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谱法探讨白藜芦醇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能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考察白藜芦醇在多种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研究温度、时间、紫外线和溶剂等对白藜芦醇稳定性的影响,跟踪白藜芦醇分别与酸碱、H2O2、DPPH·、铜离子的反应。结果表明:温度、时间、紫外线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白藜芦醇的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跟踪到了酸碱、H2O2、DPPH·和白藜芦醇的反应。
  关键词:白藜芦醇;稳定性;反应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 TS20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1-0302-03
  研究发现,最初从毛叶藜醇中发现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心血管保护以及神经系统保护等多种生理功效,同时在功能食品和化妆品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1]。但是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不稳定,曹庸等曾经研究了纯白藜芦醇在加热和光照下的稳定性,并用HPLC法测定了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2]。郑湘娟等用HPLC 法考察了在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稳定性,初步获得了能够基本保持白藜芦醇稳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3]。本试验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更全面地定性研究不同条件下白藜芦醇的稳定性及其与酸碱、H2O2、DPPH·、铜离子等的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白藜芦醇(南京广润生物生物制品,98%),DPPH·(Sigma公司),无水乙醇,30%过氧化氢,盐酸,氢氧化钠,甲醇、乙腈、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己烷等药品皆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UV-1801),十万分之一天平(CPA 225D),电热恒温水浴锅,三用紫外分析仪(WFH-203),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浓度对白藜芦醇的影响 准确称取白藜芦醇 0.042 0 g 于250 mL的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得 168 μg/mL 的白藜芦醇储备液。用移液管分别移取白藜芦醇储备液0.1、0.2、0.3、0.4、0.5、0.6 mL于25 mL的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 mL配成浓度为1.68、3.36、5.04、6.72、8.40、10.08 μg/mL的梯度溶液,用UV-Vis光譜仪进行光谱检测。
  1.2.2 温度对白藜芦醇溶液的影响 分别吸取浓度为 168 μg/mL 的白藜芦醇储备液0.2 mL于6支25 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到10 mL,配成等浓度的溶液,分别放入冰箱(4 ℃)、室温(20 ℃)、40、60、80 ℃温度的水浴锅中各 1 h 后取出,用UV-Vis光谱仪进行光谱检测。
  1.2.3 时间对白藜芦醇溶液的影响 分别吸取浓度为 168 μg/mL 的白藜芦醇储备液0.2 mL于7支25 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到10 mL,将其中6支比色管放入80 ℃水浴锅中,分别在0.5、1.0、2.0、3.0、4.5、5.5 h后扫描其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1.2.4 紫外灯照射对白藜芦醇溶液的影响 分别吸取浓度为168 μg/mL的白藜芦醇储备液0.2 mL于9支25 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到10 mL,将其中8支比色管放在 1.34 mW/cm2 紫外光线强度的紫外灯下分别照射10、20、30、50、70、110、180 min后扫描其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1.2.5 溶剂对白藜芦醇溶液的影响 分别称取白藜芦醇0.000 25 g,转入25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水、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己烷定容至25 mL,配制成浓度为10.0 μg/mL的溶液,用UV-Vis光谱仪进行光谱检测。扫描时不同溶剂用不同的参比。
  1.2.6 酸碱与白藜芦醇溶液的反应 分别向2个比色管中移入0.2 mL的168 μg/mL白藜芦醇储备液,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 mL。向其中一支比色管中逐滴滴加0.01 mol/L的盐酸,振荡,逐次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pH值从4.6降低到3。向另一支比色管中逐滴滴加0.01 mol/L的氢氧化钠,振荡,逐次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pH值从4.6上升到9。
  1.2.7 H2O2与白藜芦醇溶液的反应 移取168 μg/mL白藜芦醇储备液0.2 mL于25 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 mL,不断滴加0.04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5 min,用UV-Vis光谱仪进行光谱检测。
  1.2.8 白藜芦醇与DPPH·的反应及清除率效应 移取 168 μg/mL 白藜芦醇储备液0.2 mL于25 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 mL,不断滴加0.176 μg/mL的DPPH· 乙醇溶液,暗处反应5 min,用UV-Vis光谱仪进行光谱检测。
  1.2.9 铜离子对白藜芦醇的影响 移取168 μg/mL白藜芦醇储备液0.2 mL于25 mL比色管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 10 mL,不断滴加0.02 mol/L的硝酸铜溶液,反应5 min,用UV-Vis光谱仪进行光谱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的紫外可见光谱
