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融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野融合”是一个解释学的概念,系指文本世界(或称之为作者的文本意义世界)与阅读和阐释者的世界在沟通、对话、交流过程中展开的各自视野(视域)间的融合。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视野融合的过程,视野融合正是文本解读的本质。本文就是讨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野融合”的方方面面。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现实视界”为出发点,是一种“不断以新的视界取代学生原初视界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从自己的“前理解”视界出发,来理解“文本”(课程和教材),实现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去发现“文本”中已包含的、可独立于学生理解之外的原意,而是一种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的相互辨认、相互指证、相互认可与确认的过程,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现实视界”,形成一个新的视界,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这一新的视界,既包含了学生的原初视界和“文本”的历史视界,又超越了这两个视界,并给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在这种“视界融合”中,生发出一种既不完全属于“文本”的客观意义,又不完全属于自己原来精神世界的主观意义,而是带有“文本”意义和自己主观创造性意蕴双重性的一种新的意义,从而在理解“文本”中理解人生和社会,实现自己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视野融合能够生成新的意义世界,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自我的生命世界。
  
  视野融合与意义世界的生成
  
  对解读主体学生来说,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都是一种吁求,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伽达默尔曾说过:“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正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因此,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的不断创造的过程,在这一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总是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的创造性理解,赋予文本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本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建构,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的意义世界在不断与他者(包括其他儿童、教师、教材等)的意义世界相碰撞、相融合,由此,他们会突破自己原有的理解和体验的局限,逐渐从他者那里学会用新的视界、视角去理解生活,去体验、领悟生活的多重多样意义。
  对文本意义的把握,必定是一个主体全身心投入的过程,而且是主体整体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人的理性认识在发挥作用,他的全部心理机能,包括他的感觉和感性认识、他的情感与愿望、他的直觉体认与想象等等都参与其中,它远远超越了传统知识学习中单一的认知投入。透过表层的文本结构,达到与文本的视野融合,学生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和作者对话,以自身固有的心理图式及情感需求去参与对象世界的建构,以至在文本构出的宇宙世界里忘却自我,趋于同构交感,相互同化,抵达文本深层世界心灵投注,从而对文本的意义世界
  作深层性的开拓、补充和创构,见人之所不能见,感人之所不能感。
  
  视野融合与精神世界的扩展
  
  文本解读不仅仅是训练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生能力,对学生的生命和个性进行全面唤醒,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钱理群教授讲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终是要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健全发展,以此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他人思想的奴隶,按他人的意志去说话、写作的工具。”“成功的语文教学必然是老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达到师生双方的精神的升华。”
  语文课真正关心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使学生享受到美的陶冶,精神的历险,形成不断壮大的自我世界。只有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实现精神的发展,学生与文本的理解、对话,就是要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文本的精神结构或意义形式进行融合,让精神跃入其中,从而获得精神的生长。正如钱教授所言:“阅读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
  视野融合就是打开我们精神的大门,它把我们投向历史和文化,投向生活,使我们接受引导。视野融合不仅向个体展示了历史存在的精神含义,而且在扩大人的生活境域时,使个体精神发展的可能性也敞开了。在语文教学的解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相互作用不仅进行着精神的交流,而且还可以获得精神的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在双方的引领下,学生既理解了文本,又获得了自我理解,并且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人生智慧与生活经验,获得了主观精神的提升。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这样,并不是整体的精神建构,因为它并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引导学生的精神的变革,这只是涉及了学生整体精神中的一个方面,并没有与学生精神的完整性、经验的完整性、生活的完整性联系起来,因而这种文本解读是不完整的。真正创造性的文本解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的共同生命的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与相互撞击,绝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运动。学生的创造潜力在解读过程中得到激活与发挥,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自由和扩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视野融合与生命世界的构建
  
  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生命世界构建的过程,体验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津梁。体验是缘于本体冲动的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本体活动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体验是学生对文本在其内心中的地位、意义、价值、距离感、亲近感、对象与自我同一性的把握和确认。在体验中,由于文本同人的需要、生命产生关联,因此,体验中的文本不是同主体的意识、生命无关的客体,而是主体生命意识中的客体;体验中的客体是生命化的,甚至成为主体生命的一部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应把文本当作一种生命形式来对待,让学生面对一篇文章感受到一种生命召唤、生命活动之气。文本解读的过程意味着阅读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文本解读中,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这一种生命体验、情感唤起的过程,没有极强的生命活动参与,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群言的《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认为:“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感悟语言,实质上就是在感悟生命,言语活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直接的体现。文本解读过程中,应该有生命活动的投入,如果不能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学生的灵魂便不能唤醒,美感便不能唤起,情感便不能培养。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自我体认的过程,指的是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对生命本体的一种自我领悟,对自我世界的一种建构和扩展,是对世界的洞察、生命的提升、灵魂的唤醒和升华,是一种自我实现。也就是说,文本解读是体验者(学生)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获得生命的铸造、人性的升华。它是解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体验、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我们就是要将课文当作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生命体,让学生的生命活动在对课文呈现的智慧、情感、精神、真理的憧憬和追求中,构建起人生的坐标,在体验中,意识到自我的独特的个性存在,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感觉到情感的满足、自我理智的力量。从根本上讲,学生的解读活动是学生主体生命的投入,是他的生命的全部展开。他不是站在作为对象的文本旁边,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作外部的观察和描述,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就能像了解自己一样地理解对象,体味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文本解读就是要实现视野融合,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内心世界、自我经验的敏感性和反应力,学会“留住”这些经验,并善于反思自己的经验,在有引导的咀嚼回味、自我反馈中超越直感式的回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达到经验的重组和改建,从而构建自我完整的生命世界。
  
