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刹那,然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历程。
  人生路途上,你会遇到许多个“第一次”,有喜悦,有痛苦,有尴尬,有惊险,有……总之,这千种万种“第一次”,都是人生的必然经历,也是人生经验的可贵积累。有了这N个“第一次”,人生的路就会走得越来越稳当,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信心。
  第一次到上海
  幼时家境贫寒。我上幼儿园,姐姐上小学,妹妹年幼尚未入学,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五口全仗父亲在镇上合作商业工作,每月领得微薄薪水维持生活。特别是到了新学期开学,我和姐姐等着交书费、学费,父母亲更是捉襟见肘,陷入尴尬境地。
  我读完幼儿园,过了暑假,就要升入一年级,姐姐念五年级。也许是为了如期交上新学期的学杂费,母亲毅然做出决定,不再做家庭妇女。她托上海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母,为她介绍学习刺绣。她把三岁的妹妹托付给亲戚家照看,带着我一起去上海姨母家。
  早上搭上小火轮,沿着青阳湖,“啪啪啪、啪啪啪……”行驶两个多小时来到县城。烈日下,步行半小时,在火车站用自带的两个白面包子当午饭,乘火车到达上海,太阳已经西斜。
  出了火车站,暑气格外熏人,马路上车来人往,十分嘈杂。妈妈一路问询,几番转车,终于来到虹口区昆明路。妈妈紧紧拉着我的手穿过马路,就在这时一辆大卡车开来了,我突然顽性发作,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用足力气向卡车掷去。我的鲁莽举动,完全是出于一个乡下孩子第一次来到大上海,第一次看到大卡车所产生的新奇和激动。
  卡车“轰隆隆”开过去了,随风扬起一股沙尘,迷蒙中我看到马路对面一个摆茶摊的大婶慌慌张张喊了起来:“哪来的石子?哪来的石子……”她边喊,边东张西望搜寻着。
  我这才发现,手中的石子没有击中卡车,却把茶摊上的玻璃茶杯砸碎了。我闯祸了,慌忙躲在妈妈身后,心咚咚地跳个不停。
  妈妈没发现我掷石子,带着我过了马路。从茶摊旁走过时,我做贼心虚,边走边回头张望。也许我的行为,或者我发烫的脸蛋,让妈妈看出了端倪。她停下脚步,对我说:“小弟,是你扔了石子?”
  望着妈妈慈祥而又清澈的眼睛,我再也瞒不下去了,不由得尴尬地点了点头。
  妈妈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回走。我害怕极了,犟在路边,不肯挪步。“小孩子从小要诚实,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错误。走,向人家赔礼道歉!”
  我拗不过妈妈,极不情愿地向茶摊走去。
  大婶刚把小方桌上破碎的茶杯收拾干净,见了我和妈妈,以为来了买茶的,赶紧招呼起来:“这是绿茶、薄荷茶,这是酸梅汤——”
  妈妈急忙说明来意。
  大婶瞪大眼睛,一脸吃惊的样子。她没想到会有人主动来承认错误。
  妈妈把我拉到茶摊前,说:“快向大婶道个歉!”
  我的脸滚烫滚烫的,声音近乎蚊吟的嗡嗡声:“我错了……”
  大婶大度地摆摆手,说:“没事,没事,小弟弟,以后注意点就好了!”
