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被许多评论家誉为美国第一部杰出的悲剧,它描写了主人公威利· 洛曼这个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可以看出,威利·洛曼是盲目信奉“美国梦”的代表,他的最终死亡代表着所谓的“美国梦”的幻灭,而梦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冲突正是导致他不幸悲剧的原因。此外,本剧引导人们重新思考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美国梦” 梦想 现实
当代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于在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严峻的考验》、《桥头眺望》等优秀剧作。其中1949年创作的《推销员之死》是他的代表作,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该剧连续上演742场仍然盛况不减,在西方戏剧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先后荣获纽约剧评界奖、普利策奖、美国报界奖、戏剧俱乐部奖等六项大奖。许多评论家把这部剧作看成美国的第一部杰出的悲剧,是一部“不同凡响的里程碑式作品”,是“一部十足的美国戏剧的经典作品”,“一出开创了历史的戏剧”。
在《推销员之死》这部剧中,米勒为我们描述了美国社会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刻画了一个家庭的各成员间令人心痛的矛盾冲突,审视了美国国民的价值观这个宏观的问题,进而剖析了人们因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剧中的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个63岁的下层推销员,他深信“美国梦”所宣扬的成功法则,认为只要人缘好、勤奋工作就能挣到大钱,就能出人头地。但是尽管他终日奔波,卖力地推销商品,却总是实现不了他美丽的梦想,最终因为年老推销不出去东西而被老板无情地解雇。最终他选择了撞车自杀,期望能获得两万美元的保险金给儿子,让儿子继续他未能实现的“美国梦”。威利·洛曼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美国梦”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悲剧。在美国评论界,威利被称为“American Everyman”,因为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一个普通人的梦想破灭后的无奈和绝望心理。和许许多多同时代的美国人一样,威利·洛曼完全生活在自己所信奉的梦想之中,这一梦想甚至成了他为之存活的精神支柱,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总是让他事与愿违,可以说,正是现实与梦想的尖锐冲突导致了他的悲惨死亡。
一、“美国梦”及其发展
威利·洛曼的一生都为着一个虚幻的梦想而奋斗,可以说,他为了梦想而生,为了梦想而活,甚至为了这个梦想而死。这个虚幻的梦想就是令无数美国人心醉神迷的美国梦。“美国梦”这一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已经存在了200多年,从殖民主义时代开始,一代一代的美国作家就试图用各种形式来诠释这一主题。“美国梦”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国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的一句话“自主者,天助也”概括了美国梦的本质特征。在富兰克林之后,“美国梦”成为美国民众心中无法抹去的情结,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取得成功。“通过诚实、勤奋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任何愿意努力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美国英雄山姆·华尔顿这样鼓励美国人:“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梦,那么你能做的事就毫无边际。”威利就是这种“成功神话”的信奉者。
美国梦深深地扎根于美国的政治、法律、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在整个美国历史当中,溶化在美国人的血液当中,所以一代一代的美国人持续不断地做着美国梦。美国人把篮球队命名为“梦之队”,把好莱坞命名为“梦工厂”;波音公司把它的新一代大型客机波音707命名为“梦之机”;麦当娜把她的新专辑命名为“梦醒美国”。美国人不断地加深自己的梦,演绎自己的梦,扩展自己的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美国梦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出现了许多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追求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的首要愿望,金钱的作用变得至高无上。在威利·洛曼的时代,通过努力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我价值、取得成功的梦想已经成为历史,攫取大量财富、在商界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成功。人们把占有物质(轿车、家用电器、房子)作为生活的中心,为了取得所谓的“成功”,他们不惜出卖人格、友情、亲情。威利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一生之所以以悲剧的结局收场正是因为他始终活在“美国梦”所编造的谎言之中。他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仍然相信自己所处的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只要努力去工作就能出人头地,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也没有看到物欲的主宰作用以及社会竞争的残酷性。
二、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1.事业的失败
威利虽然是一个不受尊敬的推销员,但他总是生活在幻想之中,自称是一个“重量级炮弹”,还时常列举大卫·辛格曼的例子,“大卫·辛格曼是个成功的推销员,他活到84岁,只要在旅馆里拨个电话,就能做成交易,死后在新英格兰有许多买主和同行为他送葬……”(4)然而,威利的推销生涯却远非如此,在激烈的商业竞争时代,推销决不是“拨个电话”那么简单,已经63岁的威利还在拼命工作四处奔波,为了房子,为了家人,为了永远没有尽头的物质需求。
