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设计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法治的经典原则,现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通行准则,罪刑法定原则兼具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机能。我国《刑法》第3条关于该基本原则的规定应是保障和保护价值蕴含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罪刑法定 立法设计 良法之治
  作者简介:罗剑,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萝岗分局;蹇晖,广东省广州市和记黄埔地产(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9—080—02
  罪刑法定原则是近现代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考察这一原则的渊源、历史演变和发展进程,不难发现这一刑事法律经典原则经历了一系列内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上,经历由以个人自由到以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并立的价值取向;二是保护机能上,经历由人权保障到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的历程;三是表现形式上,经历由绝对罪刑法定主义到相对罪刑法定主义的转变过程。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研究和立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它日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通用准则。相对于刑罚权而言,刑法保障机能的呼声日益复归,对罪刑法定的研究正侧重于对其派生原则进行的修正和对其精神实质的领会。在国内,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无刑法典,到“79刑法”规定类推制度,又至“97刑法”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后,学界进一步理性审视我国相关刑法条文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有一种观点认为,“97刑法”第三条前半段——关于“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的规定,不符合该原则的精神实质,应从新刑法典中删除 。除了各自迥异的理论支撑之外,在经验层面上的共同支柱即便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应为“良法”,由于立法者自身的局限性及社会的发展等原因,一旦刑法出现了“恶法”因素,这样的规定就不利于人权保护。
  基于以上前提,不经促使笔者去思考这一刑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立法设计上的合理性问题。而要揭开这一问题的面纱,首先应该从罪刑法定原则自身的价值内涵谈起。只有在该层面上还其以面貌,才谈得上所谓的立法设计问题。
  一、罪刑法定的价值内涵
  罪刑法定原则较为中国化的表述方式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名文规定不处罚。而更为简洁的表达是:无法无罪,无法无刑 。短短八字,价值内涵却十分丰富。当然,学者对此问题的认识不乏分歧。有学者认为:罪刑法定原则
  兼具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机能,刑法既要通过其人权保障机能,成为公民自由的大宪章;又要通过社会保护机能,成为社会利益的捍卫者 。亦有人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全部精神,就是通过消极的限制刑罚权以积极保障人权,仅此而己,别无它意 。不难发现,其争论焦点在于除人权保障价值之外,罪刑法定原则是否还具有社会保护价值。这一对罪刑法定原则价值内涵的焦点之争,便是此文立论的根本。那么,要真正理解该原则的价值内涵,不能不从其渊源、历史演变和发展进程谈起。
  在思想渊源上,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三十九条确立的“适当的法定程序”,就体现了罪刑法定主义的早期思想 。此后,在先哲孟德斯鸠和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中,都包含着罪刑法定主义的有关内容 。可见,罪刑法定作为近代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运动是为了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它以人的充分解放、实现个人自由为价值目标,由此确立了个人本位的政治法律思想。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在其经典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就秉承古典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建构了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人们牺牲一部分自由是为了平安无忧的享受剩下的那份自由,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 。可见,罪刑法定主义作为近代刑法基本原则,完全体现了古典自然法所确立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念,核心即是保障人权,具体内容就是限制刑罚权、防止司法擅断和保障个人自由,舍此则谈不上罪刑法定主义。不难发现,罪刑法定原则从一开始便是以人权保障的角色出现的。接下来的问题是,罪刑法定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是否融入了新的因素,或者说社会存在是否赋予其新的内涵。
  考察西方近代化历程,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这直接导致了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社会本位价值观念的确立,对建立在个人本位价值观念之上的罪刑法定主义是一项严重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刑事实证学派,它所确立的社会防卫论体现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例如,菲利就否定刑事古典学派所倡导的个人责任论,提出了社会责任论,认为对犯罪人适用刑罚,要从社会环境中寻找犯罪原因或根源 。可以看出,现代的罪刑法定,如果仅仅只以个人自由为价值取向,很难适应时代的需求;而对社会秩序的保护已經成为思想界和法律界不容回避的因素。接下来的问题是,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机能是否完全对立,两者能否统一并存于罪刑法定的价值蕴涵中呢?
