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性显性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canyu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潜性显性化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网络用语潜性显性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做出分析,认为潜性显性化是网络新词语产生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显性 潜性 网络用语
  
  王希杰最早提出显性与潜性的概念,并对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进行了形象和详细的说明。他明确提出语言可以分为潜与显两个不同的层次,即“语言=显语言 潜语言”。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过但是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便是“潜语言”。
  为了适应网络交流经济、快捷、生动的需要,网民们大量创造出一些简单、形象、生动的词语以及使用一些打破传统的句式。其中有的是全新的词语,如菜鸟,拍砖。有些是旧词赋予新的含义,如恐龙,青蛙。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及用法,如“超厉害”、“严重支持/鄙视”。这些用法过去在现在汉语中不曾出现,而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的。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旧的语言现象会逐步消失,一些新的语言现象也会产生。显性语言的潜性化是语言的一种发展方式,潜语言的显性化也是语言的发展之路。语言的发展道路是潜性化和显性化的统一。其中潜性语言显性化是网络新词语及用法产生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新词及用法的潜性修辞分析
  由于出现过但是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都是“潜语言”,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了解未来语言的具体现象,但是我们能根据潜性语言显性化的过程预测出语言发展的大致方向,这便是潜性修辞学的作用。例如当“宅男”这个新词出现时,我们可以判定作为潜词的“宅女”也有出现的可能。“经济适应男”这一词出现后,也应当有一个词(“方便快捷女”)与其对应。而后网络语言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以一个最近的流行语为例:
  (1)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杯具”这个词由于和“悲剧”谐音,就被网民们用来代替“悲剧”,于是出现了各种“杯具”事件:
  (2)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3)新的一周又来了,希望自己少点杯具。
  我们知道,显性和潜性是对立的、对称的。与“悲剧”相对的词语就是“喜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称与“杯具”相对的“xǐ具”是一个潜词,由于网络语言环境的需要。于是在“杯具”盛行的时候,网民顺势创造出了另一个新词“洗具”:
  (4)人生其实是一个牙缸,你可以把它看做杯具,也可以把它看做洗具。
  (5)股市里,杯具和洗具是经常更迭的,今天的杯具,可能就是明天的洗具。今天的洗具,转眼就是明天的杯具;多头的杯具,就是空头的洗具,空头的洗具,就是多头的杯具。
  下面我们从词汇、语义和句法三个层面探讨网络用语中潜性语言显性化的现象。
  1.词汇
  语言中潜词数量远远大于显词的数量。在网络词汇中更是如此,网民创造新词的速度随着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而越来越快,有些词因为网民对一件事情的极度关注短期内就流行起来了。例如
  (6)“周老虎”
  源于“正龙拍虎”事件,由于此次造假事件影响的广泛性,特别是通过现代网络媒体的迅速传播,使这一事件充分融浸了民众的情感和思辨,“周老虎”也成为了造假的代名词。
  (7)世界日报:曹操墓会否演变成另一个“周老虎”。其实,撇开真假去开发曹操墓是能产生不菲经济价值。现在比较棘手的是,“曹操墓”会不会演变成另一个“周老虎”现在还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
  类似的还有“秋雨含泪”,“聚打酱油”“××门”,“××族”等词语,它们因为一件事情在网络上倍受关注,广为流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用法,成为新的网络词汇。
  还有一些是网民在论坛中自创的用语如“大虾”表示网上高手,“菜鸟”表示网上低手等等。这些词语要是放到以前,一定会产生误解,它们在网络没有产生之前都是潜词,等到网民需要时就被创造出来了。
  2.语义
  显义是一个词在运用中已经实现了的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个显在的意义,是一个经验的事实,是社会集体共同的财富。潜义指的是,一个词可能的潜藏的还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意义,即潜词的含义。不但潜词有潜义,显词也有潜义。
  当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已经不能满足网络需求时,一些新的词义便被开发出来。例如,网上丑女不叫丑女,叫“恐龙”,网上丑男不叫丑男叫“青蛙”,网民的戏谑促使这两个词语有了网上新的含义。
  这样的词语在网络中比比皆是,如“盖楼”不是真正的盖房子,而是指回帖子:
  (8)大家把楼盖起来啊!这么好的帖子可不能沉了。
  一般第一个回帖的人称自己坐了“沙发”,之后的就是“椅子”,“板凳”,“地板”等等,这时候的,“沙发”,“椅子”都具有了新的含义。
  (9)今天起很早,还是没坐到沙发,那就椅子吧!
