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除了获得一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之外,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高中生面临高考这一求学生涯中的重大考试,学习压力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可能产生自卑、自负、厌学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高中阶段哲学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正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写的:“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课程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相关的哲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认为可从五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卑与自负情绪
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测验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测验过程中会暴露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不能正确面对这些不足和缺点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学习了哲学中矛盾的观点后,学生的自卑情绪便能有效减轻甚至消失。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全面看问题。其实,每个学生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次,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既然每个学生都是存在缺点的,自卑的学生应如何做?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要让自卑感减轻或消失,转化的条件就是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让自己不断努力。在遇到困难或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决,在这种信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他人的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从而信心大增,自卑感减轻。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不断努力,自卑感会逐渐消失,进而就能以一种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和自卑相对的便是自负,对于自负的学生同样要让其认识到矛盾的对立统一,要全面看问题。只有认识到自负情绪的消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转化负面情绪,全面准确地评价自己,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二、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厌学情绪的转变
厌学情绪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厌学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对学习片面的认识是厌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大多认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学习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学习信心无存,厌学情绪产生。特别是对待考试成绩,当一次成绩不理想时,觉得无所谓,可是每次成绩都不理想时,便失去信心,厌学情绪高涨。究其原因,就是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学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羡慕成绩好的同学,殊不知他们的好成绩并不是轻易取得的。对待这类厌学的学生,可通过哲学中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知识的学习让其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学习的过程亦是如此,任何成绩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教师可让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之路,让厌学的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忽视别人所付出的努力,对于自己则夸大困难、畏缩不前。只有改变这种认识,振作起来,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不断努力中取得进步,厌学情绪才能逐步减轻或消除。
三、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焦虑情绪的改变
学习焦虑在高中生中的典型表现是对成绩不理想产生的焦虑情绪。此类学生普遍表现为:平时学习不刻苦,临近考试时特别努力,以期望取得理想的成绩。一旦成绩不理想,便会产生焦虑情绪。究其原因,就是学习不扎实、平时不努力。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一直很努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关键要看努力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量变”的程度,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最后,总结原因:“量变”的程度不够也就是努力的程度不够,因此成绩没有提高。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不断努力。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发生“质变”,取得较好成绩。教师可列举一些以往的学生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例子,让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认识到成绩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的。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减轻焦虑情绪。
四、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学科的认识偏差
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的偏见是偏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哲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高中开设的各门课程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一方面,对某一学科的偏科,会让学生的总成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立足整体,从全局出发。另一方面,对某一学科的不重视,会影响学生以后生活中遇到的与此类知识相关的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制约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升学考试中,可能会由于学生偏科导致其无法进入一所更好的学校就读,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重视总成绩,各科都要均衡发展,又要重视各科的作用,发挥关键学科对总成绩的带动作用,以取得优异成绩。
五、抓住主要矛盾——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的难易程度、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都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哪种因素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不同学生有不同认识。有的学生把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归因于主观努力,有的学生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的学生归因于知识的难易程度等。如果把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归因于主观努力,则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主观努力是可以把握的因素。这表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同样,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对其有正确认识,认识到克服困难的主要措施在于主观努力,才能把握主要矛盾,克服学习道路中的各种障碍,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对学习形成正确认识,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步。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学习过程,在获得和掌握基本的哲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哲学的学习,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学习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布满荆棘的,因此学习的过程就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自信。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才能在学习中保持良好心态,形成正确认识,最终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陈晓玲 梁金)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卑与自负情绪
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测验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测验过程中会暴露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不能正确面对这些不足和缺点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学习了哲学中矛盾的观点后,学生的自卑情绪便能有效减轻甚至消失。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全面看问题。其实,每个学生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次,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既然每个学生都是存在缺点的,自卑的学生应如何做?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要让自卑感减轻或消失,转化的条件就是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让自己不断努力。在遇到困难或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决,在这种信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他人的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从而信心大增,自卑感减轻。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不断努力,自卑感会逐渐消失,进而就能以一种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和自卑相对的便是自负,对于自负的学生同样要让其认识到矛盾的对立统一,要全面看问题。只有认识到自负情绪的消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转化负面情绪,全面准确地评价自己,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二、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厌学情绪的转变
厌学情绪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厌学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对学习片面的认识是厌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大多认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学习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学习信心无存,厌学情绪产生。特别是对待考试成绩,当一次成绩不理想时,觉得无所谓,可是每次成绩都不理想时,便失去信心,厌学情绪高涨。究其原因,就是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学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羡慕成绩好的同学,殊不知他们的好成绩并不是轻易取得的。对待这类厌学的学生,可通过哲学中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知识的学习让其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学习的过程亦是如此,任何成绩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教师可让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之路,让厌学的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忽视别人所付出的努力,对于自己则夸大困难、畏缩不前。只有改变这种认识,振作起来,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不断努力中取得进步,厌学情绪才能逐步减轻或消除。
三、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焦虑情绪的改变
学习焦虑在高中生中的典型表现是对成绩不理想产生的焦虑情绪。此类学生普遍表现为:平时学习不刻苦,临近考试时特别努力,以期望取得理想的成绩。一旦成绩不理想,便会产生焦虑情绪。究其原因,就是学习不扎实、平时不努力。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一直很努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关键要看努力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量变”的程度,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最后,总结原因:“量变”的程度不够也就是努力的程度不够,因此成绩没有提高。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不断努力。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发生“质变”,取得较好成绩。教师可列举一些以往的学生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例子,让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认识到成绩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的。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减轻焦虑情绪。
四、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学科的认识偏差
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的偏见是偏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哲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高中开设的各门课程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一方面,对某一学科的偏科,会让学生的总成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立足整体,从全局出发。另一方面,对某一学科的不重视,会影响学生以后生活中遇到的与此类知识相关的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制约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升学考试中,可能会由于学生偏科导致其无法进入一所更好的学校就读,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重视总成绩,各科都要均衡发展,又要重视各科的作用,发挥关键学科对总成绩的带动作用,以取得优异成绩。
五、抓住主要矛盾——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的难易程度、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都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哪种因素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不同学生有不同认识。有的学生把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归因于主观努力,有的学生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的学生归因于知识的难易程度等。如果把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归因于主观努力,则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主观努力是可以把握的因素。这表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同样,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对其有正确认识,认识到克服困难的主要措施在于主观努力,才能把握主要矛盾,克服学习道路中的各种障碍,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对学习形成正确认识,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步。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学习过程,在获得和掌握基本的哲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哲学的学习,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学习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布满荆棘的,因此学习的过程就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自信。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才能在学习中保持良好心态,形成正确认识,最终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陈晓玲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