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图书馆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做好全国88Il万老年人服务工作的问题。本文从图书馆为老年人服务的现收入手分析了老年人对图书馆各种需求以及图书馆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老龄社会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技术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趋于严重。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与199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一组数据表明我国已进人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如何为老年人服务更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今,青少年情绪问题已普遍受到大家关注,但银发族的情绪问题却没有受到重视。城市中有多少不快乐的老年人,你知道吗?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光要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不飙车、吸毒、性泛滥,他们情绪问题虽然不致影响社会秩序,但社会如果不为老年人安排情绪的出口,无疑地,老、中两代将互以情绪虐待对方、浪费许多社会成本。发放敬老金固然人人欢喜,但照顾老人情绪,才是当务之急。那么,谁来为鞠躬尽瘁的老人们“领唱”呢?公共图书馆作为大众服务单位,应高瞻远瞩。甘当“领唱”人。及时调整工作方计,为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供全方位服务。
1、周书馆为老年人服务的必要性
首先,生活中,有许多老年人得了“退休综合症”。他们很难适应生命轨迹的改变,于是成了精神上的孤独者,或是生活中的寂寞群落,他们对晚年生活失去了信心,只能用愁苦和孤寂的心境来打发那些无趣无聊的日子。日久天长难免产生心理疾患。因此。图书馆人要勇于挑重担,积极开创为老年人服务的新领域,以改变国人一惯重健身,轻养心的理念,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晚年生活目标。
其二,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不乏生活的积极进取者,他们精神抖擞,老当益壮,成为老有所为的精英。本来老年人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积累不少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加之他们老有所学,很有可能大器晚成.用生命谱写人生的交响曲,晚年成为最辉煌的乐章。因此,他们需要图书馆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为他们找到积极的第二人生服务。
其三,中国有句古话:“家有老,是个宝。”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图书馆大力提倡为老年人服务,肯定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可以相信,老年人将成为21世纪图书馆最广大最固定的读者群之一。
2、图书馆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图书馆应针对不同老年人的现状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有些老人学有专长、学识丰富,想发挥余热;有些老人孤苦无助。
2.1 为老年人挑战孤独服务: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老”的家庭越来越多了。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比例已占了一半以上,老人的孤寂问题越来越突出。有数据统计表明:在老年人所有精神疾患中,由于孤独闭塞而导致的比例高达67%,社会在呼唤给予老年人更多情感上的关爱!
作为读者精神家园的图书馆,应该伸出温暖的臂膀接纳老年读者,为老年读者提供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服务。可以集中适合老年人看的图书、报刊(如热点新闻、人物传记、古典文学、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等等),开辟老年阅览室。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要求.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和培训班。如老年人饮食保健专题讲座。专家谈中老保健专题讲座;书画、老年英语、计算机使用技术、网上冲浪等培训班。还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书评及评选优秀读者活动、老年人阅读心得专题报告会。老年人读书成果展、书画比赛等以增强老人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扩大老年读者群的目的。
2.2 与医院图书馆联合,开展图书疗法,为那些老年病人战胜疾病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即养心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患具有隐蔽性、持续性等特点。由于老年人属于相对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疾患容易成为精神障碍的诱因,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另外,据专家研究表明,疾病的治疗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心宽体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图书疗法在我国图书馆界是一个新的领域,图书馆要想在这方面为老年人作好工作,还需要不懈努力。除了可开设图书疗法阅览室外,还可开设老年心理咨询中心、音乐欣赏室等设施,使老年读者有病养病,无病养心。
2.3 为学有专长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服务。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的确。社会参与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需要。图书馆可以聘请一些有能力、学识渊博或者某一方面有专长的老年人到某个部门当义工(志愿者)。如咨询员等。其实,这种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节省了图书馆的开支,另一方面.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解决了老有所为的问题。
2.4 与社区老年人服务活动形成网络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发展社区养老不仅仅是当代老年人的呼唤,也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而社区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空间,也是离老年人最近的公共领域,又是老人参与社会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因此图书馆应该走与社区联合的路子,把服务引伸到社区。融入到社区活动中,并与之形成网络,成为社区的信息中心,以便随时随地为老年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与社区联合,可以更方便地上门为残疾老人服务,使他们享有与健康人同等、乃至更优质的服务。
2.5 为老年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成为老年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老龄工作得到了加强,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老年科研方面,世界老年科学已有了上百年历史,我国老年学研究起步晚,理论落后于实践。有专家指出,加快老年科研刻不容缓。因此。图书馆作为信息的心和文化教育机构,有义务为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社会化,产业化收集并提供各种信息资料;为老年学研究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实践不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老年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3、提高图书馆员为老年人服务的素质
老年读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读者群,他们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丰富,颇具时代特色。同时,老年人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有时甚至束手无策,从而出现了自悲感和失落感。加之其中不乏智障和身有疾患者。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为老年人服务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要懂得图书馆业务知识,而且要特别加强对图书馆员的老年心理学、老年医学护理学知识等培训。图书馆员为老年读者要用“心”服务,在老人眼中图书馆员应该胜似亲人。
