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教已近20个年头。做一名教师,是我大学毕业时自主自觉的选择,这种自主自觉的选择包含着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某种肯定的评价。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重中之重的是师德。首先,应当对师德有深入的认识。孙中山先生曾经用知行关系来总结人类的发展史,他说:人类早期时代是不知而行的时代,到了文明时代是行而后知的时代,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则是知而后行的时代。没有正确的理论便不会有正确的行动。我想在师德问题上亦不例外。
在我看来,师德是职业道德之一种,属道德范畴。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处理或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规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应当性”(应然性)(应该如此)。它不像法律规范那样具有强制性,属于软规范,由此类推,师德就是调节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一种应然规范。而且这种规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也就是说师德主要是针对广大教师的一种(应然的)规范。
师德所要处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即教育与被教育、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给师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我所体认的师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敬”、“爱”、“正”、“高”,也就是“敬业”、“爱生”、“身正”、“学高”。
“敬业”
“敬业”就是对教师职业心怀敬意。这是一种非常通俗的解释。联系到中国哲学的阐释。“敬”在理学大家朱熹的哲学中是一个极重要概念。朱熹在其理论中提出“主敬”一说,朱熹认为“敬”是修身和为学的一种恒常、专一的态度。朱氏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又说“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主敬”有内外两个方面涵义:一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二是“守此不易”。我把朱熹的话用在教师“敬业”上就是说:教师不应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性有丝毫怀疑,不可妄思。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说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怀有的神圣感、崇敬性要始终不易(不改变),持之以恒,成始成终。
简而言之,敬业对教师来说就是一名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的崇高感、神圣性始终不渝地保持下去。
“爱生”
如果“敬业”主要针对教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说,“爱生”就是针对教育的对象即学生而言的。这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爱意,而且应当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大致平等的爱。在教育问题上,绝大多数教育家均主张要给学生平等的爱,如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卢梭曾经讲: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欲即“自爱”。作为一名教师当然也不能免,但应当“扩张自爱而爱他人”,并说“扩张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成为道德”。儒家也讲:推己及人。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首先就应当以“佛祖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我这里讲一个佛祖的小故事:
去过寺庙的人如果留心的话,通常会发现: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便是笑容可掬的弥勒;再往后看,则是黑口黑脸、面色阴沉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两人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
弥勒热情好客,快乐无忧,所以前来进香的人络绎于途,但他什么也不在乎,丢三落四,疏于理财,致使庙宇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弄得进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看香火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宇里面,由弥勒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就让他负责财务,严格管理。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香火大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佛祖的眼里,庙里没有一个废人,关键是如何合理用好每一个人,扬长避短。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至善至美的人。某一个人从一个角度看是长,从另一个角度看是短;在一个环境里是长,在另一个环境里是短。其实所有宗教、文化大家无不如此看待众生、看待万物:中国儒家讲人人可以成尧舜,“物物皆太极”;道家讲人人可以成神成仙,道在屎溺;佛家讲人人可以成佛,万物皆有佛性。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用爱自己孩子之心来爱学生,那我想这些学生个个可爱,个个聪明,个个有长处,当然也会个个有不足。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用“自爱”之心来爱学生们,那么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怎样呢?
只有我们爱学生,学生们才会亲近老师,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爱”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身正”
“身正为范”,“行为世范”,这是针对教师个人自身的人格来说的。对于这一点老师们都十分熟悉。这里还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师与生)两个方面来说:
从受教育者(即学生)来说,人皆有模仿之本能,按卢梭的说法,人能模仿这本是好的品性或习性,但如果不施加好的影响,则往往就趋向恶。讲这个意思是提醒教育者注意:应该给学生们提供些什么值得模仿的东西?
从教育者来说,你期望受你影响的学生是一个有教养(有知识)的高尚的人,那你就要先造就自己。卢梭在《爱弥尔》这本书里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时候)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里讲到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时,有一段话可以非常贴切地说明师生之间的影响关系。
他说: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人民出版社198 5年版)
亦即“身正为范”,“范”当然指模范、范本、榜样。“身”指教师自身、“我自身”;“正”指“正直”,“正确”、“正心…正大光明”。“正直”指品德:“正确”指方向、指政治(意识形态上的):“正大光明”指行为上的;“正心”指内在的观念、心意之正。一个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些,则他堪为人师,堪为模范。
“学高”
这里学高指一个教师的学问(或说专业知识水平)是广博或高深的,这一点是为人师的基础。我体会这个“学高”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首先是专业基础知识相当扎 实,知识面相当宽。作为一名教师,他要准备面对学生们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少很可能就是超出专业以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传道、解惑的任务。无“道”可传何谈传“道”呢?
