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数学教学应当基于课程视野来设计。以课程超越课堂,必须回归到课程的逻辑起点去反思“谁来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数学实验课程,可让儿童数学教学从“驭人之术”走向“成人之美”。
【关键词】课程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当下的数学教学,渐渐呈现出了一种精致化的教学取向。细化的教学目标、程式化的教学流程、精细化的细节处理使得教学越来越精细流畅。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却呈现出一种“被学习”的无奈与窘迫。课堂教学的过度精细,其本质却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放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完全被教师驾驭,没有真正参与课程,更没有设计课程、创造课程。数学教学如何从“驭人之术”转变为“成人之美”,一个重要的思路是:以课程的理念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回归到课程的原初起点时,我们不禁要问:“谁来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当我们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儿童的数学学习时,我们就有可能突破制约数学教学改革的瓶颈。
一、谁来学——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主体考量
学习当然是学生的学习,这似乎是一个自明的问题。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学习主体的被遮蔽、被遗忘和被缺席的现象。一些教师从“自我”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而没有能够关注儿童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是高估儿童的数学认知就是低估儿童的数学认知,以至于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学生已经会了的教师仍然在教,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还在教,学生需要教师讲的教师偏偏没有讲。如此,虽然教师以为自己教了,其实并没有教,至少在学生的意义上教师没有教。“教”与“学”自说自话、形如路人。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相遇问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在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画图、列表整理出题目的信息,学生按照直观的示意图列出了算式,解决了问题之后,就给学生出示了“追及问题”,硬生生地概括出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并且将两种数量关系进行对比。应该说,教师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导致了学生只是表象性地认识了相遇问题,没有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作深度思考,因而学生在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时很茫然,显得不知所措。其实,如果教师放慢教学的脚步,引导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作深度考量,学生解决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如在相遇问题中,甲乙双方的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什么?生活中的相遇问题都是这样的吗?你准备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吗?等等。只有能够自行概括出数量关系,学生才能对相遇问题有着精准的把握。教学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画图、操作等。
再如,另一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由于教师低估了儿童的操作能力,在课堂上一再教儿童什么是对折、怎样对折,导致儿童在探究圆的特征时采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对折法”,对于“参照法”“推理法”甚至“测量法”都毫无涉猎。学生的数学探究呈现出万马齐喑的局面。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全班交流中进行小结提升。同样是执教《圆的认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在教学中用一个大问题——“长方形的大小由长和宽决定,正方形的大小由边长决定,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数学探究之中。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发现了半径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进而通过半径的意义过渡到半径的特征。学生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如测量法、对折法、推理法、旋转法(即用量角器画半径)、参照法(即用线去量),等等。学生的探究过程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过程。
二、学什么——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内容考量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张奠宙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基于学生立场,笔者认为,其实“学生学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常常混淆数学课程知识与数学教材知识,将教材知识误解为课程知识,其结果是教学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呆板。课程知识是什么?课程知识是数学的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等。教材知识是什么?教材知识是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等。显然,儿童应该学习的是课程知识。但教学中教师“教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诚然,教材永远是教学最为核心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最好的载体,但却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是唯一的载体,更不能被捧为圣经、奉为圭臬。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样本、一个引子。
例如《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教材上的例题3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小朋友到超市购买冷饮,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由于带了单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运用了教材例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将0.8元转化成8角、0.6元转化成6角,由于8角大于6角,进而得出0.8元>0.6元。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改编,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简化、同时去掉单位,即让学生比较0.8和0.6。这一改动,让例题具备较强的张力和召唤力,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经验被激发起来了。有学生将小数后添上单位进行比较,如0.8米是8分米、0.6米是6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有学生画图比较,他们有的用长方形表示“整数1”,将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和6份,显然0.8大于0.6;有学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通过数轴,学生直观地发现0.8大于0.6。有学生化成同分母分數进行比较,如0.8是十分之八、0.6是十分之六,十分之八大于十分之六,所以0.8大于0.6。应该说,教材的改变让学生突破了既有的框架,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解决经验主动地解决问题,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人类实践的智慧结晶,教材是永远的核心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功用。但无可否认,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数学教学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必对教材顶礼膜拜。要消除教材的权威主义,超越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感受。教师要树立数学课程开发意识,以数学课程目标为指引,对数学教材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补充、删减甚至另起炉灶,进而创造更适合儿童、更匹配儿童学情的数学课程。
