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有分寸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一种自我发现与建构,他人无法替代的过程。但在当前的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教学的课堂上,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或学生的回答语无伦次、语意不明时,教者立刻“另觅他贤”,请其他同学来“救急”,唯恐“问题生”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进程,生怕对“问题生”的投入“石沉大海”。这些表面的浮华、急不可耐无不折射出教师“浮光掠影”、“唯教案至上”的思想情怀。他们心中有“案”无“生”。
  每每如此,笔者都要扪心自问:教学是什么?如果整堂课都在老师的控制与安排下“行云流水”,学生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地行走,甚至是爬行,那还是真正的学习吗?虽然老师设计得很精致,话语也不乏情感性,但对学生的学习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无非就是老师扮演一个有经验的“驯兽师”,当学生不愿意再亦步亦趋地跟着走时及时给学生塞过去一块肉而已。
  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要有很好的分寸感,要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教学犹如带领学生去旅行。
  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在与学生一起理解诗意之后,我便与学生一起旅行漫步:
  师:这首诗的诗意非常容易理解,大家都会讲了。可是诗的意境却需要慢慢品味,细细揣摩,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自己再读读这首诗,细细地去品味品味,看看你能品出哪些精妙之处?
  品味过后,我们展开了交流:
  生:这首诗中的颜色特别美,一绿一红,色彩鲜艳。
  生:我觉得“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万绿丛中点点红,红绿相衬,自然和谐。
  生:色彩虽然浓艳,但并不让人觉得俗气,给人朴素、大方、热情之感,正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生:“接天”、“映日”写出了荷叶荷花的情态,让人感到西湖清晨的勃勃生机。
  生:我发现这首诗是倒过来写的,先写了感受,再写看到了什么。就像是我们写文章时用的倒叙一样。
  ……
  一段驻足观赏后,我欣喜地拉着孩子的手继续悠然前行。
  师:这首诗题名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诗人却没有叙写友谊,倾吐离情,述说别意,却描写了西湖的美景,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儿的景语又在述说着一份怎样的情呢?
  于是,学生驻足品味:
  生:满池的荷花生机勃勃,预示着友人前程似锦,诗人送别自然高兴,心情也是明朗的。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好像在说诗人和友人林子方的友情绵延不绝,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吧。
  生:荷花品质高洁,出淤泥而不染。送别友人而写荷花,寓意两人的友谊洁白纯净,没有任何的杂质。
  生:我觉得诗人还是有淡淡的离愁的,因为诗人把眼前的景色写得那么美,是在含蓄地挽留友人。
  师:那么,他内心想说什么呢?
  生:他想说:“子方啊,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怎么舍得离开啊。你难道不留恋这美丽的西湖吗?”
  师:是啊,更何况西湖边还有我这位知心好友啊。但这种情感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这就是含蓄。我们的语文往往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时文章就有了深度和高度。看来,同学们已有了自己的高度,有些甚至老师也没想到,老师向你们学习。
  接着,我们继续漫溯前行。
  师:昨天和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均写西湖,那这两首诗在内容与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生:这两首诗都是写诗人在西湖特定时间看到的特别的景色。
  生:两首诗都是写的夏天的西湖景象。
  生:两首诗所写的景色都很壮观令人震撼。
  生:两首诗都写景,但都在借景抒情。
  师:那这两首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首写了很多景物,如云、山、雨、风、水等,而第二首就写了荷叶荷花。
  生:第一首每句都在写景,而第二首先写感受再写景。
  生:第一首写的景物变化非常快,而第二首写的景没有变化。
  师:也就是第一首重在写动态变化,而第二首重在静态描写是吗?
