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我军研究生教育中,强化军人铁的纪律和具有独立人格的科学精神培育,是在两个价值维度上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研究生队贯彻我军新共同条令的管理实践,着眼强化研究生任职教育指向,从法典意识、管理机制、学术环境、组织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融合军人与学者双重培育,强化岗位任职教育指向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军队院校 研究生 教育管理
军校研究生教育,首先是培育一名合格的军人,其次是培养一名优秀的学者。强化军队铁的、自觉的纪律意识和塑造现代大学“求真、自由、独立和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提高军队研究生管理教育质量、促进我军信息化转型发展两个并行不悖的价值维度和工作取向。为此,军校研究生教育应严格按照我军新颁发的共同条令和院校管理教育各项规定,坚持“人本科学施管,优化学术氛围,培育团队精神”的育人理念,注重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研究生学员特点和军队转型发展需要,脚踏实地地开展各项管理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学员军人角色和学者身份的有机合成,融合纪律意识与学术精神的双重培育,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学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坚持“严规以矩,点滴养成”,强化军人角色和融入血液的法典意识
“凡军,制必先定”,严明的、铁的、自觉的纪律意识,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古有“屣木立信”商鞅变法,现今世界各国军队均强调军队法制建设。军队条令在美国被称为军内的“圣经”,在俄罗斯被称为“军中之舵”,在我国被称为军事法典。依法从严治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强调的治军思想。毛泽东同志为我军制订的宣言就是“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治军要严”。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我们的军队一向是以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肃的作风著称的,这是我军所以有强大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治军要严,治校更要严”,是我军院校管理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研究生队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共同条令的各项规定,目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的行为举止,使其刻进骨子里,成为血液的一部分,培养出合格的军人素养。为此,必须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规范教学与生活,把军人养成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并注重以管促研、以研促管,推动研究生良好学风纪律的形成。
首先,坚持思想引导,树牢普通一兵理念。强调“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研究生”,这是军校研究生管理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管理教育中,条令规章的原则性不能轻易动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提出“不管博士、硕士,首先当好战士”的要求,坚持从严格一日生活制度做起,在起床熄灯、出操跑步、军容风纪、内务环境卫生等方面按要求和标准做。特别是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强化制度对学员的约束力,防止出现思想散漫、作风拖沓的不良现象。在规章制度面前,不管是博士、还是硕士,只要违反坚决批评,绝不因某人是博士、年龄稍大或职务偏高就放松要求。
其次,坚持教养并举,抓好纪律作风建设。注重把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作为研究生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严格依法执纪,坚决克服目无组织纪律、我行我素的现象。作风培养难在持久,贵在经常,是一个需要通过“教—练—养”三个程序渐进培养和巩固的过程。教,就是反复进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为提高学员执行条令条例、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打好理论基础;练,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队列训练,在军姿、着装、举止、步伐和敬礼等环节上严抓细抠,通过队列训练来培养作风;养,就是着力于持久养成,通过把学员日常生活中起居作息、穿衣戴帽、礼节礼貌、称呼举止等细节要求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从点滴严起,由表及里,逐步强化,形成习惯、形成文化、形成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紧张快捷的作风,强化研究生的军人意识和纪律观念。
第三,坚持讲评督促,正规“四个秩序”。注重把握好日常管理中的反馈环节,严格讲评督促,抓好集合站队、操课训练、起床熄灯、军容风纪、内务卫生、对外交往、男女关系、请假销假等管理教育环节的系统考评,通过点名、党日活动、全体军人大会等场合,及时指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个别学员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建全和完善学员队领导、区队长、班长、学员这一管理流程,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级恪尽职守,确保有效地促进“训练秩序、工作秩序、学习秩序和生活秩序”的正规化。
二、坚持“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突出学员主体和骨干带头的管理机制
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对部队官兵非常关心,各项政策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近年来,军队各项条令条例的修改都体现了军队管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学员是院校的主体,院校因有学员而存在。从严治校更应确立人本意识、坚持科学管理,树立学员第一和以学员为本的观念。在研究生队管理中,尤其要注重解决好对学员的根本态度问题,自觉尊重和保障学员的基本权利,务必投入极大的热情,关心学员、相信学员、培养学员。