  [作者通联:山东泰安一中]
其他文献
(一)  解惑稽疑若有神,  笔端舌底可生春。  绣成烂漫花千杂,  总把金针度与人。  (朱祖延)    (二)  杂志刊行如稼穑,  耕耘沐雨州春秋。  镇涛语感奇葩艳,  显驹文成硕果稠。  沙里淘金欣有得,  梦中解惑乐忘忧。  “两为”“双百”冲天翼,  开拓创新赖壮猷。  (注:镇涛即洪镇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显驹即朱显驹,湖北特级教师。)  (邓先正)    (三)  蓝衫筚路力传薪
雁·鸿雁·鹅    一般人心目中的“雁”就是“鸿雁”,也即大雁,因为黎民百姓不是动物学家,不可能把形形色色的鸟种区分得那么清楚。但从科学角度说,“雁属”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雁形目——鸭科中的一个属,该属的鸟在中文中通常被称为“雁”。它有鸿雁、灰雁、粉脚雁、豆雁、白额雁、小白额雁、斑头雁、雪雁、细嘴雁、帝雁等10个种。  雁属的特征:雁属的鸟在雁形目中体形大,体重重,飞行时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录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读来备受感动,问过许多学过此文的中学生,他们也道出了同样的感受,认为课文所揭示的人间真情质朴而动人。许多语文教师也把这一主题当作重点来教,亲情意识便成为了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笔者认为亲情固然是文章的底色,但文章的深层意蕴却是生命意识的萌芽与成长,这种萌芽、成长通过儿童的视角来展现,并在“悲凉”话语风格下愈显沉重。    一、儿童视角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手机短信作为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相互问候以及表达各种情谊的重要交流手段,已渐渐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有人称其为第五媒体,或戏称作“拇指艺术”。在体现实用性、时代性的语文高考试卷中,短信也已成为语言运用题型中的一个新成员。  短信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情真意切;简明得体、结构整齐;富于想像、文采斐然。  请先看一道短信高考模拟
钱梦龙曾在《语文教育散论》序中谈到,在语文教育领域,任何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必然要经历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属于实践操作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能够上很漂亮的课,能够组织有效的训练。但由于仅仅停留在实践操作这样较低的层次上,缺乏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必要认识,因此教学的成败得失,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种境界属于经验积累的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开始重视总结和积累自己成功的经验,比较自觉地从自身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感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我们除了在语文课程文件、语文研究文章等书面用语中常常见到“感悟”,就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每每能听到老师对学生讲“你感悟感悟”。当然,与训练不同,某项语文训练,训练一怎么做、训练二怎么做是可以教的,但感悟一怎么做、感悟二怎么做却并不那么好教,有的甚至是无法诉诸言语的。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但这并不是说感悟不重要。感悟对于语文学习来说
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中的“重”为多音多义字,无论原人教版,还是现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编注者大概以为“此不足为训”,既未注其音,也不释其意,给学生品味诗情平添了几分“情义”难安之虑。今谨据诗辨音说义,以求音正义明。  “我闻琵琶已叹息”,是白乐天直接呼应琵琶女“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一借弦音而寄情的情感共鸣之反应。“已”即自然贴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很著名事件。它的著名并非因为事件本身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什么特别重大的影响,也不是什么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可以作为战例写进战争史的军事案例。从它被后世人们不断提及的语境来看,从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或者说人们更愿意从某一意义层面来解读它,发挥它的喻世功能或满足人们窥测历史潜规与明则的语义空间来说,恐怕指涉更多的还是如下的一些个侧面。比如,事件主人公传奇的人生经历;身陷困境,
王松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先后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主编教学用书30余种,可谓“著述等身”。熟悉王松泉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论著和主编的教材中,大都有一幅“结构示意图”,有的放在扉页上,如《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论》、《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等;有的放在“绪论”或“导论”中,如《语文教学概论》、《语文课程教学概论》、《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等。在学术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艺术光辉至今依然闪耀。它是各种版本教材的必选篇目,应如何重新挖掘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使用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为“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鉴赏及创造能力。本文将从培养这一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