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特色是学校积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使之区别于别的学校。
湖南省宜章县第七中学处贫困偏远山区,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选择把孩子送往县城镇初中读书。作为农村学校,思想上突围是最核心的,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教育思想,就没法去留住老师、办出特色。学校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历史优势,办学历史悠久;二是革命优势,这里有红色记忆;三是环境优势,这里有赤石特大桥、九子岭、渔溪河等,且森林覆盖率高,具有特别好的发展机遇。面对这样的环境和生源,通过反复论证,笔者提出了,把“三色教育”定位于学校的特色发展。
什么是三色教育
三色教育即红色励志教育、古色人文教育、绿色成长教育。通过践行三种教育,让学生感到快乐,让教师感到幸福,让家长感到满意。
三色教育的基本内容
红色励志教育 注重于政治、时令、主旋律。基于学校红色历史方面考虑,建设红色文化广场,通过板报、橱窗、展板和学习园地、精致小牌、宣传标语等形式不拘一格地表现。着重体现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爱国爱民、清正廉明、勤劳勇敢、质朴俭约、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等德育主题。
古色人文教育 侧重于历史、传统、道德。努力营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楼梯、走廊、围墙建设“文化廊”“文化墙”,内容涉及自然、社会、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介绍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明成就,或展示名人名言、成语故事、书法绘画等。基于学校老门楼、青石板路等,可因地制宜,采用宣传图画、修建雕塑和艺术长廊的形式体现。努力做到让“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弘扬中国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绿色成长教育 侧重于自然环境、人文、和谐的元素。校园内栽种花草树木,不留闲置空地,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阴、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校园绿化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使地面绿化与空中绿化相结合,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建设花园式学校。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
三色教育具体做法
红色励志教育 红色教育指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教育。该教育呼唤学生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学校在校园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使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为了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这笔宝贵的红色财富,学校编写了《宜章七中校志》《赤石风物志》和《天南地北七中人》,打造酸枣林文化,改造了青石板路和老门楼建,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开展“影响学校发展的十大人物”和“校园之星”评比活动,为师生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开展“寻访红色足迹”“重走红军长征路”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古色人文教育 建配好各种形式的图书室(角),开展旧书换新书、向农村学生赠书等读书帮扶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演讲、墨香书法展示和文明礼仪养成等活动。
绿色成长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等,通过创建“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校园文明监督岗”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开辟“步云”讲堂,让师生聆听名人教育。邀请了全国道德模范刘真茂、全国最美教师谭兰霞、优秀校友、知名作家、黨校领导来校讲学。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时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疏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
三色教育具体收获
学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奋发拼搏,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学校发展的新篇章,2016年,学校在县组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竞赛中,8人代表宜章县参加市赛,1人获得县赛英语科第一名。在2017年中考中硕果累累,再创辉煌,考取省重点高中文化生46人,音体美特长生6人,免费师范生12人,升入市重点高中134人。校刊《步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强大的正能量,成为师生不可缺的精神乐园,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推动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纵深发展。2013年,《步云》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欧阳锋两度批示。2013至2017年,学校四年蝉联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在今年市“平安联通”杯作文竞赛中,学校校三位选手代表县参加市复赛。回首过去,三色教育收到了初步的成效,但笔者知道,三色教育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湖南省宜章县第七中学)
湖南省宜章县第七中学处贫困偏远山区,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选择把孩子送往县城镇初中读书。作为农村学校,思想上突围是最核心的,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教育思想,就没法去留住老师、办出特色。学校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历史优势,办学历史悠久;二是革命优势,这里有红色记忆;三是环境优势,这里有赤石特大桥、九子岭、渔溪河等,且森林覆盖率高,具有特别好的发展机遇。面对这样的环境和生源,通过反复论证,笔者提出了,把“三色教育”定位于学校的特色发展。
什么是三色教育
三色教育即红色励志教育、古色人文教育、绿色成长教育。通过践行三种教育,让学生感到快乐,让教师感到幸福,让家长感到满意。
三色教育的基本内容
红色励志教育 注重于政治、时令、主旋律。基于学校红色历史方面考虑,建设红色文化广场,通过板报、橱窗、展板和学习园地、精致小牌、宣传标语等形式不拘一格地表现。着重体现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爱国爱民、清正廉明、勤劳勇敢、质朴俭约、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等德育主题。
古色人文教育 侧重于历史、传统、道德。努力营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楼梯、走廊、围墙建设“文化廊”“文化墙”,内容涉及自然、社会、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介绍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明成就,或展示名人名言、成语故事、书法绘画等。基于学校老门楼、青石板路等,可因地制宜,采用宣传图画、修建雕塑和艺术长廊的形式体现。努力做到让“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弘扬中国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绿色成长教育 侧重于自然环境、人文、和谐的元素。校园内栽种花草树木,不留闲置空地,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阴、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校园绿化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使地面绿化与空中绿化相结合,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建设花园式学校。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
三色教育具体做法
红色励志教育 红色教育指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教育。该教育呼唤学生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学校在校园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使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为了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这笔宝贵的红色财富,学校编写了《宜章七中校志》《赤石风物志》和《天南地北七中人》,打造酸枣林文化,改造了青石板路和老门楼建,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开展“影响学校发展的十大人物”和“校园之星”评比活动,为师生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开展“寻访红色足迹”“重走红军长征路”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古色人文教育 建配好各种形式的图书室(角),开展旧书换新书、向农村学生赠书等读书帮扶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演讲、墨香书法展示和文明礼仪养成等活动。
绿色成长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等,通过创建“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校园文明监督岗”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开辟“步云”讲堂,让师生聆听名人教育。邀请了全国道德模范刘真茂、全国最美教师谭兰霞、优秀校友、知名作家、黨校领导来校讲学。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时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疏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
三色教育具体收获
学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奋发拼搏,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学校发展的新篇章,2016年,学校在县组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竞赛中,8人代表宜章县参加市赛,1人获得县赛英语科第一名。在2017年中考中硕果累累,再创辉煌,考取省重点高中文化生46人,音体美特长生6人,免费师范生12人,升入市重点高中134人。校刊《步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强大的正能量,成为师生不可缺的精神乐园,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推动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纵深发展。2013年,《步云》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欧阳锋两度批示。2013至2017年,学校四年蝉联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在今年市“平安联通”杯作文竞赛中,学校校三位选手代表县参加市复赛。回首过去,三色教育收到了初步的成效,但笔者知道,三色教育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湖南省宜章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