后腿,当时学生问我这是为什么时,我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叫他们想想。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是小蝌蚪出生的时间不一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再学习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时整堂课都是学生在读,学生在讲,我只是静静地听他们的发言。
三、在对学生作业布置上求“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布置要求机械重复的联系形式,如果只是一味的抄、写生字、课文,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我在对学生作业布置上去求“奇”。如我在教学《咏柳》这首诗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可以自己画一幅春天的画,也可以摘抄几句关于描写春天的句子,也可以是一张春天的图片等。从学生交来的作业来看,有学生自己画的画,有春天的图片,有朱自清的《春》中的句子,就连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中的句子都有,虽然抄写诗句的学生不太懂或完全不懂诗句要表达的意思,但我们教师需要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这种态度和过程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求“实”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价目的只有一个,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单从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这个学生定型,教师岁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首先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他们的点点滴滴的有点;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也就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去求“实”。如我在班上开展自己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长处给自己评上一个“能手”称号。如“理财能手”、“劳动能手”、“书写能手”、“助人能手”等,如果有学生自己找不出自己的长处,就由其他同学帮找,教师帮找,使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有一个“能手”称号。这样的评价目的,是帮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自信,激发他们内在潜力,强化和激励其行为趋真向善,修正不当举措,通过评价,让学生健康成长。从评价结果看,全班45名学生,就有45名“能手”称号,学生都以“能手自居”,学习劲头更大,都在相互比赛着能评上多个“能手”称号。?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乐丰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