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迎客,关门搞研发,抬头见山,低头就是窑口。”
从景德镇机场出发,穿过流淌不休的昌江,驱车20公里,便到了一条被称为“三宝国际瓷谷”的山谷。4年前,当肖学锋和他的团队决定在此打造三宝蓬艺术聚落时,深入山谷的一条近10公里的柏油马路尚未修建。土路、溪水、稻田、散落其间的村落民居,这里俨然一派南方山水田园图。
然而,这条山谷并不寻常。山谷深处,宋代以来便出产优质瓷石。入口附近始烧于五代的杨梅亭窑与湖田窑,正是后者生产的青白瓷,一举打破了唐朝中后期“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有矿石,就有水碓,据统计,一直到1949年前,三宝溪旁还有142座水碓。四五月间,雨水丰沛,不绝于耳的水碓声犹如打雷,完全是清人凌汝锦在诗中形容的景象:“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即使今天,人们仍能看到三宝溪旁的水碓,在永不停歇地捣碎瓷石。碎石在水槽中经过几轮沉淀过滤后形成的瓷泥,被老师傅加工成一块块泥砖,出售给当地制造高端仿古瓷的手艺人。
除了完整的陶瓷文脉,三宝国际瓷谷还拥有自发形成的艺术家群落,这与自称三宝国际陶艺村村长的陶艺家李见深密不可分。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李见深,上世纪90年代从国外回到景德镇后,便在三宝村一处叫“四家里”的地方租了几间民房,开始做长期的国际陶艺交流。加上距离老陶院不远,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一个兼具乡野风土与国际视野的艺术家群落。
2014年年初,吸引肖学锋到此的,还有政策与产业的风口。“一帶一路”引领的投资热潮,中产阶层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都无法绕开景德镇:“消费升级从哪里开始?看你在家里使用的饭碗,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造型。”
风口背后,是景德镇制瓷业的辉煌与失落。在三宝蓬,徐锦——一位来自浙江金华的创业者,也是瓷文化的业余研究者,以几个重要时间点,为我梳理了景德镇的半部陶瓷史。1004年,宋真宗将年号赐给景德镇,标志景德镇制瓷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278年,蒙古人在还未灭亡南宋时,便在如今下属景德镇的浮梁县设立浮梁磁局这一皇家造瓷的专属机构;1369年,朱元璋在称帝第二年,下令将皇宫用器从金银改为陶瓷,并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清朝建立后沿用旧制,不过将御器厂改为御窑厂。
景德镇的辉煌不仅在于御窑,还在于其超前的工业化思维与流水线生产模式,这印证于李约瑟的那句著名论断:“景德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城市。”章武,前媒体人,景德镇制瓷业的资深观察者。用他的话说,尽管历史上景德镇曾以规模化经济碾压国内各陶瓷产值区,并在明清之际站立在世界分工顶端,但规模化的现代陶瓷工艺,对景德镇来说并非原生产物。“每一门手艺都在,相当于什么呢,108颗珠子全在,线没有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当景德镇的十大国营陶瓷工厂陆续关停改制,潮州、醴陵等国内新兴产值区再次用工业化思维碾压全国时,景德镇人则再次捡起手工制瓷的作坊。
只是,在一个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这对景德镇来说并非坏事。历史上,景德镇从来就是一个生产型而非消费型城市,乾隆年间浮梁县县令沈佳征在《民窑行》一诗中所写“景德产佳瓷,产器不产手,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便反映了这一点。在这座手工陶瓷产业高度聚集、社会配套高度不完善的城市,肖学锋对三宝蓬艺术聚落的定位,首先是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从业者提供服务,搭建对外沟通的开放平台。