  妈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白色手绢包,一层一层解开,从里面抽出一张纸币,递给大婶,赔偿打碎的茶杯。我不知道妈妈给的是多少钱,但是大婶却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看我们娘儿俩走得汗流浃背,她还免费给我们提供茶水。妈妈再三表示感谢后,带着我匆匆离去。
  第二天,妈妈去了街道办的刺绣厂学习刺绣。年幼的我对姨母一家很陌生,尽管表哥表姐们待我这个乡下小表弟很热情,可我说什么也不愿单独留在姨母家,哭着闹着非要跟妈妈一起去上班。
  所谓刺绣厂,其实是街道领导把一些家庭妇女组织起来,设立一个工场间,安置几个木制的绣花绷架,也有拿在手里使用的由竹篾编制的圆形手绷架。只有技术熟练了,才能上木绷架绣大幅作品。妈妈新来乍到,领到一个手绷架,在一位婶婶的指导下,飞针走线,开始绣花。
  我颇有一种新鲜感,工场间四周墙上琳琅满目,张挂着五颜六色的刺绣作品,有花草,有动物,也有人物……我东走走,西看看,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下午,我看腻了,而妈妈不允许我到外面去瞎逛,于是我无聊地趴在妈妈膝上睡着了。
  妈妈心灵手巧,三天过后就上木绷架练习刺绣。
  一天,我突然发觉工场间的气氛有点不对劲,那些婶婶阿姨们讲话开始嘁嘁促促,不再像先前大声说笑,说话间,她们撇着嘴,眼睛不时偷偷瞟向我妈妈。而妈妈脸色阴郁,闷声不响,只管低头绣花。下班回到姨母家里,妈妈整理了行李,对姨母说,不想学了,明天回乡下去。姨母觉得奇怪,学得好好的,出什么事了?原来,这两天工场间少了一对枕头片子,从来没发现丢过东西,很自然她们怀疑来自乡下的我的妈妈。姨母熟知她的妹妹,人穷却志不短,她立刻要去街道找领导说清楚。妈妈阻止了,说算了,说不清楚的,但是相信遗失的枕头片子肯定会水落石出的,而自己确实不想待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妈妈告别姨母一家,带着我回到了小镇上。
  过了几天,妈妈接到姨母来信,街道刺绣厂找到了那对枕头片子,那些婶婶阿姨向姨母道歉,错怪了我妈妈。厂领导提出让我妈妈返回厂里学习。妈妈看完信,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里喃喃着说:“找到了就好……”
  妈妈没再去上海,而是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练就了一手绣花本领。小镇上,从南街到北街,妈妈有了一定知名度。特别是遇到办婚事的,新娘家会托我妈妈绣一对新人床上的枕头,“鸳鸯戏水”、“比翼双飞”、“嫦娥奔月”……作为嫁妆。乡邻乡亲,妈妈来者不拒,凑着油灯,常常熬夜,以致一双眼睛成了高度近视。
  我第一次到上海,妈妈不仅教会了我做人要诚实和正直,还让我懂得了学习要勤奋和刻苦。
  第一次落水
  记得小学二年级时,学校除了放寒暑假,也放农忙假,组织学生开展支农活动。
  秋收大忙,我们二年级学生的农忙假,为期一个星期,上午上课,下午去学校附近生产队捡稻穗。   镇上的小孩子,平时很少接触农村,更不会干农活。我们在老师带领下,穿上跑鞋,头戴草帽,拿着小竹篮,像一群觅食的小鸟,叽叽喳喳在田野里四散开去。收工时,我们各自把篮子里的谷穗倒进生产队的竹筐,居然也有满满一大筐呢。
  回家路上,我们发现河岸边的草棚里,有一个闲置着的木水车。天旱,农民用牛拉着水车,给农田灌溉。没安装车箱的水车,用手轻轻一推,连着木柱的圆盘就溜溜地转了起来。
  好奇心驱使着我和另外三个伙伴,故意慢慢地掉在队伍最后,看着老师带着同学们渐渐走远了,我们四个同学便撒腿飞奔回草棚。
  水车静止着,散发出淡淡的桐油香味,好像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我们争先恐后跳上水车,用脚点着,水车吱吱嘎嘎转动起来。玩了一阵不过瘾,我们就轮流坐水车,轮流在地上推着水车奔跑。推车人猛跑一阵,突然松手,圆盘乘着惯性,飞快地旋转着,有点像现今孩子们在游乐场玩旋转木马。
  我坐在水车上,微微闭着双眼,耳边响起呼呼的风声,真有一种飞翔的感觉。正在我旋转得忘乎所以时,睁眼一看,伙伴们都已经下水车了,剩下我一个人在水车上。他们站立在水车四周,每人伸出手来,不时用力推一把水车,水车比先前转得更快了。眼前的人影、草棚,远处的房屋、树木都在不停地旋转,旋转……我的脑袋犯晕了,天旋地转,心里发慌,双手紧紧抓着水车木栏,唯恐被甩下水车。
  “停下来,停下来……”我急急喊着,紧张得快哭了。
  可是,伙伴们完全玩疯了,他们嘻嘻哈哈笑着,根本不理会我。我叫得越厉害,他们推得越发起劲,水车风驰电掣地旋转着……
  眩晕在加剧,心里堵得慌,有一种要吐的感觉。无奈,我决定自己下车。
  我松开双手,从飞快旋转的水车上纵身跳下。谁知双脚刚一着地,惯性的驱使我站立不稳,我像喝醉了酒,踉跄着脚步,磕磕绊绊向着身后退去。
  我的身后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站住!”
