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建设的需求,围绕社会建设如何进行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中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也因此成为改善民生、调控社会秩序的最重要主体。在此过程中,各种制度的策略性选择,其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基于中国国情而进行。从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建设的制度选择与社会成长的相互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制度对社会不同阶层利益、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形塑作用是巨大的,其政策导向也具有前后相承、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特点。
【机 构】
: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DJ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资助(10JDJNJD28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XNJ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建设的需求,围绕社会建设如何进行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中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也因此成为改善民生、调控社会秩序的最重要主体。在此过程中,各种制度的策略性选择,其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基于中国国情而进行。从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建设的制度选择与社会成长的相互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制度对社会不同阶层利益、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形塑作用是巨大的,其政策导向也具有前后相承、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特点。
其他文献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其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都具有与一般区域不同的特点,表现为人口规模大而且密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生态系统既不完整更不稳定;系统高度开放,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环境极易受到破坏。如何协调城市地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正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然而正是因为城市本身的特征,导致城市人口承载力在概念、计算方法等各方面与一般承载力计算也有区别。
文化的繁荣与民族的崛起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历史过程,而文化的真正持久繁荣,灵魂和基础在于文化自觉、文化创新与价值重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创新与价值重建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突破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便是从决策层高度对该问题做出的应对与指导。要解决这一社会历史问题,必须从当下国内外思想纷争的现实出发,紧紧围绕文化自觉,梳理清楚其历史脉络,夯实文化创新的前提,实现文化创新与价值重建。为此,本刊特组专题论文,展开讨论,以期对推动当代中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0年10月12日,吉林省政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杨海蛟教授、吉林省民政厅及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关领导、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莅临大会并分别致辞,对吉林省政治学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读律与哀矜,既是清代中国听审经验之总结,又是听审实践之指南,因此成为清代听审折狱的核心概念。司法官员是否具备法律知识与能否依法听审,乃是清代法律的关键问题。清代法律有“讲读律令”的专门规定,司法官员是否“讲读律令”,是否“通晓律意”,是他们在听审断狱时能否“具引律例”的一个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儒家倡导的“仁政”,是“爱”或“爱民”的政治,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政治。“哀矜”是司法官员的同情之心和怜悯之情,也是“仁爱”的一层意思。哀矜与读律、慎刑、中罚、心服等司法的核心理念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清代中国“情法两尽
《文心雕龙》之“枢纽”,并不对应纬书天文黄帝‘‘含枢纽”,而是出自紫微垣中枢,取北辰天极主宰的意涵,为刘勰“群言之祖”观念提供价值意义上的同构象征作用。“枢纽”的这种意涵也不必出自纬学,而是直承经由先秦诸子(尤其是道家)哲学转化了的天文学知识系统。天文枢纽对北天极只作相对的标示,提示人们:以往论者对《文心》“文之枢纽”的许多争执,都过于拘泥;“文之枢纽”不仅应作为一个整体去加以体会,同时它与“论文叙笔”也是贯通一气的。
《妇女离异律例偶笺》最能反映沈家本有关“情法”关系的原理。法律规定(规范)被他区分为“法”与“情”两部分,“情”包含在广义的“法”(法律规范)中。狭义的“法”是原则性,“情”是灵活性;“情”分为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情”;主观之“情”的表述一般是愿”与“不愿”(离异),客观之“情”为案件外在情节,一般指案内之“情”,有时也指案外之情”;“理”有时被表述出来,有时可由分析而得,大多是妇女“从一而终”之类;沈家本更强调情”的满足,对一味执法而不顾情的做法和倾向是反对的。
《韵诠》作为一部后出韵书,改造了《切韵》系韵书的模式,给学者用图表形式表现韵书语音以启发。《韵诠》编写过程中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种经验有助于韵图发展模式的研究,如对韵图开合分图的探索、《韵诠》中隐含的"摄"的概念和"阳入相配"的思想等等。依据残存下来的《韵诠》材料,我们推测、构建出了《韵诠》的编排原则和方式,这对探讨早期韵图出现及走向成熟的轨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堪比地中海及其后的大西洋在西方的地位。中国是前现代亚洲的"固相中心":一个广袤、富饶、物产丰富的文明,并与四邻保持着非对称关系。相比之下,西方则存在一个"液相中心":竞争性帝国兴衰于地中海沿岸,并使得远程贸易和殖民成为可能。作为现代西方中心的大西洋取代了作为帝国液相中心的地中海。传统中国通过学习处理其与较小邻邦之间的关系而调适其中心地位。这些较小邻邦是难以被消灭的。在西方,大国之间的竞争形成了霸权周期。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当代,中国处理非对称关系的经验仍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但长期以来却出现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并产生严重危害。建立"主体人类学"和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是今天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解读自己、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具在极其重要的价值。"主体人类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包括:"主体人类学"概念与研究对象,"主体─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构想,人类学方
贺麟先生《近代唯心论简释》一书的要害在"逻辑之心"。"逻辑"的根在广义的数学,但不限于形式推理,而有自己的直觉"心"的搏动。这直觉心或直觉方法的特点是既能直观到真理,又同时直观和自觉到这真理之真性。所以活的逻辑必与直觉法相互需要。由此才能理解贺先生谈论的"心与理一"的真意,看出其非普遍主义倾向和某种现象学的见地。宋儒的哲理活动得力于其直觉方法,既有陆象山的内向方法,又有朱熹的外向直觉法。黑格尔辩证法也有直觉法或辩证观的引导,不然就会失其灵魂之眼。由此,贺先生打通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与后现代阶段,让中国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