威利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国梦宣扬的成功和财富,但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作为一名老推销员,他为华格纳公司干了三十六年,为公司开拓了新英格兰市场,受到老板的赏识。然而,当他年纪大了,推销不出去商品了,他就无法避免被新老板解雇的命运。尽管威利伤心地表白是自己给老板霍华德起的名字,但这对商业社会的资本家来说毫无价值,正如老友查理所说:“威利,你几时才能弄明白这种事一点意思也没有呀?你给他取名字叫霍华德,可你又不能把这个卖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卖得掉的东西……”商界的冷酷无情在这里暴露无疑,利润和金钱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做为一个推销员,当威利推销不出去商品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废物,被老板霍华德一脚踢开。
2.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
威利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条不归路与其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威利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并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盼寄托在儿子身上。威利把他的成功哲学都灌输到儿子头脑中,期盼着他们能继续他的梦想,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事与愿违,他的两个儿子在事业上都无所建树,对威利也没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威利的长子比夫是家里唯一意识到他的梦想是错误的人,他认为“他(威利)的梦想不对头,完完全全的不对头”。比夫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努力去面对事实,但是威利却认为比夫碌碌无为,而比夫则看不惯威利深陷堂而皇之的幻想之中。比夫向往边疆地区,但是父亲盲目信奉歪曲的美国梦遮蔽了他心中的向往。威利则认为比夫在34岁时还没有找到一份固定工作,辜负了自己对他雄心勃勃的期望。正因为如此,他和威利之间产生了矛盾。比夫在比尔·奥利弗的办公室顿悟之后,决心冲破包围着洛曼一家的谎言,勇敢面对现实生活,揭穿威利幻想背后的那种简单卑微的生活的真相。当比夫抛弃了威利对他的期望时,威利把他的抗拒看成“侮辱”和“故意的冒犯”。这种拒绝极大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最终说明威利无法兜售出他的美国梦这种威利本人虔诚信赖的产品。威利一方面承受着自己的失败,另一方面对儿子恨铁不成钢,甚至无法沟通,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面临崩溃的边缘。
三、梦想的破灭
“美国梦”是威利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梦想,他的一生都在精心编织着梦想,他为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活着。但是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它必然走向破灭,可以说威利的悲剧绝不仅仅是他个人或家庭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这也正是威利悲剧的根源,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威利无法推销出去商品,甚至被老板无情地解雇,他的儿子们也没能够实现他对他们的成功给予的期望,没能实现他未果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美国梦的牺牲品。
残酷的现实生活和他美好的梦想之间充满了冲突,威利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国梦垂手可得的成功和财富,但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只有发财致富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标准,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种残酷的价值观导致了他最终精神崩溃。生活的压力压得他濒于窒息,心理错乱,走向了自杀这条不归路。更可悲的是,他直到死也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个荒唐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他甚至在临死的时候还幻想着人们如何去悼念他,幻想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保险金能让儿子重振旗鼓,幻想着死后能赢得儿子们的尊重,然而他的葬礼上却只有他的家人为他送行。这足以说明威利临死都没有醒悟,他对梦想的追求依然“执著”,他的死不代表绝望和结束,而是代表着他希望的延续,最后一幕是悲剧的高潮部分,主人公威利最后的结局给予了观众巨大的震撼,令人深思。威利是一个令人怜悯的底层小人物,他死了,死在梦想、迷惘和憧憬之中。正如米勒所说“威利……是在寻找他的自我,寻找自己的不朽灵魂”。在现实中,威利的生活充满了挫败,最后他用死亡的形式完成了他对自我的追寻,升华了自己的灵魂。
《推销员之死》自1949年上演以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被称之为“美国第一部悲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该剧以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反映了人们因为盲目相信“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这一存在于美国社会的普遍问题,进而重新审视了美国国民的价值观和信仰。威利选择了自杀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句号,可以说他是“美国梦”的殉葬者,或许米勒本人正是想借威利的悲剧命运告诫人们要认清“美国梦”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否则虚妄的梦想必然导致最终的破灭。更重要的是,此剧给了人们极大的思索空间,引导人们重新思考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在精神上得以启迪,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Bigsby, Christoph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rthur Miller[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Bigsby, Christopher, ed. Modern American Drama[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Miller, Arthur. Death of a salesman[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1.
[4]Miller, Arthur. Timebends[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87.
[5]Rubinstein, 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7.
[6]阿瑟·米勒. 道德与现代剧[M]. 纽约:The Viking Press, 1991.