正因如此,空间,无论是实体的建筑空间,还是虚拟的文化空间,成为三宝蓬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山谷50亩土地上,三宝蓬搭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园区。原始的溪水、湿地与树木被保留下来,建筑则融入“水土宜陶”的文化思索。占地最大的三宝蓬艺术中心,设计灵感源自依坡而建、形如长蛇的龙窑;厚60厘米、长达150米的夯土外墙,则是对瓷泥的显性表达。手工故事商业街区的棚顶设计也来自于龙窑,洛客陶瓷设计中心则形似倒扣的匣钵——陶瓷烧制中盛放瓷胎的窑具。
在景德镇,人们总说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瓷器。”对一个建筑空间来说,也是如此。肖学锋更在意的是,这些空间如何与村民发生联系。每年一度的三宝论坛,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不定期的展览与茶会雅集等活动,串联起景德镇江湖中那些有趣的人与事。
“不知你们注意没有,所有做鉴宝收藏的栏目,都不敢来景德镇。很多专家所看的真实器物,可能远不如一个在御窑厂周围卖菜的阿姨多。”在肖学锋看来,对许多到景德镇的游客来说,这座城市需要经过翻译,以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只是,对于一个商业项目而言,三宝蓬不可能成为一个无私的公益主体。在三宝论坛的打造者之一王志刚看来,三宝蓬的精明在于,在前期便通过引入洛可可、隐居和既下山等在设计、民宿领域颇有影响的品牌,解决了商业上的顾虑,从而也有更大空间去推动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氛围。
以原住民、艺术家、陶瓷爱好者为主的三宝村村民,他们的思索、交流、碰撞,又给景德镇带来哪些新的可能呢?
上午9点58分,是干道甫设定的开窑吉时。此次烧造的一批青花茶器,是他即将参加的“飞鸟与诗:干道甫青花艺术剑桥展”的部分展品。9点左右,在干道甫的柴窑旁,已聚集了一批闻声而动的人,既有艺术家邻居,也有外来游客,还有假期过来学习陶艺的学生。
在窑口旁的长桌上和大家喝过几圈茶,洗净双手,依照老例点燃几根香供奉土地神,干道甫开始搬动窑口的第一块封砖。此前,这一窑青花瓷,已经过50多个小时的柴烧,又降温了30多个小时。尽管不知已烧过多少窑,可柴窑的不确定性,让他每次开窑都有种生孩子的感觉。等陆续拆掉一半封砖,小心翼翼地端出匣钵中的瓷器,通透晶莹的光泽映入眼帘时,干道甫的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笑容:成功了!匣钵放到长桌上,他好像刚烧出一锅好菜的大厨。
干道甫算得上三宝村的老村民。作为景德镇陶院美术系毕业生,2002年,干道甫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考入陶院继续读研,跟着院长秦锡麟研究现代青花。不久,他在三宝村租了一间农民房,用于陶瓷创作,同时帮李见深打理工作室。其时,三宝村完全是个原始村落,那种感觉,甚至让一位来访的美国陶艺家,担心会从哪个窗口后面冒出一个拿枪对着他的人。 在干道甫眼里,景德镇的根脉系于那些做高端仿古瓷的手艺人与对制瓷工艺有深入研究的师傅。“我们以前经常打摩的,一问是哪个厂的,艺术瓷厂的,干吗的,有配釉的,有配泥的,有上釉的,这种点滴的学问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温·黑格比、吉姆·里迪、郑祎、安田猛等现代陶艺家组成的“景漂”群体,则为景德镇带来观念上的贡献。
中午时分,我们在电话指引下,前往八月和盖的工作室。车路尽头,看到八月骑着摩托车带着狗,前来接我们。经过一段土路,才看见他几乎藏于山坳之中的工作室。