三、怎么学: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方式考量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生所谓的“钟摆现象”:一是教师教的越位,二是教师教的缺席。无论是教师教的越位还是教的缺席都是教师对学生认知把脉的偏差。换言之,教师没有能够立足于儿童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或是低估了儿童,或是高估了儿童。为此,教师的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从儿童出发,理解儿童、顺应儿童。进而能够理性地对待儿童的数学探究方式、认知方式,教师对儿童“应该怎样学”,应该“学到怎样的程度”等都要有理性的认识。儿童的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是,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应该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机械式”的,而应该是有意义的。数学教学不能沦落为少数“精英”展示的舞台,让其他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应当研究、发掘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
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在学生会读写小数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各自方式建构小数的意义。于是有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0.3元,有学生用操作的方法表示0.3元;有学生画的是线段图,有学生画的是长方形图,有学生画的是圆;有学生用学具操作,有学生用小棒操作,有学生剪纸操作……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深度比较、建构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和操作,仅仅可以表示03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有学生认为可以表示0.3米,在表示的过程中线段更适合,因为0.3米是长度单位;有学生认为可以表示0.3天,有学生却认为不可以用0.3天表示,因为将1天平均分成3份没有意义,但有学生立即反驳,认为只要将1天平均分成10份,不需要具体表示每一份是多少小时,所以3份就是0.3天……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操作、讨论和交流中建构着小数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对小数意义的深度探究,学生发现小数中也有“满十进一”的写数规则。
数学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让学生与课程处于积极互动之中。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教学必须还学于生,在动手实验中让课程与学生经验有效对接,从而让学生不断地适应课程、创生课程。
【关键词】课程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当下的数学教学,渐渐呈现出了一种精致化的教学取向。细化的教学目标、程式化的教学流程、精细化的细节处理使得教学越来越精细流畅。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却呈现出一种“被学习”的无奈与窘迫。课堂教学的过度精细,其本质却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放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完全被教师驾驭,没有真正参与课程,更没有设计课程、创造课程。数学教学如何从“驭人之术”转变为“成人之美”,一个重要的思路是:以课程的理念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回归到课程的原初起点时,我们不禁要问:“谁来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当我们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儿童的数学学习时,我们就有可能突破制约数学教学改革的瓶颈。
一、谁来学——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主体考量
学习当然是学生的学习,这似乎是一个自明的问题。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学习主体的被遮蔽、被遗忘和被缺席的现象。一些教师从“自我”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而没有能够关注儿童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是高估儿童的数学认知就是低估儿童的数学认知,以至于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学生已经会了的教师仍然在教,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还在教,学生需要教师讲的教师偏偏没有讲。如此,虽然教师以为自己教了,其实并没有教,至少在学生的意义上教师没有教。“教”与“学”自说自话、形如路人。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相遇问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在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画图、列表整理出题目的信息,学生按照直观的示意图列出了算式,解决了问题之后,就给学生出示了“追及问题”,硬生生地概括出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并且将两种数量关系进行对比。应该说,教师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导致了学生只是表象性地认识了相遇问题,没有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作深度思考,因而学生在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时很茫然,显得不知所措。其实,如果教师放慢教学的脚步,引导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作深度考量,学生解决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如在相遇问题中,甲乙双方的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什么?生活中的相遇问题都是这样的吗?你准备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吗?等等。只有能够自行概括出数量关系,学生才能对相遇问题有着精准的把握。教学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画图、操作等。
