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潮州乡镇学校执教20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深深体会到我们的乡土文化急剧断裂,乡土知识也日渐式微。我们对自己的精神家园感到越来越陌生,“无根”感充斥着年轻一代的心灵,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乡音”的价值,重新体验“乡情”的魅力,重新追寻“乡魂”的影子。养育我们的乡土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乡土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入文来,一直以来是笔者的作文课堂中一项重要内容。
筆者一直觉得,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教学资源。沈从文不就用一支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而淳朴的湘西风情画吗?汪曾祺不就用一颗颗端午的鸭蛋征服了我们的味蕾吗?乡土文化入文来,首先要从民俗文化入手,一堂好的地方民俗文化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无限的魅力。课堂上,笔者常利用多媒体展示潮州本土民俗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欣赏,并以导游的身份引领他们游遍湘桥春涨、鳄渡秋风、西湖鱼筏、韩祠橡木等潮州八景,带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场景、美丽的大自然以及纯朴人文景观之中,多彩的风情,纯朴的习俗,一幕幕如身临其境的画面让他们产生激情,感到舒心、欢快,从而达到下笔如有神。有了课堂民俗文化的讲解为基础,课余,笔者组织学生去感受、体验本地风俗习惯,来解决困扰学生的“写什么?”并进一步指导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一、体验过节风俗,感受节日文化
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民风纯朴,潮州人勤劳朴实,形成了特有的地方风尚习俗。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开始按本地特有的风俗习惯,举行各种活动或做出别具风味特色的潮州小吃。笔者尝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伙伴,进行小组合作,分别调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主要节日的全过程,写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开心过大年”
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进行大扫除,让学生参与写春联,贴年画,守岁、拜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浓浓的乡音乡情,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原汁原味地再现笔端。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扫墓”
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挂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清明期间,春临大地,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有的地方还有斗鸡、踢球、踢键子、荡秋千、放风筝等项目。学生们通过传统的民俗活动,反复体验与先祖的情感联系,寄托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端午食粽”
潮汕民间传说五月五日为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格外清甜,能使人身体健壮,能治好疾病。潮人认为,“食粽才健壮(潮语粽与壮谐音)”“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食了端午粽,始把棉衣送。”故端午此日食粽甚盛。潮人把五月节视为除虫驱病的“圣日”。除了插艾蒲,沐药浴外,还有其它一些服药膳的习俗,个别地方还有端午中午吃真珠花菜(即白苞蒿)的习俗,据说可以除去腹中毒质“端午食叶,胜似服药”。另外,端午还经常举行划龙舟比赛,当神庙前鞭炮一响,龙舟便闻声起鼓,健儿们奋臂划浆,力争上游,场面十分壮观。既可以使学生大开眼界,又可大饱口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赏月”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天全家团圆,每家每户的晚饭当然特别丰盛,让学生自己动手帮厨,其乐融融,亲情充盈心间,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真情实感的题材。这也可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趣味不只是繁琐、不只有美味,更有着浓浓的乡音乡情。晚饭后,各家各户都在门前的空地或阳台摆开阵势,对月祈福,此时锣鼓喧天,潮剧登台,烛光摇曳,香烟袅袅,好一派温馨祥和的场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应该诠释得最为淋漓尽致,其中的乡味也深深镌刻在学生们的心中。
二、寻觅民俗文化,扩大作文题材内容
潮汕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是潮汕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其品类相当繁富。潮州工夫茶、潮剧 、潮乐、潮州歌册等,都是生动质朴、刚健清新的民族文化。它饱含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气质,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内容。说到潮州童谣歌册,自然而然地把我们的思绪引到遥远的记忆中,那池塘边、榕树下,妈妈口中的歌谣在摇篮边荡呀荡……“挨呀挨,挨米来饲鸡,饲鸡来当更,饲狗来吠夜”“老鼠拖猫上竹竿,和尚相打斗抓毛,担梯上厝掠虾仔,点火烧山掠田螺。”“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多么迷人的景象。可惜,这一切都定格在历史的某个时空了。潮州歌册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曲折新颖,音韵和谐顺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潮州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潮汕人民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们采集和学唱潮州民谣歌册,他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你方唱罢我登台。不仅拉近了语文与学生的距离,又让学生体验了民俗文化精髓,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炼和表达能力,为积累写作素材添砖加瓦。活动中往往会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产生了许多感受,我手写我心,足以抒写内心对五彩缤纷世界的认识,为作文教学开启了一扇新天窗。笔者想,通过教育者的传播使潮州民谣歌册等这些文化积淀不再是一种记忆,更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
三、抓住契机、强化写作能力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也往往撒下了一路的情感之花。心动就行动,笔者下意识培养学生抓住生活中写作契机的能力,鼓励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开展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活动,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培养学生养成多查多记多问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学生把握生活中写作契机,积累写作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融入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并时刻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积极积累第一手写作材料,而这些材料就是他们作文课上的“做炊之米”。那么,如何描摹家乡风土人情呢?首先要训练学生瞅准作文题中的关键字眼,展开联想,搜索记忆库存,调出、加工或创造写作契机。由于节日、民俗风情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形式又是生动活泼具体可感,其形象性、时间性、空间性很明显,非常适合于学生写叙事类的文章。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节日、民俗风情活动作题材,在作文内容上就有了保证。其次又因为内容的丰富性,就必须加以剪裁,什么该略,什么是重点表现内容以及观察的角度等都需要有恰当的安排。学生可以从习作中锻炼记叙能力。同时,这些构思、布局、剪裁也相应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是要有创新和拓展,人云亦云是一种慢性毒药,它只会磨失我们的意志力,模糊我们的判断力。在创新的时代里,创新才是生存的标志词。于是,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创作中学会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蕴育伟大,在寻常中创造奇迹。
