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数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创新能力 问题教学
数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深入研究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新课引入中创设思维情境
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恰当的思维情境的创设,会使师生不易进入“角色”,从而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而导致整堂课教学效果欠佳。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巧设悬疑,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学习向量定义时教师提问一只老鼠向正北方向逃窜一只老猫向正南方向以老鼠的10倍的速度追击是否能追上?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大笑,齐答:追不上,并说方向不同,位移不光有大小也有方向等等,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向量定义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完成了。
2、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学要从矛盾开始。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啟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再提问而等差数列的求和的公式推导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从而学生积极研究讨论,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充分统一。
3、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同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例如在三角函数中角的定义教学中配合教具——两根木棍的不同方向的旋转会很容易使学生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此外,在新课引入时还可以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讲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和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等以创设思维情境。
二、新课中的创设思维情境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化——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一种是顺应——当新知识不能被旧知识同化时,要调整原有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知识,由此可见,在新课进行中思维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在重点和难点处设疑。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0.9=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a1/(1-q)(|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2、注重开放题的教学,创设思维能力。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三、在练习和小结中创设思维情境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创设课堂练习的思维情境,能大大强化这个过程。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堂练习,一是通过“制错找因”,创设思维情境。练习中,根据所讲内容选编一些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并要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二是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三是编选的课堂练习要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直观后抽象,先浅后较深。
在课堂小结中也要注意创设思维情境。由于小结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或引导学生概括本节内容、重点、关键,或利用多媒体展示都能较好地创设出思维情境,所以要十分重视课堂小结在创设思维情境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与实践,就会发现更好的创设情境教学的好方法,就会更好的促进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创新能力 问题教学
数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深入研究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新课引入中创设思维情境
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恰当的思维情境的创设,会使师生不易进入“角色”,从而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而导致整堂课教学效果欠佳。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巧设悬疑,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学习向量定义时教师提问一只老鼠向正北方向逃窜一只老猫向正南方向以老鼠的10倍的速度追击是否能追上?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大笑,齐答:追不上,并说方向不同,位移不光有大小也有方向等等,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向量定义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完成了。
2、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学要从矛盾开始。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啟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再提问而等差数列的求和的公式推导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从而学生积极研究讨论,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充分统一。
3、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同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例如在三角函数中角的定义教学中配合教具——两根木棍的不同方向的旋转会很容易使学生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此外,在新课引入时还可以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讲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和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等以创设思维情境。
二、新课中的创设思维情境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化——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一种是顺应——当新知识不能被旧知识同化时,要调整原有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知识,由此可见,在新课进行中思维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在重点和难点处设疑。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0.9=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a1/(1-q)(|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2、注重开放题的教学,创设思维能力。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三、在练习和小结中创设思维情境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创设课堂练习的思维情境,能大大强化这个过程。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堂练习,一是通过“制错找因”,创设思维情境。练习中,根据所讲内容选编一些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并要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二是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三是编选的课堂练习要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直观后抽象,先浅后较深。
在课堂小结中也要注意创设思维情境。由于小结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或引导学生概括本节内容、重点、关键,或利用多媒体展示都能较好地创设出思维情境,所以要十分重视课堂小结在创设思维情境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与实践,就会发现更好的创设情境教学的好方法,就会更好的促进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