一是突出学员主体、以人为本。研究生学员在校的主体需求是学习科研。随着培训目标由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型,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任务更加繁重。当前,軍校研究生学员在成分层次、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明显,不同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面对能力层次不同、生活背景多样、个性特征鲜明、思想状态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管理对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管理,改变僵化的管理模式,着眼学员的个性特征,紧贴学员实际需求,讲求管理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活动,不断增强学员的自觉意识。在人本管理实践中,首要的是把握好人格上尊重。有些博士研究生年龄与学员队干部差不多,可以说对其人格的充分尊重是搞好管理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学员的自尊心,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不能随意限制和指责;要尊重学员的正当权利要求,对于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应认真听取并及时处理,保护其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这样,在客观上不仅能赢得学员的支持,而且可以减少管理上的阻力。 二是强化自我管理、骨干带头。研究生学员既是今天的被管理者,也是明天的管理者。吸收学员参与学员队的管理实践,是培养其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积极倡导学员自我管理,注重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立足为广大学员提供管理实践平台,逐步推开骨干轮换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大家参与集体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员管理教育方面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激发学员的自觉意识,学员队干部不能统得太死、管得太多,应给学员以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自我管理空间;要不断强化学员骨干的辅助管理职能,适当扩大管理权限,由学员骨干自主负责日常秩序的检查、督促;在体能训练中,给予学员一定的自由度,以便于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要善于听取学员骨干对于管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反馈信息,及时采纳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好学员骨干的帮带功能,为年轻学员树立榜样,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使之成为队干部的得力助手。
三是坚持用心去管、用情去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情,严中有爱。在学员中建立互帮、互爱、互谅的深厚感情和纯洁平等的人际关系,才能启发学员执行条令条例和服从管理的自觉性。学员队干部应本着对国防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用真情去感染学员,用火一般的热情为学员办实事,做到“学员伤心处是我动情时”,让学员真正体会到队干部对他们的真情实意。在研究生学员管理中,感情因素占了很大分量,情感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非常关键。日常生活中管理者既是队干又是兄长,兄长角色扮演得如何,对于管理效果影响非常明显。队干部要坚持经常和学员们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适时以文体活动、简单餐叙等方式进行沟通,注重在点滴中培养感情。同时,要注意为学员排忧解难,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实践证明,队干部只要多一份诚心,多一份真情,严格管理就更容易取得成效。
三、坚持“服务教学,优化氛围”,开拓第二课堂和锐意创新的学术环境
培育研究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术研究创新。在管理教育上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崇尚创新、倡导个性的良好环境和学术氛围,使研究生具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管理的本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中能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学员队的内部氛围则是影响学员队管理教育效果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研究生学员由于有着较为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为“挑剔”的评判标准,对校园环境特别是学员队内部小环境期望值更高、要求也更高。有时甚至以学术环境、文化氛围的优劣作为评判总体学习生活环境的好坏。环境好,则心情舒畅,管理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也更容易落实。为此,管理者必须坚持服务教学中心,重视发挥好环境的熏陶功能,努力营造勤学、创优、和谐的内部氛围,大力培育学员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一是優化学习环境,激发主动性。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科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是学员队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新学员入校,就应加强教育引导,使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注重抓住半年讲评、中期考评、毕业评定等环节,对学员综合素质和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努力形成“赶、学、比、帮、超”的良好氛围,增强研究生学员队伍的活力。日常管理上,讲求有序展开而不常形于表,不搞花架子、不搞面子工作,避免干扰大家的学习,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实实在在地给学员创造一个好环境。比如,开会集合尽量缩短时间,除上级交待的工作、组织的活动外,队里不过多组织不必要的活动。在安排工作、组织活动时也应尽量利用集会、点名、党日等法定时间,不过多挤占大家的日常自修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保证学员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是开拓第二课堂,强化创造力。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育一大批以政治合格为首要条件,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的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新型军事人才。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员学术钻研能力的培养与独立人格培养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在开拓第二课堂中,应突出科研活动的主导作用,注重寓学于文、寓训于文,通过积极举办学术沙龙和论坛,创造条件与任职教育班次的学员进行研讨交流,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钻研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注入人格培养方面的内容,积极利用周末空闲时间,组织全队外出参观见学、参加安保和驻地大型活动,拓展服务部队和社会实践的平台,推动学员学术钻研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格培养的统一。
