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班留学生初级汉语语法教学探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短期班汉语语法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短期班汉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实用,时效,结构、功能、情境相结合、简化,并以“把”字句教学为例,具体分析了如何规避短期班语法教学的误区,落实语法教学原则,从而促进短期班初级汉语语法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短期班留学生汉语教学 语法教学 “把”字句教学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以及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深入发展,来华进行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体验的留学生逐年增加。在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中,短期班留学生(指学习时间半年以下的留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以我校为例,从2002年接收留学生至今,总计有来自韩国、俄罗斯、挪威的留学生千余人次,其中大部分属短期班留学生。其中又有80%以上是国外合作院校或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利用假期或学期来进行的汉语短期进修。如何让此类留学生在这个目的语环境中短时、高效地提高汉语听、说、读、写水平,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在华生活是一个值得深究和思考的问题。而在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短期班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语法教学的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一、目前汉语短期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短期班留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选择与其水平和学习目的相匹配的教材是一突出的难题。
  目前,大多数汉语短期班所采用的还是市面上现成的教材。此类教材虽在课文选择、生词与语法设置上经过编者的反复论证修改,已经是相对成熟之作,但将其拿来照本宣科,却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根据学生的来华目的,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选择或编写优质的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对语法教学在短期汉语教学中所应占有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教师对语法教学在汉语短期教学中的地位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语法规则的掌握是汉语学习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短期班还是长期班,语法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分步骤有条理地进行系统传授;一种认为短期班学生来华留学的目的是提高汉语听说水平,而听说水平的提高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两个方面,所以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应将所有的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上,尽可能回避语法知识的讲授。这两种误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汉语短期语法教学的顺利进行。
  3.教师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存在随意性,对课堂语法教学的原则思考不足。
  由于汉语属独立语,重意念,轻形式,缺乏词形变化,句法上主要依靠虚词和语序表达句子各个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由虚词、语素的组合聚合规则产生的语法项目数量之多数以万计。这些语法项目在有限的汉语短期教学中的取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采取何种方式有效传授,也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汉语短期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探索,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汉语短期语法教学并非长期语法教学的简单压缩,而是一项系统性强、耗时长的复杂的工程。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进而转化为语言能力,我们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实用原则。
  汉语语法项目数以万计,而短期班的留学生在华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系统而复杂的汉语语法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选择课堂教授的语法项目时,教师应根据留学生的实际需要遵循实用原则。课堂上教授的语法,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尽最大可能做到学以致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尽可能组织有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教材文本内容与语法项目的设计须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奋点出发,遵循先用先学的实用原则。
  2.时效原则。
  据调查,短期班留学生因其在华学习时间有限,学习汉语的近期目标较长期班留学生更为明确,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急切心理,渴望学习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针对这一心理现象,教师应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门第二语言学习都需日积月累,没有捷径可走;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包括语法教学)中遵循时效性原则,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结构、功能、情境相结合原则。
  语法是一种专门的语言学知识,有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同样是教授语法,教外国留学生和教本族学生截然不同。本族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汉语的语法规律,他们所要掌握的是汉语的语法理论知识;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语法知识,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从而具备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输出语义准确、结构合理、表达得体的句子的能力。基于留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教师在组织语法教学时就要避免一味教授语法结构(句法)的做法,而应讲清语法结构的功能(语义)及其在何种情境(语用)下使用。
  4.简化原则。
  简化原则就是在教学中将复杂、抽象的语法内容做简洁的、浅显的、感性的、条理的、图示的等数学处理。[1]在对外汉语语法规则的讲授上,应避免语法术语的大量运用,而应结合语言实例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将抽象、复杂的语法规则用简洁、浅显的符号公式概括出来。
  三、“把”字句教学设想和教学程序设计
  1.“把”字句教学的必要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是个公认的难点,主要是因为在世界其他语言中,没有类似的句型结构。另外“把”字句的用法十分复杂,所以外国人在说汉语时往往回避“把”字句。比如说留学生把作业忘在宿舍里,想回去拿时,会说:“老师,我忘作业在宿舍里了。”这显然不合乎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字句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话语和文章中,是留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不容回避的句式。如果在短期教学中教师因为“把”字句的教学难度大,无法在短期内展开系统教学而有意回避“把”字句,就极容易使学生对此语法的使用上出现“化石化”现象,所以虽然短期教学需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但“把”字句教学还是必不可少的。
  2.文本的选择
  我们翻检了诸多版本的对外汉语教材,发现这些教材中都出现了“把”字句这个语法项目,并对“把”字句的语法结构和语法特点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经过比较,我选择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II的第四十一课《西红柿炒鸡蛋》一文。我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所接触的大多数“把”字句都含有处置义,并且具有祈使或描述程序的功能,而《西红柿炒鸡蛋》这篇课文中“把”字句在发出做菜指令、描述做菜程序的过程中集中出现,这些“把”字句句子短,结构简单,语义明确易懂,为“把”字句的教学提供了现成、得体的语境。
  3.教学程序的设计。
  下面我们以“把”字句为例,具体描述我们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把”字句的讲解和练习主要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生互致问候,目的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让学生猜想一下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的做法,最后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价,指出“把”字句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引起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带“把”的句子。教师将其显示在幻灯片上,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其结构特点和语法特点,教师给出结构公式“A 把 B VP”,跟学生一起总结“把”字句三个基本的语法特点:(1)“把”字句表示处置和影响,说明B由于V这个动作而发生位置的移动、关系的转移或状态的改变等。(2)B是特指的或已知的。(3)动词V必须带有其它成分,即为VP形式。
  第三个环节是播放教师事先录制好的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的制作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视频边复述课文,在具体的情景中强化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分小组进行“把”字句的实际运用,通过真实自然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达到用“把”字句进行简单、流利交际的目的。这个环节分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教师发出指令让各组学生分别演示“把窗打开”“把书包放在桌子上”等,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把”字句,对语言刺激产生正确的反应。第二步骤是每小组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动作,让其他组的学生用“把”字句描述。这样不仅遵循了结构、功能、情景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原则,而且将师生互动转为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个环节是复习巩固的环节,下课前教师对照板书跟学生一起总结“把”字句的结构特点和语法意义,然后通过口头和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语本身的认知规律,有效贯彻了短期班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情景和师生互动中,自然地引出和解决“把”字句这个语法难点,使学生在这个单位教学时间里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法教学在短期班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在具体的语法项目教学中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提出的原则和教学建议,只是一些粗浅的设想,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当之处,请专家和同仁批评。
  
  参考文献:
  [1]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层级划分与项目排序问题[J].汉语学习,2003,(2).