  由图1可知,白藜芦醇在217 nm处有一吸收,在300~330 nm处存在强度更大的宽吸收峰。从a到f,随着白藜芦醇溶液浓度升高,白藜芦醇的2处吸收峰位置不变且吸收强度逐渐增强,217 nm峰变锐,300~330 nm峰明显分成2个肩峰,其中在306 nm左右又稍强些,所以通常把306 nm作为特征吸收来研究其含量的变化,只是测试浓度不能太小,否则306 nm峰太钝。
  2.2 不同温度白藜芦醇的紫外可见光谱   由图2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白藜芦醇溶液吸收曲线总体形状没有发生改变,306 nm特征吸收峰位置也没有移动,全波段的吸收强度都随温度的升高有规律地减小,初步说明在持续受热条件下,部分白藜芦醇发生了分解,且温度越高变化越显著。同时,由图3可知,80 ℃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白藜芦醇溶液吸收曲线基本形状没有改变,特征吸收峰没有变化,在0.5~5.5 h内,300~330 nm吸光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递减。这同文献报道的结果[4-5]一致。
  2.3 紫外线照射后的白藜芦醇紫外可见光谱
  由图4可知,常温下白藜芦醇经一段时间一定强度紫外线照射后,其紫外可见吸收曲线基本形状逐渐在改变。(1)300~330 nm吸收强度随照射时间延长而降低,右边的肩峰降低更大,30 min后2峰几乎消失,而在287 nm处出现一钝峰,或者说特征吸收峰减弱且蓝移至287 nm处,在接下来的试验时间内该吸收位置不再发生移动,可能生成了某种稳定的产物。(2)在白藜芦醇217 nm处吸收峰逐渐增强,且也发生蓝移。文献[6-7]研究光照对白藜芦醇的影响,发现白藜芦醇在紫外光照下会发生顺反异构。反式与顺式白藜芦醇在紫外光210 nm处有强吸收,其第二吸收峰分别在305~330 nm 和280~295 nm处。史先敏等用HPLC方法研究发现温度对白藜芦醇结构变化的影响要远小于光照对白藜芦醇结构的影响[4],说明白藜芦醇的热稳定性要高于光稳定性。
  比较图2和图4发现,图4中显示的白藜芦醇光谱发生的变化远大于图2。
  2.4 不同溶剂中的白藜芦醇紫外可见光谱
  白藜芦醇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己烷中不溶,在乙腈、乙酸乙酯中能溶,易溶于乙醇、甲醇和水中。白藜芦醇的溶解度大小和溶剂的极性大小基本一致,溶解性随溶剂极性的减小而降低。由图5可知,白藜芦醇的特征吸收峰位置不随溶剂变化而改变,且在所选溶剂中,甲醇体系中吸收强度最大。
  2.5 不同酸碱度下的白藜芦醇紫外可见光谱
  由图6可知,白藜芦醇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盐酸后,在pH值从4.6降低到3范围内,其光谱图形状发生明显变化。300~330 nm处吸收峰位置和形状基本未发生变化,而吸收强度则随盐酸加入量的增多逐渐减弱。217 nm处吸收锐锋吸收强度逐渐降低,以致消失,而235 nm处肩峰衰弱比较慢,以致成为该波段的主峰,但是随着酸量增加,也趨于消失。
  由图7可知,向白藜芦醇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时,随着白藜芦醇体系中加入碱的量逐渐增大,pH值从4.6上升到9,白藜芦醇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发生明显变化。在300~330 nm处的特征吸收峰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越来越弱,306 nm 的左肩峰衰变更快,最终看不出明显吸收峰;同时,在340 nm左右产生新峰,成为体系的特征吸收峰,该峰强度随着碱量增加逐渐衰减。在217 nm处吸收峰迅速降低,在其右侧出现1个红移吸收峰,随着氢氧化钠量增加,峰逐渐红移,同时吸收强度依次递减。与酸性条件相比,碱性条件下,白藜芦醇特征吸收峰红移,可能是白藜芦醇分子与碱反应生成白藜芦醇负离子,增强了白藜芦醇体系的共轭效果。
  2.6 H2O2与白藜芦醇溶液的反应光谱图
  由图8可知,在白藜芦醇溶液中,从b到h,随着H2O2加入量的不断增加,白藜芦醇乙醇溶液在300~330 nm处的吸收峰逐渐降低,最后逐渐消失,说明白藜芦醇的特征结构已经遭到破坏,而217 nm处的尖锐吸收峰位置几乎不变只是强度逐渐增强。
  2.7 白藜芦醇清除DPPH·自由基的光谱图
  从图9可以看出,在DPPH·乙醇溶液中滴加白藜芦醇后,DPPH·的517 nm吸收峰位置没有变化,只是吸收强度逐渐衰减;在DPPH·的326 nm处吸收峰位置也没有明显移动,可是吸收强度逐渐增强。说明白藜芦醇能消除体系中的DPPH·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范金波等通过比较发现,几种天然多酚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其中白藜芦醇>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根皮素>根皮苷[8]。
  2.8 白藜芦醇与硝酸铜溶液的螯合反应
  由图10可知,在白藜芦醇溶液中,随着硝酸铜溶液加入量的不断增加,白藜芦醇乙醇溶液在300~330 nm处的吸收峰逐渐降低,而217 nm附近的尖锐吸收峰逐渐增强。
  3 结论
  本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研究了白藜芦醇在不同体系中的稳定性,初步跟踪了白藜芦醇与H2O2、DPPH·的反应。发现白藜芦醇的稳定性较差,温度、紫外光照、持续受热、酸碱条件、氧化剂和自由基等都会引起它的分解或转化。光照对白藜芦醇结构的破坏大于温度因素。
  参考文献:
  [1]付元庆,李 铎. 白藜芦醇[J]. 营养学报,2014,36(1):13-16.
  [2]曹 庸,于华忠. HPLC法测定虎杖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其稳定性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2):61-64.
  [3]郑湘娟,余淑娴,罗冬梅.白藜芦醇在提取液中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09,34(10):177-183.
  [4]史先敏,严泽民,谢静红,等. 白藜芦醇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2011,41(3):204-207.
  [5]叶秋雄,黄 苇. 白藜芦醇苷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4):155-156.
  [6]韩晶晶,刘 炜,毕玉平.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11):1851-1859.
  [7]张煜梅,黄健花,金青哲,等. 反式及顺式白藜芦醇光稳定性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11):250-252.
