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受众多因素的制约,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囿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指导思想相对模糊,方法陈旧僵化,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即便在“新课改”轰轰烈烈推进的大背景下,不少语文课堂依然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不少语文教师依然将情感元素视为可有可无的作秀。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语文课堂有骨架而无血肉,也导致众多学子对原本应该大受欢迎的语文课的疏离甚至排斥。众所周知,学习语文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因而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调动学生情绪,营造适当的氛围,激起情感的共鸣,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特色,也应该是扭转目前语文教学吃力不讨好这一窘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着情感和智慧,因此,知识、智慧、情感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现代教育论强调,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都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要做到课堂教学始终在师生情感的最佳状态中进行。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形成一个整体的和谐的氛围,为知识的传授与感悟营造一个最佳的情感状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调动情感因素、创造良好气氛呢?下面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陋的看法。
一、 内容决定形式
有的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提到创造气氛就一味地追求活跃、热闹,诚然,一般情况下,为增强学生的兴趣,抵消疲劳感,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这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并非全部。创造课堂气氛的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为学生的情感共鸣提供先期的心理暗示和铺垫,就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看,不同的课文应该创造不同的课堂气氛。例如《荷花淀》讴歌了抗日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应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祖国山川颂》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应该在一种自豪慷慨的气氛中进行;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应该在严肃深沉的气氛中进行。真的很难想象,在充满欢笑的氛围中学完《纪念刘和珍君》《项脊轩志》,学生会形成怎样一种情感体验,能将作者的悲愤与伤感品味到怎样一种深度。
二、 以情激情,创造气氛
应该说,课堂气氛是教学双方情感的一种外现,轻松愉悦也好,冷漠压抑也罢,无一例外,都有其内在的情感基础。故而,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情感入手当为根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当凭借自己的情绪色彩来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那由于情感输入而转换成的学习热情又往往会反过来激发教师的情绪,形成一种良性的情感互动。当这两种情感融合一致并进一步表现为具体的表情、语言和行动时,一种和谐、活跃且有内在动力的课堂气氛实际上已经形成。一段昂扬炽烈的导语,一段声情并茂的范读,一句充满信任和赞许的鼓励,一系列负载着情感的形体语言或眼神,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之湖激起涟漪甚至波澜,让他们思索,让他们感奋,让他们产生好奇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学生的心灵琴弦被拨动了,接下来便有可能和教师合奏一曲美妙的音乐。我在教学《乡土情结》时,所教班级刚上完体育课,同学们大多汗流浃背,筋疲力尽。面对这一情景,我临时组织了一段导语:“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现在很疲倦(稍作停顿),但这只是肉体上的,真正让人难以承受的疲倦来自精神,比如日复一日地从事自己无比厌烦而又不得不从事的工作,又如年复一年且归期无期地在外漂泊。肉体的疲倦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时间冲淡抚平——你看,很多同学已不像刚才那般狼狈;可精神上的疲倦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给你更多的折磨。比如漂泊的苦楚,你们虽未真正体验,也应该有过一星半点的感受,还记得中秋之夜吗?你们因为求学在外而不能与家人团聚,我知道那一夜你们的心情都不可能平静,你一定会想起很多很多,想起那熟悉的院落,想起那朴素的矮凳方桌,想起如水的月光下,爸爸、妈妈相对无语,目光里有着希望与失落,想起儿时的伙伴今安在,想起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是否在虔诚地叙述那古旧的传说……”整个教室鸦雀无声,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我看出这是一种由于被理解和理解而引发的沉默与思索,而这恰是这节课我所需要的。
三、 借助活动,创造气氛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弱化甚至排斥学生行为的,知识的传递为单向的注入式,即由教师将知识嚼烂,喂给学生,不要求学生动脑、动手,独立思考,其结果是学生缺乏由亲身参与而带来的成就感,而长期的“受冷遇”又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淡漠、排斥心理。很显然,这种心理背景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教师如能因势利导,设计一些由学生参与完成的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于一体的活动,势必引发他们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李将军列传》时,曾以“李广该不该自杀”为题展开课堂辩论,出乎我意料的是,为了辩论,同学们不但深入研究课文,还查阅了大量资料,辩论时,辩手们旁征博引,唇枪舌剑,观众们跃跃欲试,献计献策,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课后检测表明,在这种既紧张又和谐、多元化、半开放型的气氛中,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四、 借助媒体,创造气氛
