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如何把研究性学习渗入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去,是我们每位生物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专题研究的层面上,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开展课题研究。而对于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认识甚少。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初步的探讨。
  一、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探究,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诱导学生透过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学习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作为基础教育,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且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课堂教学内容是核心和重点,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和重点。而且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次,鉴于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指导学生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教师加以启发、指导,师生共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实际上,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的发现过程。其基本教学程序如下: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②引出假设或猜想;③实验探究,验证、论证;④归纳结论,应用提高。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但它并非是模式化的,首先表现在不是每一个问题的探究都需要这几个阶段;其次,每一个探究的过程并不都是依照这样的流程刻板地展开的,有时,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整方案、不断完善假设的过程。总体而言,经历探究的整个阶段的,可称为完整的探究。专题研究性学习实质上就是这类完整的探究活动。而在课堂教学中,较多的是某些片断的探究。所以,教师可以在这个大的指导方向下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程序。
  1.生物科学发展史的课堂教学
  生物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些发现中给人们以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启迪,高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了部分经典的生物科学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的遗传试验等。我在课堂上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的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以下几个实验:(1)对于普里斯特利实验,我让学生把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即补充对照实验);(2)对于萨克斯实验,我通过逆推法让学生理解每一步操作的原理:如何检验叶片在光下产生了淀粉?(用碘液或碘蒸气)→可是叶片的绿色会干扰实验的呈色反应,怎么办?(脱色处理)→用什么试剂?为什么?(酒精,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酒精?(酒精容易挥发和燃烧)→怎样做才能说明叶片中的淀粉是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叶中原有的有机物)→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3)对于恩格尔曼实验,我重在让学生分析选材的巧妙性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的严谨性;(4)对于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我重点让学生领悟同位素标记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学会了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还认识到任何一个重大科学发现都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科学发现就在“偶然”之中或“司空见惯”之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多问为什么。熟悉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之一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对照实验,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学会怎样探究。如在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时,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三个实验,一环扣一环,一步步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又如在孟德尔的遗传试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孟德尔总结出两大遗传定律的过程,更能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2.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课堂教学
  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不但感到枯燥无味,还不易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要在学生兴趣上寻求突破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思维的最佳情景,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对于tRNA的作用特点,我先故意说错某一tRNA携带的氨基酸,让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及查阅课本,让学生弄清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由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决定的,而不是由tRNA上的反密码子决定,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又如“体液调节”这一节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重要激素的生理功能。如果教师直接出示课本中的内容,学生肯定觉得复杂且难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部分内容,我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先出示人体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病症挂图,如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甲亢等病症,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内容上来。我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这些病的了解程度,补充了这些病的病症,进而提出问题:这些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这里所说的探究性活动,就不是做实验了,而是查阅课本内容,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归纳总结。如理解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时,我让学生分析呆小症的症状——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这些病症掌握了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也学会了联系这些病症来记忆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法——文献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生物学知识,而且学会了阅读,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探究性实验的课堂教学
  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探究性实验,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这些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三个实验的各个基本程序教材都给出了,只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讨论、归纳,而“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就完全由学生来独立完成了。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一步步地学会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我在课堂教学中,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进行这些探究性实验。
  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大纲的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场所、实验条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实验。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我在安排学生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准备了相关实验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对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个实验,虽然教材中有实验步骤,但是我鼓励学生可以另想操作方法,看看实验是否成功,不成功的寻找理由,从而理解教材那样安排实验步骤的原因。还有,让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且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去探索、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方案的优劣及改进等方面上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一实验,课本上要求用0.3g/mL的蔗糖溶液,我提出可不可以改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或同浓度的其他溶液(如KNO3溶液)来替代?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解答,同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可用同种方法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发现”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体验还是对能力及情感的培养,甚至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课堂上学生的“研究”还只是科学家研究的模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尚不够严谨和规范,所谓的成果也多是已有知识和结论的“再发现”。但学生运用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和团队精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最有效地突出。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创新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它是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众所周知,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在经济上沦为落后的国家,但她非常重视对国民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所以能够创造很多领先世界的新产品,取得很多专利权,使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经济得到了恢复,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那我们肩负祖国未
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共十五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排在第一章第五节,是在继初中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元不等式的知识,在数学知识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集合的综合题是高考的热门考题,几乎每年高考都有这类题型,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是上好这个知识点的最佳方法.    一、用数形结合法引入课题,就能使学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通过朗读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是一门读的学科,文章读透了,读通了,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法。只有读好了,学生才能进入角色,置身于作品的情景之中,和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怎样才能有效地强化他们“从无声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能力转换呢?从小学生心理发
一、目前农村初中语文开放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以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本校初一至初三部分班级共250名学生、本校及周边农村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100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并归纳出了目前农村初中开放性语文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内容方面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局限于教材,封闭、保守、单一、枯燥无味,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脱离了社会生活。教师以课本为中心,抱着课本、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体系不健全,对培训长期性的认识不到位;培训管理有漏洞,培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激励措施,未能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企业中员工培训长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员工培训机制 培训管理 培训投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高层
当前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如何让英语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入手,把教师的爱心融入对学生的评价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充满爱心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热情,激发学生信心,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充满爱心的评价应该放大优点,缩小缺点。    一、放大优点    每一个学
摘要:裂缝极易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出现,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时认真组织施工,最终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降温养护 浇筑方案  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施工中要严格施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保证施工
由于目前珠江口水域的水上VHF应用中存在着盲目使用大功率发射、不分区域使用全向天线覆盖和扩大频率使用范围等问题,使得珠江口水域的水上VHF频率应用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本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课堂上学生感到意犹未尽的效果,这是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做到的事情。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笔者谈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起    1.首先要提高自身品德和业务素养  作为人民教师,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这四个字,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
就其规模和力量而言,中国已经对世界安全与发展的走向具有了重大的影响。职是之故,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内政外交的走向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实属正常。11月8日,胡锦涛作的十八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