2016年,第二届三宝论坛的主题是“守望千年,创意未来”。正是在那届论坛上,来自台湾的八月和来自英国的盖博天,引起人们关注。八月原名王代平,2012年,身为一家大企业高管的他,因为对陶瓷的喜欢,突然决定辞职来景德镇。盖的经历与他类似,一年之后也到了这里。八月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想利用当地的陶瓷工艺体系,实现自己想做的陶瓷,不久发现各个工艺环节的壁垒与信息不对称,只好自己埋头钻研制瓷工艺。八月告诉我,经过3年多的不断试验,自己终于掌握了烧造工笔山水釉中彩的陶瓷工艺。幸运的是,在另外两位“景漂”——乐天陶社原藝术总监安田猛和夫人弗丽斯蒂·阿里芙,后者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陶瓷与玻璃系主任的帮助下,找到了在英国的销售市场。
三宝村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江湖,不同的人,围绕陶瓷总能建立起各种神奇的联系。正是在那届论坛上,八月和盖提出在三宝村建立“设计中心”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种新的制瓷生态: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成立手艺人协会及编纂成员名册以提高行业透明度,同时实施设计师养成计划,有助于使这里成为高端陶艺商品制作首选地。
设计,成为景德镇制瓷业讨论的关键词。第三届三宝论坛,主题干脆定为“设计的力量”。只是,应工业化规模经济出现的设计概念,与景德镇这样以手艺为核心的手工业城市,似乎天然存在某种龃龉,用章武的话说:“设计对于当下景德镇而言,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财务问题,没有量如何摊薄成本?”三宝蓬引入的洛客陶瓷设计中心,给景德镇瓷业设计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
我曾请教肖学锋,为何在国内其他陶瓷产区,没有出现所谓“景漂”现象。肖学锋没有直接回答,却告诉我,这里的“景漂”更多是一种常住状态,生活很好,还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有种玩着玩着就把钱挣了的感觉。
黄茂军,前媒体人,也是景德镇瓷业持续的观察者,喜欢用一句广告语“造一所房子,配得上科勒的龙头”,来阐述景德镇因一种器皿而呈现的空间改造:“景德镇生产的产品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它基本上都是手工的,人的各种气息附在上面,就会形成所谓气场。某个杯子,某个花瓶,某块瓷板,某个花器,某种香气,都有类似的感觉。”
这种被命名为东方审美或新中式的生活方式,暗合的是消费升级中人们对生活审美的某种需求与向往。在三宝村,它更暗合于一种自由、懒散的生活与创作状态。
景德镇的手艺人备受尊重,换个角度看,也是职业化程度最差的群体。徐锦告诉我,景德镇的老板根本不算老板,在这里要请到技艺好的师傅,需要买烟请酒,大家是哥们儿,才会帮你。有一次,徐锦到自己厂里,发现师傅们都不在了,旁边学徒告诉他,今天放假,你不知道啊?当他给画工定好上下班规矩,并提出奖励政策,结果第二天,一个师傅也没有了。
“开门迎客,关门搞研发,抬头见山,低头就是窑口。”与曝光率更高、更具商业价值的陶溪川相比,三宝村显得更自我。
在三宝村的几天,最明显的感受是,无论在哪,永远有一张长桌组成的流水茶席,随时有人离开或加入。今年4月,肖学锋在三宝蓬举办了首届茶会雅集,在艺术中心迥异的独立空间里,一共布置了11个茶席。在春天的山谷风景中,喝着浮梁出产的新茶,体会新近设计的茶器、香器,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某种程度上,雅集正是三宝村各个角落中茶席的聚集,读书会则更像手艺人酒茶之余聊天的扩大。
走的前一晚,我们特意挑选了三宝村的一家民宿居住。1989年出生的民宿主人吴焱钦,学园林设计出身,几年前从园林局辞职后,和朋友一起租下了这套民房,并对其进行全新设计。一大早,他爬山回来,顺道带回一段枯木和几丛苔藓。对他来说,这里的山气、自由散淡的生活,最为惬意。
新的一天开始了。从外地赶回的徐锦,正准备周末即将在三宝蓬举办的演讲PPT。这个月,他要用四次讲座讲述自己眼中的陶瓷史。开窑以后,干道甫即将闭关,研究自己有关青花与宋词的新创作主题。山上的工作室里,八月和盖仍在不断尝试着新的瓷器设计。夜晚降临,在整个山谷星星点点的灯光里,一桌桌茶席,又将打开新的话题。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34期)