  “站住!”
  ……
  伙伴们大声惊呼着。
  我完全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双脚不听使唤,噔、噔、噔——一步步退到了河岸边沿。“噌——”我一脚踩进水车沟渠,沿着陡直的岸壁,“扑通——”一声,滚进河里。
  清凉凉的河水没过我的头顶,眼前顿时一片漆黑。我“咕嘟——咕嘟——”接连呛了几口水。我被惊醒了,手划脚蹬,拼命挣扎着。我从水里探出脑袋,慌乱之中,伸手抓住了岸壁一棵枯黄的小草。真似抓住了救命稻草,我死死地不肯放手。
  也许是慌乱冲昏了头脑,身处危险境地,我没有呼喊,而岸上的小伙伴也没想到呼救。终于,伙伴们急中生智,就像课本上学到的“猴子捞月”一样,他们手拉着手,前面的伙伴趴在河岸边沿,把手伸给我。所幸河岸不高,我抓住伙伴的手,这才被拉上岸来。
  老师和家长很快知道我落水的事情,忧急、恼怒之余,对我们四个同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学校决定结束农忙假,我们二年级的农忙假只放了半天就画上了句号。
  后来我才知道,我抓住的是岸边的一棵茅草,它的叶和根都很结实。我很后怕,我不会游泳,要是没有岸边那棵茅草,要是伙伴们拉不起我,而被我拉下水……天哪,后果真不堪设想!
  第二年夏天,我下定决心,学会了游泳。并且,从此我对河岸边生长着的一丛丛修长的茅草,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恩之情。
  第一本童书
  小时候,我们小镇上没有电灯,每到夜晚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
  吃过晚饭,石板街上一片漆黑,呆在家里没事,为了节省煤油,妈妈让我们姐弟几个早早上床睡觉。躺在被窝里睡不着,我们便央求妈妈讲故事。妈妈肚子里仿佛有讲不完的故事,有的是她听来的,有的是她从书上看来的,不管是听来的,还是看来的,她都能讲得有声有色。每晚每晚,我们在妈妈娓娓动听的故事里,进入甜蜜的梦乡。
  那时候,即使在白天也没什么好玩的。学校里只有一个光秃秃的运动场,没有运动器具。放学回到家里,约几个同学在木瓜浜玩“官兵捉强盗”、滚玻璃球,天天如此,枯燥乏味。有一天,我路过一家商店,发现玻璃柜台里放着几本童书,其中一本彩色绘本书,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的眼球。隔着玻璃,我看到了书名叫《皇帝的新装》,心底突然生出想买书的感觉。我想拥有一本童书!
