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历史上,中国与刚果同样遭受了西方殖民的侵略,比属刚果与晚清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法、比两国则招募华工在刚果进行了开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与刚果(金)、刚果(布)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交往密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前,中刚关系发展稳定,刚果人民文明程度较高,对在刚中国人员态度信任友好,两国应继续加强往来。
关键词:中国;刚果;华工;经贸交往
刚果为非洲文明古国,在近代与中国一样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分为刚国(金)与刚果(布)两独立国家。自从晚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今天,中国刚果交往就一直不断,中刚关系稳固向前发展。笔者根据在刚果(布)担任法语翻译的特殊经历,将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刚交往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见闻,谈几点对刚果的认识与思考。
一、近代历史上的中刚交往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2年由比利时国王利奥被特二世自任会长的国际刚果协会正式成立,战胜了主张控制刚果河河口和有领土纠纷的法国,在英国国内外一致反对英葡条约、德国赞成开放刚果河的有利形势下,打着自由贸易和反对奴隶贩卖的旗帜,以慈善团体的名义,通过协会秘密地占领了下刚果直抵史坦莱瀑布的广阔地段。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时称比属刚果,即今刚果(金),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时称法属刚果,即现在的刚果(布)。
1885年比属刚果由比利时国王兼任刚果国王,成立刚果自由邦。同年11月,比属刚果外交大臣爱德华照会中国,要求建立外交关系。清政府正式承认刚果的独立,订简明条约二条,规定,第一,中国和各国所订条约中,各国所享安全、财产、诉讼的权利,同样适用于刚果自由邦。第二,商定中国人可随意迁往刚果境内侨居,一切动产不动产,都可购买开业,并可更换业主,华侨得享最惠国所受之航行、经商和工艺的权利。1898年7月9日,双方又订通商专章二端,自1885年起,到1908年11月15日比利时政府正式吞并刚果为止,双方外交关系维持了23年之久。比属刚果的开发,极需忍劳忍怨、工价低廉的华工。中国和比属刚果建交后,华工自1889年后便陆续到达那里,为马塔迪到利奥波德维尔铁路的修建,贡献了一份力量。刚果铁路公司在1889年创办伊始,当年年底刚果白人总数仅430人,1890年底时在刚果从事运输业的欧洲人是170人,还有大多从阿克拉和塞拉利昂迁来的2000名克鲁族非洲工人。华工的进入刚果,无疑是当地经济开发的一支生力军。20世纪以来,1901、1902、1904、1906年都有华工到刚果修路开矿。其中最远的到达桑库鲁(sankllru)地区,他们中的幸存者便在那盟定居。
1910年,继比利时1908年正式吞并比属刚果后,法国也正式吞并法属刚果。民国成立后,法国殖民者基于掠夺的需要修筑刚果——大洋铁路,然而赤道非洲的劳动力极为缺乏,为此法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反对于1928年正式组织公司,到广州大规模招募华工,契约期为2年,总共招募1000名,陆续送往香港,1929年1月14日从香港装船西运。由于船上食物淡水缺乏,疾病流行,经过半年的海上颠簸和非人待遇,1929年7月14日到达黑角时,华工只剩下800余人。他们被分成两组与刚果人民一起修筑铁路,一组400人分在黑角工地,另一组400人派往刚果西南部的内陆——马永贝山区的中心部分。起初有部分华工被安置在布拉柴维尔附近刚果河中央的姆巴姆岛上。华工们在岛上种菜并把技术传给当地人,至今刚果人常称该岛为“希纳”(chine,法文中国之意)。修路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高强度的劳动,白人工头的虐待,激起华工的不断反抗,法国当局不得不把190名华工遣送回国,另有200人死于当地。至今在马永贝、黑角仍有许多华工的公墓或坟墓,成为中刚两国人民遭受共同苦难的见证。在活下来的华工中,部分同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在当地落户,与土著妇女结婚成家立业。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刚关系
二战后,非洲大陆摆脱殖民统治、寻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1960年8月,法属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后改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即刚果(布)。同年8月,比属刚果也获得完全独立,成立扎伊尔共和国,现称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即刚果(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刚果关系又进入了的阶段,对两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1960年刚果独立后,中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交往频繁。
