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文化课水平,还要做好相关艺术课程的学习任务,尤其是体育能力要不断提升,这样才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时,不仅要将基础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切实提高其身体素质,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231
在最新的课程改革大纲之中虽然对核心素养做出了具体的定义,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具体的做法。并且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再融入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不只是一个空壳的概念。在体育核心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要注重。让学生的身心等各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新形势下,近几年我国教育号召发展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时,形成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精神、运动习惯和训练知识。体育科目核心素养是指导教师体育教学的纲领,是评估体育课程优劣的标准。新形势下,初中生应当掌握体育技能和基础知识,进行体育锻炼,保证自己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身体基础。
二、初中体育现状
2.1学生体育意识低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普遍认为中学体育只需要初三考试前突击冲刺联系就可以,没必要和其他科目一样齐头并进。学生会认为自己只需要夯实文化课基础,存在对体育课“想放松就上,想复习课就不上。”的想法,体育课上进行的跑步、跳远等锻炼强度大,学生不愿耗费体力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学生排斥体育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即使教师信心满满,但是学生体育意识低、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态度不到位,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停滞不前。
2.2教师教学模式传统
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也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时的难题。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放松玩耍的课程,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后,就解散学生进行自由活动,体育教师不设计课程安排、不精心教学、不进行课程反思,在思想上认为自己的课程不重要。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设计课程,安排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认真开展每一堂课,进行课后反思从而提升课堂质量,进而带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探析
3.1精心设计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根据教材《体育与健康》中内容进行单元系统整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前期搜集整理健美操视频,征集学生想学习的类型,筛选和教材安排相符合的视频。在课程开始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健美操的美妙节奏。接着分解步骤动作,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让学生掌握健美操基本要领。之后播放视频让学生自主练习,回忆训练要点,加深印象。这种形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带领下模仿学习动作,也体现了教师的体育魅力。
3.2丰富形式
体育教学一定要多彩多样,因为体育加试也不仅仅只是考一样内容,它是一项综合考核。在体育竞技中,我们常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品格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运动会其实是每个学校都会有的活动,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跑步是运动会中最多的项目,100m、4×100m、800m、1500m、3000m,各式各样,800m也是学生体育加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平时的体育课也应格外注意。100m考验的是爆发力,如何快速出击,就像面临中考这门考试一样,如何在最后的时候顶住压力,迈开步伐,培养学生抗压能力。4×100m是合作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磨合,如何交接棒、如何排兵布阵、如何逆转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在面对失败时,如何处理,是对队友大呼小叫,斥责队友,推卸责任,还是团结一致,继续努力,学习如何与人相处。3000m是一场耐力比赛,如何坚持不懈,学会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给自己加油,拼搏进取,直达终点。这些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构成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有面对困难以及挫折的能力。但是要注意,在进行学生的体育品格的培养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的时候,比赛时难免会有一些摩擦,老师一定要正确解决,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内心坚定。
3.3培养习惯
初中体育最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便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行为习惯。所有运动都应符合自身的身体状态,并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尤其是处于思想和三观形成期的初中阶段教师更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其在公众场合做出不文明的举动。倘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健康理念的培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味地追求技巧的学习和锻炼便是完全违背教学改革后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有十分恶劣的影响。在有效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健康理念和行为素养必须加以重视培养。例如,在具体的教授篮球项目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景下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处理教学,以此达到学生对篮球操作的重视,同时树立健康理念,在真正出现突发情况时便能正确处理,降低危害。同时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在课前检查各项体育器材,教授其正确的检查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能力。
結语
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认真准备课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开展分层教学,吸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注重正确体育姿势的讲解,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灌输体育竞技品格,公正公平,勇于拼搏,重视健康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健康运动,科学锻炼,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郭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69+71.
[2]江志红.略谈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3):20-21.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231
在最新的课程改革大纲之中虽然对核心素养做出了具体的定义,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具体的做法。并且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再融入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不只是一个空壳的概念。在体育核心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要注重。让学生的身心等各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新形势下,近几年我国教育号召发展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时,形成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精神、运动习惯和训练知识。体育科目核心素养是指导教师体育教学的纲领,是评估体育课程优劣的标准。新形势下,初中生应当掌握体育技能和基础知识,进行体育锻炼,保证自己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身体基础。
二、初中体育现状
2.1学生体育意识低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普遍认为中学体育只需要初三考试前突击冲刺联系就可以,没必要和其他科目一样齐头并进。学生会认为自己只需要夯实文化课基础,存在对体育课“想放松就上,想复习课就不上。”的想法,体育课上进行的跑步、跳远等锻炼强度大,学生不愿耗费体力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学生排斥体育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即使教师信心满满,但是学生体育意识低、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态度不到位,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停滞不前。
2.2教师教学模式传统
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也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时的难题。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放松玩耍的课程,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后,就解散学生进行自由活动,体育教师不设计课程安排、不精心教学、不进行课程反思,在思想上认为自己的课程不重要。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设计课程,安排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认真开展每一堂课,进行课后反思从而提升课堂质量,进而带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教学探析
3.1精心设计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根据教材《体育与健康》中内容进行单元系统整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前期搜集整理健美操视频,征集学生想学习的类型,筛选和教材安排相符合的视频。在课程开始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健美操的美妙节奏。接着分解步骤动作,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让学生掌握健美操基本要领。之后播放视频让学生自主练习,回忆训练要点,加深印象。这种形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带领下模仿学习动作,也体现了教师的体育魅力。
3.2丰富形式
体育教学一定要多彩多样,因为体育加试也不仅仅只是考一样内容,它是一项综合考核。在体育竞技中,我们常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品格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运动会其实是每个学校都会有的活动,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跑步是运动会中最多的项目,100m、4×100m、800m、1500m、3000m,各式各样,800m也是学生体育加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平时的体育课也应格外注意。100m考验的是爆发力,如何快速出击,就像面临中考这门考试一样,如何在最后的时候顶住压力,迈开步伐,培养学生抗压能力。4×100m是合作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磨合,如何交接棒、如何排兵布阵、如何逆转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在面对失败时,如何处理,是对队友大呼小叫,斥责队友,推卸责任,还是团结一致,继续努力,学习如何与人相处。3000m是一场耐力比赛,如何坚持不懈,学会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给自己加油,拼搏进取,直达终点。这些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构成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有面对困难以及挫折的能力。但是要注意,在进行学生的体育品格的培养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的时候,比赛时难免会有一些摩擦,老师一定要正确解决,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内心坚定。
3.3培养习惯
初中体育最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便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行为习惯。所有运动都应符合自身的身体状态,并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尤其是处于思想和三观形成期的初中阶段教师更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其在公众场合做出不文明的举动。倘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健康理念的培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味地追求技巧的学习和锻炼便是完全违背教学改革后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有十分恶劣的影响。在有效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健康理念和行为素养必须加以重视培养。例如,在具体的教授篮球项目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景下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处理教学,以此达到学生对篮球操作的重视,同时树立健康理念,在真正出现突发情况时便能正确处理,降低危害。同时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在课前检查各项体育器材,教授其正确的检查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能力。
結语
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认真准备课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开展分层教学,吸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注重正确体育姿势的讲解,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灌输体育竞技品格,公正公平,勇于拼搏,重视健康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健康运动,科学锻炼,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郭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69+71.
[2]江志红.略谈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