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但由于地下室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其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施工工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并且加强个别节点的施工过程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1混凝土原材料
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 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1.2混凝土拌制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1.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 cm~18 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2.混凝土浇筑工艺
墙体浇筑方面:
2.1底板混凝土浇筑
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 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
2.2外墙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 mm~600 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3.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
3.1在砼防水导墙施工过程中,一般在导墙部位做钢板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在采用止水条施工时,部分施工队在打砼时采用30*30的企口的作法,此种做法不易施工,并且质量不好控制。我在平时的施工中,采用砼初凝前在砼内放置50mm长的钢钉,钉帽向下外露25mm、间距700mm,然后把止水条固定在上面。
3.2如果底板后浇带使用止水钢板,施工中常规都倒扣着安装,此作法在后浇混凝土时在钢板底下形成一个气泡空间,对防水产生不利因素。把止水钢板反向上安装,能解决此问题。
3.3在底板SBS防水施工过程中,按规定底边的阴角部位要求做成八字角或用圆弧过度,施工圆弧角可采用光滑的酒瓶底进行刮抹平顺比较方便。
3.4施工过程中检查钢板止水带焊缝,一般仅是从观感方面进行,不能绝对保证焊缝是否焊密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汽油在焊缝的一面用毛笔刷一侧,过一段时间另一侧出现油渍的现象,就证明焊缝不严。时间长了,汽油能够挥发掉,不会污染止水带。
3.5铺贴前的准备工作。在铺贴卷材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永久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测试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 %时再施工,确保垫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 1 ㎡的卷材平铺基层上,2 h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
3.6涂刷基层处理剂(胶粘剂) 。涂刷胶粘剂时要均匀一致,不能反复涂刷,不能空白,其厚度2 mm左右。
3.7防水卷材铺贴要求。
3.7.1防水卷材施工随混凝土垫层施工流水段进行,且遵循先附加层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处应交叉接缝接,缝应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 mm 处;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阴阳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附加层应按加固处的形状仔细粘贴紧密;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立面应采用满粘法铺贴;遇沉降缝处,要留出沉降量,并采用点粘法铺贴,阴阳角处要保持合理的弧度;卷材保护层施工时,谨防防水层受损害,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且上下两层卷材不可相互垂直铺贴,并用盖缝条或密封材料将接缝处密封,以防渗漏隐患。
3.7.2防水卷材铺贴结束后,应尽快抹 25 mm 左右1∶3 水泥砂浆保护层;铺贴在永久保护墙内侧的防水卷材是外防内贴法,因此也应在其内侧抹 15 mm左右的 1∶3 水泥砂浆保护层。
4.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4.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施工缝浇筑时,应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 mm~50 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4.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 mm厚的钢板,直径80 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 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4.3穿墙管道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 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4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是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它的作用是为了适应工程结构的不断伸缩、沉降、位移和变形,以避免结构物的损坏。如变形缝一旦渗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导致工程环境恶化,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4.5具体措施
4.5.1应清除变形缝内杂物,排干明水;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 mm~100 mm;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即干铺石子一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封堵。
4.5.2注浆顺序为先底扳后侧墙,每根管注浆要求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
4.5.3注浆管底伸到干铺石子注浆层底,在上层封堵材料凝固强度达到前,起到导排渗水、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
4.5.4上层封堵材料强度已经达到,则从此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最后按设计要求在变形琏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确认不再从管口渗水时,用气焊烧平注浆管。■
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1混凝土原材料
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 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1.2混凝土拌制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1.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 cm~18 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2.混凝土浇筑工艺
墙体浇筑方面:
2.1底板混凝土浇筑
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 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
2.2外墙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 mm~600 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3.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
3.1在砼防水导墙施工过程中,一般在导墙部位做钢板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在采用止水条施工时,部分施工队在打砼时采用30*30的企口的作法,此种做法不易施工,并且质量不好控制。我在平时的施工中,采用砼初凝前在砼内放置50mm长的钢钉,钉帽向下外露25mm、间距700mm,然后把止水条固定在上面。
3.2如果底板后浇带使用止水钢板,施工中常规都倒扣着安装,此作法在后浇混凝土时在钢板底下形成一个气泡空间,对防水产生不利因素。把止水钢板反向上安装,能解决此问题。
3.3在底板SBS防水施工过程中,按规定底边的阴角部位要求做成八字角或用圆弧过度,施工圆弧角可采用光滑的酒瓶底进行刮抹平顺比较方便。
3.4施工过程中检查钢板止水带焊缝,一般仅是从观感方面进行,不能绝对保证焊缝是否焊密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汽油在焊缝的一面用毛笔刷一侧,过一段时间另一侧出现油渍的现象,就证明焊缝不严。时间长了,汽油能够挥发掉,不会污染止水带。
3.5铺贴前的准备工作。在铺贴卷材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永久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测试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 %时再施工,确保垫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 1 ㎡的卷材平铺基层上,2 h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
3.6涂刷基层处理剂(胶粘剂) 。涂刷胶粘剂时要均匀一致,不能反复涂刷,不能空白,其厚度2 mm左右。
3.7防水卷材铺贴要求。
3.7.1防水卷材施工随混凝土垫层施工流水段进行,且遵循先附加层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处应交叉接缝接,缝应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 mm 处;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阴阳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附加层应按加固处的形状仔细粘贴紧密;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立面应采用满粘法铺贴;遇沉降缝处,要留出沉降量,并采用点粘法铺贴,阴阳角处要保持合理的弧度;卷材保护层施工时,谨防防水层受损害,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且上下两层卷材不可相互垂直铺贴,并用盖缝条或密封材料将接缝处密封,以防渗漏隐患。
3.7.2防水卷材铺贴结束后,应尽快抹 25 mm 左右1∶3 水泥砂浆保护层;铺贴在永久保护墙内侧的防水卷材是外防内贴法,因此也应在其内侧抹 15 mm左右的 1∶3 水泥砂浆保护层。
4.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4.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施工缝浇筑时,应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 mm~50 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4.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 mm厚的钢板,直径80 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 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4.3穿墙管道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 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4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是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它的作用是为了适应工程结构的不断伸缩、沉降、位移和变形,以避免结构物的损坏。如变形缝一旦渗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导致工程环境恶化,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4.5具体措施
4.5.1应清除变形缝内杂物,排干明水;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 mm~100 mm;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即干铺石子一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封堵。
4.5.2注浆顺序为先底扳后侧墙,每根管注浆要求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
4.5.3注浆管底伸到干铺石子注浆层底,在上层封堵材料凝固强度达到前,起到导排渗水、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
4.5.4上层封堵材料强度已经达到,则从此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最后按设计要求在变形琏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确认不再从管口渗水时,用气焊烧平注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