1964年2月22日,中国与刚果(布)建交,此后双方友好关系发展顺利。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和刚果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同,关系就相当密切。在中刚建交之际,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国家,提出了中国对非洲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双方就给予刚果以财政、军事和经济技术援助问题达成协议,在布拉柴维尔签订了贷款协定和贸易支付协议。建交以来,中国向刚果共和国提供了一些经济援助,承担了体育场、广播电台、议会大厦、纺织厂、医院、水电站、城市供水等成套项目。在1971年联合国第26次大会上,刚果(布)支持中国取得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经贸合作上,中刚政府于1984年签署协定成立中刚经济、贸易和技术混合委员会,混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04年5月在刚举行。2003年3月,两国政府签订了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1982年起,中国的公司开始在刚承包劳务,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近年来中刚贸易发展较快,2001年起中方从刚直接进口原油。2007年两国贸易额为32.5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其中中方出口4.2亿美元,进口28.3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机电、医药、鞋、纺织品等,进口原油和木材等。
两国在70年代上半期还开始了文化、体育交流,中国武汉杂技团、辽宁足球队先后访问刚果(布)。在文化方面,1964年10月、1980年7月和2000年3月,中刚政府先后三次签订文化合作协定。2007年12月,双方签署了中刚文化协定2008-2010年执行计划。自1975年起,根据双方协议,中国每年向刚提供高校奖学金名额。目前刚在华留学生共60人。我国还从1966年起,定期向刚果派出医疗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刚果发展经济、教育和医疗保健,此后经常不断地有数十名医生、十多名教师,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刚果(布)工作。1966至2005年,中国向刚先后派遣了19批医疗队,共575人次。1997年刚内战爆发后,中国医疗队撤回,2000年起复派。目前中国在刚医疗队员共23人,他们为刚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刚果(布)在自身经济困 难同时,依然拿出100万美元支援中国,见证了两国伟大的情谊。
1961年2月20日,刚果(金)同中国建交。后因蒙博托执政,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对中国持敌视态度,反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并同台湾当局来往密切,双方关系恶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蒙博托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同年11月19日,两国签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扎伊尔共和国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决定自1972年11月24日起,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刚果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伴随外交关系的发展而处于不断深化的进程之中。两目的经贸关系最初主要是中国申方面向刚果提供各种援助,后来逐渐向援助和贸易相结合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体现为贸易和投资相结合。中国政府援助刚果的重点是农业,包括水稻和蔬菜的种植,畜牧产品的生产等。蒙博托执政时期,中国政府为刚果援建了两个大型项目:一个是国家宫,一个是卡马尼奥拉体育场。卡比拉执政时期,中国政府曾为刚果援建金沙萨邮件分拣中心。中国在向刚果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时,从不干涉刚果的内部事务,因而赢得了刚果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中国同刚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姑于1982年。中国农牧渔业国际合作公司、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公司和黑龙江、湖南、北京、江苏等省市的涉外公司曾先后同刚果签订承包劳务项目合同。截至2002年底,中国公司共在刚果签订承包劳务合同Uo多项,累计合同额1.3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5亿美元。刚果(金)同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着比较密切的文化、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往来。两国于1980年3月签订了文化协定,1989年签订了高教、科研合作协议。中国现每年向刚果提供5个奖学金名额,2002年在华学习的刚果留学生共有21人。中国自1973年起开始向刚果派遣医疗队,至1997年共派遣12批360多人次,后因战乱原因医疗队撤离回国,现正准备复派。1997年5月17日,卡比拉正式接管刚果政权后,中刚关系发展顺利。同年12月,卡比拉总统应江泽民主席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刚果政府外交、经济和财政等10个部的部长以及2名省长随同访问。这是卡比拉就任总统后首次率领大型代表团访问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政府和刚果(金)政府关于中国向刚果(金)提供政府贴息优惠贷款的框架协议》等四个合作文件,中国政府同时承诺将向刚果提供1.5亿美元的援助。2002年3月,小卡比拉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三个文件。同年,刚果东部的尼拉贡戈火山爆发,导致100多人死亡,中国政府随后向刚果政府和卢旺达政府各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物资援助,用于救助灾民。2005年,中国政府还向联合国刚果持派团派出了军事观察员、工兵部队和医疗分队,并参加了刚果过渡期协议国际跟踪委员会的工作。
三、刚果见闻与思考
2007年4月,笔者作为法语翻译,随国内一家知名建筑公司,踏上了刚果(布)的领土,参加中国支持刚果建设开发的项目。由于工作的缘故,笔者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刚果的政府官员、商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劳工、劳工家属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对刚果社会也有了初步认识。
