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拓展了德育工作空间,为学校德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是,网络的迅猛发展,也给现实德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强力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泉州市教育局德育工作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新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下发之际,建立了泉州德育网。泉州德育网的建立,逐步改变了人们道德学习的途径、方法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的旧有模式,成为中小学校进行各种德育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泉州德育网开通以来,持续创新开拓,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热烈支持,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新阵地。
一、构筑宣传教育网络,
优化德育环境
现代化、信息化是社会的必然趋势,网络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主动营造广阔、绿色、积极的德育网络天地,指导孩子们如何去接受网络的挑战。
第一,在全市范围建立100多个子网。除了全市的泉州德育网以外,各县(市、区)教育局以及各学校在泉州德育网建立了100多个子网,形成了市、县、校三级的德育网络体系。
第二,及时报道德育动态。泉州德育网上的“泉州德育”新闻栏目报道了全市各学校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展现出来的新面貌和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的新举措。“国内德育”新闻栏目采集、发布先进德育理论与事例,使全市德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内各地德育工作动态。“德育法律法规”栏目及时全面地上传各级德育文件精神,便于全市中小学和德育工作者查阅、对照,规范德育工作。
第三,设立“爱国主义影片展播”专栏。我们把26部爱国主义影片和10部大型纪录片《闽南人》放到网上让全市师生点播观看,并举办观后感征文比赛,用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构筑交流学习网络,
优化德育平台
德育网站的建立,使师生们多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网站的设计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形象化为本,广泛征求学校、师生的建议,力图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网站开通了“图片新闻”、“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交流平台”、“校本德育课程在线”、“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栏目,为各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互学互助、争先创优”的交流平台。
创办《泉州德育》杂志电子版,已出刊了14期,刊登老师论文近250篇。开设“你说我说大家说”栏目,链接了老师们真切感人的心声,使德育交流更贴近、评论与争鸣更深刻。
开设“我讲自己事我说泉州事”、“我的班级主页”等专栏,刊载学生的习作例文,发挥了资源共享的效能,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写作欲望。
开设“网上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等栏目,使广大家长在家即可了解教育动态和教育理念,同时也争取了更多的单位协助、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使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网上凝聚成一个有效的德育整体。
三、构筑沟通互动网络,
优化德育手段
网络互动容易突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实现深度交流,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
为加强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我们开通了“泉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开设“信息动态”、“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健康论文”、“学校交流”、“家校联系”和“心理咨询”等栏目,供全市广大的心理咨询教师学习和交流。同时开通“心理健康绿色通道”,选聘6位心理专家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网上和同学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同学们遇到心理障碍,可以点击“心理老师专线”诉说,心理教师在线为学生解难释疑。
我们在网上成功举办了“网页设计大赛”、“诗歌创作比赛”、“邮票设计大赛”、“告别不文明行为漫画比赛”、“感恩网络短信比赛”、“我讲抗震救灾英雄故事比赛”、“节能你我他征文比赛”等30多次,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互动功能。新颖的方式使同学们踊跃参与,乐在其中。
四、构筑创新服务网络,
优化德育文化
第一,构建“闽南文化进校园”专版。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外闽南人爱国爱乡的精神纽带,是闽南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针对许多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多,对一些乡土文化毫不知晓,甚至连闽南话都不会讲的情况,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与宣传文化等部门相互配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就闽南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举办“传承闽南优秀文化,构筑美好精神家园”——泉州市“闽南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并将优秀成果放到网上,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
第二,推进“网上素质拓展营”专版。几年来,在寒暑假期间,我们利用泉州德育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泉州书城杯”中小学“成长的书香”读书征文比赛、“一凡书城杯”中小学“感恩责任、快乐健康”寒假道德实践活动、“师恩难忘”电子贺卡制作比赛、“感恩责任”书信比赛、“迎农运会,做文明小公民”网上文明知识竞答、“弘扬中华文化”网上诗词创作大赛、“告别不文明行为”网上漫画比赛、“活力泉州,个性自我”网页设计大赛、“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观后感征文活动等系列活动。学生们在家就可以参加丰富的、绿色的、活跃的德育活动。
第三,丰富“好书伴我成长”专版。开设“青少年学生好书推荐网”,设置“好书相拍报”(“相拍报”为闽南语,即“推荐”之意)栏目,提供优秀图书篇目给学生阅览。开展向学校外来工子女免费借阅图书活动,办理外来工子女图书借阅卡。在网上发表学生的读书心得、读后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第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精彩的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我们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给学生的思想武装上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我们在泉州德育网上开设“地震科普之窗”、“德育成果展示”、“爱国歌曲大家唱”等专版,通过与市地震局、文化局、科协等单位联合办展等形式,发挥专业单位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网络课堂,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的德育素材变得形象生动,增强了网络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让我们的教育搭上了时代的快车,让今天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我们欣喜地看到泉州德育网正在成为沟通教师与家长、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当然,在今天,德育是一项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工作,有更艰巨的挑战等着我们,我们将认真借鉴先进,积极创新,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探索。