  还有如,“衰”的新意“倒霉”:
  (10)我今年就好衰,还有几天就要迎来2010年啦,希望明年能有所转运哈。
  诸如此类的词语新意还有很多,如“汗”不表示名词汗水,而表示新的意义“尴尬”。在此不逐个举例了。
  3.句法
  语法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显句一步步地发展与潜句一步步显化,是潜句显性化与显句潜性化的对立统一的过程。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一些以前不常用的语法现象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如“被”的新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知道“被”字句中出现的动词一般都是及物的,并且是具有使令义的,而现在新兴的被字句完全打破的传统的用法,几乎任何动词都可以用在被字句中,甚至包括有些形容词,用以表示被迫、无奈之意。如“被就业”、“被自杀”、“被增长”、“被小康”、“被幸福”等。
  (11)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对就业情况的统计往往含有大量水分,往往有些学生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就业或者被升学了。
  网络中一些新的偏正结构的用法也层出不穷,如“狂顶”、“巨寒”、“跪求”、“泪奔”、“严重同意”、“严重支持”。
  (12)跪求帮忙:请问有谁了解橄榄油?哪个牌子的好,我想要了解一下,谢谢大家了。
  (13)楼主分析得狠好,我严重同意!
  这些语法现象在网络没有普及的时候,只是作为潜性的语法现象存在着,由于语言环境和网民的需要,它们就从潜性转化成显性的语法,被广泛应用。
  二、从潜性修辞学看网络用语的形成原因
  1.社会语用条件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只有交际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才会被人们所运用,潜性语言成分的显性化取决于社会文化语用条件是否充分。
  网络环境给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由于网民不能面对面的交谈,只能通过速度受限制的打字交流,所以只有自由,简洁,鲜明的语言在网络空间中才能很好的发展。
  另外网民心态也是一个重要动因,网络词语的创造者往往是年轻人,他们普遍追新求异、崇尚自我。当他们厌倦了熟悉而寻常的表达法时,就尝试通过拆字、模仿儿语或方音等一系列的方式来使标新立异。可以说,网络词的出现所映射的正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语用诉求。
  2.陌生化
  语言的陌生化就是指人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有意突破语言的原有藩篱,赋予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语言本来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符号体系,其运用有着一定的强制性、规约性。但是,借助于语言的陌生化,解构了人们对传统语言的认识,使人们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语言的陌生化扭转了惯性思维的方向,通过对词语用法的创新,使熟悉变陌生,让用语鲜活生动起来。新词的新形式往往与读者固有的语言经验有偏离,这样就能造成语言上的新奇感与陌生感。语言的陌生化,通过拉开语词与人们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一种新的意趣。
  三、网络用语潜性显性化的发展
  潜性语言显性化,往往带有强烈的修辞色彩。这是因为既然是以前从来就没有过的,那么第一次出现就必然地会给人以新奇感。但是能够给人以新奇感的东西,并不一定就都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同。
  潜性语言的显性化具有陌生化新奇感的审美效应,但是它的这种美感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够释放出来。一般说来,常规的东西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但是缺乏新奇的审美感;反之越是超常,越是具有陌生感新奇感,理解和接受就越是困难。这就是语言创新之路中的矛盾和困惑。在这里,最重要的当然是一个适度性原则,即在这个矛盾之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新的说法开始露面,往往都因为有较强烈的交际需求,经过一个时期社会的密集使用加以确认后,才能真正成为显性的词语。网络中不断出现的新词语新用法,也是潜性显性化的过程,由于有足够的条件满足,网络用语正在飞速创新和发展中。但是究竟有哪些用语能够真正保留下来,这仍需要各种条件的支持,有些用语虽然暂时从潜性中变为显性,但如果失去了存在了条件,仍旧会回到潜性的队伍中去。有些显性用语也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为潜性用语,不再被使用。不论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文化的需要,还是,为了交际的方便快捷,只要有适宜的社会语用土壤,潜性就可以成为显性,从而发挥其独特的修辞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6.