山谷中的村落
从景德镇机场出发,穿过流淌不休的昌江,驱车20公里,便到了一条被称为“三宝国际瓷谷”的山谷。4年前,当肖学锋和他的团队决定在此打造三宝蓬艺术聚落时,深入山谷的一条近10公里的柏油马路尚未修建。土路、溪水、稻田、散落其间的村落民居,这里俨然一派南方山水田园图。
然而,这条山谷并不寻常。山谷深处,宋代以来便出产优质瓷石。入口附近始烧于五代的杨梅亭窑与湖田窑,正是后者生产的青白瓷,一举打破了唐朝中后期“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有矿石,就有水碓,据统计,一直到1949年前,三宝溪旁还有142座水碓。四五月间,雨水丰沛,不绝于耳的水碓声犹如打雷,完全是清人凌汝锦在诗中形容的景象:“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即使今天,人们仍能看到三宝溪旁的水碓,在永不停歇地捣碎瓷石。碎石在水槽中经过几轮沉淀过滤后形成的瓷泥,被老师傅加工成一块块泥砖,出售给当地制造高端仿古瓷的手艺人。
除了完整的陶瓷文脉,三宝国际瓷谷还拥有自发形成的艺术家群落,这与自称三宝国际陶艺村村长的陶艺家李见深密不可分。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李见深,上世纪90年代从国外回到景德镇后,便在三宝村一处叫“四家里”的地方租了几间民房,开始做长期的国际陶艺交流。加上距离老陶院不远,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一个兼具乡野风土与国际视野的艺术家群落。
2014年年初,吸引肖学锋到此的,还有政策与产业的风口。“一帶一路”引领的投资热潮,中产阶层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都无法绕开景德镇:“消费升级从哪里开始?看你在家里使用的饭碗,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造型。”
风口背后,是景德镇制瓷业的辉煌与失落。在三宝蓬,徐锦——一位来自浙江金华的创业者,也是瓷文化的业余研究者,以几个重要时间点,为我梳理了景德镇的半部陶瓷史。1004年,宋真宗将年号赐给景德镇,标志景德镇制瓷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278年,蒙古人在还未灭亡南宋时,便在如今下属景德镇的浮梁县设立浮梁磁局这一皇家造瓷的专属机构;1369年,朱元璋在称帝第二年,下令将皇宫用器从金银改为陶瓷,并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清朝建立后沿用旧制,不过将御器厂改为御窑厂。
景德镇的辉煌不仅在于御窑,还在于其超前的工业化思维与流水线生产模式,这印证于李约瑟的那句著名论断:“景德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城市。”章武,前媒体人,景德镇制瓷业的资深观察者。用他的话说,尽管历史上景德镇曾以规模化经济碾压国内各陶瓷产值区,并在明清之际站立在世界分工顶端,但规模化的现代陶瓷工艺,对景德镇来说并非原生产物。“每一门手艺都在,相当于什么呢,108颗珠子全在,线没有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当景德镇的十大国营陶瓷工厂陆续关停改制,潮州、醴陵等国内新兴产值区再次用工业化思维碾压全国时,景德镇人则再次捡起手工制瓷的作坊。
只是,在一个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这对景德镇来说并非坏事。历史上,景德镇从来就是一个生产型而非消费型城市,乾隆年间浮梁县县令沈佳征在《民窑行》一诗中所写“景德产佳瓷,产器不产手,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便反映了这一点。在这座手工陶瓷产业高度聚集、社会配套高度不完善的城市,肖学锋对三宝蓬艺术聚落的定位,首先是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从业者提供服务,搭建对外沟通的开放平台。
