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脉搏,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思维活跃,对外部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和喜爱。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能创造的人”。可见,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发了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二、创造教学情景,诱发创新意识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首先应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把握机会进行激发和启示,为学生的“思”和“言”创造条件,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达到“思”的境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可以在每个教学步骤多设信息沟,并层层递进,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或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既调动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内容的积极性,有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受容器,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教一遍课文通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四、鼓励质疑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其次,在教學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民主,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让学生做到凡是都要问个为什么,到底是否真有道理,经过比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看法。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从批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已有知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提出其中的“非”,勇于开拓新路。
五、感悟作者情怀,提高创新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讨主要情节,诵读精彩章句,感悟作者情怀,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语文教学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的统一,并立足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际庆.浅谈在初中语文教改中实施创新教育.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18
[2]程凤艳.对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0(26):155
[3]龙锦付.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4):75
[4]梁艳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中国-东盟博览,2012(08):108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能创造的人”。可见,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发了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二、创造教学情景,诱发创新意识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首先应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把握机会进行激发和启示,为学生的“思”和“言”创造条件,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达到“思”的境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可以在每个教学步骤多设信息沟,并层层递进,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或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既调动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内容的积极性,有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受容器,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教一遍课文通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四、鼓励质疑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其次,在教學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民主,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让学生做到凡是都要问个为什么,到底是否真有道理,经过比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看法。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从批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已有知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提出其中的“非”,勇于开拓新路。
五、感悟作者情怀,提高创新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讨主要情节,诵读精彩章句,感悟作者情怀,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语文教学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的统一,并立足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际庆.浅谈在初中语文教改中实施创新教育.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18
[2]程凤艳.对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0(26):155
[3]龙锦付.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4):75
[4]梁艳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中国-东盟博览,2012(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