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童趣”水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趣”水墨是儿童通过水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童真、童趣,以意行事,以趣求思的艺术探索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儿童用水墨来表达心中的“意”,从而上升到“趣”的精神境界。本课题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中心,以评价为激励和改进的措施,把教与学关键性的做法加以整理思考,使之模式化、系统化,更好地指导“童趣”水墨的有效推广。从“童趣”水墨的课程建设、课程的实施与推广以及评价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积累丰富案例和经验,从而构建一套教与学,教与教的模式。
  【关键词】基础美术教育;儿童水墨教学;教学模式
  一、儿童水墨教学现状
  儿童水墨教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有很多。如吴林的体验式水墨实验理论,倡导在教学中关注孩子对水墨的感知、体验、表达和塑造;朱国华从传统水墨画教学的局限、传统水墨画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儿童水墨画的传承和发展等几个角度对水墨画的做了研究,提出:以“感受”“发现”“创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闫华通过总结自身水墨教学的实践,总结出水墨教学“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一个‘过程’,即“认知——体验——观察——表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引领作用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向、甚至学业成败。除此之外,李力加教授的儿童水墨画教学研究理论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不能停留在工具、材料层面的简单(低水平)使用,要从中国画(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这一哲学层面思考”。
  笔者认为,儿童水墨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过程,努力的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引导。然而,对于儿童水墨教学的现状,以下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1.重学习程式而轻心灵释放
  当下的儿童水墨画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占据主导性。在教的过程中“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依葫芦画瓢”,俨然把孩子变成了提线木偶,把艺术活动变成了“工厂式”按规格生产,严重束缚了儿童的天性的发展,压抑学生的心灵……
  2.重自由表现而轻范式学习
  一堂课充斥着各种游戏活动,而忽视技法和审美情趣的引导。“一地鸡毛”之后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存在只说不画,只讲不范的问题;一示范就变成传统,一临摹就变成死板,也有的过分迷信现代艺术、先锋艺术,只讲创新,背离了儿童水墨画学习的根本目的,学生无目地亂涂乱画,根本失去了美术课的意义与目标实现。
  我们的孩子收获甚少
  3.重技法教育而轻文化内涵
  当下水墨教学中大多数以技法、审美为重,而其背后蕴含着的文化背景、德育功用等不到充分发挥。在引导学生学会在文化的背景下来认识经典文化,学会多元的视角包容的态度来认识古今艺术,珍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一板块教学有所缺失。
  二 “童趣”水墨教学模式探讨
  本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成性”和形成性的理念,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围绕“童趣”水墨的理念构建童趣水墨实施的模式在教学方法及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来进行实践研究。
  (一)“童趣”水墨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本文提出的“童趣”水墨教学模式是根据儿童水墨画的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路径,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情趣特征,主要探索 “童趣”水墨模式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和表现形式,通过艺术实践体会到水墨画的韵味,并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价值观,为此对研究内容进行关键词的界定。
  “童趣”水墨是儿童通过水墨语言来表达孩子的童真、童趣,以意行事,以趣求思。我们称之为“儿童在宣纸上的精神游戏”。其核心是用水墨来表达心中的意,而上升到“趣”的精神境界。“童趣”水墨是一个生成性的活动,它不只在于关注学生呈现的作品,更注重儿童从“起兴”“表意”到 “达趣”整个实践过程的生成。
  (二)“童趣”水墨教学模式实践意义
  1.认清儿童水墨学习认识的局限性和独特性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中指出:“过早地向儿童灌输知识理论,对儿童传授专业技巧,并不容易被他们所接受,那些专业知识技能只有儿童具备接受能力后才能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儿童水墨教学中,由于年龄、心理、生理的差异性,无法全面整体认识和接受,因而,单纯的水墨技能、表现方法必然无法成为学生们能够掌握的学科技能。而且,中国画在宣纸上形成水墨痕迹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并不是简单的物象复制,而是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他带有深厚的文化意义,需要随着学生们年龄与学识层面的深化才能逐渐理解。“水墨专题当中,所带给学生们的体验、感悟,是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有意义的经历。”
  2.提倡儿童水墨学习的自由性和开放性
  儿童本身就是一群不受约束的个体,水墨课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他不受任何功利目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使用和功利性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在儿童水墨学习的表现上首先应该是“自由之躯”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选择表现的内容语言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他们去想象和创造。
  3.推动儿童水墨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儿童水墨学习的主体是儿童,是他们对生活体验感悟有水墨的表现方式来呈现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辅助的“引”和“导”的角色。那么教师不能剥夺儿童探索和创造的权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4.注重儿童水墨学习的愉悦性和趣味性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场所。”新课标也强调“美术学习的愉悦性,鼓励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乐知和好知是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是我们儿童水墨学习的重要的原则。寓教于乐,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情趣,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持续的兴奋状态。   (三)“童趣”水墨教学模式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
  (1)第一层级:了解水墨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墨的工具和基本技法。提高水墨表现的技巧与能力,发展艺术感知和想象力,促进儿童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的提高。