刚果(布)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首都布拉柴维尔人口85万,在人口、面积上远少于刚果(金)。刚果90年代前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影响到今天在这个国家还有存在。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见当地官员,可以用俄语交流;有人告诉我,现在布拉柴还会经常搞些社会主义式的义务劳动,而且有人自觉参加;执政党,就叫刚果劳动党。我工作所在的首都布拉柴维尔是个建在丘陵上的城市,而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地势低,两个城市虽只隔一条河,布拉柴却比金沙萨凉爽些。这里一年八个月雨季,隔一天就会下场大暴雨,但不代表这里的人不缺水。停电停水已经习以为常了。植物大同小异,到处是绿色。刚果(布)在2000年后逐步走向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和木材的贡献功不可没,当然,社会主义时期留下良好的国民教育(刚果成年人识字率在非洲排名前几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名表扬)和公民责任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现任萨苏总统本人也是非洲政坛元老,备受非洲各国领导人尊敬,刚果(布)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地官员、民众对中国人友好热情。两国的经济合作更是进展顺利,中国企业帮助刚果(布)修建的基础工程设施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落后面貌,当地人民从中获益,中国公司也合理获利,绝对是双方认可的“双赢”。在布拉柴维尔或偏僻的外省,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萨苏总统本人也力推刚果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布拉柴中国公司建的国家石油公司大楼,还有中国援建的“人民大会堂”式的议会大厦、“工体”式的体育场都是当地的标志建筑。外省的医院、水净化厂、连接刚果南北的国家公路、机场、水电站都有中国技术人员的身影。中国技术人员的勤奋和高效率给萨苏总统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公司参与的多个工程被他列为样板工程。特别在日用商品上,刚果(布)所出售的商品,几乎清一色的“中国制造”。在布拉柴大街上,可以经常听到当地人用中文说“你好”,但只是问好,并没有其他含义。刚果国民总体上虽然比较贫穷,贫富差距较大,纯朴善良,但文化素质很高,都普遍遵守社会秩序,犯罪现象很少,当然也存在官员腐败等不良现象。
毫无疑问,10年后的刚果(布)会达到邻国加蓬(人均GDP近4000美元)的发展水平,务实的领袖,纯朴的人民,丰富的自然资源,刚果(布)一样都不缺少。中国参与刚果(布)的经济建设,刚果(布)在同中国的合作中取得快速平稳的经济发展,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足够反击那些搞了几百年血腥殖民统治后又祭起虚伪的“民主”、“人权”、“生态”大棒的国家对中非合作的无耻指责,相信中刚关系会在未来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刚果;华工;经贸交往
刚果为非洲文明古国,在近代与中国一样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分为刚国(金)与刚果(布)两独立国家。自从晚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今天,中国刚果交往就一直不断,中刚关系稳固向前发展。笔者根据在刚果(布)担任法语翻译的特殊经历,将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刚交往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见闻,谈几点对刚果的认识与思考。
一、近代历史上的中刚交往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2年由比利时国王利奥被特二世自任会长的国际刚果协会正式成立,战胜了主张控制刚果河河口和有领土纠纷的法国,在英国国内外一致反对英葡条约、德国赞成开放刚果河的有利形势下,打着自由贸易和反对奴隶贩卖的旗帜,以慈善团体的名义,通过协会秘密地占领了下刚果直抵史坦莱瀑布的广阔地段。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时称比属刚果,即今刚果(金),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时称法属刚果,即现在的刚果(布)。
1885年比属刚果由比利时国王兼任刚果国王,成立刚果自由邦。同年11月,比属刚果外交大臣爱德华照会中国,要求建立外交关系。清政府正式承认刚果的独立,订简明条约二条,规定,第一,中国和各国所订条约中,各国所享安全、财产、诉讼的权利,同样适用于刚果自由邦。第二,商定中国人可随意迁往刚果境内侨居,一切动产不动产,都可购买开业,并可更换业主,华侨得享最惠国所受之航行、经商和工艺的权利。1898年7月9日,双方又订通商专章二端,自1885年起,到1908年11月15日比利时政府正式吞并刚果为止,双方外交关系维持了23年之久。比属刚果的开发,极需忍劳忍怨、工价低廉的华工。中国和比属刚果建交后,华工自1889年后便陆续到达那里,为马塔迪到利奥波德维尔铁路的修建,贡献了一份力量。刚果铁路公司在1889年创办伊始,当年年底刚果白人总数仅430人,1890年底时在刚果从事运输业的欧洲人是170人,还有大多从阿克拉和塞拉利昂迁来的2000名克鲁族非洲工人。华工的进入刚果,无疑是当地经济开发的一支生力军。20世纪以来,1901、1902、1904、1906年都有华工到刚果修路开矿。其中最远的到达桑库鲁(sankllru)地区,他们中的幸存者便在那盟定居。
