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意义都有时代性。对于虚词来说,每个虚词用法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时代。正如汪维辉先生所说:“每一个词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我们可以根据某些词语的使用来确定某部作品的时代性:同理,我们在解释词语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词语的时代性,绝不能用后代才出现的词义来解释前代的词语。《语文建设》2007年第10期发表了《(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文中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词,而应被看成副词。这里涉及“却”词义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下面简单分析—下。
一、《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时代性
《孔雀东南飞》一诗最初出现在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把这首诗列在繁钦和曹丕的诗中间,所以人们大多把它当做汉末的作品。但是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是三国以后才多见,有些又像六朝人的口吻,因此后人对此诗的写定年代众说纷纭。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当推徐复先生的观点,他从与时代有关的词语、古韵、语法和避讳等方面考订《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时代:“《孔雀东南飞》一诗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应该确定是东晋时代写定的,它拥有大量的语言事实,这是谁也不容否认的。”
二、唐代以前“却”的句法、语义特点
《说文解字》:“欲,节欲也。”《说文通训定声》:“退也。从卩,节制义,谷声。俗字作却。”先秦西汉的典籍中“却”为动词,基本语义为“退”“使……退”。根据语法化理论,“却”的副词用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语义基础与句法基础。
1 “却”语义的变化
东汉时期,与“却”连用的动词仍主要为与“行走”有关的“走”“行”“反”等,“却”的动作性仍然很强。但在新出现的“却流”“却除”“却止”等组合中,“却”的动作性开始减弱,语义初步虚化。另外,在东汉译经及《世说新语》中,常见一个已凝固为词,表时间义的词语“却后”,相当于“过后”。在“却后”中,“却”语义进一步虚化。“却”的语义虚化为副词用法的产生奠定了语义基础。
2 “却”句法结构的变化
先秦已有少量“却”与其他动词连用的情况,与它连用的动词后一般不带宾语。但随着“却”与动词连用的频率增加,东汉、魏晋的文献中出现了组合后带宾语的情况:
(1)夜过半,木城穿,中人却入土城,乘城呼。(《浞书·傅常郑甘陈段侍》)
(2)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世说新语·汰侈》)
这些宾语为后一动词所带,后一动词无疑是语义重心。在这种结构中,前一动词的动作性容易被忽略,很容易被重新分析,随着此类句式使用增多,“却”被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性增强。
另外,我们还检索到如下例子:
(3)或时先瞰果菜却食饭。(《道行般若经》卷七)
(4)宣武嫌其三文,复言为“神灵宝”,犹复用三,既难重前,却减“神”一字,名曰“灵宝。”(《世悦新语·任诞》刘孝标注)
“却”与“先’:“前”相对,语义虚化,动作性消失,可以理解为表示时间的“后”。从句法上看,“却”与动词连用后所带宾语为后面动词宾语,这种“却”很难再把它看成动词,可以看成副词。唐以前这种用法不多见,因此我们说“却”的副词用法开始萌芽。直到唐代“却”才出现相当于“又、再、还”的表顺承关系的副词用法。
三、“却”字释义商榷
《<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词,而应被看成副词;其含义也不是“退出来”,而是“又、再、还”。但是所举例证均为唐代用例,没有给出《孔雀东南飞》同时代的证据。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却”在唐代以前,语义所含的动作性较强,绝大多数为动词。偶见表时间的副词用法,但未见表顺承关系的用法。另外,此期“却”的副词用法中,“却”作为副词,后面紧跟动词,尚未发现类似“却(副词) 介词结构 动词”这样的结构。也就是说,不管是从语义上看还是从句法上看,“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都难以理解成副词“又、再、还”。