三是构建交流渠道,提升实践力。主动打破不同学员队、不同年级和硕士博士间的隔阂,通过组织与部队任职教育班级的交流,促进部队建设最新信息的融通;通过对多年级的博士生、硕士生,按专业方向分类,形成周末讲座、新老生座谈等多层次的沟通交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邀请院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传授“做学问与做人”的经验体会,既交流学术成果,也交流人生经验,力求二者的融合。构建研究生立体交融的学习交流机制,形成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员相互交流,以及与院外学者的思想沟通平台,有利于帮助学员在“学知识、扩视野、学做人”三个方面求得统一,在锤炼良好品格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员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能力素质的提升。
四、坚持“和谐统一,团结协作”,培育团队精神和凝魂聚气的组织文化
注重研究生个性发展而不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也不行,何况军队建设更加注重团队的凝聚力。2010年南非世界杯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团队配合意识好的球队胜算大于球星云集、各自为政的球队。如,巴西队众多球星,每人都拥有超凡的个人技术,但配合寥寥,最终未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就惨遭淘汰。赛后的评论说,“他们是11个巨星,而不是一支队伍”。强调个性发展固然重要,但团队精神、团队协作往往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当今科学研究从个别或少数学科独立、分散的活动,走向了有组织的集体合作甚至于大规模的国家计划、国际合作。未来信息化战争,陆海空天电一体化,联合指挥一体化,联勤保障一体化,都讲求相互协同合作,因而更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群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将个性发展融入团队之中,引导研究生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帮助支持,在同学之间建立起友好、融洽的亲密关系。 一是强化团队精神的理念培育。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向学员传授灌输团队精神理念。通过确立共同的团队目标,来促进学员队建设目标的实现;通过和谐团队构建,来优化学员队的内外环境,使学员在学习训练及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树立起团队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内部局域网络和举办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和谐团隊的氛围。学员队支委“一班人”在“讲团结”方面应以身作则,坚持正常的民主生活,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以自身良好的团结形象促进学员队群体的团结理念培育。要注重发挥骨干在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强化以队为家、主动建设、全面发展意识,让骨干成为普通学员学习的模范群体;同时积极引导大家树立“对队友的尊重是最大的团结”观念,形成“新同志以老同志为榜样,老同志关心照顾新同志”的良好氛围。
二是构建凝魂聚气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实质就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一个单位的组织文化松散,会极大地影响其全面建设。对于研究生队来说,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更为突出。由于学员培训需求不同,缺乏参与学员队建设的动力,容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为此,应在学员队大力倡导“勤学、守纪、争先、创优”的队风,弘扬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学风,使学员队焕发生机与活力,让独特的组织文化深入人心,真正进入思想,落实于行动,促进学员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育。为增强组织文化的共识性与凝聚力,还应积极搭建集体沟通平台。学员队重大的组织决定、教学目标任务的分配、矛盾的解决等,都应进行充分讨论酝酿,综合考虑多方意见,坚持集体决策,争取达成集体共识和目标一致。同时,要根据学员在年龄、阅历和经验等不同情况,尽可能创造大家在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无论是组织较大的活动,还是落实具体任务,都运用集体沟通方法统一思想,让大家无拘无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相互启发中发表意见,进而克服学员在个性方面的差异,防止因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采取不能协调一致的态度,力求把学员队班、分队凝聚和塑造成团结互助、和谐统一的群体。
三是开展形式各样的团队活动。在培养学员团队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团队理念灌输,更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培育团队精神,在实践中感受团队协作的魅力。比如,经常组织开展小合唱比赛、篮球赛、乒乓和羽毛球团体赛等集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文体活动,不断强化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活动,使大家明白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任何集体活动都是先有对集体的评价,再有对集体中个人的评价,个人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先关注集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开展系列团队活动,让每位成员充分发挥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学会综合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合作中的矛盾。特别是在组织学员参加学院组织的运动会、各类团体比赛等活动中,要在全队叫响“勇当先锋,勇挑重担,勇争第一”的战斗口号,力求使全队学员接受一次以团结拼搏捍卫集体荣誉的精神洗礼。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N].解放军报,2010-6-7.
[2]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N].解放军报,2010-6-8.
[3]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N].解放军报,2010-6-9.
[4]张献德.研究生学员管理创新探析[J].工程兵学术,2008(11):39.
[5]李颖,罗继忠,张碧琳.以任职需求为牵引积极推动军事学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J].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学报,2008(6):55-56.
[6]胡光旭.以人为本提高研究生管理的有效性[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6(4):52-54.
