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状元”张謇的观念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张謇,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44—03
  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选择题第30题,针对“下海”名气远远大于“状元”名气的张謇设问。题目如下: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答案:A
  讲述中国近代经济史,张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各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张謇都有相当程度的叙述,主要是在高中必修二经济史中讲述他创办实业的成就和“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想。所以,人们很容易把此题归入经济史中。但是细细分析,此题面上看似考查经济史内容,然而其落脚点却是考查社会观念。
  自隋以来,科举人仕做官一直被中国人视为正途,科举的最高境界是中状元,做官的最高目标是做宰相。若做到“状元宰相”,那就可名满天下、荣宗耀祖了。1894年,磋跌科举考场26年的张謇终于考中状元,被授以翰林院修撰,取得了官员的身份。但令当时许多人不解的是,他并未借此在官场中寻求步步高升,却偏偏转而投身实业,下海经商,真如题干所说是“捐弃所持”了。
  不过,要真正理解此题立意,关键并不在于“捐弃所持”,而在“舍身喂虎”。这要从“士农工商”四民等级观念说起。在传统中国社会,士为四民之首,士所受的严格教育使其处于优越地位。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虽有财富,但地位低微。“士农工商”这一有序社会结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体系的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顽固地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原因正如王先明先生所说:“通过抑商而重农,贬商而崇士,有效地稳定了‘士农工商’有序结构,制约着封建社会秩序内部的均衡发展。这是封闭式自足农耕经济之必然,也是维系这一封闭体系之必要。”
  今年高考试卷中恰好有一题(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对此有很好的说明: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答案:B
  材料中唐太宗的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人“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一般读书人不齿于商,而张謇做到状元却下海经商,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张謇投身实业的思想压力是巨大的。其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观念,一是自己内心的挣扎。
  社会观念的问题,教科书在讲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时并没有涉及,只是介绍了张謇、荣氏等企业的发展,学生不能完全从这里找到正确答案。但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的“古代的经济政策”一节,专门用一个目的篇幅讲叙“重农抑商”政策。教科书还引用雍正帝的一段话说明统治者对于农、商的态度:“农为天下务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科举选拔人才做官拉大了“士”与“商”地位上的差距,以商为末、以商为耻的社会心理一直持续到晚清。这是此题正确选项的知识依托。第30题表面是考张謇办实业,正确答案却不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中,其只是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一个背景。这实际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能力的考查,如果平时教学中只就题论题,缺乏对历史事件各个角度的分析,显然会被这类试题弄得措手不防。
  以商为末既然是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就必然会影响到张謇的个人思想。从封建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忽然要与长期被视为四民之末的商人为伍,对他来说,内心的不甘和压力就会更强烈。“以爵然自待之身,溷秽浊不伦之俗”的感觉令他常常惭愧难当。当时的张謇以状元和翰林身份而办实业,可谓是一种“情操”上的牺牲。张謇必须克服这些思想障碍,才能朝着从事实业的路上走下去。他找到两个思想和道义的支撑:一个是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想,这在教科书中有明确的阐述,也是教学的要点之一;另一个是“言商仍向儒”,始终以儒商的身份自居。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张謇。《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工厂,各项机器可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日货可在内地设栈寄存。这使张謇感到极大的忧虑,他沉痛地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疆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外国资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虽已出现,但一般投资较少,规模不大。甲午之后,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合法化,规模化。1895年至1900年,外资新办工厂达到933家,为甲午战前几十年总和的9倍。张謇在日记中痛心疾首地写到:“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沦矣。”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速讲商务、广开学堂、修建铁路等主张,呼吁开矿设厂,“听之民办”,发展中国民族工商业,以抵御西方列强的扩张渗透。他把国家比喻为大树,教育是花,陆海军是果实,而树的根本则在实业。如果只要花和果的甜美而忘记根本,那么花与果又“何附而何自生”?强烈的济世思想和爱国情怀,促使他“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走上了创办实业的道路。此时,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逐渐形成。这也是排除D项“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的主要原因。
  张謇投身实业后,仍坚持“言商仍向儒”,始终以儒商的身份出现。他强调自己兴办实业是为了筹措经费发展近代教育,即由士林出发,经过商贾又回归士林,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他投身实业在道义上的一种支撑。在开办实业的同时,张謇还积极在南通兴办教育和慈善事业。在教育方面,他建立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师范院校的完整教育体系。在慈善方面,他兴办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气象台、公园、剧场、医院、养老院、育婴堂、盲哑学校、残废院、“济良所”、贫民工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经过张謇的努力经营,江苏南通逐渐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新型城市,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甲午中日战争后,迫于形势清政府也不得不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间投资办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1895年至1898年,资本10000元以上可查的80家国内企业中,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张謇是较早创办企业的,他筹办纱厂时全国的民族资本还不多,民族工商业还谈不上有激烈竞争,而且他创办实业是要与外人争利,所以B项“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是不正确的。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当年便有赢利,1900年纯利就有5万两,在他办厂之初是不会“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的,因此C项亦可排除。