  我不知道这本书定价多少,也不敢问营业员,因为我口袋里没有钱。但是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需要多少钱。我蹲下身,侧着头,费力地朝图书的封底看去。图书置放在玻璃搁板上,透过两层玻璃,我终于看清楚了,定价是0.08元。8分钱,在我眼里可是个大数字,我盘算着该如何去买到这本书。我知道,父母亲不可能一下子给我这笔钱,他们平时连1分2分的零用钱都舍不得给我,唯一可能的倒是有时我起床晚了,来不及吃早饭,匆匆忙忙上学去,他们会给我2分钱买个烧饼或者包子充饥。
  我决定不吃早饭,省下钱买书。可是,积攒8分钱,谈何容易,需要不吃4顿早饭,而我又不能天天早上赖在床上不起床,故意不吃早饭。因为妈妈一般总会催我起床,甚至掀我被子。同时,我又担心,商店的图书能等我吗?
  每天放学,我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商店玻璃柜台前看看,见到《皇帝的新装》还在老地方安然放着,我才松口气,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时间足足过去了两个星期,那天早上当我再一次从妈妈手里接过2分钱——我已经拥有8分钱了,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立即背起书包冲出门去。妈妈以为我为了上学赶时间,在家门口喊着,叮嘱我路上慢走,别摔跤。此刻,我的心早已飞到商店图书柜台上去了。
  到了商店,我在玻璃柜台里急急寻找着我心爱的图书。天哪,《皇帝的新装》不见了,在老地方放着的是一本叫《丑小鸭》的图书。我迫不及待告诉营业员,我要买《皇帝的新装》。那位阿姨在橱柜里找了一阵,说是昨天下班前卖掉了。
  我懊恼极了!
  这时营业员阿姨从柜台里拿出《丑小鸭》向我推荐,说这本书也是世界著名的安徒生童话。我捧在手上,仔细翻阅里面的文字和插图,当即从口袋里掏出8分钱。遗憾的是,这本《丑小鸭》需要9分钱。营业员阿姨非常理解我的心情,她收下8分钱,然后从自己钱包里取出1分钱,替我付了,让我什么时候有了钱再还她。我再三道谢后,拿了书就朝学校奔去。
  到了教室,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忘了饥饿,忍不住把《丑小鸭》拿出来翻看着。同学们见我有了新书,十分新奇,一下围了上来,争相观看。这一天,《丑小鸭》一直在同学们手上“漫游”,放学时回到我手上,只见书角都卷了起来,尽管这样,我的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回到家里,妈妈看到了图书,知道是我用省下早饭钱买的,她疼爱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小弟,好好读书,将来会有出息的!”说着,她把1分钱塞到我手上,让我还给营业员阿姨。
  时光过去了几十年,那本童书虽然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读书、藏书的习惯却一直保留至今,让我受益匪浅。
其他文献
最初你跪着,十分钟左右,膝盖就麻木了。  你借助龟裂的树干站起,不经意触到一只急急忙忙向上攀爬的绿色小胖虫,它是青先生的孩子。  你双手合十,气喘吁吁。“青先生,我再也受不了啦!天底下,怎么会有爸爸这样的家长!我们家姓青,也有人尊称他‘青先生’。尽管他不能说话,但他很开心和你同名。可是……”你开始咆哮,“名字相同,别人那么敬重你,可是爸爸呢?身体缺陷已经使他很难适应社会,他居然一点不自重,居然做出
期刊
十年前,我还是个电视人,拍摄了很多纪录片和专题片,其中有个系列的纪录片是和武汉市妇联合作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关注城市弱势儿童并提供给他们助学金。在这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处境艰难的孩子,他们肩负重压而倍感迷茫,他们孤单无助而倍感恓惶,但我常被他们脸上的笑容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感动——由此而来的希望就像经历严冬正在抽芽的枝叶,就像穿越黑云雾霾破云怒射的阳光。  常常是,在了解他们的处境之后,我
期刊