[7]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69.
[8]胡金波.论科学精神与研究生的人格塑造[J].高等农业教育,1997(2):29-33.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基层政工系)
[关键词]军队院校 研究生 教育管理
军校研究生教育,首先是培育一名合格的军人,其次是培养一名优秀的学者。强化军队铁的、自觉的纪律意识和塑造现代大学“求真、自由、独立和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提高军队研究生管理教育质量、促进我军信息化转型发展两个并行不悖的价值维度和工作取向。为此,军校研究生教育应严格按照我军新颁发的共同条令和院校管理教育各项规定,坚持“人本科学施管,优化学术氛围,培育团队精神”的育人理念,注重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研究生学员特点和军队转型发展需要,脚踏实地地开展各项管理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学员军人角色和学者身份的有机合成,融合纪律意识与学术精神的双重培育,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学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坚持“严规以矩,点滴养成”,强化军人角色和融入血液的法典意识
“凡军,制必先定”,严明的、铁的、自觉的纪律意识,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古有“屣木立信”商鞅变法,现今世界各国军队均强调军队法制建设。军队条令在美国被称为军内的“圣经”,在俄罗斯被称为“军中之舵”,在我国被称为军事法典。依法从严治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强调的治军思想。毛泽东同志为我军制订的宣言就是“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治军要严”。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我们的军队一向是以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肃的作风著称的,这是我军所以有强大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治军要严,治校更要严”,是我军院校管理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研究生队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共同条令的各项规定,目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的行为举止,使其刻进骨子里,成为血液的一部分,培养出合格的军人素养。为此,必须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规范教学与生活,把军人养成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并注重以管促研、以研促管,推动研究生良好学风纪律的形成。
首先,坚持思想引导,树牢普通一兵理念。强调“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研究生”,这是军校研究生管理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管理教育中,条令规章的原则性不能轻易动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提出“不管博士、硕士,首先当好战士”的要求,坚持从严格一日生活制度做起,在起床熄灯、出操跑步、军容风纪、内务环境卫生等方面按要求和标准做。特别是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强化制度对学员的约束力,防止出现思想散漫、作风拖沓的不良现象。在规章制度面前,不管是博士、还是硕士,只要违反坚决批评,绝不因某人是博士、年龄稍大或职务偏高就放松要求。
其次,坚持教养并举,抓好纪律作风建设。注重把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作为研究生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严格依法执纪,坚决克服目无组织纪律、我行我素的现象。作风培养难在持久,贵在经常,是一个需要通过“教—练—养”三个程序渐进培养和巩固的过程。教,就是反复进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为提高学员执行条令条例、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打好理论基础;练,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队列训练,在军姿、着装、举止、步伐和敬礼等环节上严抓细抠,通过队列训练来培养作风;养,就是着力于持久养成,通过把学员日常生活中起居作息、穿衣戴帽、礼节礼貌、称呼举止等细节要求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从点滴严起,由表及里,逐步强化,形成习惯、形成文化、形成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紧张快捷的作风,强化研究生的军人意识和纪律观念。
第三,坚持讲评督促,正规“四个秩序”。注重把握好日常管理中的反馈环节,严格讲评督促,抓好集合站队、操课训练、起床熄灯、军容风纪、内务卫生、对外交往、男女关系、请假销假等管理教育环节的系统考评,通过点名、党日活动、全体军人大会等场合,及时指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个别学员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建全和完善学员队领导、区队长、班长、学员这一管理流程,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级恪尽职守,确保有效地促进“训练秩序、工作秩序、学习秩序和生活秩序”的正规化。
二、坚持“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突出学员主体和骨干带头的管理机制
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对部队官兵非常关心,各项政策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近年来,军队各项条令条例的修改都体现了军队管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学员是院校的主体,院校因有学员而存在。从严治校更应确立人本意识、坚持科学管理,树立学员第一和以学员为本的观念。在研究生队管理中,尤其要注重解决好对学员的根本态度问题,自觉尊重和保障学员的基本权利,务必投入极大的热情,关心学员、相信学员、培养学员。
