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与文学鉴赏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85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作用,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真切体验。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及其创造的艺术美,逐步引起阅读鉴赏者思想感情上渐渐强烈的反应,使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这,就是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作为诸多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其心理过程也与一般审美活动一样,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审美准备阶段
  审美主体在审美时首先产生的是对审美对象的关注,即“审美注意”。接着产生的是对该对象所萌发的一种追求、憧憬,一种朦胧的兴奋,即“审美期待”。审美主体由此引起对审美对象的兴趣与期待后,便正式进入审美进行阶段。
  
  2、审美进行阶段
  此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
  
  3、审美结束阶段
  当审美高潮结束后,审美活动并不会立即终止,审美主体仍然会在一种特定的审美心境中展开审美回味,即对头脑中残存的审美意象从容地玩味,细细地咀嚼,思索其深邃的意境,领略其隽永的意味,进行“精神反刍”。
  
  二
  
  魏晋以来的许多文学批评家,如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在他们的文论中,都曾提出过“观”、“品”、“悟”的文艺作品鉴赏活动的“三步骤”理论。而现代美学中审美进行阶段的“三步骤”理论,正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相关论述如出一辙,两相应和。
  
  1、“观”其大略,整体感知
  “观”,是指鉴赏者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凭着自我的文学敏感,透过形式符号,对作品作出直观的而又是整体的感知。与“观”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感知”,即审美主体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它是审美感受的门户。
  此步骤中的鉴赏,当然还仅仅是表层的。鉴赏者只是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符号的意义,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而所谓的“意象”,是指鉴赏者的一种心理存在,它有着“意”与“象”两个基本结构方面。“意”,指主体的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文学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
  除了对作品意象内容方面的初步观知,我们在其表现形式方面还应“观”些什么呢?对此,南朝梁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所论述: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意思是说,要审察文章的内容,先要确立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章体制的安排,第二个是文辞的布置,第三个方面是借鉴前人与变化创新的情况,第四个方面是“奇”与“正”一类的表现手法,第五个方面是引用典故故事的手段,第六个方面是作品的音律声调。这几个方面都有所关注了,那么文章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了。
  刘勰所强调的需要审察的“六观”,大体都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形式”方面的必“观”对象。因此,在进行文学鉴赏训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耐心细致地通读全文,力求对作品的“形式”诸因素作尽可能完整的感受和把握。举凡高超的语言技巧、逼真的描写技巧等等,都应了然于目、了然于心。
  
  2、“品”其意象,凝神观照
  “品”是指鉴赏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经验,凝神观照,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在第一个步骤中已形成但还很粗浅的意象,使作品的意象更具鉴赏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这是文学鉴赏全过程中的核心过程。
  此步骤中的意象,已成为鉴赏者主观情意和作品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所以,在“品”的过程中,鉴赏者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唤醒自己遥远的记忆、消逝的情绪,填补作品中的空白,使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
  与“品”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审美表象的载体,它可以把审美感知、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起枢纽作用。审美主体一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在审美世界里自由翱翔。而审美情感,则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动力。它可以使感知更敏锐、想象更活跃、理解更深刻,从而推动审美活动的发展。
  关于“品”,古人早有见地。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在他的《诗品序》中,就通过细细品味,“品”出了五言诗颇“有滋味”———即有诗味、有艺术魅力、有美感———从而认定其居“文词之要”。唐代的司空图也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此说旨在强调:要理解、懂得什么是诗味,要善于品评、辨析诗歌作品的诗味;唯有这样去“品”,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
  
  3、“悟”其意境,情感升华
  “悟”,是指鉴赏者在前述“品”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主体的意识逐渐活跃起来,品读的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物我同化,主客体交融,使主体的情感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超越现实时空的境界。此种“境界”,即为人们孜孜以求的“意境”。
  与“悟”相对应的现代美学理念,是“审美理解”。审美理解对审美活动起一种制导与规范作用,并最终形成审美判断。所以说,“悟”,是文学鉴赏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在“悟”的状态下,鉴赏者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作品形象暗示的指引,从情感体验的状态中超越出来,沉入一种回忆、一种思索、一种探求,竭力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积累,把握作品及审美意象的丰富内涵、深层底蕴,领悟其形象所暗示的内在的恢宏、深广的理性化观念和意识,获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顿悟”。
  需要指出的是,在“悟”的阶段,作为其主要心理功能的审美理解,是在“审美”状态下的“理解”,并不具有多少逻辑性,而更具有直觉性;所以,其“理解”的内涵,往往是难以言表的意味。正如清代的叶燮所说:“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之能言,又意不可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想象之表。”如果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观”、“品”之余,出现这种只可“默会”不可言传的状态,那很可能说明你已真正地“悟”到了家。这,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可喜而又可贺的机缘。
  
  三
  
  新《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文学鉴赏能力列为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明确要求:“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这一能力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的测试点之一,且考分权重逐渐增加,选材体式不断丰富,考题题型稳中有变。
  毋庸置疑,上好文学鉴赏课,有效地组织文学鉴赏训练活动,无论从推进素质教育的层面,还是从迎考应试的角度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文学鉴赏,实在是一门广阔、弥深的学问,它比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性阅读要求更高(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标定其能力层级为最高的E级)。怎样上好文学鉴赏课,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界而言,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既老又新的课题。
  有鉴于此,我们在实施文学鉴赏教学、训练时,就不能不剖析人类审美心理,不能不把握中学生应具有的审美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捕捉文学鉴赏的内在规律,设计标本兼治的教学、训练方案,引导他们走上文学鉴赏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启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现在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新课程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应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课堂理念——用人文精神点亮学生的心灵,创设新颖的导入方式。    一、歌曲导入法    在进入新课之前,如果放一段音乐,饱含深情地吟诵一首歌词,以创设一种情境,激发、
研究发现,7厘米的鞋跟,即脚部与地面呈15度角,可以使骨盆肌肉的电流活动减少15%左右。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回顾过去十三年的工作时,十六大报告从十个方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一、培养语言探究意识    语言探究意识包括字、词、句、段以及语感能力的探究意识。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揣摩凝练生动的语言,可从词语运用、句子内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探究。  教学《守财奴》一文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等旧的教学形态中走了出来,开始关注语文课堂的实际效益与效率,关注生活,关注人本,拓展整合教材,自主建构教材,灵活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而建构出一种新型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即生成的语文课堂。同时,在教学研究领域里,也有了关于“生成”与“生成性课堂”等相关理论探索。这种生成性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实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向我们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摆正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由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要求,须注重教学引导艺术。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8年9月1日已正式施行。新《规定》中规定,食品标签有“六不准”。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新课改实施之前,语文课堂的因材施教,主要指在统一解决全班学生都应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发展能力,按能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和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进行分类,并展开相应的教学。它有效地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开发。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还包括生理特
百合育种在1966年开始于以充满深情著称的Mylnefield苏格兰园艺研究所。这一想法来自该研究所主任,已故的Colin·Cadman博士,他知道我那时正在我自己的花园里涉猎于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