  笔者以为,题中张謇所说“舍身喂虎”除“以商为末”观念的压力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办实业失败的风险与困难。1895年,张謇联合数位商董开始招股办厂,其间过程十分艰难。张謇多次奔走于上海、武昌,有时连旅费都是靠卖字筹措。机器安装之后,因资金短绌无法收购棉花,难以开工。他四处化缘,却处处碰壁,最后还是依靠一部分地方公款支持,才使大生纱厂能于1899年开工。73岁的张謇在回顾往昔时曾说,自己投身实业真是“一意孤行,置成败利钝遇不顾”,“幸而利,幸而成”。
  还应指出,自洋务运动兴起以来,“士农工商”的四民观念已逐渐有所改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大力提倡开矿设厂,他们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商业企业,冲击着以商为末的传统观念。张謇筹办纱厂就是应张之洞之邀。不过张之洞等是以朝廷大员身份投身创办实业的,张謇则不同,没有官员的身份,一旦投身实业就很难回到仕途。张謇“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他的实业救国思想和成就也以更大的力度冲击着这一观念。状元下海,开辟了一个时代,更开启了一代新风。
  每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试题似曾相识,只是考的角度比较独特刁钻。其实,从历史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认识这个角度看,千人观史,历史便会展现一千个面貌。囿于教材,将固定的套路嵌入学生思想,并不符合学习历史的真谛。考试只是应对之道,或许,将视野放广一些,多角度地看待历史事件,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作者简介]万蓉,女,湖北武汉人,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第二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中外历史纲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它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①依此可见“时空观念”的三个重要方面:本质属性——意识和思维方式;方法论——时空联系;目的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
时下,“满堂灌”授课方式越来越遭到大家的摈弃。相应的,有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作法,倡导学生的参与、探究,这是符合新课改既定目标的。但具体到教师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就意味着越少越好?就课改的整体实践而言,若说我们在针对教师讲得过多这个问题上已经矫枉过正,尚属夸张,但就某些具体现象而言,提出来讨论一下,未雨绸缪
关键词 课程标准,知识结构,专业发展,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12-08  经过广大专家多年的努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终于2018年揭开神秘的面纱。该标准(2017年版)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尤其是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阐释,颇有精到之处,对此,方家们已有诸多的评价与高论,笔者不再做过多的阐述。然而,通过对课程标
[关键词]学术研究,教学引进,学生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21-03    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领域。两者的关系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善于引进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历史教学注入生机、活力;同时,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培养他们的史学思维能力。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主体性,历史知识,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16-06  20世纪90年代初,“能力培养说”在历史教学领域异军突起,传统的知识教学开始了边缘化历程。在“能力”的风声里,知识的措置成了问题。  其实,知识、能力和思想是一个彼此照应的统一体,知识的教学可以实现能力的培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依附于知识并表现在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
[关键词]超纲,五行学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5—0022—03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经常在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上命题,如阴阳概念、谥号庙号、姓氏来源等。今年的第12题又考查五行学说。对此,中学教师中反对者居多。与前几年一样,理由无外乎是“超纲、偏题、怪题”等。但笔者持赞同态度,拍案叫好。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
关键词 学术情境,历史试题,应对方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63-05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共28次提及“情境”一词,其中以“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部分最为集中。该“建议”认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强调命题应“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新情境中的学术情境
关键词 高考天津卷,文综,严复文化观,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42-05  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评价、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在各类历史考试命题中,似乎并不是太新颖的主题。但是,在具体的、变化的、有差异的对中西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评判的历史情境中,考查考生调动学科素养、能力和意识,对史学界已有对中西文化、中国
[关键词]史料,史料阅读,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21-0041-05   问题如何设计取决于提问目的。如果将提问定位在事实的确认,那么问题不外乎“是什么”“对不对”“有没有”。如果将提问目的定位在激活思维,那么问题就常常表现为“为什么”“如何理解”“有什么依据”。本文要研究的是史料阅读中的问题设计,即怎样设计问题及设计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