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话里包涵了父母对子女美好的期许,承载了家长无限的爱。但是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有的家长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而有的家长呢?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预期不仅没有给出适时的引导,反而会用负面的情绪及语言传递给孩子,下面就以笔者在教育中遇到的真实事件为例进行阐述和分析。
事件阐述:
西西(化名)在班上是一个无论自理还是自制能力都较强的孩子,在接触新事物时接受能力也很强,特别在舞蹈方面节奏感强、动作到位,因此集体中有律动活动时她都是作为主角排在第一位。她的妈妈也为西西这一点感到骄傲,学期中班上需要排演一台集语言与律动为一体的戏剧,戏剧中包含主角及其它角色,西西在其中担任律动部分的领舞,有一句台词。演出前一星期,西西妈妈却向老师请假,理由是订了出去旅游的计划,还随口说了一句“反正她也不是主角”,西西听后立马说道:“妈妈,我有台词的,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参加表演”,虽然西西最后没有请假,但是西西妈妈请假时看似不经意间讲的一句话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事件分析:
在上述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西西的發展能力较好,因此妈妈对她的期望很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都处于最佳的位置,事事都为他人的榜样。提出请假的真正缘由不是有出行计划,而是那一句不经意的“反正她也不是主角”,从这句话可以透露出,妈妈对于孩子没有当上主角这件事心理所产生的落差。其次,妈妈在向孩子传递一种处事态度,即如果自己不处于重要位置(主角),那么这件事就不重要。而西西呢,她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中是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因为她是“有台词的”,而且想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完成这件事。
由此,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成人的心理预期是否和孩子的发展水平一致,成人和孩子对于“最”的理解相同吗?如果成人对于某类事件的处理态度长期向孩子进行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造成什么影响?原生家庭对待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本文试图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第一,成人的评价方式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水平。
从孩子本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水平,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自我意识发展较好地孩子还能区别于他人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自我认知智能就是对自己内部心理的理解和调控,意识到自身的情感发展并区分它们,且将它们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依据。而儿童的自我认知智能,主要是指儿童自我意识的水平,即儿童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监督、调节和控制等的水平。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为:孩子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除了与自身的接受能力相关以外,还与成人的引导息息相关,且后者占据重要地位。
由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西西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清楚自己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她并没有因为自己不是表演中的主角而感到气馁,认为自己在表演中有一句台词很重要,能够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表演也很重要,因此她想要参与表演的欲望大于旅行的欲望。由此可见,成人对于心理预期和现实出现冲突时,会产生落差,甚至放弃事件本身。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产生以与他人的比较为依据的“最好”,简而言之,在本事件中,家长从横向理解“最好”,即当上表演的主角才是最重要的;而孩子从纵向理解“最好”,即自身的参与感是最重要的。理解的坐标不同,因而对待事件的态度不同,这是其一,家长的预期并不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与支持,而不仅仅是存在家长心中的预期。
第二,消极心理暗示产生消极暗示效果。
由于这一事件我们不难推想,有可能西西在其它的事情上会遇见相同的状况,诸如在参加运动会时会说“反正你跑步也不会最快”、有关于绘画活动时说“反正你画画也不怎么样”……也许家长是在无意中说出来的话,但是久而久之,这样的消极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1]也就是说人无时无刻都能接收到心理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是潜意识对外界任何现象(包括听到、看到的一切)以及任何显意识行为(也就是思考)的认同、接收和储存,且暗示效果的好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受暗示本身的权威性影响。
我们从事件中可以感受到,西西妈妈对于“不是主角”这件事非常在意,她注重的不是孩子在此参与过程中享受到的快乐,而是“主角”这个角色。因为不是主角,因此参加表演这件事变得不重要。虽然西西在此事件中表现得很积极,可是由于暗示的不可选择性,这种消极的暗示已悄然进入西西的潜意识。上文中说到,暗示效果的好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受暗示本身的权威性影响,即暗示效果的好坏与暗示本身积极或消极相关。
短期内可能没有外化的表现,但是长此以往,会让西西也表现得特别在意横向比较的结果,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心理预期和现实结果不同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处理方式,对自我的认同感受心理预期的影响较大,不能准确、客观地对自我认知进行分析。在遇到问题时表现为消极、怯懦及逃避,自尊心极强,受到赏识时会突飞猛进,遇到挫折时则无法自拔。
第三,“原生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养成。
所谓的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每个孩子出生就来到一个原生家庭里面,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除了从获得到养成,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原生家庭幸福、快乐,那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是个开朗、自信、进取、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如果原生家庭不幸福,那孩子成长后价值观、心态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当然也不乏通过学习和修行,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的例子。
在西西的家庭结构中,妈妈承担了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就是说,妈妈待事接物的行为态度会对西西的影响较大。因此,妈妈对待“不是主角”之类事件的态度会在西西的潜意识里生根发芽,西西遇到类似事件时也容易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
除此之外,西西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没有清楚的认知。
由于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孩子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方面有所不同。多元智能的提出,也向我们证明了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突出不足以代表他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以偏概全地限制或夸大孩子的能力水平。
二是盲目地从横向上将西西与别的孩子作比较。
如果把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发展水平视为横向坐标,那么孩子自身能力发展的进步与后退则为纵向坐标。从横向坐标上看,西西的音乐能力较其它孩子较强,语言能力则不然;从纵向坐标上看,西西保持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优势,在语言上面也有所突破。因此,对于西西来讲,她的能力是有所提升的。在此过程中,西西妈妈以横向坐标来衡量西西在表演中所在的位置,导致了她消极心理的产生。
孩子的教育是一条不平坦且漫长的路,相信作为母亲的西西妈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作为教育者的笔者,从本事件从也得到深思,正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有没有有意或无意地向孩子传达消极的心理暗示?
