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需要,是“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如何提高学生视野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以己之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创设问题情景、拓展知识领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营造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环境入手,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驱动力以及思维实践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内联外引;驱动力;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智力核心的提高,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同伴交流、合作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视野的高度、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之花在思想政治课堂绽放呢?我认为,课堂联系、课外引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程提倡“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重点难点的教授——多层次的巩固练习——小结”相比,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情境创设思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质量的高低。教师引领、选材既要凸显时代背景理念,有立意、有高度,又能具象化,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广度和深度;既能把学科核心素养、以德树人理念等渗透其中,突出价值引领,又要激发学生复习动机和兴趣,带动知识重组。
例如:《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对学生来说,理论学习并不难,但如何才能克服“知易行难”,打破沉闷的理论学习,上活政治课?教师觉得模拟听证会的方式,值得尝试。以下是一位教师在班里进行模拟听证会的准备工作以及活动过程。
准备工作:①确定听证会主题(“学生饭堂菜价上涨方案听证会”)。②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代表扮演不同角色。(校领导、物价局代表、饭堂经理、学生代表、新闻媒体记者)。③各小组分别准备书面材料,每个同学根据自身角色,按时上交书面材料。
活动过程:①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致辞。②主持人介绍听证代表、出席人员构成及产生办法。③听证申请人介绍方案。④听证会各方代表发言。⑤各方代表自由辩论。⑥主持人总结。
由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模拟听证会”切合主题,贴近社会生活,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置身于“民主听证”的氛围中,掌握了教材“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一重要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根据学情给予及时的展示,引导学生去讨论去表达去反思,一起进行思维建模、知识重组、变式训练;课堂应该有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呈现出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全过程,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过程中应该体现师生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应该有鼓励、有肯定、有期待,实现师生相长。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整合知识框架,寻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话题,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政治生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也会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使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布置创设问题情景要放在教学的开始。其次,要善于抓住契机,问到“点”子上。再次,要善于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的问题。
二、 拓展知识领域,活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便于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学生面对的社会发展之快、变动之多、各种观念碰撞之烈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内容会涉及很多现有结论,加上一些引文材料,在学生看完之后很容易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面就很难再得到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比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相关法案时,有老师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
通过图表分析引导学生看图、表内容时要进行横向比较(即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比较)和纵向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成就)、横比比联系(差距)”的探究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所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或通过对话引领、拓宽知识、沟通讨论、勤于感悟,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观点,而且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思想觉悟;使学生能够在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中,体现“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三、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驱动力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媒体的推广普及,打破了一味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教学方式,像多媒体、电子网络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来实施学科知识的灌输,增强学科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使得一些抽象化的道理、知识变得形象化,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有更多的资源与机会来拓宽个人视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的更加有利的条件。教师应当熟练地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進而能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远程技术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生结合网络信息,凭借个人能力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教师在讲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时,建议学生结合《焦点访谈》《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些电视节目,与学生一起分析与探讨相关问题,还会鼓励学生利用线上交流的方式探讨相关问题。 四、 营造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环境
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尊重和关爱。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培养良好习惯,强调生成,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学生做一件事,养成创造奇迹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自我表达,扩展自身的教育经验,将自身才华施展出来。也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关注与热爱,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自律意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一些复杂的任务进行处理,使得学生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学生能在教学情景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学术成就与求知欲望获得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道德品质与创造能力。
五、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 举办小型辩论会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全市学区开展的中学生辩论赛中,各校政治老师可以先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辩题征集,再由学科组的老师、学生代表来确定辩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论准备。在辩论过程中,辩论赛的主持人、辩手、记时员、评委都可以由学生来担任,老师则只是负责辩论课的组织与管理,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赛后点评工作。辩论课辩题的选择范围可以是盗版问题、学生打工问题、自律与他律问题、成功与失败问题等,以上这些辩题可能都是学生最关心或者是最疑惑的问题。“真理不辩不明”,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能获得协作精神的培养。老师组织的辩论课要充分保证平等、尊重以及信任的原则,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辩论赛上畅所欲言、大胆发言,尊重个性,体现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判断说理、据理分析、探究论证,促使学生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 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需要明确的研究活动基本标准,再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者是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使得学生能发挥出各自的特长,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以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精神。
例如,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学科的知识,利用社会调查、资料查找、合作研讨、教师辅导等方式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有教师以《粤泷火力发电厂的利与弊》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聚焦社会热点的契合性,提升视角的敏锐性,引导学生反向思维,由果索因,通过体验过程,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勤于思考探究,积极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探索和创新精神。如有教师以广东省举办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为例,让高中生了解联合国和国际形势,展现个人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实力。通过模拟联合国赛事活动,学生们学习了国际政治知識,熟悉了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议事规则和运作方式,提高了谈判技巧和外语表达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可以激发青年人对国际事务的兴趣,为未来的外交官队伍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而提升公共参与意识和国家情怀。