  综合学界观点,笔者认为两者具备统一的可能性。其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总是社会与时代的产物。如前所述,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各国经济已不仅局限于市场调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现代经济往往是两者的结合与互补。而作为这种时代产物的法律思想,理应得到调和。其二,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是辨证统一的,人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现代社会产生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是对古典自然法关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的纠偏,本质上并未否认个人自由。因此,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最后,从结果上看,罪刑法定主义发展至今,经历了由绝对罪刑法定主义到限制司法裁量、有利于被告的类推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刑法溯及力的相对罪刑法定主义过度。这种变化,既没有违背人权保障的宗旨,又增加了刑法的灵活性与适用性,以求得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更加平衡,并实现刑法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的双重机能。当然,人权保障机能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出发点、基点和根本理念,应该“树立人权保障优先观念” 。
  至此,笔者认为罪刑法定原则兼具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双重价值,而人权保障机能是根本,应予优先。下面的问题是,这一价值内涵的定位在我国刑事立法中是如何体现,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表述在学界又存在何种分歧呢?
其他文献
摘 要 城中村、城乡结合区域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结合区域地处城市的边缘,是农村和城市的接壤地带,也是城市扩延的必经之地,还是城市人、财、物大量进出、流散的区域。因此,城市的边缘常常是社会控制的死角或盲区,是违法犯罪特别是欺行霸市犯罪高发的区域。番禺区是广州市南拓的重点区域,有很多地方出在城乡结合区域。辖区内有广州火车南站、大学城、亚运城和大量批发市场。流动人口超过一百万。
摘要 新刑事诉讼法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其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其中包括对简易程序的修改。然而,与修改后的简易程序相适应的司法制度并没有出台。设置怎样的制度与新简易程序相适应,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首先就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进行解读,然后就检察机关构建何种与简易程序相适应的司法制度提出建议,以期实现简易程序设立之目的。  关键词 简易程序 办案组 运行
摘 要 本文从权利和风险的分配维度,基于现行《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权利义务的基本规定,分析中小股东权利受限的基本原理、制度缺陷,现状与立法的不一致以及中小股东在公司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提出《公司法》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法,而且需要完善现实中法,将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结合起来,共同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  关键词 中小股东权利 风险分配 资本多少决原则  作者简介:吴驰宸,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 要 本文仅以基层检察机关侦查活动监督实务中经常性监督对象即公安机关及同级自侦部门进行论述。以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监督为视角,担出了侦查活动监督的国境和对策。  关键词 侦查活动 监督 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左勇,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150-02  一、侦查活动监督所面临的困境  (一)检察机关缺乏侦查活
摘 要 预防调查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创新预防调查的模式,走侦防一体的道路,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职务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检察院基层院坚持“预防为民,服务民生”的执法理念,将预防调查作为化解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创新 预防调查 预防为民  作者简介:伍启群,明溪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许志敏,龙海
摘 要 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内部监督机制,先后出台了检务督察、人民监督员、案件督察、案件管理等内部监督机制,但这些监督机制之间存在内容交叉、重复劳动的情况。当前检察机关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困境,创新督察机制,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对于当前检察机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创新 督察机制 内部监督体系  作者简介:兰贵霞,福建省明溪县人民检察院书记员;陈松波,福建省龙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许志敏
摘 要 羁押实质上是一种直接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制度。羁押作为刑事诉讼过程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在适用上必须经过严格的司法审查,只有具备法定情形并符合法定条件才能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要求人民检察院对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本文将从侦查监督角度出发,针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机制构建提出设想及建议。  关键词 羁押 必要性 审查机制 设想  作
摘要本文从民族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并由此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家族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土家族 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55-02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
摘 要 2007年以来,各地检察机关对如何开展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的设计,健全相关配套工作机制是接下来应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 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张燕君,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048-02    一、刑
摘 要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遗传资源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进入21世纪以来,在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发达国家借知识产权制度之力,对植物新品种及其附属经济产品的研发创新者利益不断强化、完善。  关键词 品种 农业 资源  作者简介:吴玥,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058-02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