从人物形象上看,《孔雀东南飞》塑造了-一个勤劳、美丽、外柔内刚的女性形象——刘兰芝。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上堂谢阿母”不卑不亢,绝不落泪。兰芝与小姑情意深厚,“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透露出她柔弱的一面,也表现出她懂礼仪、易相处的一面。把“却”释为“又”,那么刘兰芝就是当着焦母的面,“泪落连珠子”,她倔强、外柔内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而与“上堂”相对,把“却”释为“退出来”,把这个情节理解成刘兰芝不是在焦母面前,而是面对“嬉戏莫相忘”的小姑,“泪落连珠子”,就比较合理。在两相比较中,塑造了_一个备受压迫、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不向封建家长屈服的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一、《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时代性
《孔雀东南飞》一诗最初出现在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把这首诗列在繁钦和曹丕的诗中间,所以人们大多把它当做汉末的作品。但是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是三国以后才多见,有些又像六朝人的口吻,因此后人对此诗的写定年代众说纷纭。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当推徐复先生的观点,他从与时代有关的词语、古韵、语法和避讳等方面考订《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时代:“《孔雀东南飞》一诗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应该确定是东晋时代写定的,它拥有大量的语言事实,这是谁也不容否认的。”
二、唐代以前“却”的句法、语义特点
《说文解字》:“欲,节欲也。”《说文通训定声》:“退也。从卩,节制义,谷声。俗字作却。”先秦西汉的典籍中“却”为动词,基本语义为“退”“使……退”。根据语法化理论,“却”的副词用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语义基础与句法基础。
1 “却”语义的变化
东汉时期,与“却”连用的动词仍主要为与“行走”有关的“走”“行”“反”等,“却”的动作性仍然很强。但在新出现的“却流”“却除”“却止”等组合中,“却”的动作性开始减弱,语义初步虚化。另外,在东汉译经及《世说新语》中,常见一个已凝固为词,表时间义的词语“却后”,相当于“过后”。在“却后”中,“却”语义进一步虚化。“却”的语义虚化为副词用法的产生奠定了语义基础。
2 “却”句法结构的变化
先秦已有少量“却”与其他动词连用的情况,与它连用的动词后一般不带宾语。但随着“却”与动词连用的频率增加,东汉、魏晋的文献中出现了组合后带宾语的情况:
(1)夜过半,木城穿,中人却入土城,乘城呼。(《浞书·傅常郑甘陈段侍》)
(2)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世说新语·汰侈》)
这些宾语为后一动词所带,后一动词无疑是语义重心。在这种结构中,前一动词的动作性容易被忽略,很容易被重新分析,随着此类句式使用增多,“却”被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性增强。
另外,我们还检索到如下例子:
(3)或时先瞰果菜却食饭。(《道行般若经》卷七)
(4)宣武嫌其三文,复言为“神灵宝”,犹复用三,既难重前,却减“神”一字,名曰“灵宝。”(《世悦新语·任诞》刘孝标注)
“却”与“先’:“前”相对,语义虚化,动作性消失,可以理解为表示时间的“后”。从句法上看,“却”与动词连用后所带宾语为后面动词宾语,这种“却”很难再把它看成动词,可以看成副词。唐以前这种用法不多见,因此我们说“却”的副词用法开始萌芽。直到唐代“却”才出现相当于“又、再、还”的表顺承关系的副词用法。
三、“却”字释义商榷
《<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词,而应被看成副词;其含义也不是“退出来”,而是“又、再、还”。但是所举例证均为唐代用例,没有给出《孔雀东南飞》同时代的证据。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却”在唐代以前,语义所含的动作性较强,绝大多数为动词。偶见表时间的副词用法,但未见表顺承关系的用法。另外,此期“却”的副词用法中,“却”作为副词,后面紧跟动词,尚未发现类似“却(副词) 介词结构 动词”这样的结构。也就是说,不管是从语义上看还是从句法上看,“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都难以理解成副词“又、再、还”。
从人物形象上看,《孔雀东南飞》塑造了-一个勤劳、美丽、外柔内刚的女性形象——刘兰芝。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上堂谢阿母”不卑不亢,绝不落泪。兰芝与小姑情意深厚,“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透露出她柔弱的一面,也表现出她懂礼仪、易相处的一面。把“却”释为“又”,那么刘兰芝就是当着焦母的面,“泪落连珠子”,她倔强、外柔内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而与“上堂”相对,把“却”释为“退出来”,把这个情节理解成刘兰芝不是在焦母面前,而是面对“嬉戏莫相忘”的小姑,“泪落连珠子”,就比较合理。在两相比较中,塑造了_一个备受压迫、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不向封建家长屈服的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