【郑华强,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曾志安,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干部】
责任编辑/赵煦
一、构筑宣传教育网络,
优化德育环境
现代化、信息化是社会的必然趋势,网络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主动营造广阔、绿色、积极的德育网络天地,指导孩子们如何去接受网络的挑战。
第一,在全市范围建立100多个子网。除了全市的泉州德育网以外,各县(市、区)教育局以及各学校在泉州德育网建立了100多个子网,形成了市、县、校三级的德育网络体系。
第二,及时报道德育动态。泉州德育网上的“泉州德育”新闻栏目报道了全市各学校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展现出来的新面貌和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的新举措。“国内德育”新闻栏目采集、发布先进德育理论与事例,使全市德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内各地德育工作动态。“德育法律法规”栏目及时全面地上传各级德育文件精神,便于全市中小学和德育工作者查阅、对照,规范德育工作。
第三,设立“爱国主义影片展播”专栏。我们把26部爱国主义影片和10部大型纪录片《闽南人》放到网上让全市师生点播观看,并举办观后感征文比赛,用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构筑交流学习网络,
优化德育平台
德育网站的建立,使师生们多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网站的设计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形象化为本,广泛征求学校、师生的建议,力图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网站开通了“图片新闻”、“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交流平台”、“校本德育课程在线”、“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栏目,为各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互学互助、争先创优”的交流平台。
创办《泉州德育》杂志电子版,已出刊了14期,刊登老师论文近250篇。开设“你说我说大家说”栏目,链接了老师们真切感人的心声,使德育交流更贴近、评论与争鸣更深刻。
开设“我讲自己事我说泉州事”、“我的班级主页”等专栏,刊载学生的习作例文,发挥了资源共享的效能,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写作欲望。
开设“网上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等栏目,使广大家长在家即可了解教育动态和教育理念,同时也争取了更多的单位协助、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使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网上凝聚成一个有效的德育整体。
三、构筑沟通互动网络,
优化德育手段
网络互动容易突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实现深度交流,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
为加强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我们开通了“泉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开设“信息动态”、“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健康论文”、“学校交流”、“家校联系”和“心理咨询”等栏目,供全市广大的心理咨询教师学习和交流。同时开通“心理健康绿色通道”,选聘6位心理专家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网上和同学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同学们遇到心理障碍,可以点击“心理老师专线”诉说,心理教师在线为学生解难释疑。
我们在网上成功举办了“网页设计大赛”、“诗歌创作比赛”、“邮票设计大赛”、“告别不文明行为漫画比赛”、“感恩网络短信比赛”、“我讲抗震救灾英雄故事比赛”、“节能你我他征文比赛”等30多次,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互动功能。新颖的方式使同学们踊跃参与,乐在其中。
四、构筑创新服务网络,
优化德育文化
第一,构建“闽南文化进校园”专版。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外闽南人爱国爱乡的精神纽带,是闽南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针对许多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多,对一些乡土文化毫不知晓,甚至连闽南话都不会讲的情况,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与宣传文化等部门相互配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就闽南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举办“传承闽南优秀文化,构筑美好精神家园”——泉州市“闽南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并将优秀成果放到网上,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
第二,推进“网上素质拓展营”专版。几年来,在寒暑假期间,我们利用泉州德育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泉州书城杯”中小学“成长的书香”读书征文比赛、“一凡书城杯”中小学“感恩责任、快乐健康”寒假道德实践活动、“师恩难忘”电子贺卡制作比赛、“感恩责任”书信比赛、“迎农运会,做文明小公民”网上文明知识竞答、“弘扬中华文化”网上诗词创作大赛、“告别不文明行为”网上漫画比赛、“活力泉州,个性自我”网页设计大赛、“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观后感征文活动等系列活动。学生们在家就可以参加丰富的、绿色的、活跃的德育活动。
第三,丰富“好书伴我成长”专版。开设“青少年学生好书推荐网”,设置“好书相拍报”(“相拍报”为闽南语,即“推荐”之意)栏目,提供优秀图书篇目给学生阅览。开展向学校外来工子女免费借阅图书活动,办理外来工子女图书借阅卡。在网上发表学生的读书心得、读后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第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精彩的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我们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给学生的思想武装上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我们在泉州德育网上开设“地震科普之窗”、“德育成果展示”、“爱国歌曲大家唱”等专版,通过与市地震局、文化局、科协等单位联合办展等形式,发挥专业单位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网络课堂,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的德育素材变得形象生动,增强了网络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让我们的教育搭上了时代的快车,让今天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我们欣喜地看到泉州德育网正在成为沟通教师与家长、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当然,在今天,德育是一项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工作,有更艰巨的挑战等着我们,我们将认真借鉴先进,积极创新,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探索。
【郑华强,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曾志安,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干部】
责任编辑/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