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7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 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 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 标出自然段
  2.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 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 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河水、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小鱼、蓝天、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 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 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 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 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 “拎”:
  a)抓住了 “拎”字,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
  b)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c)“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B. “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师: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生: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 师: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生: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 师: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生: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 “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
  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乌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河水、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全班交流。
其他文献
农村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安排在七八年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刚刚接触地理课程,地理基础知识十分薄弱,有的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分不清。而地理学科的内容却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科同时又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区域性,而乡土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最好体现,乡土地理又是学生最熟悉、最好奇、感受体验最深和知识储备最多的地方,也是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最感兴趣的地方。在农村有着非常优
基于云计算的办公革命、“群体智慧”的众包服务、数据与物理设备相连接的未来医疗、下一代知识管理与搜索引擎。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华公众舆论的主调仍是敌视与排斥,其直接依据是美国对华长期的传教士心理,以及反共冷战思维.大多数美国公众并不希望马上根本转变对华政策,这束缚了肯
市场经济的出现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既是一个料所不及的"梦",也使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市场经济有着极为复杂的心情,特别是当人们将关注的视角转向
最近几个月,出版界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出版转制的话题.把出版社区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企业单位,由此引出种种议论.我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与在职的出版人接触不多,偶有
首位图灵奖得主AlanPerlis曾说:“如果一门编程语言不能影响你的思维,就没有学习的必要。”尽管能通过这个严苛测试的语言稀稀朗朗,但在作者看来,PostScript在这个测试中至少得A
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美术课往往形同虚设。其原因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造成“大气候”的严酷,但中学美术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也难辞其咎。我认为,美术
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一时期的哲学也渐渐被人淡忘,乏人问津,但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哲学政治化的背景下,由于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看到学生的作文,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的作文大抵是胡编乱套,千山一形,万水一色,缺乏鲜明个性。其实,作文的本质是作者对世界,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感悟和表达,它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它所展示的是学生心灵的轨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规的表达方式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
“读书”在古代是学习的全部,而现在的读书——阅读,它是学习的主要的方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阅读”的解释为:“看,并领会其内容。”阅读教学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阅读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阅读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