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其高蹈不群的行止里有“狂”
本文开篇孔子就以十分谦和温暖的态度说了“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一句,营造了一个宁馨宽松民主和谐的谈话氛围,再明确讨论任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简言之,即让大家畅谈理想抱负。子路、冉求、公西华均规规矩矩一一扣题作答,何其恭谨认真,其答妙与不妙姑且不论,仅是姿态礼数就跟曾皙的一边醉心琴瑟一边闻听之貌大不一样。历来论家品鉴的都是孔子创设的课堂气氛,没有去认真探究曾皙在课堂上的狂放不羁。其实,就算那时的课堂形式灵活自由,各自修习内容不一,就算曾皙和孔子均喜欢音乐(论语里有孔子、接舆、曾皙三人唱歌的记载),课堂上曾点鼓瑟是为人助兴,为己助思,但其对待先生孔子的问话态度毕竟有置若罔闻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其对待同窗毕竟有叨扰聒噪的非礼。因为先生关于讨论的要求明明在此,大家都能撇下各自爱好谨守规矩礼遇先生回答问题,唯独他特行独立卓尔不群鼓瑟弄弦行止乖张,对先生与自己同窗的交流讨论显出事不关己不咸不淡爱理不理的行止状貌(虽然一边鼓瑟,一边在听讨论),客观上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 这般我行我素倨傲不恭的形容,就算能口诵诗书眼观经史手抚丝竹不误交流,也说不上是契合于孔子当时对礼的要求的。
从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来,曾点对孔子的问话、对师生讨论表现出的轻慢、漠视行状,能合于当时的礼教要求、君子姿态吗?即使孔子待人宽厚宏博,课堂自由疏放,曾点其自身修为依然有悖于当时的常理而堆出于岸,木秀于林。七十二贤之一,不能说他心理没有这些礼教,只能说其骨子眼里确实灌满了不合时宜的“狂狷”,时时处处会不自觉的漫溢而出。
二、其投石问路的狡黠里有“狂”
“点,尔何如?”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是沉醉于鼓瑟的曾点在听到孔子的询问后的回答。你看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个“希”字,当是曾点听见孔子的提醒后,才住手止瑟的自然稀声、自然休止现象(不可能恰好是闻问之时,乐曲正好终了,像写小说一样的巧合),可以想见在这堂讨论课上,他一直是一边沉迷于鼓瑟调琴一边听取议论,率性而为旁若无人的。再听他,移瑟的“铿尔”之声或是“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潇洒收束之声,看他“舍瑟而作”的稀里哗啦煞有介事之做派,均可谓夺人眼球,有别时人大异同窗,似乎有一种波翻浪涌似的“狂”劲按捺不住。考量文本中舍他谁有这样的行为描写?这,岂能是闲笔!
三、独留累问的乖张里有“狂”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联系前后文看曾皙此举此言颇有玄机,其机杼深邃,很值玩味。要知道这个“后”定然不会是巧合落后,因为有“问”在焉,当然只能是心事盘桓,有所希冀了。你瞧三子者谁落后了?独有他与众不同。琢磨他的“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若说他是想知道先生对三子者的点评,怕是轻看了个中深意,简单了些。从孔子的再一次回答他,也似可瞥见其中奥妙:“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已矣”(罢了)的语气里明显有厌烦、微微责备的意味,可见出孔子其时对他的孤高气已是明察秋毫。这绝不是笔者忘加推测,联系前边“何伤乎?”的语气语义,圣人孔子能不觉出他狂狷的心事,能不再加以委婉高明的提醒?其再一次强调“亦各言其志也”就是对他品长论短的狂狷心理的微妙规谏。你瞧,他心犹不甘:那“夫子何哂由也?”的追根溯源之问,浩瀚深邃的孔子意味深长地答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琢磨这些话语,表面上都是在针对子路的“其言不让”,其实,下意识里又何尝不是对曾皙狂狷性情的旁敲侧击妙语暗示。表面上在责备子路,深意在循循善诱不漏痕迹,顺水推舟一石二鸟,暗藏丰富的弦外之音。即表面句句针对子路语带批评,暗中却又句句兼着针砭“曾皙之问”的狂狷。虽然对曾皙无为之为、礼乐之治、行儒祈祷的浪漫主义之举颇加赞赏( “吾与点也” ),但对“三子者”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治理之道,无论是强国、富民、邦交等“规规于事”的志向也并未否定鄙薄,这情感充沛的答语中,潜台词非常明白:都是治国之道,本无分轩轾。于是在对子路的粗率不谦有所哂笑时,搂草打兔子于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地对曾皙种种狂狷之举给以了绵里藏针吹面不寒的敲打,既让曾皙知道了“何哂由也”,也让曾皙服下了这不苦口的良药,油然顿悟。