1910年,继比利时1908年正式吞并比属刚果后,法国也正式吞并法属刚果。民国成立后,法国殖民者基于掠夺的需要修筑刚果——大洋铁路,然而赤道非洲的劳动力极为缺乏,为此法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反对于1928年正式组织公司,到广州大规模招募华工,契约期为2年,总共招募1000名,陆续送往香港,1929年1月14日从香港装船西运。由于船上食物淡水缺乏,疾病流行,经过半年的海上颠簸和非人待遇,1929年7月14日到达黑角时,华工只剩下800余人。他们被分成两组与刚果人民一起修筑铁路,一组400人分在黑角工地,另一组400人派往刚果西南部的内陆——马永贝山区的中心部分。起初有部分华工被安置在布拉柴维尔附近刚果河中央的姆巴姆岛上。华工们在岛上种菜并把技术传给当地人,至今刚果人常称该岛为“希纳”(chine,法文中国之意)。修路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高强度的劳动,白人工头的虐待,激起华工的不断反抗,法国当局不得不把190名华工遣送回国,另有200人死于当地。至今在马永贝、黑角仍有许多华工的公墓或坟墓,成为中刚两国人民遭受共同苦难的见证。在活下来的华工中,部分同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在当地落户,与土著妇女结婚成家立业。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刚关系
二战后,非洲大陆摆脱殖民统治、寻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1960年8月,法属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后改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即刚果(布)。同年8月,比属刚果也获得完全独立,成立扎伊尔共和国,现称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即刚果(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刚果关系又进入了的阶段,对两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1960年刚果独立后,中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交往频繁。
1964年2月22日,中国与刚果(布)建交,此后双方友好关系发展顺利。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和刚果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同,关系就相当密切。在中刚建交之际,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国家,提出了中国对非洲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双方就给予刚果以财政、军事和经济技术援助问题达成协议,在布拉柴维尔签订了贷款协定和贸易支付协议。建交以来,中国向刚果共和国提供了一些经济援助,承担了体育场、广播电台、议会大厦、纺织厂、医院、水电站、城市供水等成套项目。在1971年联合国第26次大会上,刚果(布)支持中国取得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经贸合作上,中刚政府于1984年签署协定成立中刚经济、贸易和技术混合委员会,混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04年5月在刚举行。2003年3月,两国政府签订了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1982年起,中国的公司开始在刚承包劳务,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近年来中刚贸易发展较快,2001年起中方从刚直接进口原油。2007年两国贸易额为32.5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其中中方出口4.2亿美元,进口28.3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机电、医药、鞋、纺织品等,进口原油和木材等。
两国在70年代上半期还开始了文化、体育交流,中国武汉杂技团、辽宁足球队先后访问刚果(布)。在文化方面,1964年10月、1980年7月和2000年3月,中刚政府先后三次签订文化合作协定。2007年12月,双方签署了中刚文化协定2008-2010年执行计划。自1975年起,根据双方协议,中国每年向刚提供高校奖学金名额。目前刚在华留学生共60人。我国还从1966年起,定期向刚果派出医疗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刚果发展经济、教育和医疗保健,此后经常不断地有数十名医生、十多名教师,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刚果(布)工作。1966至2005年,中国向刚先后派遣了19批医疗队,共575人次。1997年刚内战爆发后,中国医疗队撤回,2000年起复派。目前中国在刚医疗队员共23人,他们为刚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刚果(布)在自身经济困 难同时,依然拿出100万美元支援中国,见证了两国伟大的情谊。
1961年2月20日,刚果(金)同中国建交。后因蒙博托执政,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对中国持敌视态度,反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并同台湾当局来往密切,双方关系恶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蒙博托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同年11月19日,两国签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扎伊尔共和国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决定自1972年11月24日起,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刚果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伴随外交关系的发展而处于不断深化的进程之中。两目的经贸关系最初主要是中国申方面向刚果提供各种援助,后来逐渐向援助和贸易相结合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体现为贸易和投资相结合。中国政府援助刚果的重点是农业,包括水稻和蔬菜的种植,畜牧产品的生产等。蒙博托执政时期,中国政府为刚果援建了两个大型项目:一个是国家宫,一个是卡马尼奥拉体育场。