正因如此,空间,无论是实体的建筑空间,还是虚拟的文化空间,成为三宝蓬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山谷50亩土地上,三宝蓬搭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园区。原始的溪水、湿地与树木被保留下来,建筑则融入“水土宜陶”的文化思索。占地最大的三宝蓬艺术中心,设计灵感源自依坡而建、形如长蛇的龙窑;厚60厘米、长达150米的夯土外墙,则是对瓷泥的显性表达。手工故事商业街区的棚顶设计也来自于龙窑,洛客陶瓷设计中心则形似倒扣的匣钵——陶瓷烧制中盛放瓷胎的窑具。
在景德镇,人们总说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瓷器。”对一个建筑空间来说,也是如此。肖学锋更在意的是,这些空间如何与村民发生联系。每年一度的三宝论坛,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不定期的展览与茶会雅集等活动,串联起景德镇江湖中那些有趣的人与事。
“不知你们注意没有,所有做鉴宝收藏的栏目,都不敢来景德镇。很多专家所看的真实器物,可能远不如一个在御窑厂周围卖菜的阿姨多。”在肖学锋看来,对许多到景德镇的游客来说,这座城市需要经过翻译,以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只是,对于一个商业项目而言,三宝蓬不可能成为一个无私的公益主体。在三宝论坛的打造者之一王志刚看来,三宝蓬的精明在于,在前期便通过引入洛可可、隐居和既下山等在设计、民宿领域颇有影响的品牌,解决了商业上的顾虑,从而也有更大空间去推动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氛围。
以原住民、艺术家、陶瓷爱好者为主的三宝村村民,他们的思索、交流、碰撞,又给景德镇带来哪些新的可能呢?
开窑了
上午9点58分,是干道甫设定的开窑吉时。此次烧造的一批青花茶器,是他即将参加的“飞鸟与诗:干道甫青花艺术剑桥展”的部分展品。9点左右,在干道甫的柴窑旁,已聚集了一批闻声而动的人,既有艺术家邻居,也有外来游客,还有假期过来学习陶艺的学生。
在窑口旁的长桌上和大家喝过几圈茶,洗净双手,依照老例点燃几根香供奉土地神,干道甫开始搬动窑口的第一块封砖。此前,这一窑青花瓷,已经过50多个小时的柴烧,又降温了30多个小时。尽管不知已烧过多少窑,可柴窑的不确定性,让他每次开窑都有种生孩子的感觉。等陆续拆掉一半封砖,小心翼翼地端出匣钵中的瓷器,通透晶莹的光泽映入眼帘时,干道甫的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笑容:成功了!匣钵放到长桌上,他好像刚烧出一锅好菜的大厨。
干道甫算得上三宝村的老村民。作为景德镇陶院美术系毕业生,2002年,干道甫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考入陶院继续读研,跟着院长秦锡麟研究现代青花。不久,他在三宝村租了一间农民房,用于陶瓷创作,同时帮李见深打理工作室。其时,三宝村完全是个原始村落,那种感觉,甚至让一位来访的美国陶艺家,担心会从哪个窗口后面冒出一个拿枪对着他的人。 在干道甫眼里,景德镇的根脉系于那些做高端仿古瓷的手艺人与对制瓷工艺有深入研究的师傅。“我们以前经常打摩的,一问是哪个厂的,艺术瓷厂的,干吗的,有配釉的,有配泥的,有上釉的,这种点滴的学问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温·黑格比、吉姆·里迪、郑祎、安田猛等现代陶艺家组成的“景漂”群体,则为景德镇带来观念上的贡献。
中午时分,我们在电话指引下,前往八月和盖的工作室。车路尽头,看到八月骑着摩托车带着狗,前来接我们。经过一段土路,才看见他几乎藏于山坳之中的工作室。
2016年,第二届三宝论坛的主题是“守望千年,创意未来”。正是在那届论坛上,来自台湾的八月和来自英国的盖博天,引起人们关注。八月原名王代平,2012年,身为一家大企业高管的他,因为对陶瓷的喜欢,突然决定辞职来景德镇。盖的经历与他类似,一年之后也到了这里。八月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想利用当地的陶瓷工艺体系,实现自己想做的陶瓷,不久发现各个工艺环节的壁垒与信息不对称,只好自己埋头钻研制瓷工艺。八月告诉我,经过3年多的不断试验,自己终于掌握了烧造工笔山水釉中彩的陶瓷工艺。幸运的是,在另外两位“景漂”——乐天陶社原藝术总监安田猛和夫人弗丽斯蒂·阿里芙,后者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陶瓷与玻璃系主任的帮助下,找到了在英国的销售市场。
