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作用,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真切体验。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及其创造的艺术美,逐步引起阅读鉴赏者思想感情上渐渐强烈的反应,使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这,就是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作为诸多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其心理过程也与一般审美活动一样,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审美准备阶段
审美主体在审美时首先产生的是对审美对象的关注,即“审美注意”。接着产生的是对该对象所萌发的一种追求、憧憬,一种朦胧的兴奋,即“审美期待”。审美主体由此引起对审美对象的兴趣与期待后,便正式进入审美进行阶段。
2、审美进行阶段
此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
3、审美结束阶段
当审美高潮结束后,审美活动并不会立即终止,审美主体仍然会在一种特定的审美心境中展开审美回味,即对头脑中残存的审美意象从容地玩味,细细地咀嚼,思索其深邃的意境,领略其隽永的意味,进行“精神反刍”。
二
魏晋以来的许多文学批评家,如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在他们的文论中,都曾提出过“观”、“品”、“悟”的文艺作品鉴赏活动的“三步骤”理论。而现代美学中审美进行阶段的“三步骤”理论,正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两相应和。
1、“观”其大略,整体感知
“观”,是指鉴赏者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凭着自我的文学敏感,透过形式符号,对作品作出直观的而又是整体的感知。与“观”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感知”,即审美主体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它是审美感受的门户。
此步骤中的鉴赏,当然还仅仅是表层的。鉴赏者只是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符号的意义,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而所谓的“意象”,是指鉴赏者的一种心理存在,它有着“意”与“象”两个基本结构方面。“意”,指主体的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文学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
除了对作品意象内容方面的初步观知,我们在其表现形式方面还应“观”些什么呢?对此,南朝梁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所论述: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意思是说,要审察文章的内容,先要确立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章体制的安排,第二个是文辞的布置,第三个方面是借鉴前人与变化创新的情况,第四个方面是“奇”与“正”一类的表现手法,第五个方面是引用典故故事的手段,第六个方面是作品的音律声调。这几个方面都有所关注了,那么文章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了。
刘勰所强调的需要审察的“六观”,大体都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形式”方面的必“观”对象。因此,在进行文学鉴赏训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耐心细致地通读全文,力求对作品的“形式”诸因素作尽可能完整的感受和把握。举凡高超的语言技巧、逼真的描写技巧等等,都应了然于目、了然于心。
2、“品”其意象,凝神观照
“品”是指鉴赏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经验,凝神观照,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在第一个步骤中已形成但还很粗浅的意象,使作品的意象更具鉴赏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这是文学鉴赏全过程中的核心过程。
此步骤中的意象,已成为鉴赏者主观情意和作品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所以,在“品”的过程中,鉴赏者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唤醒自己遥远的记忆、消逝的情绪,填补作品中的空白,使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
与“品”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审美表象的载体,它可以把审美感知、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起枢纽作用。审美主体一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在审美世界里自由翱翔。而审美情感,则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动力。它可以使感知更敏锐、想象更活跃、理解更深刻,从而推动审美活动的发展。
关于“品”,古人早有见地。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在他的《诗品序》中,就通过细细品味,“品”出了五言诗颇“有滋味”———即有诗味、有艺术魅力、有美感———从而认定其居“文词之要”。唐代的司空图也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此说旨在强调:要理解、懂得什么是诗味,要善于品评、辨析诗歌作品的诗味;唯有这样去“品”,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
3、“悟”其意境,情感升华
“悟”,是指鉴赏者在前述“品”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主体的意识逐渐活跃起来,品读的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物我同化,主客体交融,使主体的情感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超越现实时空的境界。此种“境界”,即为人们孜孜以求的“意境”。
与“悟”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理解”。审美理解对审美活动起一种制导与规范作用,并最终形成审美判断。所以说,“悟”,是文学鉴赏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在“悟”的状态下,鉴赏者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作品形象暗示的指引,从情感体验的状态中超越出来,沉入一种回忆、一种思索、一种探求,竭力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积累,把握作品及审美意象的丰富内涵、深层底蕴,领悟其形象所暗示的内在的恢宏、深广的理性化观念和意识,获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顿悟”。
需要指出的是,在“悟”的阶段,作为其主要心理功能的审美理解,是在“审美”状态下的“理解”,并不具有多少逻辑性,而更具有直觉性;所以,其“理解”的内涵,往往是难以言表的意味。正如清代的叶燮所说:“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之能言,又意不可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想象之表。”如果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观”、“品”之余,出现这种只可“默会”不可言传的状态,那很可能说明你已真正地“悟”到了家。这,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可喜而又可贺的机缘。
三
新《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文学鉴赏能力列为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明确要求:“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这一能力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的测试点之一,且考分权重逐渐增加,选材体式不断丰富,考题题型稳中有变。
毋庸置疑,上好文学鉴赏课,有效地组织文学鉴赏训练活动,无论从推进素质教育的层面,还是从迎考应试的角度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文学鉴赏,实在是一门广阔、弥深的学问,它比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性阅读要求更高(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标定其能力层级为最高的E级)。怎样上好文学鉴赏课,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界而言,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既老又新的课题。
