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应注意时代性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意义都有时代性。对于虚词来说,每个虚词用法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时代。正如汪维辉先生所说:“每一个词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我们可以根据某些词语的使用来确定某部作品的时代性:同理,我们在解释词语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词语的时代性,绝不能用后代才出现的词义来解释前代的词语。《语文建设》2007年第10期发表了《(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文中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词,而应被看成副词。这里涉及“却”词义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下面简单分析—下。
  
  一、《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时代性
  
  《孔雀东南飞》一诗最初出现在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把这首诗列在繁钦和曹丕的诗中间,所以人们大多把它当做汉末的作品。但是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是三国以后才多见,有些又像六朝人的口吻,因此后人对此诗的写定年代众说纷纭。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当推徐复先生的观点,他从与时代有关的词语、古韵、语法和避讳等方面考订《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时代:“《孔雀东南飞》一诗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应该确定是东晋时代写定的,它拥有大量的语言事实,这是谁也不容否认的。”
  
  二、唐代以前“却”的句法、语义特点
  
  《说文解字》:“欲,节欲也。”《说文通训定声》:“退也。从卩,节制义,谷声。俗字作却。”先秦西汉的典籍中“却”为动词,基本语义为“退”“使……退”。根据语法化理论,“却”的副词用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语义基础与句法基础。
  
  1 “却”语义的变化
  东汉时期,与“却”连用的动词仍主要为与“行走”有关的“走”“行”“反”等,“却”的动作性仍然很强。但在新出现的“却流”“却除”“却止”等组合中,“却”的动作性开始减弱,语义初步虚化。另外,在东汉译经及《世说新语》中,常见一个已凝固为词,表时间义的词语“却后”,相当于“过后”。在“却后”中,“却”语义进一步虚化。“却”的语义虚化为副词用法的产生奠定了语义基础。
  
  2 “却”句法结构的变化
  先秦已有少量“却”与其他动词连用的情况,与它连用的动词后一般不带宾语。但随着“却”与动词连用的频率增加,东汉、魏晋的文献中出现了组合后带宾语的情况:
  (1)夜过半,木城穿,中人却入土城,乘城呼。(《浞书·傅常郑甘陈段侍》)
  (2)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世说新语·汰侈》)
  这些宾语为后一动词所带,后一动词无疑是语义重心。在这种结构中,前一动词的动作性容易被忽略,很容易被重新分析,随着此类句式使用增多,“却”被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性增强。
  另外,我们还检索到如下例子:
  (3)或时先瞰果菜却食饭。(《道行般若经》卷七)
  (4)宣武嫌其三文,复言为“神灵宝”,犹复用三,既难重前,却减“神”一字,名曰“灵宝。”(《世悦新语·任诞》刘孝标注)
  “却”与“先’:“前”相对,语义虚化,动作性消失,可以理解为表示时间的“后”。从句法上看,“却”与动词连用后所带宾语为后面动词宾语,这种“却”很难再把它看成动词,可以看成副词。唐以前这种用法不多见,因此我们说“却”的副词用法开始萌芽。直到唐代“却”才出现相当于“又、再、还”的表顺承关系的副词用法。
  
