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之后,语文界开始重视跨学科的学习,教材中也相应选入科普文章。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介绍科学术语和相关知识,却脱离对文本语言的研究,忘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其结果,教师教得艰难、呆板,学生学得空洞、乏味。
基于此,我在执教高三第六册第2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时,紧扣文本,在科普园地架起一道人文彩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终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的大致过程是:
析片言,文理有别。科学语言简洁、准确,特别是教科书里的定理、定义语言精准,不得更改。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课始,我让大家回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后准确地表达出来,并用投影留下第一定律: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随后要求学生谈谈物理学中学会这两个定律的意义、作用。这点很简单,学生很快完成。
我又在投影幕上打出另一句话:
我们应该牢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创造能量。从来就没人创造过能量,也永远不会有人能创造。我们力所能及的只是把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
要求学生比较两句话语言上的区别,并思考文本中出现第二个句子的原因。学生比较后明白了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不同表达风格,认识到第二句话借助“应该牢记”、“从来就”、“也永远不会”、“力所能及”等词语,流露出人对客观规律的无奈之情,表明人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的观点。
解诗句,文理兼容。继而我告诉大家,有许多的文学语句中包容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和学生一道回忆背诵李白《将进酒》首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学生说出此诗句中所涉及的热力学方面的知识。这道题,因为设计新颖,且高三学生有较丰富的物理知识积累,因而回答踊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能量从一个较高的的集中程度,转化到较低的集中程度。)
——奔流之水。(会做功,有势能。)
——天上之水、黄河之水。(有效能量、自由能量。)
——海中之水。(无效能量、封闭能量。)
——不复回之水。(处于能量的平均状态、即熵值达到最大状态。)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中的“熵”字,要求学生给出“熵”的准确定义后,再请学生运用能量耗散方面的知识,阐述课文第一段中三个民谚的物理学含义。学生回答的快速和正确大出老师意料:
A.你不可能不劳而获。(任何收获都要消耗一定能量,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B.覆水难收。(事物处于凝聚状态,就有势能,一旦分散开来,就再也不能自动回到凝聚状态。)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然界虽然广大无边,但从不疏漏。即“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就会损失能在将来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我们就受到能量损失的惩罚。)
仿民谚,学科横跨。有了以上积累的基础,我让学生从科学回转人文,仿照课文中的三句民谚,自找古今中外诗句、警语或自拟格言。这个环节,虽有一定难度,但可以展示综合素质。学生分小组讨论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时有发现的快乐,时有创造的激动。以下选录几个小组的答案: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外国民谚,物理学含义同A。)
——当你为失去昨日而哭泣时,你又失去了今日的自己。(自拟格言,物理学含义同B。)
——太阳每日都是新的。(自拟格言,物理学含义同C。)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物理学含义同B、C。)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物理学含义同B、C。)
谈污染,课内课外。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以后,学生已能非常自如地运用文本中筛选的信息,形成独特的物理眼光去审视原本反映人文精神的文学语言、生活语言。文理综合成效初现,为了继续拓深,我又安排了下一个环节:
①谈谈熵的增加对我们人类的危害。
②分小组设计一期以“科学认识污染”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小组长在课堂上先行汇报要点。
第一个问题,因为是文本的再次解读,所以难度不大,学生很快作出回答:
——熵的增加值越大,表明我们的能源消耗就越大,我们终将面临能源枯竭的危险。
——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存在于地球,就会形成污染。这种能量越增加,地球的污染就越严重。
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用以指导设计板报的知识基础,解决这个问题后,学生十分明确第二个活动的大致方向和内容要点。不过几分钟时间,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初稿就已完成。考虑课堂时效,根据巡视结果,我选择一个小组作代表发言,其余小组课后交流,并充实详细内容,用手抄报的形式展览,评奖。
发言小组列出的内容要点如下:
①哭泣的地球。拟用形象生动的文字描述我们人类遭受污染的现状。
②致污错误观。拟列举生活中人们对污染源的种种错误观点及自身致污而不知的行为。
③科学识污染。着重介绍污染形成的科学原理,污染的本质,根植“熵”的概念。
④治污方法谈。主要方法大致有: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建立废品回收机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论发展,更新观念。该小组的设计主题突出,思路清晰、栏目合理,但我们却能明显地看出内容上的最大不足,就是治污的根本方法是人类应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看来学生还没有敏感地把握。于是,我在肯定该小组诸多优点之后,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科技发展的确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但是否就标志着一定能减少污染?