(三) 撰写小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紧跟时代。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从提高个性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掌握时事政策的能力。不能将知识局限于书本,应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自身价值观的培养,养成平时多读报纸、多看新闻的习惯。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分析与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等。据此提升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教学的重点放在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上,让学生能够达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项能力考核目标上。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强调深度理解和独立思考,突出知识体系和联系实际,适时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渗透,科学探索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只要教师时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前提,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的成长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2]于明.非智力因素利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3]于明.动态智能活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内联外引;驱动力;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智力核心的提高,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同伴交流、合作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视野的高度、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之花在思想政治课堂绽放呢?我认为,课堂联系、课外引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程提倡“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重点难点的教授——多层次的巩固练习——小结”相比,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情境创设思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质量的高低。教师引领、选材既要凸显时代背景理念,有立意、有高度,又能具象化,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广度和深度;既能把学科核心素养、以德树人理念等渗透其中,突出价值引领,又要激发学生复习动机和兴趣,带动知识重组。
例如:《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对学生来说,理论学习并不难,但如何才能克服“知易行难”,打破沉闷的理论学习,上活政治课?教师觉得模拟听证会的方式,值得尝试。以下是一位教师在班里进行模拟听证会的准备工作以及活动过程。
准备工作:①确定听证会主题(“学生饭堂菜价上涨方案听证会”)。②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代表扮演不同角色。(校领导、物价局代表、饭堂经理、学生代表、新闻媒体记者)。③各小组分别准备书面材料,每个同学根据自身角色,按时上交书面材料。
活动过程:①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致辞。②主持人介绍听证代表、出席人员构成及产生办法。③听证申请人介绍方案。④听证会各方代表发言。⑤各方代表自由辩论。⑥主持人总结。
由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模拟听证会”切合主题,贴近社会生活,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置身于“民主听证”的氛围中,掌握了教材“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一重要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根据学情给予及时的展示,引导学生去讨论去表达去反思,一起进行思维建模、知识重组、变式训练;课堂应该有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呈现出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全过程,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过程中应该体现师生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应该有鼓励、有肯定、有期待,实现师生相长。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整合知识框架,寻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话题,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政治生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也会变得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使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布置创设问题情景要放在教学的开始。其次,要善于抓住契机,问到“点”子上。再次,要善于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的问题。
二、 拓展知识领域,活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便于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学生面对的社会发展之快、变动之多、各种观念碰撞之烈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内容会涉及很多现有结论,加上一些引文材料,在学生看完之后很容易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面就很难再得到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比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相关法案时,有老师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
通过图表分析引导学生看图、表内容时要进行横向比较(即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比较)和纵向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成就)、横比比联系(差距)”的探究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所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或通过对话引领、拓宽知识、沟通讨论、勤于感悟,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观点,而且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思想觉悟;使学生能够在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中,体现“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三、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驱动力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媒体的推广普及,打破了一味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教学方式,像多媒体、电子网络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来实施学科知识的灌输,增强学科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使得一些抽象化的道理、知识变得形象化,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有更多的资源与机会来拓宽个人视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的更加有利的条件。教师应当熟练地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進而能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远程技术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生结合网络信息,凭借个人能力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教师在讲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时,建议学生结合《焦点访谈》《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些电视节目,与学生一起分析与探讨相关问题,还会鼓励学生利用线上交流的方式探讨相关问题。 四、 营造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环境
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尊重和关爱。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培养良好习惯,强调生成,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学生做一件事,养成创造奇迹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自我表达,扩展自身的教育经验,将自身才华施展出来。也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关注与热爱,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自律意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一些复杂的任务进行处理,使得学生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学生能在教学情景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学术成就与求知欲望获得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道德品质与创造能力。
五、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 举办小型辩论会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全市学区开展的中学生辩论赛中,各校政治老师可以先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辩题征集,再由学科组的老师、学生代表来确定辩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论准备。在辩论过程中,辩论赛的主持人、辩手、记时员、评委都可以由学生来担任,老师则只是负责辩论课的组织与管理,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赛后点评工作。辩论课辩题的选择范围可以是盗版问题、学生打工问题、自律与他律问题、成功与失败问题等,以上这些辩题可能都是学生最关心或者是最疑惑的问题。“真理不辩不明”,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能获得协作精神的培养。老师组织的辩论课要充分保证平等、尊重以及信任的原则,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辩论赛上畅所欲言、大胆发言,尊重个性,体现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判断说理、据理分析、探究论证,促使学生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 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需要明确的研究活动基本标准,再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者是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使得学生能发挥出各自的特长,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以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精神。
例如,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学科的知识,利用社会调查、资料查找、合作研讨、教师辅导等方式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有教师以《粤泷火力发电厂的利与弊》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聚焦社会热点的契合性,提升视角的敏锐性,引导学生反向思维,由果索因,通过体验过程,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勤于思考探究,积极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探索和创新精神。如有教师以广东省举办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为例,让高中生了解联合国和国际形势,展现个人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实力。通过模拟联合国赛事活动,学生们学习了国际政治知識,熟悉了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议事规则和运作方式,提高了谈判技巧和外语表达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可以激发青年人对国际事务的兴趣,为未来的外交官队伍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而提升公共参与意识和国家情怀。
(三) 撰写小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紧跟时代。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从提高个性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掌握时事政策的能力。不能将知识局限于书本,应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自身价值观的培养,养成平时多读报纸、多看新闻的习惯。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分析与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等。据此提升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教学的重点放在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上,让学生能够达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项能力考核目标上。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强调深度理解和独立思考,突出知识体系和联系实际,适时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渗透,科学探索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只要教师时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前提,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的成长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2]于明.非智力因素利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3]于明.动态智能活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