  生: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不一样。第一首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毫不在乎,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淡淡的离愁。
  生:苏轼写的诗像前面学过的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一样,很乐观,而杨万里写的诗很美。
  师:这与他们的性格有关,苏轼很豪放,是豪放派诗人,而杨万里是山水诗人,比较清新婉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师:情由心生,景由情活。面对大自然,我们只要拥有一颗有情的心,便能有所感、有所悟,而后以景喻情,落笔成文,便成为美文。以西湖为描写对象的诗还有很多,课后每人找一首,也像刚才这样读一读、品一品,你肯定会有独特的发现。
  
  蒋辉,教师,现居江苏常州。
其他文献
记叙文的写作是我们学生习作训练的重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记叙文要想打动读者,不仅要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构思新颖,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还应跳动着作者的真情。可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很多同学写出来的文章却总是内容贫乏单调、语言枯燥无味,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是没融入自己的情感。如何将人的丰富情感迁移到我们的写作中来,让我们写出来的文章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呢?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分析。    关注生活
同事爱好养盆景且颇有心得,他说首先是选料。最好从野外找那些天然生长的树苗,因为它们充分地吸取r大地的营养,长得枝繁叶茂,成型的基础好;第二步是修枝,从野外选拔出来的树苗,有些枝条不美或者多余,要大胆地修整或剪除;第三步是定型,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之成为人们认为美的造型,这样的景才能给人们以无穷的美感。我们以为,做景的过程与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有很多的相通之处。笔者认为,要想教学生会作文,首先必须教学
鲁敏的小说《致邮差的情书》堪称一出轻喜剧。所以说它轻,是因为它篇幅短小,格局不大,并且重点不在讽刺。一个靠网络生存的时髦女孩,突然给一个“苦大仇深”的邮差写了一封情书,满心欢喜地期待改变邮差的生活,对邮差实行“救赎”和“超度”,邮差却令她大失所望,完全没有回报给她应有的激情和欣喜,相反当着她的面,将情书扔进了垃圾桶!好心未讨到好报,M无情的遭到生活的嘲弄。M虽然未必有捉弄罗林之心,但幻想中的故事未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对话是阅读教学的灵魂。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策略,开展实施基于对话理论的阅读教学: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基于对话理论的阅读教学提供实施策略:    一、构建开放型的语文课程观    开放型课程观是一种动态的课程观。它不再认为课程是预先设定的,而是一个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文化论著研读这一新名称,就是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作品中能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但目前语文教学存在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学生缺乏文化积淀,为追求高分,天天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等等问题。没有用《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来衡量教学的价值,而追求的是功利性。  如何使语文学科从其功利性中走出来,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如何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展现。中学生作文大都源于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或亲身经历。从他们的作文中,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作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学业上的沉重压力,考试时的紧张焦虑,师生、同学及父子、母女之间的冲突摩擦,社会不适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得中学生幼小的心灵“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困惑和矛盾。在此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无精打采,提不起作文兴趣,把作文当着一件苦差事,冥思苦想,笔杆重似千斤,老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有的胡乱拼凑,有的索性从作文选上抄一篇了事,有的干脆“交白卷”。“无话可说
清者,纯净也;明者,明亮也。将“清”字与“明”字合而为一个节气节日,这个节日该有一种怎样的天地明澈的光景哟!这个节日又会令人的内心有一种怎样的沉静安适的坦然心境啊!在古代,人们如何过清明?在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继承传统,把握清明佳节的精髓,还原清明佳节的原汁原味?就让我们在古诗古文中去探寻古人在清明佳节时的踪影吧!   一.清明诗词  大家最熟悉的清明诗是哪一首?  (生)杜牧的《清明》。  (师问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阶段目标”上对学生“口语”有这样要求:“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为了使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达标,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重视并指导朗读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以“读”开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形式有范读、领读、齐读、默读、快读、分角色朗读等,交替轮
近期一篇文摘《遭遇中国式作文》,用美国师生的眼光看我们学生的作文最大的弊端是:好像完美,但不真实。身处教学第一线,我感触颇多。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终生学生学习的“四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笔者认为当前作文教学最大的突破点应该是:作文本上说真话。为此目的,教师不妨做一做三个导引。  一.导引学生观察思考客观现实  叶圣陶先生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