投石激浪,学生再读文本后,答案又很快形成:
科技发展,还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以能源消耗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越快,能源消耗也就越大,熵的增加就越快。如此,则污染不是减少,反而是增加。而地球的能源、资源容积有限,如果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去发展经济,就会加快能源枯竭的速度,加快“热寂”时代的到来,那时无穷无尽的污染将会毁灭整个人类。
学生的回答很不错,但我并不满足,我再追问一句:那么,按照刚才的观点,为了避免熵的总量的快速增加,我们就应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或者就拒绝高科技?
经过简短的讨论,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我们要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就需要借助高科技。但我们必须在心灵深处留有“熵”的阴影,我们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
至此,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我稍作总结,最后说:通过解读热力学中的新概念“熵”,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而且还使我们形成了——
生:一种新的世界观。
师那就是——
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师生配合紧密,此课成功结束。
课已尽,体会犹深。若仔细深究,任何科普文的终极目标都指向人文关怀。而本文更典型,作者的意图就是通过对“熵”的解读,让人类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发展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又可以加速熵的总量增长,造成更大的污染,最终使人类毁灭,所谓“一种新的世界观”就在于此。所以教学本文,重点是明确的。难点是,如何让文本所涉及的科学论析自然而生动地转化为学生心底的人文积累。此堂课,我以科学知识为经,以文本语言、日常生活及学生原有的文化积淀为纬,纺织一幅七彩的人文彩虹图景,品语言,突显语文之“语”性。引古诗、民谚,直观增加学生人文厚度,享形象之美,感哲理之趣。同时,又让学生始终以文本为本,使课堂效果明显。仿写民谚,拟制格言,学生动脑、动口、动笔,既有继承又有创造,且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层面。谈污染,设计板报,更注重于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由课内到课外,由个体到群体,由知识到能力,教得灵活,学得有趣。最后环节,着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形成的认识既合乎文本范畴,又拓展到文本之外,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积极追求目标,学生轻松得出。人文性在此得以高度体现,一堂科普课,起于人文而终于人文,故自以为得之。
[作者通联:浙江宁海中学]
基于此,我在执教高三第六册第2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时,紧扣文本,在科普园地架起一道人文彩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终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的大致过程是:
析片言,文理有别。科学语言简洁、准确,特别是教科书里的定理、定义语言精准,不得更改。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课始,我让大家回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后准确地表达出来,并用投影留下第一定律: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随后要求学生谈谈物理学中学会这两个定律的意义、作用。这点很简单,学生很快完成。
我又在投影幕上打出另一句话:
我们应该牢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创造能量。从来就没人创造过能量,也永远不会有人能创造。我们力所能及的只是把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
要求学生比较两句话语言上的区别,并思考文本中出现第二个句子的原因。学生比较后明白了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不同表达风格,认识到第二句话借助“应该牢记”、“从来就”、“也永远不会”、“力所能及”等词语,流露出人对客观规律的无奈之情,表明人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的观点。
解诗句,文理兼容。继而我告诉大家,有许多的文学语句中包容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和学生一道回忆背诵李白《将进酒》首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学生说出此诗句中所涉及的热力学方面的知识。这道题,因为设计新颖,且高三学生有较丰富的物理知识积累,因而回答踊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能量从一个较高的的集中程度,转化到较低的集中程度。)
——奔流之水。(会做功,有势能。)
——天上之水、黄河之水。(有效能量、自由能量。)
——海中之水。(无效能量、封闭能量。)
——不复回之水。(处于能量的平均状态、即熵值达到最大状态。)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中的“熵”字,要求学生给出“熵”的准确定义后,再请学生运用能量耗散方面的知识,阐述课文第一段中三个民谚的物理学含义。学生回答的快速和正确大出老师意料:
A.你不可能不劳而获。(任何收获都要消耗一定能量,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B.覆水难收。(事物处于凝聚状态,就有势能,一旦分散开来,就再也不能自动回到凝聚状态。)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然界虽然广大无边,但从不疏漏。即“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就会损失能在将来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我们就受到能量损失的惩罚。)