[7]郭继德. 美国戏剧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3.
[8]诺斯.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全是我儿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0]汪义群. 当代美国戏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关键词:“美国梦” 梦想 现实
当代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于在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严峻的考验》、《桥头眺望》等优秀剧作。其中1949年创作的《推销员之死》是他的代表作,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该剧连续上演742场仍然盛况不减,在西方戏剧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先后荣获纽约剧评界奖、普利策奖、美国报界奖、戏剧俱乐部奖等六项大奖。许多评论家把这部剧作看成美国的第一部杰出的悲剧,是一部“不同凡响的里程碑式作品”,是“一部十足的美国戏剧的经典作品”,“一出开创了历史的戏剧”。
在《推销员之死》这部剧中,米勒为我们描述了美国社会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刻画了一个家庭的各成员间令人心痛的矛盾冲突,审视了美国国民的价值观这个宏观的问题,进而剖析了人们因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剧中的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个63岁的下层推销员,他深信“美国梦”所宣扬的成功法则,认为只要人缘好、勤奋工作就能挣到大钱,就能出人头地。但是尽管他终日奔波,卖力地推销商品,却总是实现不了他美丽的梦想,最终因为年老推销不出去东西而被老板无情地解雇。最终他选择了撞车自杀,期望能获得两万美元的保险金给儿子,让儿子继续他未能实现的“美国梦”。威利·洛曼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美国梦”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悲剧。在美国评论界,威利被称为“American Everyman”,因为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一个普通人的梦想破灭后的无奈和绝望心理。和许许多多同时代的美国人一样,威利·洛曼完全生活在自己所信奉的梦想之中,这一梦想甚至成了他为之存活的精神支柱,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总是让他事与愿违,可以说,正是现实与梦想的尖锐冲突导致了他的悲惨死亡。
一、“美国梦”及其发展
威利·洛曼的一生都为着一个虚幻的梦想而奋斗,可以说,他为了梦想而生,为了梦想而活,甚至为了这个梦想而死。这个虚幻的梦想就是令无数美国人心醉神迷的美国梦。“美国梦”这一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已经存在了200多年,从殖民主义时代开始,一代一代的美国作家就试图用各种形式来诠释这一主题。“美国梦”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国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的一句话“自主者,天助也”概括了美国梦的本质特征。在富兰克林之后,“美国梦”成为美国民众心中无法抹去的情结,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取得成功。“通过诚实、勤奋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任何愿意努力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美国英雄山姆·华尔顿这样鼓励美国人:“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梦,那么你能做的事就毫无边际。”威利就是这种“成功神话”的信奉者。
美国梦深深地扎根于美国的政治、法律、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在整个美国历史当中,溶化在美国人的血液当中,所以一代一代的美国人持续不断地做着美国梦。美国人把篮球队命名为“梦之队”,把好莱坞命名为“梦工厂”;波音公司把它的新一代大型客机波音707命名为“梦之机”;麦当娜把她的新专辑命名为“梦醒美国”。美国人不断地加深自己的梦,演绎自己的梦,扩展自己的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美国梦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出现了许多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追求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的首要愿望,金钱的作用变得至高无上。在威利·洛曼的时代,通过努力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我价值、取得成功的梦想已经成为历史,攫取大量财富、在商界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成功。人们把占有物质(轿车、家用电器、房子)作为生活的中心,为了取得所谓的“成功”,他们不惜出卖人格、友情、亲情。威利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一生之所以以悲剧的结局收场正是因为他始终活在“美国梦”所编造的谎言之中。他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仍然相信自己所处的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只要努力去工作就能出人头地,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也没有看到物欲的主宰作用以及社会竞争的残酷性。
二、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1.事业的失败
威利虽然是一个不受尊敬的推销员,但他总是生活在幻想之中,自称是一个“重量级炮弹”,还时常列举大卫·辛格曼的例子,“大卫·辛格曼是个成功的推销员,他活到84岁,只要在旅馆里拨个电话,就能做成交易,死后在新英格兰有许多买主和同行为他送葬……”(4)然而,威利的推销生涯却远非如此,在激烈的商业竞争时代,推销决不是“拨个电话”那么简单,已经63岁的威利还在拼命工作四处奔波,为了房子,为了家人,为了永远没有尽头的物质需求。
威利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国梦宣扬的成功和财富,但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作为一名老推销员,他为华格纳公司干了三十六年,为公司开拓了新英格兰市场,受到老板的赏识。然而,当他年纪大了,推销不出去商品了,他就无法避免被新老板解雇的命运。尽管威利伤心地表白是自己给老板霍华德起的名字,但这对商业社会的资本家来说毫无价值,正如老友查理所说:“威利,你几时才能弄明白这种事一点意思也没有呀?你给他取名字叫霍华德,可你又不能把这个卖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卖得掉的东西……”商界的冷酷无情在这里暴露无疑,利润和金钱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做为一个推销员,当威利推销不出去商品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废物,被老板霍华德一脚踢开。
