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择业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某高校对2003届3932名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74.25%的学生选择沿海城市,19.3%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只有1.12%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及边远地区工作。70%的毕业生希望月薪在1500元以上,40%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之所以就业压力大,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这个“独木桥”,必将导致一般单位“吃不饱”。一句话,问题出在“择业观念上”。有些大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
1.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
3.依赖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判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4.攀比心理。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又后悔不已。
5.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心态。由于大学生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不成熟,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
以上种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不正确的择业意识及心态,有悖于国家、人民的期望与要求,尤其是加大了就业难度。鉴于此,我认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青年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都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希望在未来的职业中做一番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出了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但是,大学生本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及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确立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观念,克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大城市化”倾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正如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指出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3.转变择业观念。大学生转变择业观,不仅是社会的呼唤,也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转变择业观,能够调整人才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由此可见,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只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才能解决就业难的现状,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据某高校对2003届3932名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74.25%的学生选择沿海城市,19.3%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只有1.12%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及边远地区工作。70%的毕业生希望月薪在1500元以上,40%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之所以就业压力大,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这个“独木桥”,必将导致一般单位“吃不饱”。一句话,问题出在“择业观念上”。有些大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
1.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浓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
3.依赖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判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4.攀比心理。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又后悔不已。
5.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心态。由于大学生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不成熟,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
以上种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不正确的择业意识及心态,有悖于国家、人民的期望与要求,尤其是加大了就业难度。鉴于此,我认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青年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都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希望在未来的职业中做一番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出了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但是,大学生本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及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确立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观念,克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大城市化”倾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正如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指出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3.转变择业观念。大学生转变择业观,不仅是社会的呼唤,也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转变择业观,能够调整人才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由此可见,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只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才能解决就业难的现状,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