  [8]范金波,蔡茜彤,冯叙桥,等. 5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0(7):77-83.
其他文献
插图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多方面的能力,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必须着眼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建模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在文中就结合具体教学,从核心素养培养出发,对如何提高学生建模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建模能力;高中数学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学科
【摘要】新课程改革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对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用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多项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旨在为有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期望能够帮助初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大力推行,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才能顺畅地教授高中数学知识,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呢?本文将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A版;集合课例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存在,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只扮演了课堂教学指导者与领路者的角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数学学科需致力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目标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如此方能满足当代社会对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  不同的学科,其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亦不尽相同.而就高中数学而言,其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立足于逻辑推理、演绎
【摘要】 受“知识本位”和“应试趋势”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越俎代庖”式教学、“目中无人”式教学、“以点带面”式教学. 把学生当成“空瓶子”,尽往里“灌注充塞”. 小学数学教学呼吁换一种行走的姿态,体悟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教育内涵而力争理性突围:激发生命的个体潜能、弘扬生命的主体性、彰显生命的独特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理性突围;生命
“融错”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让“融错”艺术走进课堂,使错误成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既可实现高效教学,又能彰显课堂教学的宝贵价值,让“错误”生成“美丽”,成就教学精彩.  一、用微笑代替训斥——正确对待,正视错误  错误是学生积极动脑的真实反映,迸发着学生思维的光芒.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地训斥与责备,而是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错误,微笑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暴露思维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即使多么精心预设,完美计划,仍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课堂意外资源,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巧妙转化,让节外生枝处,自有暗香来.  一、化险为夷,让“意外”展现学生知识内化的探究性  “意外”,有时常令人惊喜.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意外”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最佳问题,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綜合发展.  比如,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笔者
【摘要】本文在研究大学数学教育衔接这一问题时,分析出大学数学教育是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需要做好承上(与初高中基础数学教育衔接)启下(与学生日后工作实践衔接)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数学;衔接;新课标  【项目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概率在民办院校中实行三大模块的教学研究与探索”(2013B226)和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大学数学与新课标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的数学类专业几何学方向开设课程种类、难易程度参差不齐,笔者根据在本科生几何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给出了以“微分几何”为例的几何学课程教学和课程设置相关的建议和相对应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微分几何;高等教育;数学教学  【基金项目】本课题的研究受到湖北大学2018年度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一、引 言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之高速发展,由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