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奏响生活化的乐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策略:
  
  一、生活走进数学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把生活内容请进课堂,将知识的应用情况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创新情境,激发兴趣。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教学内容要注意从生活中来,向生活开放,才能激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深入认识到知识的“内部实质”,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在思维上、情感上真正参与学习活动。
  联系生活,提高兴趣。其实,数学是对生活中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的一种概括,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很多实际的问题都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新的认识,同时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产生兴趣,激发好奇心,热爱数学,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讲课,一定会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使学生对问题自觉思索,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例如教学方程组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枯燥,不妨引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喜欢足球,教师可把足球中的一些问题引进课堂。又如在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我以装修工人钉木条这一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注生活,捕捉素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这样的一些生活问题:(1)300页的书大约有多厚?4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字的文章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读完?(2)你注意到路边交通标志牌上的不等式符号吗?街道口红绿灯南北间隔时间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3)五花八门的商标图案中,有许多几何图形,如“北大方正”、“联想集团”、“奔驰汽车”、“西安杨森”等,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又有什么寓意?(4)商店里商品的打折销售、工资的利息税、房屋的分期付款、银行的按揭贷款等问题,你看懂了吗?这些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让数学贴近生活
   所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学选材生活化。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就必须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有趣味性的、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从中获得大量有关数学的信息,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材料生活化。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为了使学生摆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材料,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的素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挖掘数学问题,营造一种能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一块圆形的玻璃被打碎成不易全部带走的几块碎片,要配一块新的圆形玻璃,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什么方法较好?为什么?这是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实例,本题只是提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而并非“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更大的“自由度”留给了学生,进而,“什么方法较好?为什么?”学生会把这一问题自然而然地“数学化”——要配成圆形,必须知道半径,而求半径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实质是用交轨法定圆心,即想到利用周角定理的推论或垂径定理的推论确定圆心,一改过去“直接给出三点求作圆心”的旧模式,而以“破镜重圆”的背景,既富有创意,又增加了解题的梯度,从而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生活化。(1)新课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引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必能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个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人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人新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2)数学例题“生活化”,数学例题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如果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就能降低难度,擦亮智慧之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曲”,如果能精心设计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就能放飞潜能、创造奇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让数学创造生活
  
  时代需要数学,数学需要应用,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用数学的意识,能把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它们。如认识到“黄金分割”在建筑、舞台上的运用;教学“三角形”后,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修补班上摇摇欲坠的课桌,在学完正多边形后,让学生设计几种正多边形的地板砖图案,“镶嵌”在一张长方形纸板上,用这种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又如: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在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菱形组成(圆和菱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矩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画出你的设计方案,通过这些例子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既要凭借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通过再造想象、多元解读、拓展阅读、改编文本等手段进行“超文本”的阅读教学,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是实施超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语文 超文本 阅读教学    超文本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基点,辐射课堂语文教学、课外语文活动和社会语文生活,在教学理念上生于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基于文本而又超于文本,跳出“文本”教语文。从根本上说便是通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连续几个学期指导研究性学习课程,边实践边摸索边思考,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有完善的计划    传统学科的教学都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又叫教学进度表,它是落实完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及中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造成中职教学课堂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化学这门课,我们又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本文将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学 厌学 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从近几年的中职教学中,我以及大多数老师都感觉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主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走进中国古典诗词,仿佛漫步于奇葩花苑。峨冠博带、肃然吟哦的屈原,浩气当歌、飘逸豪放的李白,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杜甫,正屹立于花苑中,微笑着俯视芸芸众生。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是诗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学的精华。因此,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走进诗歌,让诗歌和语文课堂教学如影相随,使语文教学带上一层诗性的光辉
从毕业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教学文言文,做好下面几条是非常重要的:    一、坚持反复地多样化诵读    初中的文言文相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从初一到初三,文言文的篇目和难度也是逐步加大。如果一下子让学生在短期内背诵四五篇古文,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对古文产生反感。所以为了让学生熟悉古文,我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式。从开学起,每天诵读需要背诵的古文一遍,
江泽民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科技创新的竞争,而要具备创新型人才,则必须要有创新的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体该如何实施呢?    一、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顺应社会对教
【摘要】做为语文老师,可以从命题、积累素材、整理修改成文等方面加以训练,要从现实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  【关键词】切近 积累  整理  兴趣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一些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为应付常规检查,仍沿袭每学期8次作文的惯例;为赢得中考高分,以作文的
[摘 要]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问题设计 规律 发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
语文老师普遍认为,读与写的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结合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校曾经多年致力于读写结合的研究。不同的试验者有不同的看法与做法:有些老师认为读写结合应强调自然性,认为文章读多了,就自然会写,不必刻意进行指导;有的则认为通过阅读范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有的主张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采用化整为零式的小练笔形式进行训练。  每种做法都有可取之处,试验下来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听说读写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初中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型,那些中外名著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等,在语文教学中,把握作品奔腾的情感激流,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有血有肉的思想情感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黑格尔说:“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