卡比拉执政时期,中国政府曾为刚果援建金沙萨邮件分拣中心。中国在向刚果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时,从不干涉刚果的内部事务,因而赢得了刚果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中国同刚果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姑于1982年。中国农牧渔业国际合作公司、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公司和黑龙江、湖南、北京、江苏等省市的涉外公司曾先后同刚果签订承包劳务项目合同。截至2002年底,中国公司共在刚果签订承包劳务合同Uo多项,累计合同额1.3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5亿美元。刚果(金)同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着比较密切的文化、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往来。两国于1980年3月签订了文化协定,1989年签订了高教、科研合作协议。中国现每年向刚果提供5个奖学金名额,2002年在华学习的刚果留学生共有21人。中国自1973年起开始向刚果派遣医疗队,至1997年共派遣12批360多人次,后因战乱原因医疗队撤离回国,现正准备复派。1997年5月17日,卡比拉正式接管刚果政权后,中刚关系发展顺利。同年12月,卡比拉总统应江泽民主席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刚果政府外交、经济和财政等10个部的部长以及2名省长随同访问。这是卡比拉就任总统后首次率领大型代表团访问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政府和刚果(金)政府关于中国向刚果(金)提供政府贴息优惠贷款的框架协议》等四个合作文件,中国政府同时承诺将向刚果提供1.5亿美元的援助。2002年3月,小卡比拉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三个文件。同年,刚果东部的尼拉贡戈火山爆发,导致100多人死亡,中国政府随后向刚果政府和卢旺达政府各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物资援助,用于救助灾民。2005年,中国政府还向联合国刚果持派团派出了军事观察员、工兵部队和医疗分队,并参加了刚果过渡期协议国际跟踪委员会的工作。
三、刚果见闻与思考
2007年4月,笔者作为法语翻译,随国内一家知名建筑公司,踏上了刚果(布)的领土,参加中国支持刚果建设开发的项目。由于工作的缘故,笔者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刚果的政府官员、商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劳工、劳工家属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对刚果社会也有了初步认识。
刚果(布)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首都布拉柴维尔人口85万,在人口、面积上远少于刚果(金)。刚果90年代前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影响到今天在这个国家还有存在。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见当地官员,可以用俄语交流;有人告诉我,现在布拉柴还会经常搞些社会主义式的义务劳动,而且有人自觉参加;执政党,就叫刚果劳动党。我工作所在的首都布拉柴维尔是个建在丘陵上的城市,而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地势低,两个城市虽只隔一条河,布拉柴却比金沙萨凉爽些。这里一年八个月雨季,隔一天就会下场大暴雨,但不代表这里的人不缺水。停电停水已经习以为常了。植物大同小异,到处是绿色。刚果(布)在2000年后逐步走向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和木材的贡献功不可没,当然,社会主义时期留下良好的国民教育(刚果成年人识字率在非洲排名前几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名表扬)和公民责任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现任萨苏总统本人也是非洲政坛元老,备受非洲各国领导人尊敬,刚果(布)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地官员、民众对中国人友好热情。两国的经济合作更是进展顺利,中国企业帮助刚果(布)修建的基础工程设施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落后面貌,当地人民从中获益,中国公司也合理获利,绝对是双方认可的“双赢”。在布拉柴维尔或偏僻的外省,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萨苏总统本人也力推刚果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布拉柴中国公司建的国家石油公司大楼,还有中国援建的“人民大会堂”式的议会大厦、“工体”式的体育场都是当地的标志建筑。外省的医院、水净化厂、连接刚果南北的国家公路、机场、水电站都有中国技术人员的身影。中国技术人员的勤奋和高效率给萨苏总统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公司参与的多个工程被他列为样板工程。特别在日用商品上,刚果(布)所出售的商品,几乎清一色的“中国制造”。在布拉柴大街上,可以经常听到当地人用中文说“你好”,但只是问好,并没有其他含义。刚果国民总体上虽然比较贫穷,贫富差距较大,纯朴善良,但文化素质很高,都普遍遵守社会秩序,犯罪现象很少,当然也存在官员腐败等不良现象。
毫无疑问,10年后的刚果(布)会达到邻国加蓬(人均GDP近4000美元)的发展水平,务实的领袖,纯朴的人民,丰富的自然资源,刚果(布)一样都不缺少。中国参与刚果(布)的经济建设,刚果(布)在同中国的合作中取得快速平稳的经济发展,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足够反击那些搞了几百年血腥殖民统治后又祭起虚伪的“民主”、“人权”、“生态”大棒的国家对中非合作的无耻指责,相信中刚关系会在未来取得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