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动力。课堂提问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段来提问,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如何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设计提问的方式;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如何使提出的问题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何让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课堂提问;低段数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前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思想、调节数学课堂的气氛、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但课堂提问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问题,使得学生惧怕老师提问,或者激发不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主要是教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提问的内容也比较随意,学生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导致很多学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如何才能使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呢,这是一个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想的问题。提问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活动,首先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动,好奇,好玩,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的心理,让学生在寻找答案时感到好玩。教师在提问时,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呢?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问题,或者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一些活动,将数学问题融合在游戏,故事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在愉快中学习知识。
  2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课堂上提问是有目的性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为了复习前面学到知识,还是为将要学习的知识做铺垫,触类旁通的问题,还是对学习知识的总结等等。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准备,设计好提问的问题,以及什么提问的时间和顺序,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学生答题也没有方向。
  假设,老师在讲一个计算正方形周长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然后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除以边长的商。如果这时老师问,通过你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你们发现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吗?学生可能回答,正方形的四个边长都一样,或者是正方形的周长比边长大等。老师提问的目的,可能是想问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关系,但是老师提的问题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导致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提问的初衷大相径庭。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设计好问题,什么要的问题,该如何问,什么时候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地。
  3 课堂提问要表达要清晰准确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发育的起步阶段,他们对成年人一些表达方式还不理解,所以针对低段数学课堂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清晰,另外,意思表达要准确,不能误导学生。教师在提问时的用于要尽量用儿童的语言,或者是口语等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听懂了问题,才可以吸引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的问题的表达要用简单明了的语句准确的表达,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问题。
  4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的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提问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之类的情况。通过提问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以及对他的期待,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性的,老师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都能感受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问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有助于激励学生专研知识;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
  低年级的学生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是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高深的问题,难以理解,更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太简单的问题,学生脱口而出,达不到让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所以,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避免出现低龄高问或者是高龄低问的现象。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问题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说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例如,“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对于学习低段数学的学生,来说,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通过浅显的问题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更难的问题。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小时和分钟的换算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适合问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则应该问:一个小时等于多少分钟?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6 结束语
  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增加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和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然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课堂提问,让学生在学习低段数学是,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李秀香.如何使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1:147.
  [3]王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周立群.让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2:90.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着重从两个方面探析其措施:一是实施课堂观察与分析,二是提炼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现状与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用以描述某个无限变化过程的终极状态,是其他相关数学分支(如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的理论基础。极限也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挖掘体现极限思想的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极限思想。
目的:注意认知,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关注热点。本课题研究一探讨老年化对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等注意网络加工的影响及
【摘 要】 课堂教改是我校一直常抓不懈的大事,坚持教改对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为了长足发展,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继续实践、思考、总结、改进,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路。我认为:要处理好以学生为本,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因材施教,要处理好使用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处理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关系;三维目标共同落实,处理
【摘 要】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压力。为此,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相继产生,其中,“问题教学”法便被广泛运用到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成为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探讨利用“问题”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去年记者对某小学进行一次数学现状调查,结果发现,认为数学学习挺有趣、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学生,仅占14%。而认为数学比较枯燥、学习多是做练习题、不情愿学习的学生则占58%。另有28%的学生表示,“家长和老师让学就学”,学习比较被动。其中大多数学生,他们宁愿学习语文、英语,也不愿意学习数学。他们认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而这一点,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的反思方式进行培养,并且要注意掌握好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方式;常态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摘 要】 数学是有机的整体,分析数学问题,要着眼于整体的数学题目。而数学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和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需注重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心理方面进行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小学阶段的数学审题能力,是一个学习、反思、积累、巩固的过程。本文就此对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数学审题能力;小学阶段;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