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情投入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不断萦绕在教学一线老师的脑海: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使层次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们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
  所谓“高效”课堂应该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达成,受制于多种因素,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投入程度、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方式等都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诸多因素中,笔者认为教师是否全情投入是关键!
  课堂的高效取决于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高效性。而要高效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
  1师生全情投入
  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全情投入的课堂。而教师的全情投入是关键。课前,教师应该针对教材,研读教参,关注中考,结合自己的学生特点,精心打造个性化的教案。课上,教师全程主导,神采飞扬,全身会洋溢一种诱人的魅力,吸引学生投入课堂。而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也会不断吸引学生,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在整节课中自然而然地全情投入。如《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这节课,笔者在课前精心准备,学生进入实验室时,将杯中的水倒向点燃的蜡烛,学生惊讶地发现蜡烛竟然不受影响,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对即将开始的新课充满兴趣。接下来一个接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自主探究,对于教学难点玻璃板的引入,没有直接给,而是让学生用平面镜去找像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学生多次实验后发现,只能发现物,却无法找到像?我及时提问,为什么找不到像呢?学生很快回答,因为平面镜后面是不透明的。要找到像,必须怎样改进呢?学生自然想到用玻璃板。然后让学生去找像,怎样才能确认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呢?根据经验只有靠在一起我们才能准确判别,对于不在一起的物和像如何比较呢?学生讨论后决定增加一个和物体完全一样的物,放到像的位置来比较。就这样笔者用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用实验现象来引起问题冲突,引导学生讨论,不断对实验进行修正,整个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全情投入。在教师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中不知不觉地下课了,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
  2最大化每节物理课的思维空间
  最大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关键的是激起学生思维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精心策划物理情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一些值得思考,值得探究的问题,去吸引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中产生求知欲,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把学生真正带入学习物理这门课的热情中。
  在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笔者用大凸透镜将一个彩色的娃娃成像在教室的白墙上,改变物和镜子间的距离,墙上的像的大小不断改变,学生很惊讶,我及时提出问题:是什么在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呢?学生积极开展讨论。趁着学生的热情,我让学生分组用给定的器材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然后移动物体和光屏去找对应缩小或放大的像,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像大小变化时有没有转折点,若有的话转折点在哪里?有何特点?先从理论分析,再通过实验寻找。就这样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通过器材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对于成像规律的得出,全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对实验器材的不断改进来自主得出,然后通过多媒体验证,最后还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来进一步理解,加深印象。就这样,学生经历循序渐进的自主探究过程,大量的直观感受,小组成员间的思维碰撞,让思维不断深入,教学难点很轻松地得以克服。
  3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知识源于生活,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要求我们更有效地利用生活知识组织好物理的课堂教学。
  在每一节新课教学前,笔者都会精心地做好情景的创设、新课的导入工作,从课堂一开始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以饱满、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课内容学习中去。
  如电磁感应的教学,笔者将学生熟悉的微型电动机带入教室,插入电源,风扇转动,让学生回忆电动机的原理,能量的转化;然后将插头拔出,走到学生中,让学生拿着插头,有意让学生的手刚好捏住插头,然后我不经意间转动电扇,该学生大叫一声,扔掉插头,其他学生都很困惑,我也装着很困惑,怎么啦?该学生说:“手麻”,“麻?怎么会?我又没有插入插座”,“谁来试试?”很多学生愿意试一试,我继续重复,只听见教室里不断传来学生的叫声,前后左右中间的学生都试了,反应都一样,这是怎么回事?我不说话,学生就互相讨论起来:“触电了”“哪里来的电?”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已经充满求知的欲望,效果当然不会差了。
  4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可见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不便于观察的现象用动画呈现。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使知识从具体到抽象,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给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如利用班级博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如不便于课上进行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及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博客上进行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博客上开展课后讨论,对学生的差异化指导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强化课堂反馈
  在设计每一节课时,笔者都会准备一个共性的内容,那也是我的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的一个有效保障,那就是课堂反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会精心设计习题,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知识来解答,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便学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掌握情况。很多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上课时气氛热烈,老师讲到哪儿,他都能跟到哪儿,可往往到了考试时,成绩却和课堂反应差得很远。实际上,这些学生上课时的思维只是浮于表面,对于知识的实质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如果每节课我们教师都能及时进行课堂反馈,这样的学生就能及时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就会及时查漏补缺,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听课效率。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高效”课堂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全情投入,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大化课堂的思维空间,及时反馈,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
其他文献
走进丛林,绿树成荫,野花开满山岗,小溪如银白的玉带……多彩的自然就像美丽的画;游历山水,跳跃的浪花飞溅起快乐的音符……灵动的自然就像动听的歌;流连花间,
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可以直接通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来获知的,凭借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过程来获取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和规律。本文结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力、弹力》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中的真感受,充分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知识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帮助学生突破相应的重点,解决抽象思维过程中的疑惑。  1感受力的存在  学生对“力”这个
本文针对初三英语教学低效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消极、被动态度,从剖析原因入手,重点阐述了通过活动和练习、材料和话题、内容和文化、语法和情感四个方面的结合来达到“变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我学习……”,在高考中同时强调五个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由基础教学到能力的培养与迁移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成功与否的衡量指标,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落实这些要求,是需要我们经常思考和创新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基础知识
生命,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又是多么美好的境界。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得到保障。
1课题《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本节教材的处理时特意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直接放在课前预习栏目中,让学生课前先去预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把生成的疑问带到课堂上。课堂内主要通过学
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改革教研方式是完成此项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江苏省东海县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改革教研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成功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教学难点是指多数学生难理解、难掌握或者教师难教的知识和技能.化解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化解教学上的难点,才能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与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可采取何种措施来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本文就此问题与同行做一探讨与交流.  1 巧借Excel散点图化解教学难点  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