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解动作、示范动作、分析动作、监督学生反复练习动作,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独占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唯命是从为主要特点,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主动体育”教学,则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走出被动接受知识的误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体育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实施“主动体育”教学的前提;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把学生引入课堂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实施“主动体育”的保障。教师要改变姿态,学会倾听,由引导者变为学生的知己,使学生体验到自由、尊重、宽容、理解、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动作进行探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从而掌握运动技能。
只有培养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来参与体育运动,教师才能把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化,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设计一些精彩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教学主题。如应用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游戏、谜语,举行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比赛,展示一些优美而正确的示范动作等。优美的动作展示和比赛,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赞赏和崇拜,游戏、谜语中的解说,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相应启迪。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赞赏、崇拜等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如在向学生讲授跑弯道的动作技术时,先让学生做答: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力与速度的关系?问一问他们平常跑“弯道”时有什么感觉。学生议论纷纷,很多学生都抢着在弯道上奔跑,体会一下慢跑、快跑、变速跑的感觉。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也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练就了体育技能,比教师喊:“预备起,跑”的效果要好多了。
教学中的问题情境,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提出新奇的事物,使学生在这些事物的刺激下形成新的认知,并根据教师所提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画、生动的电教手段等设置不同的情境。如教“背越式”跳高时,借助电教手段,把跳高比赛场面,优秀运动员的正确姿势、动作、神情等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教师的指点,学生仿佛进入到了当时的场面,争着模仿跳高运动员的动作。这不仅把学生引入了相当活跃的模仿训练中,还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技术动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什么样的动作,在大脑中思考一番,先对动作产生正确的理解,再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反复练习。这样不但可以从中获得体育技能,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水越澄越清,理越辩越明。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动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还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讨论中,教师要围绕动作重点,创设能引起学生认识和争论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启迪思维。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外,还要善于驾驭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讨论的时机,灵活、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同一班级或年级里,由于学生的运动水平存在差异,对同一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如:篮球阻挡与运球撞人;有没有打手等等。此时,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应先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从而加深和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这不仅使评价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往往还容易挫伤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的主动性是势在必行的事。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取得进步。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发现问题,敢于指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积极参与关键问题的讨论是势在必行的事。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还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参与锻炼,学会体育技能。
(作者单位:贵州省桐梓县木瓜中学)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把学生引入课堂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实施“主动体育”的保障。教师要改变姿态,学会倾听,由引导者变为学生的知己,使学生体验到自由、尊重、宽容、理解、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动作进行探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从而掌握运动技能。
只有培养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来参与体育运动,教师才能把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化,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设计一些精彩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教学主题。如应用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游戏、谜语,举行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比赛,展示一些优美而正确的示范动作等。优美的动作展示和比赛,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赞赏和崇拜,游戏、谜语中的解说,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相应启迪。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赞赏、崇拜等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如在向学生讲授跑弯道的动作技术时,先让学生做答: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力与速度的关系?问一问他们平常跑“弯道”时有什么感觉。学生议论纷纷,很多学生都抢着在弯道上奔跑,体会一下慢跑、快跑、变速跑的感觉。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也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练就了体育技能,比教师喊:“预备起,跑”的效果要好多了。
教学中的问题情境,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提出新奇的事物,使学生在这些事物的刺激下形成新的认知,并根据教师所提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画、生动的电教手段等设置不同的情境。如教“背越式”跳高时,借助电教手段,把跳高比赛场面,优秀运动员的正确姿势、动作、神情等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教师的指点,学生仿佛进入到了当时的场面,争着模仿跳高运动员的动作。这不仅把学生引入了相当活跃的模仿训练中,还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技术动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什么样的动作,在大脑中思考一番,先对动作产生正确的理解,再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反复练习。这样不但可以从中获得体育技能,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水越澄越清,理越辩越明。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动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还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讨论中,教师要围绕动作重点,创设能引起学生认识和争论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启迪思维。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外,还要善于驾驭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讨论的时机,灵活、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同一班级或年级里,由于学生的运动水平存在差异,对同一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如:篮球阻挡与运球撞人;有没有打手等等。此时,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应先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从而加深和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这不仅使评价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往往还容易挫伤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评价的主动性是势在必行的事。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取得进步。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发现问题,敢于指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积极参与关键问题的讨论是势在必行的事。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还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参与锻炼,学会体育技能。
(作者单位:贵州省桐梓县木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