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中数学教师采用主体性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模式;问题
一、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 师生互动较少,教师是主导
目前许多高中的数学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注重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教学结构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缺乏适当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有时学生对所讲内容并不理解,但是数学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而是接着进行教学,以至于有些学生无法跟着教师的步骤,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忽视学生的态度、表情以及听课的反应,没有做到针对性教学。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教学中缺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也没有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小组讨论。数学教师位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数学教师是主导,学生经常是被动的,以至于学生们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创造力也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 学生对数学知识不能充分内化,成绩两极分化
目前,我国许多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人数比较多,老师难以顾及所有学生,而且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而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成绩则越来越差。许多高中生在学完数学知识后,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内化、吸收,内化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然而许多高中生对数学教师所讲的内容,当时在课堂上能够理解,但是在课下却不能灵活地应用,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将教师所讲的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做题过程中来。学生并没有对数学知识充分地理解,没有充分内化,不能学为所用。
(三) 教学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效率比较低
许多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并不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大多数数学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具体组织教学,还没有考虑班中大多数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数学练习题以及数学作业全班同学都是相同的,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有些数学知识点都是有层次性的,因此教学也应该逐层递进,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按这种递进的顺序进行教学。目前,许多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比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能够充分地启发学生去观察数学现象,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地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二、 課堂教学方法
(一) 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方法,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留不同的作业。教师应该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基础,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群体,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也要对他们有一定的提高,对他们也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数学教师要重视后进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他们学习的信心。重点对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激励学生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高。
(二) 反思教学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应用反思教学法,反思教学法就是老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树立反思的意识。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观念的树立,以及解题能力的提高,都是通过不断反思才形成的,教师应多指导学生在解题之后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没有想到。在老师讲解之后,学生要进行反思,以使以后做题不断改掉缺点,增强解题的能力。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改掉做题过程中的缺点,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
(一) 准备课前测验,做好导入
在课前数学教师应该根据之前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前测验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步情况。数学教师根据这些测验的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情况,从而确定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薄弱点。接着数学教师还应设计好导入环节,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数学课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的主题。还可以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导入。根据复习和提问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能够使学生查漏补缺,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储备。
(二) 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教师利用主体性教学法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旧知识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使学生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下使用原有的旧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将高中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观察他们在听课时的态度,表情,动作,从而判断出它们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还能调节课堂气氛缓解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数学。高中数学教师采用主体性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问,发挥提问的艺术。在课堂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听课的情况,注意他们的表情,动作,神态,从而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利用引导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的脉络,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三) 为学生分配任务,使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让学生自主探索,使他们在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自己去发现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数学的定理法则和公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对数学知识,增加理解更好地记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数学奥秘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给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自主探索沟通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地进行探索。
(四) 回顾总结,反思创新,布置变式练习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将表现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目标差,并及时地调整课堂中的教学,使教学始终围绕学生展开,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们进行回顾总结,总结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及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点,以及今后应该如何做。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大胆地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创新。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评价,为学生及时地反馈信息,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主体性教学时,还应该在课下为学生布置一些变式练习,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和不同的水平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变式练习,使他们能够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弱点进行相应的强化练习。
五、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利用主体性教学法进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学生的测验情况,制定数学课的具体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好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互动,并为学生分配相应的任务,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激发思维,更好地学习数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11(05).
[2] 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归因[J].数学教育学报,2010(10).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模式;问题
一、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 师生互动较少,教师是主导
目前许多高中的数学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注重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教学结构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缺乏适当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有时学生对所讲内容并不理解,但是数学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而是接着进行教学,以至于有些学生无法跟着教师的步骤,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忽视学生的态度、表情以及听课的反应,没有做到针对性教学。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教学中缺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也没有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小组讨论。数学教师位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数学教师是主导,学生经常是被动的,以至于学生们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创造力也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 学生对数学知识不能充分内化,成绩两极分化
目前,我国许多高中数学课堂上的人数比较多,老师难以顾及所有学生,而且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而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成绩则越来越差。许多高中生在学完数学知识后,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内化、吸收,内化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然而许多高中生对数学教师所讲的内容,当时在课堂上能够理解,但是在课下却不能灵活地应用,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将教师所讲的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做题过程中来。学生并没有对数学知识充分地理解,没有充分内化,不能学为所用。
(三) 教学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效率比较低
许多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并不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大多数数学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具体组织教学,还没有考虑班中大多数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数学练习题以及数学作业全班同学都是相同的,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有些数学知识点都是有层次性的,因此教学也应该逐层递进,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按这种递进的顺序进行教学。目前,许多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比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能够充分地启发学生去观察数学现象,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地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二、 課堂教学方法
(一) 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方法,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留不同的作业。教师应该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基础,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群体,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也要对他们有一定的提高,对他们也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数学教师要重视后进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他们学习的信心。重点对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激励学生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高。
(二) 反思教学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应用反思教学法,反思教学法就是老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树立反思的意识。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观念的树立,以及解题能力的提高,都是通过不断反思才形成的,教师应多指导学生在解题之后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没有想到。在老师讲解之后,学生要进行反思,以使以后做题不断改掉缺点,增强解题的能力。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改掉做题过程中的缺点,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
(一) 准备课前测验,做好导入
在课前数学教师应该根据之前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前测验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步情况。数学教师根据这些测验的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情况,从而确定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薄弱点。接着数学教师还应设计好导入环节,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数学课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的主题。还可以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导入。根据复习和提问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能够使学生查漏补缺,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储备。
(二) 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教师利用主体性教学法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旧知识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使学生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下使用原有的旧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将高中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观察他们在听课时的态度,表情,动作,从而判断出它们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还能调节课堂气氛缓解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数学。高中数学教师采用主体性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问,发挥提问的艺术。在课堂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听课的情况,注意他们的表情,动作,神态,从而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利用引导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的脉络,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三) 为学生分配任务,使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让学生自主探索,使他们在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自己去发现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数学的定理法则和公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对数学知识,增加理解更好地记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数学奥秘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给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自主探索沟通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地进行探索。
(四) 回顾总结,反思创新,布置变式练习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将表现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目标差,并及时地调整课堂中的教学,使教学始终围绕学生展开,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们进行回顾总结,总结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及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点,以及今后应该如何做。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大胆地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创新。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评价,为学生及时地反馈信息,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主体性教学时,还应该在课下为学生布置一些变式练习,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和不同的水平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变式练习,使他们能够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弱点进行相应的强化练习。
五、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利用主体性教学法进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学生的测验情况,制定数学课的具体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好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互动,并为学生分配相应的任务,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激发思维,更好地学习数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11(05).
[2] 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归因[J].数学教育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