本文开篇孔子就以十分谦和温暖的态度说了“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一句,营造了一个宁馨宽松民主和谐的谈话氛围,再明确讨论任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简言之,即让大家畅谈理想抱负。子路、冉求、公西华均规规矩矩一一扣题作答,何其恭谨认真,其答妙与不妙姑且不论,仅是姿态礼数就跟曾皙的一边醉心琴瑟一边闻听之貌大不一样。历来论家品鉴的都是孔子创设的课堂气氛,没有去认真探究曾皙在课堂上的狂放不羁。其实,就算那时的课堂形式灵活自由,各自修习内容不一,就算曾皙和孔子均喜欢音乐(论语里有孔子、接舆、曾皙三人唱歌的记载),课堂上曾点鼓瑟是为人助兴,为己助思,但其对待先生孔子的问话态度毕竟有置若罔闻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其对待同窗毕竟有叨扰聒噪的非礼。因为先生关于讨论的要求明明在此,大家都能撇下各自爱好谨守规矩礼遇先生回答问题,唯独他特行独立卓尔不群鼓瑟弄弦行止乖张,对先生与自己同窗的交流讨论显出事不关己不咸不淡爱理不理的行止状貌(虽然一边鼓瑟,一边在听讨论),客观上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 这般我行我素倨傲不恭的形容,就算能口诵诗书眼观经史手抚丝竹不误交流,也说不上是契合于孔子当时对礼的要求的。
从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来,曾点对孔子的问话、对师生讨论表现出的轻慢、漠视行状,能合于当时的礼教要求、君子姿态吗?即使孔子待人宽厚宏博,课堂自由疏放,曾点其自身修为依然有悖于当时的常理而堆出于岸,木秀于林。七十二贤之一,不能说他心理没有这些礼教,只能说其骨子眼里确实灌满了不合时宜的“狂狷”,时时处处会不自觉的漫溢而出。
二、其投石问路的狡黠里有“狂”
“点,尔何如?”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是沉醉于鼓瑟的曾点在听到孔子的询问后的回答。你看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个“希”字,当是曾点听见孔子的提醒后,才住手止瑟的自然稀声、自然休止现象(不可能恰好是闻问之时,乐曲正好终了,像写小说一样的巧合),可以想见在这堂讨论课上,他一直是一边沉迷于鼓瑟调琴一边听取议论,率性而为旁若无人的。再听他,移瑟的“铿尔”之声或是“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潇洒收束之声,看他“舍瑟而作”的稀里哗啦煞有介事之做派,均可谓夺人眼球,有别时人大异同窗,似乎有一种波翻浪涌似的“狂”劲按捺不住。考量文本中舍他谁有这样的行为描写?这,岂能是闲笔!
三、独留累问的乖张里有“狂”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联系前后文看曾皙此举此言颇有玄机,其机杼深邃,很值玩味。要知道这个“后”定然不会是巧合落后,因为有“问”在焉,当然只能是心事盘桓,有所希冀了。你瞧三子者谁落后了?独有他与众不同。琢磨他的“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若说他是想知道先生对三子者的点评,怕是轻看了个中深意,简单了些。从孔子的再一次回答他,也似可瞥见其中奥妙:“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已矣”(罢了)的语气里明显有厌烦、微微责备的意味,可见出孔子其时对他的孤高气已是明察秋毫。这绝不是笔者忘加推测,联系前边“何伤乎?”的语气语义,圣人孔子能不觉出他狂狷的心事,能不再加以委婉高明的提醒?其再一次强调“亦各言其志也”就是对他品长论短的狂狷心理的微妙规谏。你瞧,他心犹不甘:那“夫子何哂由也?”的追根溯源之问,浩瀚深邃的孔子意味深长地答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琢磨这些话语,表面上都是在针对子路的“其言不让”,其实,下意识里又何尝不是对曾皙狂狷性情的旁敲侧击妙语暗示。表面上在责备子路,深意在循循善诱不漏痕迹,顺水推舟一石二鸟,暗藏丰富的弦外之音。即表面句句针对子路语带批评,暗中却又句句兼着针砭“曾皙之问”的狂狷。虽然对曾皙无为之为、礼乐之治、行儒祈祷的浪漫主义之举颇加赞赏( “吾与点也” ),但对“三子者”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治理之道,无论是强国、富民、邦交等“规规于事”的志向也并未否定鄙薄,这情感充沛的答语中,潜台词非常明白:都是治国之道,本无分轩轾。于是在对子路的粗率不谦有所哂笑时,搂草打兔子于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地对曾皙种种狂狷之举给以了绵里藏针吹面不寒的敲打,既让曾皙知道了“何哂由也”,也让曾皙服下了这不苦口的良药,油然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