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为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令人敬而远之的学科,繁琐的论证过程,复杂的计算、诸多符号公式,学习起来并不容易,使很多学生大感枯燥。本文简要论述了三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方法,还望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游戏;动手操作;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218-01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还不是那么的艰深,但是相比于小学语文、小学科学等学科来说,明显小学数学更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小学阶段,对一门学科是否存在兴趣,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学习的成败。对于一些成绩中等的、偏科的学生或是成绩很差,但某一学科很优秀的学生来说,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兴趣不足导致的。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有着关乎成败的重要意义。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一线奋斗多年,对于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下就和大家做一下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融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年龄还很小,正是处在爱玩游戏的阶段,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合适的游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对学生们进行九九乘法知识复习时就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数学游戏,游戏的过程是这样的,“全班同学集体参与,从教室第二排(不要从第一排)的第一位学生开始背诵九九乘法表,没人说出一条即可,不用从‘一一得一’开始,第一名学生说完之后,第二名学生要紧跟第一名学生的数字按顺序往下说,如果有哪位学生没有说上来或者说的太慢,或者说错的话就要受到惩罚,惩罚的内容是为其他同学演唱一首儿歌。”学生们听到这个游戏之后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他们都跃跃欲试,期待着游戏的开始。笔者给了学生们5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所有的同学都毫不懈怠,认真地背诵久久乘法知识。5分钟过后,学生们开始了游戏,游戏的过程非常有趣味,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将九九乘法知识牢记于心,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体验实践的快乐
  总是一味地一本正经地端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或是一味地拿着笔在草稿纸上演算来演算去,时间一久,任谁都会感到些许的枯燥与乏味。小学生的手总是闲不住的,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所以小学数学课应该多多增加动手操作的内容,从而缓解长时间单纯的知识讲授带来的枯燥。
  比如,“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内容——用几块小正方体,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用小正方体进行摆放。于是,笔者就大费周折的给他们找来了这样一些小正方体,并发放给每一位学生相同的块数。然后由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平面图,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平面图摆放手里的小正方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画的平面圖应该由易到难,可以先只画从一个方向看去的平面图,然后再循序渐进,增加难度。避免一开始难度太大,学生摆不出来,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就违背了趣味性教学的初衷。只有先让学生感觉到简单、容易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趣味性教学的目标。再如,“轴对称”的课后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将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对折4次呢?于是在教学这一节时,笔者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剪刀,然后在课上通过动手操作解决这一问题。总之,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应该多让学生通过动手了解思维过程、逻辑顺序,降低单纯思考的难度,从而实现趣味性教学。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知识趣味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它极大的创新了知识讲授的方式,给原本灰暗的课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应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趣味性。
  比如,“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上了生动有趣的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换等。于是笔者借助Flash动画技术,给学生制作了一部简单有趣的动画——动画中有一块钟表,随着时针的转动,学生在这一时刻的生活场景也一一显现:起床、洗漱、上课、放学、上床睡觉等。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学生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对24小时计时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听教师讲授知识。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动手操作、借助信息技术都是极为不错的趣味教学的手段。当然,除此之外肯定还有更多、更好的趣味教学的方法,还望诸位不断探索,使小学数学课堂趣味盎然。
  参考文献:
  [1]张仪荣.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激发探究动机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
  [2]李柳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构建与探究[J].亚太教育,2015(20).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一名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关键词 提高;地理課堂;趣味性;教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232-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和潮流
摘 要 课程游戏化要求老师要每天都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兴趣点。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有的玩法只有孩子能够想得到,所以我们必须从传统的高控的游戏模式向自主的游戏模式转变。所以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是确定课程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 观察;环境创设;材料提供;自主游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O766,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051-01  实例描述:晨间,孩子们
摘 要 自读课文是指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课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与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让初中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公。本文将从充分利用课后阅读提示;加强师生、生生讨论;总结自读课文学习重点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语文组织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对策。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241-01 新
摘 要 利用语文教学来进行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目前的应试教育对德育教育有所忽视,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中学生思想还不健全,所以利用语文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思想是必然要求。本文从阅读、作文以及课外活动三个方面给出了利用語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
摘 要“先教后学”是在教师本位的传统教育中形成的以“传递—接受”为根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难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教育信息化迫切需要教育变革,“班班通”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全面融合的结果,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颠覆,是教育改革的一场革命,它能够有效地克服“先
摘 要 打造活力课堂,需要激活多种因素。其中,发挥学生主体精神,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重点从学生课堂情绪的激发、自主权的给予和创造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打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11-01  每位教师都想上出充满活力的课来。但是,要打造活力的课堂,关键看如何
【摘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累生活素材上下功夫,只要用心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教师教作文不再困难,学生写作文也不再痛苦。此外,在学生写作中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写作后再采用多种形式评改,让评改的过程成为每篇作文拔高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教师教学得法,作文教学一定会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作文兴趣积累视野素材氛围评改  提起作文教学,身为一名小学语文
摘 要 班级管理永远离不开“小助手”,其中,一個班长对于班级的作用更为重要。虽然一个班班长的选择肯定是较为优秀的学生。但如何让一个“优秀的学生”转变为一个“优秀的班长”,这依然需要教育方法。  关键词 班长;德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9-0201-01  开学一个多月时,我们班级小朋友们自己投票选出了第一届班委。担任班长的是一
摘 要 有些生物学试题中信息的显现形式有二种或二种以上,显得凌乱而分散,不便于我们把握信息,影响对试题的分析,不利于解题。此时我们采取综合分析将其条理化,既可以全面掌握信息,有利于正确分析题意,又可以迅速而正确地解题。  关键词 信息形式;转换;表格;遗传图解;代谢途径  中图分类号:Q555,G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012-02  生物学试题信息呈现
小学语文教育, 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积累语文材料。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怎样搞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