  三、“却”字释义商榷
  
  《<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词,而应被看成副词;其含义也不是“退出来”,而是“又、再、还”。但是所举例证均为唐代用例,没有给出《孔雀东南飞》同时代的证据。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却”在唐代以前,语义所含的动作性较强,绝大多数为动词。偶见表时间的副词用法,但未见表顺承关系的用法。另外,此期“却”的副词用法中,“却”作为副词,后面紧跟动词,尚未发现类似“却(副词) 介词结构 动词”这样的结构。也就是说,不管是从语义上看还是从句法上看,“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都难以理解成副词“又、再、还”。
  从人物形象上看,《孔雀东南飞》塑造了-一个勤劳、美丽、外柔内刚的女性形象——刘兰芝。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上堂谢阿母”不卑不亢,绝不落泪。兰芝与小姑情意深厚,“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透露出她柔弱的一面,也表现出她懂礼仪、易相处的一面。把“却”释为“又”,那么刘兰芝就是当着焦母的面,“泪落连珠子”,她倔强、外柔内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而与“上堂”相对,把“却”释为“退出来”,把这个情节理解成刘兰芝不是在焦母面前,而是面对“嬉戏莫相忘”的小姑,“泪落连珠子”,就比较合理。在两相比较中,塑造了_一个备受压迫、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不向封建家长屈服的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在體育课教学中,我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六年级的男生在体育方面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女生却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不难发现,没有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女生不爱运动的原因之一。因此,我需要找到一些合适的运动项目来激发她们的兴趣,增加她们的成功体验,最终达到让她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了“躲避球”这个运动项目。躲避球主要以投掷和跑动为基础,没有较难的技术动作,女生具有直接参与
学校简介    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省茌平县最东部,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乡镇初中。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1256人,在职教职员工116人。上世纪90年代,该校在全县是出了名的双差校、问题校。1998年临近中考时,一个原有60名学生的班级只剩下11名,其他49名或辍学或转学。面对这种状况,校长崔其升开始思索盘活课堂、让学生快乐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近10年的探索,该校创立的以学生自主参与为生命线的“三三六
《灯下漫笔》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一篇杂文,被选入人教版大纲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对于这篇文章的教与学,历来为老师和学生所畏惧。因为大家都觉得鲁迅的文章难读,而这篇尤甚。原因是:第一,文章的语言不属于规范的白话文范畴,文白夹杂的表达方式,给大家带来了阅读上的困难。第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小说和杂文居多,而他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杂文中的议题已离我们远去,读者觉得陌生。第三,学生现实思想的深度与阅历的广
与戴望舒、何其芳等现代诗派的抒情诗人相比,卞之琳是倾向于知性诗歌创造的。在诗集《雕虫纪历》的自序中,他坦承情感不能自已,“总倾向于克制,仿佛刻意要做‘冷血动物’”的确,他诗中所传达的不是单纯的个人情感或时代情绪,而是一种浸润着智慧与思想的人生经验,一种对宇宙、人生、命运等问题的知性看法。创作于1935年的名篇《寂寞》就是卞之琳诗歌风格的缩影。    1 人类寂寞的睿智探寻   人的寂寞有多种形态
这本书有个奇怪的名字——“岩中花树”。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在贫瘠的岩石上长出的一株开满鲜花的树。这个说法来自王阳明的一则比喻。  也正出自对王阳明的好奇,我才去读这本书的。原本以为这是—本介绍王阳明的传记,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我在这本书中遇到了很多“熟人”: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  教书这么多年,这些人已然成了我“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那是因为或早或晚都曾经教过他们的文章;说陌生,那是因为
要读懂并讲清楚这篇文章,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  于是,就有了两个问题:说什么“理”?如何“说理”?  而要弄清楚“说什么‘理”’,又先要弄清“如何‘说理”’:在某种意义上,“如何说”比“说什么”重要,更准确地说,“说什么”体现在“如何说”里,“如何说”又受制于“说什么”,两者是融为一体的。而我们阅读、理解、把握,又必须从“如何说”入手。
近年来,轮滑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推崇。随着这股声势浩大的运动群体的崛起,“平花”与“刷街”这两个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广泛流传于网络。现举例如下:  (1)腿伤一个多礼拜了还没有好,开始担心它了。中午去了医院,医生说有点发炎需要挂盐水。真希望腿快快好,好了就可以去刷街练习平花了,不过玩轮滑的人变少了,哎——人少了就没意思了……(新浪博客2008年7月8日)  (2)对刚学
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中断和“失语”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大都发生在代表启蒙话语的、具有现代性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与落后的、不觉悟的群众之间,据此,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鲁迅的这些小说旨在说明古老中国的“厚障壁”和“铁屋子”是窒息和扼杀中国人的罪恶渊薮,必须全力打破,才能使昏睡于其中的大众醒悟。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有僵化文本之嫌,忽略了鲁迅思想更复杂的层面。本文拟通过对《故乡》中“失语
要想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经解经”“以史解经”,让学生具备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经史素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能够审视经典,合理质疑,小心求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素养。学校向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国学”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这是一门必修的校本选修课,面向高一学生,分上、下两个学期。此外,建设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群,如孔子的
教学设想    很多老师在上《江南的冬景》时,往往会注意到其中的“画意”,并将整篇文章分解为各种题名的画,进而分别进行鉴赏。但是以分解图景的方式来阅读整篇文章的话,我们会发现除了典型的“微雨寒村图”之外,全文的其他部分似乎并不能够非常顺利地转换成共时性的画面。同时,这篇文章毕竟是由画面和感想穿插而成,如果以分解画面的方式来阅读全文,我们也很容易忽略作者直接的情感表达。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该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