  (2)第二层级:学会在体验、尝试、感受理解等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表现,在探究、发现、借鉴、构思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造,表达自己理解和思想情感,增强主观感受以及对生活观察、感受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美术修养。
  (3)第三层级:通过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元素探索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儿童珍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树立高境界的儿童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教师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尝试构建童趣水墨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水墨教学的方法与评价手段,从而让水墨教学在儿童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积累“童趣”水墨的教学的案例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总结一些有效的活动案例和数据。
  (3)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加强学校水墨特色学校的建设,促进教师水墨教研能力的提升和水墨教学资源的整合,凝聚教学团队力量,促进团队的成长。
  三、“童趣”水墨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作品分析法。以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小学段一至五年级全体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长达8年的跟踪研究,严格按照“观察筛选——理论学习——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在抽样过程中,按照同等可能性原则,调查问卷采取自填式方法完成问卷调查,得出相关数据结论具有相对的客观、科学性。
  (一)实践研究策略及过程
  此次研究先对水墨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活动,最后形成一套“童趣”水墨教学模式,即:让孩子玩中体验、玩中学、玩中悟水墨的乐趣,并在水墨学习过程中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情感,同时在水墨的艺术探究活动中又能受到水墨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
  此次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对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搜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好方案计划;实施阶段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各种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探索三个阶层学生对课题内容的反应情况,并及时调整方案,找准学生学情与“童趣”水墨模式的契合点和关键点,践行借水墨载体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总结阶段收集、相关的资料,举办学生水墨作品展,开展交流讨论研讨会,巩固深化研究成果,对于以上研究以论文的形式给予总结。
  (二) 實践研究结果
  1.理论体系研究
  笔者提出的“童趣”水墨教学模式从2012年开始研究,经过反复摸索实践研发出了“童趣水墨”理论构建体系。(如图)首先通过激发儿童“起兴”,来用水墨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意”,然后通过评价升华到“趣”的艺术境界,整个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中华的文脉是童趣水墨的根和源,是推进童趣水墨课程的深化灵魂。
  在此其中提炼出体验式“三玩法”即“‘乱玩’——引着玩——想着玩”。引导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玩中悟,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创新思维。
  2.教材教辅教参研究
  通过理论构建体系为指导组织编写了《童趣水墨教程课程标准》、出版了《童趣水墨教程》(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教程以探索感受、尝试实践学习的方式为主线,分五个单元,分别是:学习前准备单元、水墨的初步尝试单元、基础提高单元、留心去感受生活单元和主题创作单元,一共15课。单元之间是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每节课又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读一读”等栏目来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课程适合二至四年级段的孩子选修。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全面理解“童趣”水墨的理念,书前部加入了《童趣水墨教程课程标准》部分希望对大家在宏观上有个全面的认识。
  除此之外,出版教师指导用书《童趣水墨教师指导用书》,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童趣水墨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教学规律和儿童发展的特点来指导童趣水墨教学,与《童趣水墨教程》形成配合。全书从编写说明、教材介绍、单元说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经典案例五个部分。
  3.学生成果实践研究
  《得意忘形童趣水墨作品集》是水墨教学孩子们的总结(详见材料主件)。按典故名著,文明美德,明理修身,心声家园,四个章节收集整理了学生水墨作品,是孩子水墨实践的成果的一个很好的呈现。通过“童趣”水墨课程的学习,同学、家长对水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自发的学习交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自发形成了一种学习水墨的热潮,也为家校共育、社区文化建等注入清新之力。
  四、总结
  本次研究虽然取得了如“深圳好课程”“龙岗区水墨特色学校”等一些欣喜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优化和改进。譬如:如何创设条件引发学生探索和思考问题。童趣水墨定义为艺术探索实践活动,培养探究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本次项目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何从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创设疑式情境,来唤起好奇心;从创设任务驱动式情境,来引导自主探究;从创设游戏式情境,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创设多媒体情境,打造缤纷多彩的课堂氛围……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因此,继续加强课程的优化工作,走精品课程的道路。对《童趣水墨画课程》和《童趣水墨画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充实;组织修订《童趣水墨画教师指导用书》;再推出童趣水墨一系列的成果。(教材(分级读本)、学生作品集、教师案例集、教学微课程集、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指导用书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力加.儿童美术教育的真谛[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
  [5]朱国华.朱国华水墨教学[M].杭州: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2013
  [6]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吴林.儿童水墨画教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8]邢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9.朱国华.体验水墨—儿童水墨教学与研究系列谈之二[J].少儿美术,2012(4).