其次,较强或比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因为这是解惑的前提之一。
又其次,高超的教学艺术。在这一方面有不少古代大家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就称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种循循善诱的方法就是高超的教学艺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特别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哲学史上,黑格尔称之为“苏格拉底式讽刺”),我这里试举例略作说明。苏的谈话式教学法被称之为“知识的产婆术”,即用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与学生对谈,苏先提出问题,请学生作答,他指出答案的矛盾,请学生再给答案,一直到获得最好答案为止。他(教师)只是一个媒介或一个工具。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到最好的结果。
如:
一位叫欧谛德谟的希腊青年想当政治家,于是苏格拉底便和他讨论“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为启发和帮助欧谛德谟他设计了这一问题:
苏:虚伪应归为“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行。
苏:偷盗、欺骗、奴役应归于什么?
欧:应归于非正义一行,
苏:如果我们的一个将军在战场上极大地惩罚了那些损害了国家利益的敌人,采取了奴役手段,这算是非正义的吗?
欧:不能。
苏:如果将军偷走敌人的财物或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该如何断定?
欧:这是正义的,我说的是欺骗朋友。
苏:那我们讨论一下朋友之间的问题。
欧:倘若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他欺骗士兵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士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你认为这是正义的吗?
欧:这是正义的。
苏:如果一个儿子生病怕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好吃,并把药片放在面包里,结果治好了病,你认为应如何看?
欧:这是正义的。
苏: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枪,这种偷盗属正义的吗?
欧:是正义的!
苏: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可欺骗吗?
欧:我收回我刚才的话。
可以看到孔子和苏格拉底均为启发式教学的模范者,先导者,两人均擅长诱导式教学,均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真正的教育结果的达成离不开教师对职业的敬、对学生的爱,也离不开端正的品行和深博的学问。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尚的爱的事业,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重中之重的是师德。首先,应当对师德有深入的认识。孙中山先生曾经用知行关系来总结人类的发展史,他说:人类早期时代是不知而行的时代,到了文明时代是行而后知的时代,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则是知而后行的时代。没有正确的理论便不会有正确的行动。我想在师德问题上亦不例外。
在我看来,师德是职业道德之一种,属道德范畴。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处理或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规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应当性”(应然性)(应该如此)。它不像法律规范那样具有强制性,属于软规范,由此类推,师德就是调节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一种应然规范。而且这种规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也就是说师德主要是针对广大教师的一种(应然的)规范。
师德所要处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即教育与被教育、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给师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我所体认的师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敬”、“爱”、“正”、“高”,也就是“敬业”、“爱生”、“身正”、“学高”。
“敬业”
“敬业”就是对教师职业心怀敬意。这是一种非常通俗的解释。联系到中国哲学的阐释。“敬”在理学大家朱熹的哲学中是一个极重要概念。朱熹在其理论中提出“主敬”一说,朱熹认为“敬”是修身和为学的一种恒常、专一的态度。朱氏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又说“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主敬”有内外两个方面涵义:一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二是“守此不易”。我把朱熹的话用在教师“敬业”上就是说:教师不应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性有丝毫怀疑,不可妄思。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说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怀有的神圣感、崇敬性要始终不易(不改变),持之以恒,成始成终。
简而言之,敬业对教师来说就是一名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的崇高感、神圣性始终不渝地保持下去。
“爱生”
如果“敬业”主要针对教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说,“爱生”就是针对教育的对象即学生而言的。这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爱意,而且应当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大致平等的爱。在教育问题上,绝大多数教育家均主张要给学生平等的爱,如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卢梭曾经讲: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欲即“自爱”。作为一名教师当然也不能免,但应当“扩张自爱而爱他人”,并说“扩张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成为道德”。儒家也讲:推己及人。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首先就应当以“佛祖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我这里讲一个佛祖的小故事:
去过寺庙的人如果留心的话,通常会发现: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便是笑容可掬的弥勒;再往后看,则是黑口黑脸、面色阴沉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两人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
弥勒热情好客,快乐无忧,所以前来进香的人络绎于途,但他什么也不在乎,丢三落四,疏于理财,致使庙宇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弄得进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看香火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宇里面,由弥勒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就让他负责财务,严格管理。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香火大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佛祖的眼里,庙里没有一个废人,关键是如何合理用好每一个人,扬长避短。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至善至美的人。某一个人从一个角度看是长,从另一个角度看是短;在一个环境里是长,在另一个环境里是短。其实所有宗教、文化大家无不如此看待众生、看待万物:中国儒家讲人人可以成尧舜,“物物皆太极”;道家讲人人可以成神成仙,道在屎溺;佛家讲人人可以成佛,万物皆有佛性。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用爱自己孩子之心来爱学生,那我想这些学生个个可爱,个个聪明,个个有长处,当然也会个个有不足。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用“自爱”之心来爱学生们,那么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怎样呢?
