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科幻小说远远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这与他们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关系,几千年的文化塑造了我们循规蹈矩的传统。因而“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要“创造”就得敢疑敢问,标新立异。①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内在的本能、需求不仅对他身体的发展有营养,而且对各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在起作用。婴儿天生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起一个精神世界。②但是阻碍学生思维、智能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师问生答已经严重遏止了孩子的好奇心、思考力。当前,我们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和习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变无意识发展本能为有意识发展本能 蒙台梭利认为:一个随时在敦促孩子前进的重大使命,就是他要成长变成“人”。因为孩子并未意识到他自己的内在需求,而大人也不知如何解释他们。在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中会产生许多错误的情境,从而妨碍孩子的生命发展。③在传统教育课堂中,堂堂是老师一问到底,学生被动回答寥寥无几。而且问题浅显,没有思考价值。例如在讲《狐假虎威》时,过去会问“在茂密的森林里,谁正在寻找食物?谁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把它怎么样了?”等问题。孩子无需思考,一看课文即口而来。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力逐渐退化,导致启而不发,不会提问。老师困惑不解,怨生懒笨。这是由于我们不了解儿童早期最内部和深藏不露的需求所造成的。
二、营造氛围,创设疑异的土壤 敢疑乐问总是在学生迷恋、执着、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学习总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容易受伤害。④特别是学困生,由于在他们好奇好问好学的幼儿敏感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发展,没有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和其他一些良好习惯,导致学习较差,学习困难,总是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因此,课堂上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的交流。另外,在课堂上还应实行鼓励性评价。都是善于用鼓励性语言,善于发现闪光点。对于学生的提问,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肯定。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练习1》读读背背的四个成语时,让同学们读熟之后,看插圖、结合过年过节的情景理解成语,并把不理解的成语标出来,请大家帮助解决。有个羞怯的小女孩站起来小声说:“‘张灯结彩’我不懂。”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她大声说一遍,其他同学帮她解决问题。这位学生差怯的目光中透露出自信的光芒。 三、因阶段质疑,指导疑异的方法 质疑问难、敢疑乐问,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自学质疑法学习新课。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习课文。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提问的数量与质量来评定成绩。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创造者的姿态,进行发现式探索学习,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问难。⑤一年级的学生大都处于无意识提问阶段,对于阅读中的提问还待启蒙,我们可以从词入手,让学生提出读不明白的词语;二年级的学生有了词句段篇、标点的初步认识,就可以从词句段篇、标点入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三年级到六年级就可根据不同阶段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争辩中用智慧激起智慧的火花。例如《蜗牛的奖杯》一课,有的学生提出:蜗牛的奖杯怎么会变成坚硬的外壳呢?我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默默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激烈地争论、老师的点拨过程中,明白了这则寓言故事所蕴涵的寓意。 四、内外延伸,提供疑异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各种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的有限知识延伸到课外博大的生活、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体验积累。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也就更加好问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设和谐的气氛,发展学生敢疑乐问的本能,培养他们敢疑乐问的能力,让他们敢说“不”,让他们有独特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相信我们所培养出的下一代会成为成功的创新人。 附注: ①引用黄玉莺的《敢疑乐问标新立异》。 ②引用蒙坮梭利的《幼儿教育法》。 ③引用蒙台梭利的《决定孩子一生的教育法》。 ④引用黄玉莺的《敢疑乐问标新立异》。 ⑤引用黄玉莺的《敢疑乐问标新立异》。
二、营造氛围,创设疑异的土壤 敢疑乐问总是在学生迷恋、执着、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学习总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容易受伤害。④特别是学困生,由于在他们好奇好问好学的幼儿敏感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发展,没有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和其他一些良好习惯,导致学习较差,学习困难,总是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因此,课堂上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的交流。另外,在课堂上还应实行鼓励性评价。都是善于用鼓励性语言,善于发现闪光点。对于学生的提问,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肯定。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练习1》读读背背的四个成语时,让同学们读熟之后,看插圖、结合过年过节的情景理解成语,并把不理解的成语标出来,请大家帮助解决。有个羞怯的小女孩站起来小声说:“‘张灯结彩’我不懂。”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她大声说一遍,其他同学帮她解决问题。这位学生差怯的目光中透露出自信的光芒。 三、因阶段质疑,指导疑异的方法 质疑问难、敢疑乐问,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自学质疑法学习新课。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习课文。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提问的数量与质量来评定成绩。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创造者的姿态,进行发现式探索学习,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问难。⑤一年级的学生大都处于无意识提问阶段,对于阅读中的提问还待启蒙,我们可以从词入手,让学生提出读不明白的词语;二年级的学生有了词句段篇、标点的初步认识,就可以从词句段篇、标点入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三年级到六年级就可根据不同阶段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争辩中用智慧激起智慧的火花。例如《蜗牛的奖杯》一课,有的学生提出:蜗牛的奖杯怎么会变成坚硬的外壳呢?我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默默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激烈地争论、老师的点拨过程中,明白了这则寓言故事所蕴涵的寓意。 四、内外延伸,提供疑异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各种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的有限知识延伸到课外博大的生活、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体验积累。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也就更加好问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设和谐的气氛,发展学生敢疑乐问的本能,培养他们敢疑乐问的能力,让他们敢说“不”,让他们有独特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相信我们所培养出的下一代会成为成功的创新人。 附注: ①引用黄玉莺的《敢疑乐问标新立异》。 ②引用蒙坮梭利的《幼儿教育法》。 ③引用蒙台梭利的《决定孩子一生的教育法》。 ④引用黄玉莺的《敢疑乐问标新立异》。 ⑤引用黄玉莺的《敢疑乐问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