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青少年科技比赛或青少年的科学庆典上,常常展出可以供人乘坐的气垫船。其实,利用同样的原理、一些简单的材料,我们同样也可制作出气垫船。不信,动手做做看吧!
准备器材:
铅笔、剪刀、双面胶、螺旋桨、电动机、环氧树脂黏合剂、碗状方便面容器、3号干电池两个、导线1根、装一个3号干电池的电池盒两个(一个有开关,一个不带开关)
注意细则:
1 电动机要选小型的,用于制作模型的。2 环氧树脂黏合剂在普通的文具店就可以买到。
实验步骤:
1 在碗状方便面容器的底部中心,用铅笔挖一个小孔。
2 从碗的外侧把电动机轴插入小孔,用铅笔在容器底面上描出电动机断面的形状。比铅笔描出的图形稍小一些,用剪刀把插电动机的孔扩大。
3 在电动机附近,用剪刀开两个如图1所示的通气孔。
4 在碗的外侧安装电动机,在碗的内侧安装螺旋桨,并用环氧树脂黏合剂把电动机和容器固定在一起。
5 用双面胶把两个电池盒分别固定在碗底的两边上,要注意保持整体平衡。
6 如图2所示连线。将开关闭合,如果风是向螺旋桨的前方吹,就表明电池的极性就安装得正确。两个电池盒之间需要另外一根导线连接。把导线两端线头外层剥掉。导线与电池盒的连接,只要拧紧就可以了。
7 气垫船的模型就完成了,接通开关,螺旋桨转动,气垫船便会漂浮起来了。
实验揭秘:
接通开关,气垫船会漂浮起来时,整个容器在缓慢地转动。螺旋桨的转动方向与气垫船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从而产生一对作用与反作用。
气垫船之所以会漂浮起来,还在于碗底的两个不起眼的通气孔。螺旋桨把从通气孔进来的空气向下送,碗内的气压便会增高。整个碗就浮起来了。如果不开通气孔,气垫船是很难浮起来。
动动脑筋:
用手触碰浮起来的气垫船会怎样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准备器材:
铅笔、剪刀、双面胶、螺旋桨、电动机、环氧树脂黏合剂、碗状方便面容器、3号干电池两个、导线1根、装一个3号干电池的电池盒两个(一个有开关,一个不带开关)
注意细则:
1 电动机要选小型的,用于制作模型的。2 环氧树脂黏合剂在普通的文具店就可以买到。
实验步骤:
1 在碗状方便面容器的底部中心,用铅笔挖一个小孔。
2 从碗的外侧把电动机轴插入小孔,用铅笔在容器底面上描出电动机断面的形状。比铅笔描出的图形稍小一些,用剪刀把插电动机的孔扩大。

3 在电动机附近,用剪刀开两个如图1所示的通气孔。
4 在碗的外侧安装电动机,在碗的内侧安装螺旋桨,并用环氧树脂黏合剂把电动机和容器固定在一起。
5 用双面胶把两个电池盒分别固定在碗底的两边上,要注意保持整体平衡。
6 如图2所示连线。将开关闭合,如果风是向螺旋桨的前方吹,就表明电池的极性就安装得正确。两个电池盒之间需要另外一根导线连接。把导线两端线头外层剥掉。导线与电池盒的连接,只要拧紧就可以了。
7 气垫船的模型就完成了,接通开关,螺旋桨转动,气垫船便会漂浮起来了。
实验揭秘:
接通开关,气垫船会漂浮起来时,整个容器在缓慢地转动。螺旋桨的转动方向与气垫船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从而产生一对作用与反作用。
气垫船之所以会漂浮起来,还在于碗底的两个不起眼的通气孔。螺旋桨把从通气孔进来的空气向下送,碗内的气压便会增高。整个碗就浮起来了。如果不开通气孔,气垫船是很难浮起来。
动动脑筋:
用手触碰浮起来的气垫船会怎样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