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7讲 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思维结构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基本认识内容在人脑中内化而成的思维框架系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的思维框架即“图式”,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起来的,其机制是主体自身活动的内化(概念化)。但是,皮亚杰由于不了解社会实践和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思维结构的形成。
实践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基础,是沟通思维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社会思维结构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实践不断发展和认识不断深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改造和反映的反复性。这种反复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种本质、各种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向外输出,汇入人类认识的长河之中。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和定格下来,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主观思维框架,即“逻辑的格”,这就是社会思维结构。
在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活动的不断反复,不同个体思维主体认识内化的结果必然是群体思维主体认识的内化。思维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而群体主体则是由个体主体组成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群、团队乃至人类主体。思维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既促使个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又通过个体认识的向外输出,导致群体性的更加社会化的思维结构的形成。因此,个体思维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社会思维结构。个体思维结构是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而社会思维结构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个体思维结构的内容、功能及其完善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个体的经验、知识扩大到类,就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内容,然后再以类的经验、知识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的个体。
在现实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发展过程。因为新的思维结构内容的形成,就意味着思维结构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正是实践活动推动了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和桥梁,人脑才能从外界获取大量信息,加工同化外界信息,从而对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形成思维结构的内容。另一方面,思维结构内容的性质和水平要受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制约。社会实践是推动社会思维内容不断转换更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人类在以采集渔猎为主的天然经济条件下,实践能力极低,完全依赖自然界,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自然物的神秘和盲目崇拜的观念;而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类懂得顺应自然,但仍然“靠天吃饭”,人们大脑中便形成了“天命论”的观念;到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人类由于机器的发明,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三废”的大量排放,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人们头脑中就产生了“改造论”的观念。当人类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开始觉悟到人类应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于是,产生了“协调论”的观念。科学研究史表明,科学实验中的每一重大发展和突破,无不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变革。例如,19世纪末以来,居里夫妇发现元素辐射现象,并在实验室分离出钋、镭等放射性元素,卢瑟福提出元素嬗变理论,并于1919年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而获得氧的同位素,从而实现了人们的元素不能互变观念向元素可变观念的转换。
人们的思维结构状况还受社会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影响。因为思维结构内容是认识或知识在人们头脑中的内化,作为间接经验的知识,具有能世代相传和社会化的特点。学习知识是思维结构内容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来源。一般来说,人们社会知识水平越高,思维结构的内容就越丰富、越科学,思维水平就越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出现“知识爆炸”,人们头脑中新的信息急剧增长,思维结构间的互补性加强,增强了思维结构的科学性、开放性。实践和认识的社会性,决定了思维结构内容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而且,人们的思维结构内容还要受自己所处社会阶层的影响和制约,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社会现象会作出不同反映,产生不同的愿望和信念。只有了解历史规律的人,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并树立科学的信念和理想。
思维结构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基本认识内容在人脑中内化而成的思维框架系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的思维框架即“图式”,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起来的,其机制是主体自身活动的内化(概念化)。但是,皮亚杰由于不了解社会实践和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思维结构的形成。
实践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基础,是沟通思维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社会思维结构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实践不断发展和认识不断深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改造和反映的反复性。这种反复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种本质、各种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向外输出,汇入人类认识的长河之中。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和定格下来,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主观思维框架,即“逻辑的格”,这就是社会思维结构。
在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活动的不断反复,不同个体思维主体认识内化的结果必然是群体思维主体认识的内化。思维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而群体主体则是由个体主体组成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群、团队乃至人类主体。思维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既促使个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又通过个体认识的向外输出,导致群体性的更加社会化的思维结构的形成。因此,个体思维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社会思维结构。个体思维结构是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而社会思维结构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个体思维结构的内容、功能及其完善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个体的经验、知识扩大到类,就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内容,然后再以类的经验、知识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的个体。
在现实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发展过程。因为新的思维结构内容的形成,就意味着思维结构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正是实践活动推动了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和桥梁,人脑才能从外界获取大量信息,加工同化外界信息,从而对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形成思维结构的内容。另一方面,思维结构内容的性质和水平要受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制约。社会实践是推动社会思维内容不断转换更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人类在以采集渔猎为主的天然经济条件下,实践能力极低,完全依赖自然界,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自然物的神秘和盲目崇拜的观念;而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类懂得顺应自然,但仍然“靠天吃饭”,人们大脑中便形成了“天命论”的观念;到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人类由于机器的发明,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三废”的大量排放,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人们头脑中就产生了“改造论”的观念。当人类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开始觉悟到人类应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于是,产生了“协调论”的观念。科学研究史表明,科学实验中的每一重大发展和突破,无不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变革。例如,19世纪末以来,居里夫妇发现元素辐射现象,并在实验室分离出钋、镭等放射性元素,卢瑟福提出元素嬗变理论,并于1919年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而获得氧的同位素,从而实现了人们的元素不能互变观念向元素可变观念的转换。
人们的思维结构状况还受社会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影响。因为思维结构内容是认识或知识在人们头脑中的内化,作为间接经验的知识,具有能世代相传和社会化的特点。学习知识是思维结构内容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来源。一般来说,人们社会知识水平越高,思维结构的内容就越丰富、越科学,思维水平就越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出现“知识爆炸”,人们头脑中新的信息急剧增长,思维结构间的互补性加强,增强了思维结构的科学性、开放性。实践和认识的社会性,决定了思维结构内容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而且,人们的思维结构内容还要受自己所处社会阶层的影响和制约,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社会现象会作出不同反映,产生不同的愿望和信念。只有了解历史规律的人,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并树立科学的信念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