1  小银娣的弟弟来喜,正在跟他妈妈到上海城隍庙去烧头香,路上,他们一路走一路说……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嘭……啪……”今年年初一大清早,就有店家忙着开门做生意了。  过年对我们小孩子来讲,是顶开心的日子,不管我们家里多穷,新衣裳做不起,旧改新,还是有得穿的。我过年穿的一套褂裤,就是我爸爸结婚时穿过的蓝布袍子翻个身改的。我姐姐那件大襟小褂子,也是我妈妈那件阴丹士林布旗袍改的。  我7岁了
期刊
虽然它不会发出声音,  总听见歌声在耳边回响;  虽然看不见它的色彩,  一幅幅图画在眼前流淌……  它不是夜空的一颗流星,  只留下了瞬间的光亮,  也许它扎根在心的沃土,  才开出奇花异葩,吐露芬芳。  虽然岁月从身边流逝,  它永远那么年轻、健壮,  哪怕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它却在新一代人的心上绽放。  图·沈骋宇
期刊
(一)  宽子把老屋旁边馒头似的小山当成自己的宫殿。  挺拔的松树和桦树错落有致地构成宫殿里大大小小的顶梁柱,而层层相叠的树冠则是天然的绿琉璃顶,不仅遮阳,还通风透气。脚下丝绒般延展开的嫩草是上好的地毯,踩上去痒痒地挠脚心窝,让宽子忍不住撒欢。  胖鱼指着馒头山脚下宽子家的老宅问:“这里是宫殿,那儿算什么?”  “要塞你懂不?”宽子打了个比喻。  胖鱼哈哈大笑:“没见过‘国王’天天拆要塞的。”  
期刊
一、指导思想  被誉为“人民的喉舌”的邹韬奋,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和文化人的最高境界。他热爱祖国和人民,忠于自己的事业,永怀一颗赤子之心。本大赛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在新时代继续学习“韬奋精神”,以文字为武器,抒发真情,感悟人生,同时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二、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韬奋纪念馆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  承办单位:《少年文艺》编辑部  协办单位:广东全
期刊
“八宝饭”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在千灯中心小学念书。  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全校师生都在闹饥荒。  那时城镇户口凭证购粮。学生每月口粮定量20斤,教师28斤,其中大米跟面粉需按比例搭配供应。农村户口学生口粮更少,用当时流行的说法称作“四两头”,即一个人平均每天口粮只有四两。我们十二三岁的孩子,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吃不饱肚子连上课都没有心思。其实老师也一样,特别是学校里那些刚踏上工作岗
期刊
记得小时候,家门前来了一个乞丐。他想讨一点钱,但大人们只愿意给他一点米。他被赶走后,我偷偷从床底掏出存了好些日子的零钱,跑出门去追上他。我把钱放到他的手心,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他掌心纷乱的、灰黑的纹路。   他朝我点点头,喉咙抖动着,像要发出什么声音,但没有发出来。我赶紧跑了,跑了好远,又停下来,看着他。他慢慢往前走去,背影消失在清晨的红光中。  我能改变什么吗?站在那里,我呆呆地想。我一个人根本
期刊
在娃儿的记忆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这河水了。奶奶告诉他,他其实是在城里出生的,但他觉得自己就生在河边的这间土坯房里。河水的波浪总在中午的时候,随着太阳投射到房间里的天花板上,就像是一面亮晃晃的镜子。河水不紧不慢地流着,浑黄浑黄。奶奶跟他说,这水里带着从很远的地方流过来的黄土和黄沙。他喝过几口河水,咸咸的,有很重的腥味。那时,他还很小很小,他好想跳到河里去玩。所以,有一次,趁奶奶的眼光稍稍离开,他就
期刊
这张拍摄于1980年代的黑白老照片,它所独具的沧桑感和它对岁月的还原,可以说,还没有一张可以和这张补锅的老照片相比;还没有一张,可以让我如此轻易地就找到了一条走回童年的捷径。  当老家门口肥厚的梧桐树叶遮住头顶阳光的时候,那些童年生活的片段,便秋叶般堆砌起来,不知不觉地就阴沉了窗外低矮的天空。  一  也是这样一个不明不暗的秋日吧,拴着一块粗蓝布围腰帕,正在厨房里煮饭的母亲焦急地大声叫我:“老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