教师、学生和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大实体要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粉笔、黑板、挂图等传统常规媒体已不能满足需要,电子技术媒体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无疑为创造课堂气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前提。现代化教学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它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观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更具吸引力。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情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就創造课堂气氛而言,选用现代化教育媒体首先应遵循有效原理,它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媒体对创造课堂气氛是切实有效的,二是媒体创造的气氛对优化教学效果是切实有效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设身处地地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寻找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继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诸多性能作出必要的提示、铺垫或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达到跃跃欲试的愤悱境界。笔者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将作者思绪由壮而悲的转化确定为教学难点之一。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作了如下处理:在导语部分突出苏轼的经历,然后播放“赤壁之战”视频。面对宏阔壮烈的场面,同学们“指点江山”,情绪颇为激昂。这时,我弱化同步音响效果,同时由低而高,播放二胡独奏曲《江河水》,一时间,眼前刀光剑影,“樯橹灰飞烟灭”,耳畔却如泣如诉,哀怨绵绵不绝。面对这不协调的组合,学生显然莫名其妙,纷纷向我投来疑惑的目光,我只是用眼神示意:没有搞错!接着便讳莫如深。于是他们有的凝神沉思,有的甚至交头接耳,悄声议论,我默许,小范围的议论渐为大面积的讨论。话题由音像组合到教师意图再到词作内容和作者的经历,逐步深入。几分钟以后,当我向他们抛出“这首词呈现了几幅画面?彼此间有何内在联系?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这一系列问题之后,同学们已能比较准确地作出回答。
以上谈了关于课堂教学中气氛的创造的一些粗浅看法。其实,创造课堂气氛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大课题,寥寥数语很难道尽其中奥妙。但我想,它服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宗旨是肯定的,它既和谐又紧张的一般特征是肯定的。
(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高级中学)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着情感和智慧,因此,知识、智慧、情感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现代教育论强调,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都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要做到课堂教学始终在师生情感的最佳状态中进行。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形成一个整体的和谐的氛围,为知识的传授与感悟营造一个最佳的情感状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调动情感因素、创造良好气氛呢?下面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陋的看法。
一、 内容决定形式
有的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提到创造气氛就一味地追求活跃、热闹,诚然,一般情况下,为增强学生的兴趣,抵消疲劳感,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这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并非全部。创造课堂气氛的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为学生的情感共鸣提供先期的心理暗示和铺垫,就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看,不同的课文应该创造不同的课堂气氛。例如《荷花淀》讴歌了抗日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应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祖国山川颂》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应该在一种自豪慷慨的气氛中进行;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应该在严肃深沉的气氛中进行。真的很难想象,在充满欢笑的氛围中学完《纪念刘和珍君》《项脊轩志》,学生会形成怎样一种情感体验,能将作者的悲愤与伤感品味到怎样一种深度。
二、 以情激情,创造气氛