  [2]薛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 潜性显性化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网络用语潜性显性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做出分析,认为潜性显性化是网络新词语产生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显性 潜性 网络用语    王希杰最早提出显性与潜性的概念,并对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进行了形象和详细的说明。他明确提出语言可以分为潜与显两个不同的层次,即“语言=显语言 潜语言”。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过但是现在已经消
20世纪80年代,陈凯歌凭借《黄土地》一跃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1993年曾斩获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霸王别姬》更是现今电影研究的经典范本。近30年的电影生涯,陈凯歌为中国电影贡献了太多优秀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导演之一。但是,在其创作序列中,于1987年创作的《孩子王》却甚少被世人提及和讨论。  《孩子王》是陈凯歌继《黄土地》《大阅兵》之后的第三部电影作品。对于《孩子王》,陈凯
摘 要: 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实、扎实、朴实地进行。《花瓣飘香》这篇文章重点通过“我”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小女孩的懂事,本文作者在组织教学设计时,紧扣“懂事”一词引导学生品读三次对话,从而理解“懂事”所蕴含的内涵。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花瓣飘香》 小女孩 “懂事”    设计理念: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实、扎实和朴实地进行。课文《花瓣
摘 要: 现代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形成对美的感受,通过美育,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以求得自我最大的发展和超越。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教学中的优美的东西描绘出来,使学生如吹春风,如沐甘霖,于不知不觉中呼吸语文美的气息。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寓教于
一、 电影美学对于作品的系统性分析——《黄金时代》的“特色单元”  “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是对电影作品进行美学分析,在这种分析中,电影作品显现为一种复杂的系统,电影美学的艺术分析更关心电影作品整体的复杂构成。”[1]而这个系统有四个基本单元:知觉单元、故事单元、思想单元、特色单元。《黄金时代》在知觉单元上看,大量采用实景拍摄,据说在哈尔滨拍摄期间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35摄氏度。这种真实的场景还原,激发
摘 要: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文章从色彩、音乐、人物、道具方面全面分析了隐喻手法在电影《芝加哥》中的巧妙运用,为我们展示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解读事物的新角度,体现了隐喻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电影《芝加哥》 名利场 隐喻    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美
摘 要: 中国画是一种程式化很强的艺术门类,我们需要继承固有的历史传统,学习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临摹是研究古老文化和传统中国山水画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学习、借鉴前人表现技法的一种主要手段,它不仅模仿形体,而且模仿画意。临摹古人的作品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笔墨水平,而且能深入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本文作者通过对临摹提出见解,使临摹在我们的学习中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训练模式而广泛应用;并在中国
摘 要: 托马斯·沃尔夫的一生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中是绚丽的传奇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他的小说充满了抒情气息,而不是以情节取胜,再加上他并不丰富的经历,以及他伤感的心灵,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层自传色彩。本文从沃尔夫的经历入手,揭示他的小说的自传色彩,以及在创作道路上,沃尔夫用艺术的形式对美国文坛评论界的辛辣讽刺。  关键词: 托马斯·沃尔夫 《一个文学评论家
摘 要: 格林兄弟用象征性的语言把日耳曼人的生活经历浓缩于《格林童话》中的森林里,本文追根溯源,解析森林作为场景设置频繁使用的原因,探讨森林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密切关联,进而从四个方面梳理森林在童话故事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关键词: 森林 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 浪漫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上半叶是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浪漫主义知识分子秉承浪漫主义文化精神,通过形式各异的创作来凝聚四分五裂的
摘要:成绩管理是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重庆师范大学成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成绩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成绩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环节繁杂,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选课到学生考试、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