  [10]朱国华.水墨创作教学中的范例作用[J].少儿美术,2013(7).
  [11]易中华.童趣水墨课程[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
  [12]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大家谈(美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质量,而且与幼儿经验的建构和能力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从化区三所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材料投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城区公办省级园和乡镇集体园及小区配套幼儿园在材料投放的种类和数量、结构性方面存在差异。为了有效地投放户外游戏材料,应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打造优质户外游戏环境,统筹高、低结构材料的调适支
【摘要】在我国,离异家庭比例逐年增长,对于完整家庭而言,出身于离异家庭的小学生由于亲情的缺失更易产生行为偏差。因此,以我校离异家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我校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偏差进行分析,并总结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偏差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离婚率逐年增长。由于父母离婚,儿童只能选择父母双方中的一方,这即所谓的离异家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同时也在探索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鉴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为话题,首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可行性,其次论述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意义,最后提出几点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广州市白云区棠涌小学历史悠久,创办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原办学性质为“私塾”,后几经易名和改制,1963年9月,正式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棠涌小学”。学校拥有一支仁教善导、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师34人,19个教学班,共835名学生。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即棠涌校区和紫荆校区,总占地面积6666 平方米,有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象棋室、特教资源室、击剑馆、图书馆等26间功能场室。是广东省义务教育规
随着我校医教结合的推进和主题教学的全面开展,美术教学在选材和表现形式上也随之更加丰富多样,在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究中,我认为将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与主题教学相结合,运用到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于提高美术康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一、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培智学校运用之优势   1.主题教学的开展为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运用提供了空间   主题教学是美术工作室教
一、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曾有言:“百善孝为先。”孝道則为中国古今第一一脉相承的家风,若子不孝,则何有家来?永安宫中余晖已逝的昭烈帝轻轻抚摸着尚不及弱冠的长子缓缓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许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融入刘备一生的感悟,而这感悟也照耀着季汉刘家数百年的家风;《朱子家训》中说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纵观中华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吧的出现,网络对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带来挑战,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生出现沉迷网络、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情感淡薄、人际障碍等一系列思想行为问题。这些问题让家长、老师、社会痛心与忧心,化解网络对中小学生思想教育所带来挑战的对策,发人深思,在此谈谈营造健康良好网络环境,提高中小学生思想认识和辨识能力,加强情感交流等对策。  【关键词】网络;不良;挑战;对策  当下,互
【摘要】随着全球的一体化进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方面的融合性也日益加深,更多国家的文化汇聚到我国,也渗透到音乐教育事业中来,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国民族文化的根基。面对这样的形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们开始重视教育的民族性。中学阶段是孩子情感价值观不断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音乐又是树立和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有利途径,为了抵御各国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冲击以及培养下一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
【摘要】思维导图是当下社会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思维模式,在记忆、学习、思考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运用,可以形象地比喻成思维“地图”,它是以人脑的扩散思维为基础展开的。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文的学习和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他们会自主将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有机整合,激发联想与创意;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因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在语文教学中,以此去激发学生
【摘要】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能增强学习自信心、学习主动性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表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达到英语高效课堂而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习惯;课堂;英语  一、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与分析  笔者在长期的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发现,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