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适应环境,更应该学会创造环境。只有弱者才会被环境改变,而真正的强者会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
众所周知,女帝武则天打破男权至上的社会束缚,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她打击保守的门阀贵族,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用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何谓强者?打破时代局限、改变环境束缚之人便是强者。
其实在一开始,弱者和强者在社会的压迫下都会选择适应环境,但弱者的适应是屈服,他只会顺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被牵着走的。而强者更多的是先与环境和平共处,在力量积聚够多之后,就翻身成为环境的主人。可见,面对环境,强者、弱者在本质上取决于他们对待环境的姿态。就拿封建女性来说,处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条条框框的束缚下,似乎只能是男权社会的经济附庸,而她们大多也是逆来顺受。这是因为她们生来便处于男权社会,在封建思想的灌输下,思想麻木地屈服于这个不公的社会。她们一开始就摆低了自己的位置,以后怎么能成为强者呢?但这是一个时代生了病,不是那些女子本身的错。
在没有能力成为强者之前,理智的人应选择适应环境,以卵击石式的改变环境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正如萧伯纳所言,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理智的人必然是看到了自身力量的渺小,深知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其实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其根源在于没弄清楚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的关系。理智的人忘记了改变环境,只是选择一种更容易让自己适应的环境来适应。两者都是在适应环境,本质区别是前者有了选择权,占主动地位。所以往往创造历史的人是所谓不理智的人,也正是不理智,使他们成了实际上最理智的人。
就好像精卫填海中的精卫,你可以说它不理智,因为它做的一切似乎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它实际上又是最理智的,因为它有着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它十分清楚地知道它所做的一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的就是这种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热血感。我们不能沦为环境的奴隶,因为个人的力量虽渺小,但个体精神中传递出的坚韧是强大的。真正的强者是做环境的主人,掌握生存法则的主权而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而由弱者转变为强者,则需要我们的毅力与决心。让我们不畏艰险,不懈地努力成长为强者,以热血的气概,改变环境,适应自己。
点评
此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在行文过程中,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以一种比较深入、发展的观点来诠释自己的看法。关于“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何者为优,作者用一种发展的观点来诠释自己的认识,提出在做适应环境的弱者或者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强者的时候,更重要的是看当下的自己是否已经成了强者。这样的思考,很深刻,也很辩证。文中对一些例证,例如武则天、精卫等的分析,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这样的论证和思考,很有意义。
众所周知,女帝武则天打破男权至上的社会束缚,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她打击保守的门阀贵族,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用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何谓强者?打破时代局限、改变环境束缚之人便是强者。
其实在一开始,弱者和强者在社会的压迫下都会选择适应环境,但弱者的适应是屈服,他只会顺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被牵着走的。而强者更多的是先与环境和平共处,在力量积聚够多之后,就翻身成为环境的主人。可见,面对环境,强者、弱者在本质上取决于他们对待环境的姿态。就拿封建女性来说,处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条条框框的束缚下,似乎只能是男权社会的经济附庸,而她们大多也是逆来顺受。这是因为她们生来便处于男权社会,在封建思想的灌输下,思想麻木地屈服于这个不公的社会。她们一开始就摆低了自己的位置,以后怎么能成为强者呢?但这是一个时代生了病,不是那些女子本身的错。
在没有能力成为强者之前,理智的人应选择适应环境,以卵击石式的改变环境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正如萧伯纳所言,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理智的人必然是看到了自身力量的渺小,深知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其实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其根源在于没弄清楚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的关系。理智的人忘记了改变环境,只是选择一种更容易让自己适应的环境来适应。两者都是在适应环境,本质区别是前者有了选择权,占主动地位。所以往往创造历史的人是所谓不理智的人,也正是不理智,使他们成了实际上最理智的人。
就好像精卫填海中的精卫,你可以说它不理智,因为它做的一切似乎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它实际上又是最理智的,因为它有着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它十分清楚地知道它所做的一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的就是这种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热血感。我们不能沦为环境的奴隶,因为个人的力量虽渺小,但个体精神中传递出的坚韧是强大的。真正的强者是做环境的主人,掌握生存法则的主权而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而由弱者转变为强者,则需要我们的毅力与决心。让我们不畏艰险,不懈地努力成长为强者,以热血的气概,改变环境,适应自己。
点评
此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在行文过程中,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以一种比较深入、发展的观点来诠释自己的看法。关于“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何者为优,作者用一种发展的观点来诠释自己的认识,提出在做适应环境的弱者或者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强者的时候,更重要的是看当下的自己是否已经成了强者。这样的思考,很深刻,也很辩证。文中对一些例证,例如武则天、精卫等的分析,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这样的论证和思考,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