应该说,课堂气氛是教学双方情感的一种外现,轻松愉悦也好,冷漠压抑也罢,无一例外,都有其内在的情感基础。故而,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情感入手当为根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当凭借自己的情绪色彩来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那由于情感输入而转换成的学习热情又往往会反过来激发教师的情绪,形成一种良性的情感互动。当这两种情感融合一致并进一步表现为具体的表情、语言和行动时,一种和谐、活跃且有内在动力的课堂气氛实际上已经形成。一段昂扬炽烈的导语,一段声情并茂的范读,一句充满信任和赞许的鼓励,一系列负载着情感的形体语言或眼神,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之湖激起涟漪甚至波澜,让他们思索,让他们感奋,让他们产生好奇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学生的心灵琴弦被拨动了,接下来便有可能和教师合奏一曲美妙的音乐。我在教学《乡土情结》时,所教班级刚上完体育课,同学们大多汗流浃背,筋疲力尽。面对这一情景,我临时组织了一段导语:“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现在很疲倦(稍作停顿),但这只是肉体上的,真正让人难以承受的疲倦来自精神,比如日复一日地从事自己无比厌烦而又不得不从事的工作,又如年复一年且归期无期地在外漂泊。肉体的疲倦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时间冲淡抚平——你看,很多同学已不像刚才那般狼狈;可精神上的疲倦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给你更多的折磨。比如漂泊的苦楚,你们虽未真正体验,也应该有过一星半点的感受,还记得中秋之夜吗?你们因为求学在外而不能与家人团聚,我知道那一夜你们的心情都不可能平静,你一定会想起很多很多,想起那熟悉的院落,想起那朴素的矮凳方桌,想起如水的月光下,爸爸、妈妈相对无语,目光里有着希望与失落,想起儿时的伙伴今安在,想起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是否在虔诚地叙述那古旧的传说……”整个教室鸦雀无声,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我看出这是一种由于被理解和理解而引发的沉默与思索,而这恰是这节课我所需要的。
三、 借助活动,创造气氛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弱化甚至排斥学生行为的,知识的传递为单向的注入式,即由教师将知识嚼烂,喂给学生,不要求学生动脑、动手,独立思考,其结果是学生缺乏由亲身参与而带来的成就感,而长期的“受冷遇”又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淡漠、排斥心理。很显然,这种心理背景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教师如能因势利导,设计一些由学生参与完成的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于一体的活动,势必引发他们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李将军列传》时,曾以“李广该不该自杀”为题展开课堂辩论,出乎我意料的是,为了辩论,同学们不但深入研究课文,还查阅了大量资料,辩论时,辩手们旁征博引,唇枪舌剑,观众们跃跃欲试,献计献策,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课后检测表明,在这种既紧张又和谐、多元化、半开放型的气氛中,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四、 借助媒体,创造气氛
教师、学生和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大实体要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粉笔、黑板、挂图等传统常规媒体已不能满足需要,电子技术媒体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无疑为创造课堂气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前提。现代化教学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它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观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更具吸引力。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情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就創造课堂气氛而言,选用现代化教育媒体首先应遵循有效原理,它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媒体对创造课堂气氛是切实有效的,二是媒体创造的气氛对优化教学效果是切实有效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设身处地地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寻找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继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诸多性能作出必要的提示、铺垫或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达到跃跃欲试的愤悱境界。笔者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将作者思绪由壮而悲的转化确定为教学难点之一。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作了如下处理:在导语部分突出苏轼的经历,然后播放“赤壁之战”视频。面对宏阔壮烈的场面,同学们“指点江山”,情绪颇为激昂。这时,我弱化同步音响效果,同时由低而高,播放二胡独奏曲《江河水》,一时间,眼前刀光剑影,“樯橹灰飞烟灭”,耳畔却如泣如诉,哀怨绵绵不绝。面对这不协调的组合,学生显然莫名其妙,纷纷向我投来疑惑的目光,我只是用眼神示意:没有搞错!接着便讳莫如深。于是他们有的凝神沉思,有的甚至交头接耳,悄声议论,我默许,小范围的议论渐为大面积的讨论。话题由音像组合到教师意图再到词作内容和作者的经历,逐步深入。几分钟以后,当我向他们抛出“这首词呈现了几幅画面?彼此间有何内在联系?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这一系列问题之后,同学们已能比较准确地作出回答。
以上谈了关于课堂教学中气氛的创造的一些粗浅看法。其实,创造课堂气氛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大课题,寥寥数语很难道尽其中奥妙。但我想,它服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宗旨是肯定的,它既和谐又紧张的一般特征是肯定的。
(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高级中学)