有鉴于此,我们在实施文学鉴赏教学、训练时,就不能不剖析人类审美心理,不能不把握中学生应具有的审美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捕捉文学鉴赏的内在规律,设计标本兼治的教学、训练方案,引导他们走上文学鉴赏的必由之路。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作用,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真切体验。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及其创造的艺术美,逐步引起阅读鉴赏者思想感情上渐渐强烈的反应,使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这,就是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作为诸多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其心理过程也与一般审美活动一样,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审美准备阶段
审美主体在审美时首先产生的是对审美对象的关注,即“审美注意”。接着产生的是对该对象所萌发的一种追求、憧憬,一种朦胧的兴奋,即“审美期待”。审美主体由此引起对审美对象的兴趣与期待后,便正式进入审美进行阶段。
2、审美进行阶段
此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
3、审美结束阶段
当审美高潮结束后,审美活动并不会立即终止,审美主体仍然会在一种特定的审美心境中展开审美回味,即对头脑中残存的审美意象从容地玩味,细细地咀嚼,思索其深邃的意境,领略其隽永的意味,进行“精神反刍”。
二
魏晋以来的许多文学批评家,如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在他们的文论中,都曾提出过“观”、“品”、“悟”的文艺作品鉴赏活动的“三步骤”理论。而现代美学中审美进行阶段的“三步骤”理论,正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两相应和。
1、“观”其大略,整体感知
“观”,是指鉴赏者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凭着自我的文学敏感,透过形式符号,对作品作出直观的而又是整体的感知。与“观”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感知”,即审美主体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它是审美感受的门户。
此步骤中的鉴赏,当然还仅仅是表层的。鉴赏者只是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符号的意义,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而所谓的“意象”,是指鉴赏者的一种心理存在,它有着“意”与“象”两个基本结构方面。“意”,指主体的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文学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
除了对作品意象内容方面的初步观知,我们在其表现形式方面还应“观”些什么呢?对此,南朝梁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所论述: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意思是说,要审察文章的内容,先要确立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章体制的安排,第二个是文辞的布置,第三个方面是借鉴前人与变化创新的情况,第四个方面是“奇”与“正”一类的表现手法,第五个方面是引用典故故事的手段,第六个方面是作品的音律声调。这几个方面都有所关注了,那么文章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了。
刘勰所强调的需要审察的“六观”,大体都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形式”方面的必“观”对象。因此,在进行文学鉴赏训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耐心细致地通读全文,力求对作品的“形式”诸因素作尽可能完整的感受和把握。举凡高超的语言技巧、逼真的描写技巧等等,都应了然于目、了然于心。
2、“品”其意象,凝神观照
“品”是指鉴赏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经验,凝神观照,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在第一个步骤中已形成但还很粗浅的意象,使作品的意象更具鉴赏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这是文学鉴赏全过程中的核心过程。
此步骤中的意象,已成为鉴赏者主观情意和作品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所以,在“品”的过程中,鉴赏者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唤醒自己遥远的记忆、消逝的情绪,填补作品中的空白,使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
与“品”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审美表象的载体,它可以把审美感知、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起枢纽作用。审美主体一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在审美世界里自由翱翔。而审美情感,则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动力。它可以使感知更敏锐、想象更活跃、理解更深刻,从而推动审美活动的发展。
关于“品”,古人早有见地。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在他的《诗品序》中,就通过细细品味,“品”出了五言诗颇“有滋味”———即有诗味、有艺术魅力、有美感———从而认定其居“文词之要”。唐代的司空图也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此说旨在强调:要理解、懂得什么是诗味,要善于品评、辨析诗歌作品的诗味;唯有这样去“品”,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
3、“悟”其意境,情感升华
“悟”,是指鉴赏者在前述“品”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主体的意识逐渐活跃起来,品读的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物我同化,主客体交融,使主体的情感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超越现实时空的境界。此种“境界”,即为人们孜孜以求的“意境”。
与“悟”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理解”。审美理解对审美活动起一种制导与规范作用,并最终形成审美判断。所以说,“悟”,是文学鉴赏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在“悟”的状态下,鉴赏者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作品形象暗示的指引,从情感体验的状态中超越出来,沉入一种回忆、一种思索、一种探求,竭力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积累,把握作品及审美意象的丰富内涵、深层底蕴,领悟其形象所暗示的内在的恢宏、深广的理性化观念和意识,获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顿悟”。
需要指出的是,在“悟”的阶段,作为其主要心理功能的审美理解,是在“审美”状态下的“理解”,并不具有多少逻辑性,而更具有直觉性;所以,其“理解”的内涵,往往是难以言表的意味。正如清代的叶燮所说:“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之能言,又意不可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想象之表。”如果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观”、“品”之余,出现这种只可“默会”不可言传的状态,那很可能说明你已真正地“悟”到了家。这,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可喜而又可贺的机缘。
三
新《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文学鉴赏能力列为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明确要求:“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这一能力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的测试点之一,且考分权重逐渐增加,选材体式不断丰富,考题题型稳中有变。
毋庸置疑,上好文学鉴赏课,有效地组织文学鉴赏训练活动,无论从推进素质教育的层面,还是从迎考应试的角度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文学鉴赏,实在是一门广阔、弥深的学问,它比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性阅读要求更高(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标定其能力层级为最高的E级)。怎样上好文学鉴赏课,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界而言,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既老又新的课题。
有鉴于此,我们在实施文学鉴赏教学、训练时,就不能不剖析人类审美心理,不能不把握中学生应具有的审美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捕捉文学鉴赏的内在规律,设计标本兼治的教学、训练方案,引导他们走上文学鉴赏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