加强老年文化工作,发展老龄教育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就得形成一整套规范完善的服务设施,而不能靠一时一事的行善。因此,图书馆应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作为服务方向。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老龄社会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技术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趋于严重。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与199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一组数据表明我国已进人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如何为老年人服务更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今,青少年情绪问题已普遍受到大家关注,但银发族的情绪问题却没有受到重视。城市中有多少不快乐的老年人,你知道吗?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光要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不飙车、吸毒、性泛滥,他们情绪问题虽然不致影响社会秩序,但社会如果不为老年人安排情绪的出口,无疑地,老、中两代将互以情绪虐待对方、浪费许多社会成本。发放敬老金固然人人欢喜,但照顾老人情绪,才是当务之急。那么,谁来为鞠躬尽瘁的老人们“领唱”呢?公共图书馆作为大众服务单位,应高瞻远瞩。甘当“领唱”人。及时调整工作方计,为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供全方位服务。
1、周书馆为老年人服务的必要性
首先,生活中,有许多老年人得了“退休综合症”。他们很难适应生命轨迹的改变,于是成了精神上的孤独者,或是生活中的寂寞群落,他们对晚年生活失去了信心,只能用愁苦和孤寂的心境来打发那些无趣无聊的日子。日久天长难免产生心理疾患。因此。图书馆人要勇于挑重担,积极开创为老年人服务的新领域,以改变国人一惯重健身,轻养心的理念,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晚年生活目标。
其二,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不乏生活的积极进取者,他们精神抖擞,老当益壮,成为老有所为的精英。本来老年人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积累不少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加之他们老有所学,很有可能大器晚成.用生命谱写人生的交响曲,晚年成为最辉煌的乐章。因此,他们需要图书馆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为他们找到积极的第二人生服务。
其三,中国有句古话:“家有老,是个宝。”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图书馆大力提倡为老年人服务,肯定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可以相信,老年人将成为21世纪图书馆最广大最固定的读者群之一。
2、图书馆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图书馆应针对不同老年人的现状提供相应的服务。因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有些老人学有专长、学识丰富,想发挥余热;有些老人孤苦无助。
2.1 为老年人挑战孤独服务: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老”的家庭越来越多了。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比例已占了一半以上,老人的孤寂问题越来越突出。有数据统计表明:在老年人所有精神疾患中,由于孤独闭塞而导致的比例高达67%,社会在呼唤给予老年人更多情感上的关爱!
作为读者精神家园的图书馆,应该伸出温暖的臂膀接纳老年读者,为老年读者提供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服务。可以集中适合老年人看的图书、报刊(如热点新闻、人物传记、古典文学、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等等),开辟老年阅览室。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要求.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和培训班。如老年人饮食保健专题讲座。专家谈中老保健专题讲座;书画、老年英语、计算机使用技术、网上冲浪等培训班。还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书评及评选优秀读者活动、老年人阅读心得专题报告会。老年人读书成果展、书画比赛等以增强老人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扩大老年读者群的目的。
2.2 与医院图书馆联合,开展图书疗法,为那些老年病人战胜疾病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即养心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患具有隐蔽性、持续性等特点。由于老年人属于相对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疾患容易成为精神障碍的诱因,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另外,据专家研究表明,疾病的治疗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心宽体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图书疗法在我国图书馆界是一个新的领域,图书馆要想在这方面为老年人作好工作,还需要不懈努力。除了可开设图书疗法阅览室外,还可开设老年心理咨询中心、音乐欣赏室等设施,使老年读者有病养病,无病养心。
2.3 为学有专长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服务。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的确。社会参与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需要。图书馆可以聘请一些有能力、学识渊博或者某一方面有专长的老年人到某个部门当义工(志愿者)。如咨询员等。其实,这种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节省了图书馆的开支,另一方面.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解决了老有所为的问题。
2.4 与社区老年人服务活动形成网络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发展社区养老不仅仅是当代老年人的呼唤,也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而社区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空间,也是离老年人最近的公共领域,又是老人参与社会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因此图书馆应该走与社区联合的路子,把服务引伸到社区。融入到社区活动中,并与之形成网络,成为社区的信息中心,以便随时随地为老年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与社区联合,可以更方便地上门为残疾老人服务,使他们享有与健康人同等、乃至更优质的服务。
2.5 为老年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成为老年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老龄工作得到了加强,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老年科研方面,世界老年科学已有了上百年历史,我国老年学研究起步晚,理论落后于实践。有专家指出,加快老年科研刻不容缓。因此。图书馆作为信息的心和文化教育机构,有义务为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社会化,产业化收集并提供各种信息资料;为老年学研究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实践不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老年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3、提高图书馆员为老年人服务的素质
老年读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读者群,他们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丰富,颇具时代特色。同时,老年人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有时甚至束手无策,从而出现了自悲感和失落感。加之其中不乏智障和身有疾患者。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为老年人服务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要懂得图书馆业务知识,而且要特别加强对图书馆员的老年心理学、老年医学护理学知识等培训。图书馆员为老年读者要用“心”服务,在老人眼中图书馆员应该胜似亲人。
加强老年文化工作,发展老龄教育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就得形成一整套规范完善的服务设施,而不能靠一时一事的行善。因此,图书馆应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作为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