2.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
威利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条不归路与其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威利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并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盼寄托在儿子身上。威利把他的成功哲学都灌输到儿子头脑中,期盼着他们能继续他的梦想,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事与愿违,他的两个儿子在事业上都无所建树,对威利也没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威利的长子比夫是家里唯一意识到他的梦想是错误的人,他认为“他(威利)的梦想不对头,完完全全的不对头”。比夫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努力去面对事实,但是威利却认为比夫碌碌无为,而比夫则看不惯威利深陷堂而皇之的幻想之中。比夫向往边疆地区,但是父亲盲目信奉歪曲的美国梦遮蔽了他心中的向往。威利则认为比夫在34岁时还没有找到一份固定工作,辜负了自己对他雄心勃勃的期望。正因为如此,他和威利之间产生了矛盾。比夫在比尔·奥利弗的办公室顿悟之后,决心冲破包围着洛曼一家的谎言,勇敢面对现实生活,揭穿威利幻想背后的那种简单卑微的生活的真相。当比夫抛弃了威利对他的期望时,威利把他的抗拒看成“侮辱”和“故意的冒犯”。这种拒绝极大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最终说明威利无法兜售出他的美国梦这种威利本人虔诚信赖的产品。威利一方面承受着自己的失败,另一方面对儿子恨铁不成钢,甚至无法沟通,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面临崩溃的边缘。
三、梦想的破灭
“美国梦”是威利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梦想,他的一生都在精心编织着梦想,他为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活着。但是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它必然走向破灭,可以说威利的悲剧绝不仅仅是他个人或家庭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这也正是威利悲剧的根源,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威利无法推销出去商品,甚至被老板无情地解雇,他的儿子们也没能够实现他对他们的成功给予的期望,没能实现他未果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美国梦的牺牲品。
残酷的现实生活和他美好的梦想之间充满了冲突,威利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国梦垂手可得的成功和财富,但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只有发财致富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标准,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种残酷的价值观导致了他最终精神崩溃。生活的压力压得他濒于窒息,心理错乱,走向了自杀这条不归路。更可悲的是,他直到死也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个荒唐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他甚至在临死的时候还幻想着人们如何去悼念他,幻想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保险金能让儿子重振旗鼓,幻想着死后能赢得儿子们的尊重,然而他的葬礼上却只有他的家人为他送行。这足以说明威利临死都没有醒悟,他对梦想的追求依然“执著”,他的死不代表绝望和结束,而是代表着他希望的延续,最后一幕是悲剧的高潮部分,主人公威利最后的结局给予了观众巨大的震撼,令人深思。威利是一个令人怜悯的底层小人物,他死了,死在梦想、迷惘和憧憬之中。正如米勒所说“威利……是在寻找他的自我,寻找自己的不朽灵魂”。在现实中,威利的生活充满了挫败,最后他用死亡的形式完成了他对自我的追寻,升华了自己的灵魂。
《推销员之死》自1949年上演以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被称之为“美国第一部悲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该剧以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反映了人们因为盲目相信“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这一存在于美国社会的普遍问题,进而重新审视了美国国民的价值观和信仰。威利选择了自杀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句号,可以说他是“美国梦”的殉葬者,或许米勒本人正是想借威利的悲剧命运告诫人们要认清“美国梦”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否则虚妄的梦想必然导致最终的破灭。更重要的是,此剧给了人们极大的思索空间,引导人们重新思考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在精神上得以启迪,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Bigsby, Christoph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rthur Miller[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Bigsby, Christopher, ed. Modern American Drama[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Miller, Arthur. Death of a salesman[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1.
[4]Miller, Arthur. Timebends[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87.
[5]Rubinstein, 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7.
[6]阿瑟·米勒. 道德与现代剧[M]. 纽约:The Viking Press, 1991.
[7]郭继德. 美国戏剧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3.
[8]诺斯.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全是我儿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0]汪义群. 当代美国戏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