事件阐述:
西西(化名)在班上是一个无论自理还是自制能力都较强的孩子,在接触新事物时接受能力也很强,特别在舞蹈方面节奏感强、动作到位,因此集体中有律动活动时她都是作为主角排在第一位。她的妈妈也为西西这一点感到骄傲,学期中班上需要排演一台集语言与律动为一体的戏剧,戏剧中包含主角及其它角色,西西在其中担任律动部分的领舞,有一句台词。演出前一星期,西西妈妈却向老师请假,理由是订了出去旅游的计划,还随口说了一句“反正她也不是主角”,西西听后立马说道:“妈妈,我有台词的,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参加表演”,虽然西西最后没有请假,但是西西妈妈请假时看似不经意间讲的一句话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事件分析:
在上述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西西的發展能力较好,因此妈妈对她的期望很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都处于最佳的位置,事事都为他人的榜样。提出请假的真正缘由不是有出行计划,而是那一句不经意的“反正她也不是主角”,从这句话可以透露出,妈妈对于孩子没有当上主角这件事心理所产生的落差。其次,妈妈在向孩子传递一种处事态度,即如果自己不处于重要位置(主角),那么这件事就不重要。而西西呢,她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中是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因为她是“有台词的”,而且想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完成这件事。
由此,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成人的心理预期是否和孩子的发展水平一致,成人和孩子对于“最”的理解相同吗?如果成人对于某类事件的处理态度长期向孩子进行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造成什么影响?原生家庭对待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本文试图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第一,成人的评价方式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水平。
从孩子本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水平,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自我意识发展较好地孩子还能区别于他人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自我认知智能就是对自己内部心理的理解和调控,意识到自身的情感发展并区分它们,且将它们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依据。而儿童的自我认知智能,主要是指儿童自我意识的水平,即儿童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监督、调节和控制等的水平。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为:孩子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除了与自身的接受能力相关以外,还与成人的引导息息相关,且后者占据重要地位。
由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西西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清楚自己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她并没有因为自己不是表演中的主角而感到气馁,认为自己在表演中有一句台词很重要,能够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表演也很重要,因此她想要参与表演的欲望大于旅行的欲望。由此可见,成人对于心理预期和现实出现冲突时,会产生落差,甚至放弃事件本身。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产生以与他人的比较为依据的“最好”,简而言之,在本事件中,家长从横向理解“最好”,即当上表演的主角才是最重要的;而孩子从纵向理解“最好”,即自身的参与感是最重要的。理解的坐标不同,因而对待事件的态度不同,这是其一,家长的预期并不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与支持,而不仅仅是存在家长心中的预期。
第二,消极心理暗示产生消极暗示效果。
由于这一事件我们不难推想,有可能西西在其它的事情上会遇见相同的状况,诸如在参加运动会时会说“反正你跑步也不会最快”、有关于绘画活动时说“反正你画画也不怎么样”……也许家长是在无意中说出来的话,但是久而久之,这样的消极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1]也就是说人无时无刻都能接收到心理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是潜意识对外界任何现象(包括听到、看到的一切)以及任何显意识行为(也就是思考)的认同、接收和储存,且暗示效果的好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受暗示本身的权威性影响。
我们从事件中可以感受到,西西妈妈对于“不是主角”这件事非常在意,她注重的不是孩子在此参与过程中享受到的快乐,而是“主角”这个角色。因为不是主角,因此参加表演这件事变得不重要。虽然西西在此事件中表现得很积极,可是由于暗示的不可选择性,这种消极的暗示已悄然进入西西的潜意识。上文中说到,暗示效果的好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受暗示本身的权威性影响,即暗示效果的好坏与暗示本身积极或消极相关。
短期内可能没有外化的表现,但是长此以往,会让西西也表现得特别在意横向比较的结果,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心理预期和现实结果不同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处理方式,对自我的认同感受心理预期的影响较大,不能准确、客观地对自我认知进行分析。在遇到问题时表现为消极、怯懦及逃避,自尊心极强,受到赏识时会突飞猛进,遇到挫折时则无法自拔。
第三,“原生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养成。
所谓的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每个孩子出生就来到一个原生家庭里面,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除了从获得到养成,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原生家庭幸福、快乐,那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是个开朗、自信、进取、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如果原生家庭不幸福,那孩子成长后价值观、心态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当然也不乏通过学习和修行,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的例子。
在西西的家庭结构中,妈妈承担了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就是说,妈妈待事接物的行为态度会对西西的影响较大。因此,妈妈对待“不是主角”之类事件的态度会在西西的潜意识里生根发芽,西西遇到类似事件时也容易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
除此之外,西西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没有清楚的认知。
由于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孩子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方面有所不同。多元智能的提出,也向我们证明了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突出不足以代表他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以偏概全地限制或夸大孩子的能力水平。
二是盲目地从横向上将西西与别的孩子作比较。
如果把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发展水平视为横向坐标,那么孩子自身能力发展的进步与后退则为纵向坐标。从横向坐标上看,西西的音乐能力较其它孩子较强,语言能力则不然;从纵向坐标上看,西西保持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优势,在语言上面也有所突破。因此,对于西西来讲,她的能力是有所提升的。在此过程中,西西妈妈以横向坐标来衡量西西在表演中所在的位置,导致了她消极心理的产生。
孩子的教育是一条不平坦且漫长的路,相信作为母亲的西西妈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作为教育者的笔者,从本事件从也得到深思,正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有没有有意或无意地向孩子传达消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