再如,另一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由于教师低估了儿童的操作能力,在课堂上一再教儿童什么是对折、怎样对折,导致儿童在探究圆的特征时采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对折法”,对于“参照法”“推理法”甚至“测量法”都毫无涉猎。学生的数学探究呈现出万马齐喑的局面。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全班交流中进行小结提升。同样是执教《圆的认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在教学中用一个大问题——“长方形的大小由长和宽决定,正方形的大小由边长决定,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数学探究之中。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发现了半径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进而通过半径的意义过渡到半径的特征。学生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如测量法、对折法、推理法、旋转法(即用量角器画半径)、参照法(即用线去量),等等。学生的探究过程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过程。
二、学什么——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内容考量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张奠宙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基于学生立场,笔者认为,其实“学生学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常常混淆数学课程知识与数学教材知识,将教材知识误解为课程知识,其结果是教学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呆板。课程知识是什么?课程知识是数学的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等。教材知识是什么?教材知识是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等。显然,儿童应该学习的是课程知识。但教学中教师“教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诚然,教材永远是教学最为核心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最好的载体,但却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是唯一的载体,更不能被捧为圣经、奉为圭臬。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样本、一个引子。
例如《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教材上的例题3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小朋友到超市购买冷饮,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由于带了单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运用了教材例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将0.8元转化成8角、0.6元转化成6角,由于8角大于6角,进而得出0.8元>0.6元。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改编,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简化、同时去掉单位,即让学生比较0.8和0.6。这一改动,让例题具备较强的张力和召唤力,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经验被激发起来了。有学生将小数后添上单位进行比较,如0.8米是8分米、0.6米是6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有学生画图比较,他们有的用长方形表示“整数1”,将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和6份,显然0.8大于0.6;有学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通过数轴,学生直观地发现0.8大于0.6。有学生化成同分母分數进行比较,如0.8是十分之八、0.6是十分之六,十分之八大于十分之六,所以0.8大于0.6。应该说,教材的改变让学生突破了既有的框架,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解决经验主动地解决问题,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人类实践的智慧结晶,教材是永远的核心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功用。但无可否认,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数学教学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必对教材顶礼膜拜。要消除教材的权威主义,超越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感受。教师要树立数学课程开发意识,以数学课程目标为指引,对数学教材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补充、删减甚至另起炉灶,进而创造更适合儿童、更匹配儿童学情的数学课程。
三、怎么学: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方式考量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生所谓的“钟摆现象”:一是教师教的越位,二是教师教的缺席。无论是教师教的越位还是教的缺席都是教师对学生认知把脉的偏差。换言之,教师没有能够立足于儿童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或是低估了儿童,或是高估了儿童。为此,教师的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从儿童出发,理解儿童、顺应儿童。进而能够理性地对待儿童的数学探究方式、认知方式,教师对儿童“应该怎样学”,应该“学到怎样的程度”等都要有理性的认识。儿童的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是,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应该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机械式”的,而应该是有意义的。数学教学不能沦落为少数“精英”展示的舞台,让其他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应当研究、发掘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
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在学生会读写小数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各自方式建构小数的意义。于是有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0.3元,有学生用操作的方法表示0.3元;有学生画的是线段图,有学生画的是长方形图,有学生画的是圆;有学生用学具操作,有学生用小棒操作,有学生剪纸操作……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深度比较、建构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和操作,仅仅可以表示03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有学生认为可以表示0.3米,在表示的过程中线段更适合,因为0.3米是长度单位;有学生认为可以表示0.3天,有学生却认为不可以用0.3天表示,因为将1天平均分成3份没有意义,但有学生立即反驳,认为只要将1天平均分成10份,不需要具体表示每一份是多少小时,所以3份就是0.3天……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操作、讨论和交流中建构着小数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对小数意义的深度探究,学生发现小数中也有“满十进一”的写数规则。
数学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让学生与课程处于积极互动之中。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教学必须还学于生,在动手实验中让课程与学生经验有效对接,从而让学生不断地适应课程、创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