  [2]王希杰.试论显性修辞学和潜性修辞学[J].池州师专学报,1996,(4).
  [3]彭晓.语言的陌生化与语用诉求的达成[J].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12.
  [4]刘淑银.黄立丽试论王希杰先生的潜、显理论对修辞学的贡献[J].鸡西大学学报,2009.4.
  [5]彭晓.语言的陌生化与语用诉求的达成[J].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文明和逃离两个角度出发,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描述的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社会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哈克历险途中遇到的人物和事件的分析,重新解读了当时美国社会所谓的文明;通过对哈克内心成长蜕变过程的描写,揭露了作者书中传达的逃离文明的思想。  关键词: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文明 逃离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霍恩·克莱门斯,是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岸成长起来的美国现实主义
摘 要: 企业如果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奉行“快乐哲学”,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就能使组织与个人获得双赢。  关键词: 快乐哲学 组织 个人 双赢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懂得快乐、善于快乐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气魄。哲学是什么?简单来说,哲学研究就是在抽象的层面上反思世界、人生及思维之种种问题。企业如果让员工在快乐中迸发热情和灵感,火种般点亮智慧之灯,获得不
展览时间:2007年11月14日-2007年11月22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虞山深秀,尚湖明净,鱼米富庶,文化昌盛,自古以来,就是历代书画艺术家生活和创作理想的环境,可谓人杰地灵。自先贤言子道启东南、文开吴会以来,读书、著述在常熟渐成风尚,自唐至清,共涌现483名进士,其中状元8名,榜眼3名,探花4名,文章魁首累世不绝;琴棋书画、诗文曲赋等诸
摘 要: “客”被认为是温州方言的一个典型词缀。不少学者直接从温州方言中的“客”族词角度进行语料分析进而得出结论,鲜有人从古汉语的角度来论证。故本文作者尝试用穷举法对古汉语中“客”族词进行归类分析,阐释古汉语中“客”的类词缀存在状况,继而证明“客”词缀存在的可能。  关键词: 温州方言 “客”族词 词缀 古汉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新新语言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少新语族的出现更是引
摘 要: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读说结合、说写结合、说写与生活相结合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指出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必然会相应地提高。  关键词: 口语交际 习作教学 有效整合    “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叶圣陶)是“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课”的核心理念。只有整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习作才不是单纯的课上命题、指导,学生叙写这
摘 要: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余华的文学创作深受卡夫卡的启发。卡夫卡对生存的思考诱发了他自己的生存思考,他的痛苦绝望与卡夫卡西方式的情绪一拍即合,异曲同工。表现在具体作品中,两人都超越了生活的表象,揭示了困惑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本文将从文本形式、主题思想和创作观三方面阐释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余华 卡夫卡 文本形式 主题 创作观    余华是一位写作数量不多,然而质量很高的当代
摘要: 《论语·述而》十五章“夫子为卫君”历来注解争议纷纭,学者的焦点多集中于父子争国和兄弟让国的伦理、政治的类比之中,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解读方向值得商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孔子在当时的政治处境。  关键词: 《论语·述而》 孔子 仁    由于时空的久远,我们往往很难直接面对经典,而只能借助前人的注解,触摸经典的经脉,感受古人的血气和脉动。然而历代注解多矣,而且很多地方见解纷呈,有些更是立场迥异,
摘 要: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阐述了农民运动和农民革命斗争问题,在革命时期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思想。  关键词: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造》 农民问题 “得农民者得天下”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篇文章,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同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发展动态,是毛泽东早期最著名的文章之一。通过对此报告的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社会上从事本职工作以外的兼职工作。这一师资隐性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本职工作。本文以江苏省H高校为例。分析高校师资隐性流出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高校师资隐性流出的解决办法,以为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合理流动作一点贡献。  关键词:高校师资 隐性流出问题 现状 解决办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作为培养人才
摘 要: 本文从剖析电影《音乐之声》的几个片段入手,浅谈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涵养,具体从掌握学生的心理,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兴趣至上,循循善诱;个人的才华魅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动力;给出团目标,成为学生团队的领袖;善于利用情景教育法则这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音乐之声》 玛丽亚 外语教学    《音乐之声》描述了一位出自修道院的家庭教师玛丽亚,来到了海军上校的家里接手管理七個不同年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