只有我们爱学生,学生们才会亲近老师,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爱”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身正”
“身正为范”,“行为世范”,这是针对教师个人自身的人格来说的。对于这一点老师们都十分熟悉。这里还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师与生)两个方面来说:
从受教育者(即学生)来说,人皆有模仿之本能,按卢梭的说法,人能模仿这本是好的品性或习性,但如果不施加好的影响,则往往就趋向恶。讲这个意思是提醒教育者注意:应该给学生们提供些什么值得模仿的东西?
从教育者来说,你期望受你影响的学生是一个有教养(有知识)的高尚的人,那你就要先造就自己。卢梭在《爱弥尔》这本书里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时候)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里讲到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时,有一段话可以非常贴切地说明师生之间的影响关系。
他说: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人民出版社198 5年版)
亦即“身正为范”,“范”当然指模范、范本、榜样。“身”指教师自身、“我自身”;“正”指“正直”,“正确”、“正心…正大光明”。“正直”指品德:“正确”指方向、指政治(意识形态上的):“正大光明”指行为上的;“正心”指内在的观念、心意之正。一个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些,则他堪为人师,堪为模范。
“学高”
这里学高指一个教师的学问(或说专业知识水平)是广博或高深的,这一点是为人师的基础。我体会这个“学高”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首先是专业基础知识相当扎 实,知识面相当宽。作为一名教师,他要准备面对学生们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少很可能就是超出专业以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传道、解惑的任务。无“道”可传何谈传“道”呢?
其次,较强或比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因为这是解惑的前提之一。
又其次,高超的教学艺术。在这一方面有不少古代大家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就称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种循循善诱的方法就是高超的教学艺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特别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哲学史上,黑格尔称之为“苏格拉底式讽刺”),我这里试举例略作说明。苏的谈话式教学法被称之为“知识的产婆术”,即用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与学生对谈,苏先提出问题,请学生作答,他指出答案的矛盾,请学生再给答案,一直到获得最好答案为止。他(教师)只是一个媒介或一个工具。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到最好的结果。
如:
一位叫欧谛德谟的希腊青年想当政治家,于是苏格拉底便和他讨论“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为启发和帮助欧谛德谟他设计了这一问题:
苏:虚伪应归为“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行。
苏:偷盗、欺骗、奴役应归于什么?
欧:应归于非正义一行,
苏:如果我们的一个将军在战场上极大地惩罚了那些损害了国家利益的敌人,采取了奴役手段,这算是非正义的吗?
欧:不能。
苏:如果将军偷走敌人的财物或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该如何断定?
欧:这是正义的,我说的是欺骗朋友。
苏:那我们讨论一下朋友之间的问题。
欧:倘若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他欺骗士兵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士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你认为这是正义的吗?
欧:这是正义的。
苏:如果一个儿子生病怕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好吃,并把药片放在面包里,结果治好了病,你认为应如何看?
欧:这是正义的。
苏: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枪,这种偷盗属正义的吗?
欧:是正义的!
苏: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可欺骗吗?
欧:我收回我刚才的话。
可以看到孔子和苏格拉底均为启发式教学的模范者,先导者,两人均擅长诱导式教学,均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真正的教育结果的达成离不开教师对职业的敬、对学生的爱,也离不开端正的品行和深博的学问。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尚的爱的事业,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