仿民谚,学科横跨。有了以上积累的基础,我让学生从科学回转人文,仿照课文中的三句民谚,自找古今中外诗句、警语或自拟格言。这个环节,虽有一定难度,但可以展示综合素质。学生分小组讨论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时有发现的快乐,时有创造的激动。以下选录几个小组的答案: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外国民谚,物理学含义同A。)
——当你为失去昨日而哭泣时,你又失去了今日的自己。(自拟格言,物理学含义同B。)
——太阳每日都是新的。(自拟格言,物理学含义同C。)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物理学含义同B、C。)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物理学含义同B、C。)
谈污染,课内课外。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以后,学生已能非常自如地运用文本中筛选的信息,形成独特的物理眼光去审视原本反映人文精神的文学语言、生活语言。文理综合成效初现,为了继续拓深,我又安排了下一个环节:
①谈谈熵的增加对我们人类的危害。
②分小组设计一期以“科学认识污染”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小组长在课堂上先行汇报要点。
第一个问题,因为是文本的再次解读,所以难度不大,学生很快作出回答:
——熵的增加值越大,表明我们的能源消耗就越大,我们终将面临能源枯竭的危险。
——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存在于地球,就会形成污染。这种能量越增加,地球的污染就越严重。
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用以指导设计板报的知识基础,解决这个问题后,学生十分明确第二个活动的大致方向和内容要点。不过几分钟时间,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初稿就已完成。考虑课堂时效,根据巡视结果,我选择一个小组作代表发言,其余小组课后交流,并充实详细内容,用手抄报的形式展览,评奖。
发言小组列出的内容要点如下:
①哭泣的地球。拟用形象生动的文字描述我们人类遭受污染的现状。
②致污错误观。拟列举生活中人们对污染源的种种错误观点及自身致污而不知的行为。
③科学识污染。着重介绍污染形成的科学原理,污染的本质,根植“熵”的概念。
④治污方法谈。主要方法大致有: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建立废品回收机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论发展,更新观念。该小组的设计主题突出,思路清晰、栏目合理,但我们却能明显地看出内容上的最大不足,就是治污的根本方法是人类应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看来学生还没有敏感地把握。于是,我在肯定该小组诸多优点之后,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科技发展的确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但是否就标志着一定能减少污染?
投石激浪,学生再读文本后,答案又很快形成:
科技发展,还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以能源消耗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越快,能源消耗也就越大,熵的增加就越快。如此,则污染不是减少,反而是增加。而地球的能源、资源容积有限,如果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去发展经济,就会加快能源枯竭的速度,加快“热寂”时代的到来,那时无穷无尽的污染将会毁灭整个人类。
学生的回答很不错,但我并不满足,我再追问一句:那么,按照刚才的观点,为了避免熵的总量的快速增加,我们就应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或者就拒绝高科技?
经过简短的讨论,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我们要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就需要借助高科技。但我们必须在心灵深处留有“熵”的阴影,我们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
至此,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我稍作总结,最后说:通过解读热力学中的新概念“熵”,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而且还使我们形成了——
生:一种新的世界观。
师那就是——
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师生配合紧密,此课成功结束。
课已尽,体会犹深。若仔细深究,任何科普文的终极目标都指向人文关怀。而本文更典型,作者的意图就是通过对“熵”的解读,让人类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发展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又可以加速熵的总量增长,造成更大的污染,最终使人类毁灭,所谓“一种新的世界观”就在于此。所以教学本文,重点是明确的。难点是,如何让文本所涉及的科学论析自然而生动地转化为学生心底的人文积累。此堂课,我以科学知识为经,以文本语言、日常生活及学生原有的文化积淀为纬,纺织一幅七彩的人文彩虹图景,品语言,突显语文之“语”性。引古诗、民谚,直观增加学生人文厚度,享形象之美,感哲理之趣。同时,又让学生始终以文本为本,使课堂效果明显。仿写民谚,拟制格言,学生动脑、动口、动笔,既有继承又有创造,且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层面。谈污染,设计板报,更注重于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由课内到课外,由个体到群体,由知识到能力,教得灵活,学得有趣。最后环节,着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形成的认识既合乎文本范畴,又拓展到文本之外,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积极追求目标,学生轻松得出。人文性在此得以高度体现,一堂科普课,起于人文而终于人文,故自以为得之。
[作者通联:浙江宁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