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审美教育往往被排斥在语文教育之外,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不仅达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而且也失去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相反,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即语文教学有了审美教育这一灵魂,按照美的规律动作起来,将会更增加其形象性和生动性,更有效地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一、在对比中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课文,才能打下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理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形象的美丑也在相互对比中显视。如读《落花生》时,理解父亲的那段话“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使用的东西。”从而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通过鉴赏,提高了认识,明白了心灵美的重要性。
再如,课文《奴隶英雄》通过奴隶主和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不同表现,歌颂了斯巴达克的无畏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奴隶主们的丑恶。这个课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生动、感人,教学时可抓住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和反衬与分析,剖析善与恶、美与丑。让学生在反差中认识,体验和评判。这样学生不仅对形象美有了感受,而且通过体验和评判,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愉悦。
二、启发想象,体味意境美。
审美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发达的想象,联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课文中的优秀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但是小学生毕竟受知识、阅历的局限,要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1)凭借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2)根据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想象;(3)联系自己的熟悉的有关情景展开想象。
如《草原》中写羊群在小丘上“上上下下”真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向老舍先生学生,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像碧蓝的天空中撒下千万朵白莲。”有的说:“……像蔚蓝色的大海上飘着点点白帆。”
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好的理解和创造,即使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不同程度地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言外之喜。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丰富语言库存。
1、琢磨富有個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它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讲合适而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及至思想品质之美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这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欣赏优美的句子。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占了一定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散文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而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把桂林山水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这类句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3、推敲传神的词语。无论是古代的诗词,还是现代的散文,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词语的传神,它的精妙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这里的“铺”字不但形象地将夕阳斜照的情景写话了,而且透过这个词可以看到诗人一改前人悲秋之气,抒发赞秋之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去寻找这些传神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这个字词。
《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鲜明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榕树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教师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其中的妙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贯穿于学习语言的全过程,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渗透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语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并且有机地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把知识与情感统一起来。
那么,怎样诵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一些朗读技巧。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磨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情感,从而举一反三。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理解到想象,由体验到评判,才能更好地阅在读中进行了美育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在对比中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课文,才能打下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理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形象的美丑也在相互对比中显视。如读《落花生》时,理解父亲的那段话“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使用的东西。”从而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通过鉴赏,提高了认识,明白了心灵美的重要性。
再如,课文《奴隶英雄》通过奴隶主和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不同表现,歌颂了斯巴达克的无畏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奴隶主们的丑恶。这个课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生动、感人,教学时可抓住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和反衬与分析,剖析善与恶、美与丑。让学生在反差中认识,体验和评判。这样学生不仅对形象美有了感受,而且通过体验和评判,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愉悦。
二、启发想象,体味意境美。
审美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发达的想象,联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课文中的优秀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但是小学生毕竟受知识、阅历的局限,要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1)凭借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2)根据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想象;(3)联系自己的熟悉的有关情景展开想象。
如《草原》中写羊群在小丘上“上上下下”真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向老舍先生学生,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像碧蓝的天空中撒下千万朵白莲。”有的说:“……像蔚蓝色的大海上飘着点点白帆。”
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好的理解和创造,即使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不同程度地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言外之喜。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丰富语言库存。
1、琢磨富有個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它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讲合适而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及至思想品质之美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这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欣赏优美的句子。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占了一定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散文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而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把桂林山水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这类句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3、推敲传神的词语。无论是古代的诗词,还是现代的散文,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词语的传神,它的精妙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这里的“铺”字不但形象地将夕阳斜照的情景写话了,而且透过这个词可以看到诗人一改前人悲秋之气,抒发赞秋之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去寻找这些传神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这个字词。
《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鲜明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榕树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教师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其中的妙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贯穿于学习语言的全过程,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渗透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语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并且有机地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把知识与情感统一起来。
那么,怎样诵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一些朗读技巧。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磨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情感,从而举一反三。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理解到想象,由体验到评判,才能更好地阅在读中进行了美育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