一是突出学员主体、以人为本。研究生学员在校的主体需求是学习科研。随着培训目标由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型,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任务更加繁重。当前,軍校研究生学员在成分层次、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明显,不同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面对能力层次不同、生活背景多样、个性特征鲜明、思想状态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管理对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管理,改变僵化的管理模式,着眼学员的个性特征,紧贴学员实际需求,讲求管理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活动,不断增强学员的自觉意识。在人本管理实践中,首要的是把握好人格上尊重。有些博士研究生年龄与学员队干部差不多,可以说对其人格的充分尊重是搞好管理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学员的自尊心,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不能随意限制和指责;要尊重学员的正当权利要求,对于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应认真听取并及时处理,保护其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这样,在客观上不仅能赢得学员的支持,而且可以减少管理上的阻力。 二是强化自我管理、骨干带头。研究生学员既是今天的被管理者,也是明天的管理者。吸收学员参与学员队的管理实践,是培养其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积极倡导学员自我管理,注重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立足为广大学员提供管理实践平台,逐步推开骨干轮换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大家参与集体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员管理教育方面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激发学员的自觉意识,学员队干部不能统得太死、管得太多,应给学员以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自我管理空间;要不断强化学员骨干的辅助管理职能,适当扩大管理权限,由学员骨干自主负责日常秩序的检查、督促;在体能训练中,给予学员一定的自由度,以便于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要善于听取学员骨干对于管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反馈信息,及时采纳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好学员骨干的帮带功能,为年轻学员树立榜样,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使之成为队干部的得力助手。
三是坚持用心去管、用情去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情,严中有爱。在学员中建立互帮、互爱、互谅的深厚感情和纯洁平等的人际关系,才能启发学员执行条令条例和服从管理的自觉性。学员队干部应本着对国防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用真情去感染学员,用火一般的热情为学员办实事,做到“学员伤心处是我动情时”,让学员真正体会到队干部对他们的真情实意。在研究生学员管理中,感情因素占了很大分量,情感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非常关键。日常生活中管理者既是队干又是兄长,兄长角色扮演得如何,对于管理效果影响非常明显。队干部要坚持经常和学员们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适时以文体活动、简单餐叙等方式进行沟通,注重在点滴中培养感情。同时,要注意为学员排忧解难,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实践证明,队干部只要多一份诚心,多一份真情,严格管理就更容易取得成效。
三、坚持“服务教学,优化氛围”,开拓第二课堂和锐意创新的学术环境
培育研究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术研究创新。在管理教育上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崇尚创新、倡导个性的良好环境和学术氛围,使研究生具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管理的本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中能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学员队的内部氛围则是影响学员队管理教育效果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研究生学员由于有着较为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为“挑剔”的评判标准,对校园环境特别是学员队内部小环境期望值更高、要求也更高。有时甚至以学术环境、文化氛围的优劣作为评判总体学习生活环境的好坏。环境好,则心情舒畅,管理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也更容易落实。为此,管理者必须坚持服务教学中心,重视发挥好环境的熏陶功能,努力营造勤学、创优、和谐的内部氛围,大力培育学员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一是優化学习环境,激发主动性。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科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是学员队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新学员入校,就应加强教育引导,使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注重抓住半年讲评、中期考评、毕业评定等环节,对学员综合素质和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努力形成“赶、学、比、帮、超”的良好氛围,增强研究生学员队伍的活力。日常管理上,讲求有序展开而不常形于表,不搞花架子、不搞面子工作,避免干扰大家的学习,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实实在在地给学员创造一个好环境。比如,开会集合尽量缩短时间,除上级交待的工作、组织的活动外,队里不过多组织不必要的活动。在安排工作、组织活动时也应尽量利用集会、点名、党日等法定时间,不过多挤占大家的日常自修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保证学员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是开拓第二课堂,强化创造力。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育一大批以政治合格为首要条件,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的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新型军事人才。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员学术钻研能力的培养与独立人格培养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在开拓第二课堂中,应突出科研活动的主导作用,注重寓学于文、寓训于文,通过积极举办学术沙龙和论坛,创造条件与任职教育班次的学员进行研讨交流,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钻研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注入人格培养方面的内容,积极利用周末空闲时间,组织全队外出参观见学、参加安保和驻地大型活动,拓展服务部队和社会实践的平台,推动学员学术钻研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格培养的统一。