三宝村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江湖,不同的人,围绕陶瓷总能建立起各种神奇的联系。正是在那届论坛上,八月和盖提出在三宝村建立“设计中心”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种新的制瓷生态: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成立手艺人协会及编纂成员名册以提高行业透明度,同时实施设计师养成计划,有助于使这里成为高端陶艺商品制作首选地。
设计,成为景德镇制瓷业讨论的关键词。第三届三宝论坛,主题干脆定为“设计的力量”。只是,应工业化规模经济出现的设计概念,与景德镇这样以手艺为核心的手工业城市,似乎天然存在某种龃龉,用章武的话说:“设计对于当下景德镇而言,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财务问题,没有量如何摊薄成本?”三宝蓬引入的洛客陶瓷设计中心,给景德镇瓷业设计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
不断的茶席
我曾请教肖学锋,为何在国内其他陶瓷产区,没有出现所谓“景漂”现象。肖学锋没有直接回答,却告诉我,这里的“景漂”更多是一种常住状态,生活很好,还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有种玩着玩着就把钱挣了的感觉。
黄茂军,前媒体人,也是景德镇瓷业持续的观察者,喜欢用一句广告语“造一所房子,配得上科勒的龙头”,来阐述景德镇因一种器皿而呈现的空间改造:“景德镇生产的产品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它基本上都是手工的,人的各种气息附在上面,就会形成所谓气场。某个杯子,某个花瓶,某块瓷板,某个花器,某种香气,都有类似的感觉。”
这种被命名为东方审美或新中式的生活方式,暗合的是消费升级中人们对生活审美的某种需求与向往。在三宝村,它更暗合于一种自由、懒散的生活与创作状态。
景德镇的手艺人备受尊重,换个角度看,也是职业化程度最差的群体。徐锦告诉我,景德镇的老板根本不算老板,在这里要请到技艺好的师傅,需要买烟请酒,大家是哥们儿,才会帮你。有一次,徐锦到自己厂里,发现师傅们都不在了,旁边学徒告诉他,今天放假,你不知道啊?当他给画工定好上下班规矩,并提出奖励政策,结果第二天,一个师傅也没有了。
“开门迎客,关门搞研发,抬头见山,低头就是窑口。”与曝光率更高、更具商业价值的陶溪川相比,三宝村显得更自我。
在三宝村的几天,最明显的感受是,无论在哪,永远有一张长桌组成的流水茶席,随时有人离开或加入。今年4月,肖学锋在三宝蓬举办了首届茶会雅集,在艺术中心迥异的独立空间里,一共布置了11个茶席。在春天的山谷风景中,喝着浮梁出产的新茶,体会新近设计的茶器、香器,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某种程度上,雅集正是三宝村各个角落中茶席的聚集,读书会则更像手艺人酒茶之余聊天的扩大。
走的前一晚,我们特意挑选了三宝村的一家民宿居住。1989年出生的民宿主人吴焱钦,学园林设计出身,几年前从园林局辞职后,和朋友一起租下了这套民房,并对其进行全新设计。一大早,他爬山回来,顺道带回一段枯木和几丛苔藓。对他来说,这里的山气、自由散淡的生活,最为惬意。
新的一天开始了。从外地赶回的徐锦,正准备周末即将在三宝蓬举办的演讲PPT。这个月,他要用四次讲座讲述自己眼中的陶瓷史。开窑以后,干道甫即将闭关,研究自己有关青花与宋词的新创作主题。山上的工作室里,八月和盖仍在不断尝试着新的瓷器设计。夜晚降临,在整个山谷星星点点的灯光里,一桌桌茶席,又将打开新的话题。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