总之,乡土入文来不仅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故乡的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做到学习与做人的完美统一。
责任编辑
筆者一直觉得,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教学资源。沈从文不就用一支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而淳朴的湘西风情画吗?汪曾祺不就用一颗颗端午的鸭蛋征服了我们的味蕾吗?乡土文化入文来,首先要从民俗文化入手,一堂好的地方民俗文化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无限的魅力。课堂上,笔者常利用多媒体展示潮州本土民俗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欣赏,并以导游的身份引领他们游遍湘桥春涨、鳄渡秋风、西湖鱼筏、韩祠橡木等潮州八景,带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场景、美丽的大自然以及纯朴人文景观之中,多彩的风情,纯朴的习俗,一幕幕如身临其境的画面让他们产生激情,感到舒心、欢快,从而达到下笔如有神。有了课堂民俗文化的讲解为基础,课余,笔者组织学生去感受、体验本地风俗习惯,来解决困扰学生的“写什么?”并进一步指导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一、体验过节风俗,感受节日文化
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民风纯朴,潮州人勤劳朴实,形成了特有的地方风尚习俗。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开始按本地特有的风俗习惯,举行各种活动或做出别具风味特色的潮州小吃。笔者尝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伙伴,进行小组合作,分别调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主要节日的全过程,写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开心过大年”
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进行大扫除,让学生参与写春联,贴年画,守岁、拜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浓浓的乡音乡情,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原汁原味地再现笔端。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扫墓”
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挂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清明期间,春临大地,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有的地方还有斗鸡、踢球、踢键子、荡秋千、放风筝等项目。学生们通过传统的民俗活动,反复体验与先祖的情感联系,寄托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端午食粽”
潮汕民间传说五月五日为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格外清甜,能使人身体健壮,能治好疾病。潮人认为,“食粽才健壮(潮语粽与壮谐音)”“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食了端午粽,始把棉衣送。”故端午此日食粽甚盛。潮人把五月节视为除虫驱病的“圣日”。除了插艾蒲,沐药浴外,还有其它一些服药膳的习俗,个别地方还有端午中午吃真珠花菜(即白苞蒿)的习俗,据说可以除去腹中毒质“端午食叶,胜似服药”。另外,端午还经常举行划龙舟比赛,当神庙前鞭炮一响,龙舟便闻声起鼓,健儿们奋臂划浆,力争上游,场面十分壮观。既可以使学生大开眼界,又可大饱口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赏月”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天全家团圆,每家每户的晚饭当然特别丰盛,让学生自己动手帮厨,其乐融融,亲情充盈心间,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真情实感的题材。这也可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趣味不只是繁琐、不只有美味,更有着浓浓的乡音乡情。晚饭后,各家各户都在门前的空地或阳台摆开阵势,对月祈福,此时锣鼓喧天,潮剧登台,烛光摇曳,香烟袅袅,好一派温馨祥和的场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应该诠释得最为淋漓尽致,其中的乡味也深深镌刻在学生们的心中。
二、寻觅民俗文化,扩大作文题材内容
潮汕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是潮汕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其品类相当繁富。潮州工夫茶、潮剧 、潮乐、潮州歌册等,都是生动质朴、刚健清新的民族文化。它饱含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气质,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内容。说到潮州童谣歌册,自然而然地把我们的思绪引到遥远的记忆中,那池塘边、榕树下,妈妈口中的歌谣在摇篮边荡呀荡……“挨呀挨,挨米来饲鸡,饲鸡来当更,饲狗来吠夜”“老鼠拖猫上竹竿,和尚相打斗抓毛,担梯上厝掠虾仔,点火烧山掠田螺。”“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多么迷人的景象。可惜,这一切都定格在历史的某个时空了。潮州歌册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曲折新颖,音韵和谐顺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潮州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潮汕人民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们采集和学唱潮州民谣歌册,他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你方唱罢我登台。不仅拉近了语文与学生的距离,又让学生体验了民俗文化精髓,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炼和表达能力,为积累写作素材添砖加瓦。活动中往往会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产生了许多感受,我手写我心,足以抒写内心对五彩缤纷世界的认识,为作文教学开启了一扇新天窗。笔者想,通过教育者的传播使潮州民谣歌册等这些文化积淀不再是一种记忆,更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
三、抓住契机、强化写作能力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也往往撒下了一路的情感之花。心动就行动,笔者下意识培养学生抓住生活中写作契机的能力,鼓励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开展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活动,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培养学生养成多查多记多问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学生把握生活中写作契机,积累写作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融入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并时刻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积极积累第一手写作材料,而这些材料就是他们作文课上的“做炊之米”。那么,如何描摹家乡风土人情呢?首先要训练学生瞅准作文题中的关键字眼,展开联想,搜索记忆库存,调出、加工或创造写作契机。由于节日、民俗风情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形式又是生动活泼具体可感,其形象性、时间性、空间性很明显,非常适合于学生写叙事类的文章。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节日、民俗风情活动作题材,在作文内容上就有了保证。其次又因为内容的丰富性,就必须加以剪裁,什么该略,什么是重点表现内容以及观察的角度等都需要有恰当的安排。学生可以从习作中锻炼记叙能力。同时,这些构思、布局、剪裁也相应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是要有创新和拓展,人云亦云是一种慢性毒药,它只会磨失我们的意志力,模糊我们的判断力。在创新的时代里,创新才是生存的标志词。于是,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创作中学会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蕴育伟大,在寻常中创造奇迹。
总之,乡土入文来不仅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故乡的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做到学习与做人的完美统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