三是构建交流渠道,提升实践力。主动打破不同学员队、不同年级和硕士博士间的隔阂,通过组织与部队任职教育班级的交流,促进部队建设最新信息的融通;通过对多年级的博士生、硕士生,按专业方向分类,形成周末讲座、新老生座谈等多层次的沟通交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邀请院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传授“做学问与做人”的经验体会,既交流学术成果,也交流人生经验,力求二者的融合。构建研究生立体交融的学习交流机制,形成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员相互交流,以及与院外学者的思想沟通平台,有利于帮助学员在“学知识、扩视野、学做人”三个方面求得统一,在锤炼良好品格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员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能力素质的提升。
四、坚持“和谐统一,团结协作”,培育团队精神和凝魂聚气的组织文化
注重研究生个性发展而不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也不行,何况军队建设更加注重团队的凝聚力。2010年南非世界杯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团队配合意识好的球队胜算大于球星云集、各自为政的球队。如,巴西队众多球星,每人都拥有超凡的个人技术,但配合寥寥,最终未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就惨遭淘汰。赛后的评论说,“他们是11个巨星,而不是一支队伍”。强调个性发展固然重要,但团队精神、团队协作往往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当今科学研究从个别或少数学科独立、分散的活动,走向了有组织的集体合作甚至于大规模的国家计划、国际合作。未来信息化战争,陆海空天电一体化,联合指挥一体化,联勤保障一体化,都讲求相互协同合作,因而更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群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将个性发展融入团队之中,引导研究生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帮助支持,在同学之间建立起友好、融洽的亲密关系。 一是强化团队精神的理念培育。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向学员传授灌输团队精神理念。通过确立共同的团队目标,来促进学员队建设目标的实现;通过和谐团队构建,来优化学员队的内外环境,使学员在学习训练及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树立起团队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内部局域网络和举办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和谐团隊的氛围。学员队支委“一班人”在“讲团结”方面应以身作则,坚持正常的民主生活,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以自身良好的团结形象促进学员队群体的团结理念培育。要注重发挥骨干在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强化以队为家、主动建设、全面发展意识,让骨干成为普通学员学习的模范群体;同时积极引导大家树立“对队友的尊重是最大的团结”观念,形成“新同志以老同志为榜样,老同志关心照顾新同志”的良好氛围。
二是构建凝魂聚气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实质就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一个单位的组织文化松散,会极大地影响其全面建设。对于研究生队来说,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更为突出。由于学员培训需求不同,缺乏参与学员队建设的动力,容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为此,应在学员队大力倡导“勤学、守纪、争先、创优”的队风,弘扬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学风,使学员队焕发生机与活力,让独特的组织文化深入人心,真正进入思想,落实于行动,促进学员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育。为增强组织文化的共识性与凝聚力,还应积极搭建集体沟通平台。学员队重大的组织决定、教学目标任务的分配、矛盾的解决等,都应进行充分讨论酝酿,综合考虑多方意见,坚持集体决策,争取达成集体共识和目标一致。同时,要根据学员在年龄、阅历和经验等不同情况,尽可能创造大家在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无论是组织较大的活动,还是落实具体任务,都运用集体沟通方法统一思想,让大家无拘无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相互启发中发表意见,进而克服学员在个性方面的差异,防止因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采取不能协调一致的态度,力求把学员队班、分队凝聚和塑造成团结互助、和谐统一的群体。
三是开展形式各样的团队活动。在培养学员团队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团队理念灌输,更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培育团队精神,在实践中感受团队协作的魅力。比如,经常组织开展小合唱比赛、篮球赛、乒乓和羽毛球团体赛等集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文体活动,不断强化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活动,使大家明白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任何集体活动都是先有对集体的评价,再有对集体中个人的评价,个人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先关注集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开展系列团队活动,让每位成员充分发挥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学会综合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合作中的矛盾。特别是在组织学员参加学院组织的运动会、各类团体比赛等活动中,要在全队叫响“勇当先锋,勇挑重担,勇争第一”的战斗口号,力求使全队学员接受一次以团结拼搏捍卫集体荣誉的精神洗礼。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N].解放军报,2010-6-7.
[2]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N].解放军报,2010-6-8.
[3]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N].解放军报,2010-6-9.
[4]张献德.研究生学员管理创新探析[J].工程兵学术,2008(11):39.
[5]李颖,罗继忠,张碧琳.以任职需求为牵引积极推动军事学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J].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学报,2008(6):55-56.
[6]胡光旭.以人为本提高研究生管理的有效性[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6(4):52-54.
[7]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69.
[8]胡金波.论科学精神与研究生的人格塑造[J].高等农业教育,1997(2):29-33.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基层政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