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中进行的。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进而影响学生智力发展。因此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为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会有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才会提高,感受才会灵敏,反应力才会增强。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的传授者,又是以其自身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理想情操以及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示范者,对学生有引导、疏导、诱导、劝导等导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有着复杂而奇妙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学生喜欢与老师接近,也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并且希望与老师交谈,希望有一种平等和谐的亦师亦友关系。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认识,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接近阶段——消除生疏感与恐惧感,感到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
2.亲近阶段——感到与老师关系和谐,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认同后,便会主动地亲近老师。
3.共鸣阶段——常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产生与教师感情上的共鸣。
4.信赖阶段——能与教师倾心交谈,向老师敞开心灵之窗,在困难和矛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也能与教师共享欢乐,师生之间实现了内心世界的协调一致。
因此,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应多遵循学生对教师情感认知的规律,主动广泛地接触学生,进行谈心,开展活动,彼此间多建立感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得师生双方心情舒畅、情绪高涨。教师兴致勃勃地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学习,从而教师知识传授快、覆盖面广、拓展宽,学生学习主动、理解快、效率高。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主张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不歧视,而是耐心地想方设法地教。作为差生,他们本身就有自卑感,对教师有畏惧感。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加重视,或使用一些讽刺、挖苦的语言,这样不但加重他们的不良心理压力,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而且也更加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坚持就事论事原则,多在如何使师生关系融洽上下工夫,使学生乐意上数学课,也乐意接受教育与帮助。
1.用真挚的情感激励学生。苏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教师如何热爱学生”。为师者,都应知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有机会接触并了解学生,进而正确地引导、疏导、诱导和劝导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年龄、阅历、经验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并且不可急于求成。要清楚地意识到改正错误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教师细心地引导和不懈的支持。要少“数过”、多“赞功”,要多“引导”、少“训斥”。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友好和信任的桥梁,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乐学善思,从心底里愿意采纳教师建议,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只有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理解是宽容的体现,理解是情感的贴近,理解是心与心的碰撞。它能避免疏远,杜绝对立和化解矛盾,它是粘合剂,将师之心与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学生攀登高峰的阶梯、探寻真理的拐杖、攻克难题的支持者、偶犯错误的知心人。而不要做真理的保管者、天堂的守门人和人生之旅的监督哨。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向师心”,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2.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数学学习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教师说得好:“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不过有的发育早,有的發育得晚,有的枝上挂果,有的根上结实,各有各的特点,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行”,坚持教育每一个学生“我能行”,坚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因为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学会“热定型”和“冷处理”两种工作方法,充分运用移情效应、期待效应、感染效应、成功效应、信任效应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信任的环境下去学数学,又要学会用信任的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在校学习是为了求知识。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水准和教学技艺,以及良好的教学态度。由于数学教学大部分活动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是关键。比如新课导入、课堂提问、德育渗透、板书设计、语言幽默、分析归纳能力、延伸拓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实践证明:教师教学功底扎实,水平高,教学有艺术,容易使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对老师最有发言权。学生是一杆秤,最清楚老师的分量;学生是一把尺,最明白老师的长度;学生是一面镜子,最能客观反映老师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学生喜欢教师,自会听其言,效其行,也自会尊重。师生关系也会融洽,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牛集综合高中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的传授者,又是以其自身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理想情操以及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示范者,对学生有引导、疏导、诱导、劝导等导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有着复杂而奇妙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学生喜欢与老师接近,也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并且希望与老师交谈,希望有一种平等和谐的亦师亦友关系。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认识,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接近阶段——消除生疏感与恐惧感,感到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
2.亲近阶段——感到与老师关系和谐,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认同后,便会主动地亲近老师。
3.共鸣阶段——常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产生与教师感情上的共鸣。
4.信赖阶段——能与教师倾心交谈,向老师敞开心灵之窗,在困难和矛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也能与教师共享欢乐,师生之间实现了内心世界的协调一致。
因此,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应多遵循学生对教师情感认知的规律,主动广泛地接触学生,进行谈心,开展活动,彼此间多建立感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得师生双方心情舒畅、情绪高涨。教师兴致勃勃地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学习,从而教师知识传授快、覆盖面广、拓展宽,学生学习主动、理解快、效率高。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主张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不歧视,而是耐心地想方设法地教。作为差生,他们本身就有自卑感,对教师有畏惧感。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加重视,或使用一些讽刺、挖苦的语言,这样不但加重他们的不良心理压力,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而且也更加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坚持就事论事原则,多在如何使师生关系融洽上下工夫,使学生乐意上数学课,也乐意接受教育与帮助。
1.用真挚的情感激励学生。苏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教师如何热爱学生”。为师者,都应知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有机会接触并了解学生,进而正确地引导、疏导、诱导和劝导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年龄、阅历、经验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并且不可急于求成。要清楚地意识到改正错误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教师细心地引导和不懈的支持。要少“数过”、多“赞功”,要多“引导”、少“训斥”。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友好和信任的桥梁,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乐学善思,从心底里愿意采纳教师建议,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只有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理解是宽容的体现,理解是情感的贴近,理解是心与心的碰撞。它能避免疏远,杜绝对立和化解矛盾,它是粘合剂,将师之心与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学生攀登高峰的阶梯、探寻真理的拐杖、攻克难题的支持者、偶犯错误的知心人。而不要做真理的保管者、天堂的守门人和人生之旅的监督哨。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向师心”,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2.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数学学习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教师说得好:“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不过有的发育早,有的發育得晚,有的枝上挂果,有的根上结实,各有各的特点,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行”,坚持教育每一个学生“我能行”,坚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因为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学会“热定型”和“冷处理”两种工作方法,充分运用移情效应、期待效应、感染效应、成功效应、信任效应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信任的环境下去学数学,又要学会用信任的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在校学习是为了求知识。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水准和教学技艺,以及良好的教学态度。由于数学教学大部分活动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是关键。比如新课导入、课堂提问、德育渗透、板书设计、语言幽默、分析归纳能力、延伸拓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实践证明:教师教学功底扎实,水平高,教学有艺术,容易使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对老师最有发言权。学生是一杆秤,最清楚老师的分量;学生是一把尺,最明白老师的长度;学生是一面镜子,最能客观反映老师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学生喜欢教师,自会听其言,效其行,也自会尊重。师生关系也会融洽,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牛集综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